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医学创新》2016,(7):20-23
目的:探讨金湾区中老年人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水平与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珠海市金湾区≥40岁中老年人群,全部研究对象均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与血生化指标检查。根据SUA四分位数(P25=237μmol/L,P50=286μmol/L,P75=343μmol/L)将中老人群分为四组,其中SUA<237μmol/L为A组(79例),SUA 237~285μmol/L为B组(83例),SUA 286~342μmol/L为C组(82例),SUA≥343μmol/L为D组(80例)。结果:共调查金湾区中老年人324例,各组平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比较显示,A组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金湾区中老年人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水平与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珠海市金湾区≥40岁中老年人群,全部研究对象均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与血生化指标检查。根据SUA四分位数(P25=237μmol/L,P50=286μmol/L,P75=343μmol/L)将中老人群分为四组,其中SUA237μmol/L为A组(79例),SUA 237~285μmol/L为B组(83例),SUA 286~342μmol/L为C组(82例),SUA≥343μmol/L为D组(80例)。结果:共调查金湾区中老年人324例,各组平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比较显示,A组B组C组D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HUA发生率明显高于A、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病发生率比较显示,A组B组C组D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血脂异常率与糖尿病发生率均明显高于A、B组,C组血脂异常率明显高于A组,C组糖尿病发生率明显高于A、B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SUA水平与SBP、DBP呈正相关(r=0.164、0.162,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UA 237~285、286~342、≥343μmol/L时高血压病发生率的OR值分别为1.24、1.59、2.26,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湾区中老年人血尿酸水平与高血压病紧密相关,SUA水平升高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受损诊断标准下调后对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对54101名正常体检者进行空腹血糖(FBG)、血脂、尿酸的检测,并根据FBG水平分为A组FBG<5.6mmol/L,B组FBG≥5.6mmol/L且FBG<6.1mmol/L,C组FBG≥6.1mmol/L同时FBG<7.0mmol/L,D组FBG≥7.0mmol/L,B组为新增人群,TC、TG、尿酸高于A组,低于C组。在上述人群中采用随机方法选择655名,同时进行餐后2h血糖(PB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胰岛素(PINS),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等。此655名人群同时进行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EDD)和硝酸甘油(NGT)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新增人群在EDD中已明显低于FBG<5.6mmol/L(A组),但与C、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GT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B组高于C组,C组低于A组,其余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空腹血糖受损诊断标准下调新增人群在内皮功能上已有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同胰岛素注射和给药方法对合并肺部感染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8月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合并肺部感染2型糖尿病患者275例,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69例)、B组(68例)、C组71例)和D组(67例)。A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三餐前皮下注射;B组给予门冬胰岛素三餐前皮下注射联合甘精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C组给予人胰岛素R三餐前皮下注射联合人胰岛素N睡前皮下注射;D组给予持续皮下胰岛素泵注射。4组患者均同时根据药敏试验给予抗生素治疗,于治疗3 d时对肺部感染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测定4组患者空腹及早餐后2 h血糖水平;记录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A、B、C、D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8%、94.1%、87.3%和89.6%,B组疗效优于A组(P<0.05)。治疗前A、B、C、D组患者空腹血糖分别为(10.9±2.4)mmol/L、(12.4±3.6)mmol/L、(11.1±3.3)mmol/L和(12.2±2.6)mmol/L,早餐后2 h血糖分别为(17.4±2.0)mmol/L、(16.5±1.8)mmol/L、(16.3±3.5)mmol/L和(16.3±2.7)mmol/L,经过1周治疗后A、B、C、D组患者空腹血糖分别为(6.4±0.9)mmol/L、(5.2±2.0)mmol/L、(5.6±0.8)mmol/L和(5.1±1.1)mmol/L,早餐后2 h血糖分别为(8.3±1.4)mmol/L、(9.0±5.0)mmol/L、(10.0±3.8)mmol/L和(10.0±3.8)mmol/L,4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B、C、D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显著低于A组(P<0.05);4组患者治疗后早餐后2h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之间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30三餐前皮下注射方案降低空腹血糖效果较差,不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下肢血管超声检查结果与其临床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9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0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并采用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对其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A、B、C、D四组,比较四组患者的血脂血糖水平、踝臂指数(Ankle arm index,ABI)、治愈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四组患者的基线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测定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ABI值为(0.86±0.12)、B组为(0.69±0.08)、C组为(0.54±0.09)、D组为(0.42±0.07),四组间ABI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8.122,P=0.000<0.05),四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B组为96.83%,C组为92.86%,D组为10.71%,四组间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总有效率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存在明显异常,且与病情程度有一定的关系,根据超声检测分组可以对患者治疗预后进行判定。  相似文献   

6.
梁辉军  李曾平 《海南医学》2012,23(21):28-29
目的探讨不同血糖水平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19例患者,根据每日晨空腹血糖的平均值分为A组(血糖<6.1mmol/L)、B组(血糖6.1~11.1mmol/L)和C组(血糖>11.1mmol/L),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死亡率、IMS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MODS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 A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和死亡率较B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IMS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MODS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院内感染发生率、MODS发生率较C组低,住院时间较C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血糖发生率较C组高(P<0.05)。两组患者IMS发生率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管理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血糖水平(目标血糖6.1~11.1mmol/L)有利于减少AOPP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糖浓度与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lcin-6,IL-6)对ICU危重症患者病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 60例ICU危重患者(危重患者组),根据患者血糖控制的程度分为A、B、C 3组.A组27例,空腹血糖6.10~6.65 mmoL/L;B组21例,空腹血糖6.66~9.99 mmoL/L;C组12例,空腹血糖>10.00mmol/L.并且健康体检者60例做为正常对照组.在入院第1天、第3天、第7天测定空腹血糖、血清CRP、TNF-α、IL-6,追踪观察 1个月后的疗效,分析与ICU危重症患者病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血糖与CRP、TNF-α、IL-6水平呈正相关(r=0.632、0.717、0.685,P<0.05);3组患者血清经胰岛素治疗后,其中血清 CRP、TNF-α在第7天与其他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 组较C组血清 IL-6在第 7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血糖控制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较C组血清IL-6水平的下降在第 7天有更明显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较B组和C组明显低(P<0.01).而且在预后比较时,血糖水平越接近正常值预后越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治疗将血糖控制于正常水平更有助于降低危重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正常SD大鼠不同小肠段对血糖控制改变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 将20只SD大鼠按数字表随机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6只,B组和C组各7只.测各大鼠体质量及尾部静脉血空腹血糖.手术探查小肠全长度,并将其分为三等分,用7b丝线结扎每段肠管的两端,保留正常的肠系膜血液循环.A组向近侧段小肠腔内注射葡萄糖,B组向中间段小肠腔内注射葡萄糖,C组向远侧段小肠腔内注射葡萄糖(注射量均为1 mg/kg,生理盐水稀释至1 ml).分别测定注射葡萄糖后2 min、15 min、45 min、75 min、120 min尾部静脉血血糖.结果 手术过程中有3只大鼠死亡,A组1只死于失血量过多,B组1只死于麻醉药物中毒(麻醉药物注入血管),C组1只大鼠死于空气栓塞,手术存活率为85%.三组SD大鼠空腹血糖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85±1.26) mmol/L vs (7.76 ± 2.19) mmol/L vs (7.83 ± 1.82) mmol/L, P>0.05].术后2 min B组与A组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90±1.51) mmol/L vs (10.56±1.47) mmol/L, P>0.05];而C组[(7.78±1.56) mmol/L]明显低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 min、45 min、75 min、120 min血糖比较,B组均低于A组,C组均低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向不同段SD大鼠小肠注射葡萄糖的研究结果发现,近段小肠控制血糖效果最差,中间段小肠次之,远段小肠效果最好.从本实验的结果中可以看出,越是靠近末端的小肠,越是有控制血糖水平的能力.不同肠段对血糖控制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胃肠道激素分泌有关,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合并高三酰甘油腰围表型(HTWP)冠心病(CHD)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冠状动脉评分。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CHD患者临床特征和冠状动脉评分。共入选830例患者,根据三酰甘油(TG)和腰围(WC)分为四组:A组(合并HTWP)226例、B组(合并高TG血症)150例、C组(合并腹型肥胖)221例、D组(TG/WC正常)233例。结果:四组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72~9.104,P=0.000);四组间比较总胆固醇(TC)(F=32.560,P=0.00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D)(F=9.884,P=0.00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D)(F=21.944,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四组间比较空腹血糖(FBG)(F=6.607,P=0.000)、餐后2 h血糖(2h PG)(F=5.200,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四组间比较纤维蛋白原(Fib)、游离脂肪酸(FFA)、脂联素(APN)(F=2.61~3.49,P=0.016~0.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四组间比较冠状动脉评分(F=8.814,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合并HTWP的CHD患者代谢紊乱、炎性反应及冠状动脉病变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赵晓宏  陈灿 《医学综述》2014,20(20):3806-3807
目的观察口服磺脲类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起始地特胰岛素后对患者体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三二○一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既往口服磺脲类治疗效果不佳而未曾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66例,以体质量指数(BMI)作为患者体质量的评估标准将患者分为3组:BMI<24 kg/m2者为A组(20例);24 kg/m2≤BMI<28kg/m2者为B组(22例);BMI≥28 kg/m2者为C组(24例)。三组均给予地特胰岛素治疗,起始剂量为0.2 U/(Kg·d)。分别测定并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BMI及胰岛素用量。结果治疗后A、B、C组FPG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5.08±0.38)mmol/L vs(14.07±1.22)mmol/L、(5.03±0.39)mmol/L vs(14.01±1.20)mmol/L、(4.9±0.47)mmol/L vs(13.52±1.49)mmol/L,均P<0.05)],三组间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C组与A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降低最显著;治疗后HbA1c值A、B、C组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5.52±0.40)%vs(8.46±0.48)%、(5.48±0.38)%vs(8.28±0.60)%、(5.54±0.37)%vs(8.36±0.58)%,均P<0.05];治疗前后BMI仅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和治疗后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C组>B组>A组。三组间地特胰岛素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药物剂量[(18.88±2.66)U]显著高于A、B两组[(13.45±1.47)U、(14.73±1.42)U,均P<0.05]。结论口服磺脲类失效的患者起始地特胰岛素治疗,可有效降低不同BMI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同时患者体质量无显著增加,肥胖患者体质量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部队中老年干部体质指数(BM I)对心血管病的影响。方法选择741名中老年[平均年龄(55.9±10.3)岁]军官体检资料,对BM I与高胆固醇(TC)、高血压、糖尿病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患病率及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PG)、TC、HDL-C水平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随着BM I的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和低HDL-G的患病率呈线性增高趋势,与高三酯甘油(TG)患病率无相关性。控制年龄因素后,BM I与收缩压、舒张压、FPG水平呈线性正相关(r’=0.1 7 4 8~0.2 2 7 1),与HDL-C水平呈线性负相关(r’=-0.333 3)。BM I增加1个单位,收缩压、舒张压和FPG将分别增加1.34 mmHg(1 mmHg=0.133 kPa)、1.08 mmHg和0.10 mmol/L,HDL-C降低0.05 mmol/L。结论部队中老年干部BM I与心血管疾病因素相关。控制体质量可全面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空腹血糖水平对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FBG)水平与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和远期预后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668例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有无糖尿病病史和人院次日FBG浓度分为糖尿病组(n=177)、高FBG组(n=351)和正常FBG组(n=140).分别记录各组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和随访期间死亡情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Logistic和Cox回归分析表明,FBG是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比值比OR=1.106,P=0.001)、充血性心力衰竭(OR=1.060,P=0.037)、心源性休克(0R=1.084,P=0.018)和心源性死亡(OR=1.068,P=0.028)的独立危险因子和远期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OR=1.043,P=0.004).Cox回归分析显示,高FBG组FBG>8.52 mmol/L和糖尿病组FBG>10.65 mmoL/L患者的死亡风险是正常FBG组患者的3倍(风险比值HR=3.087,P=0.007;HR=3.456,P=0.002).结论 FBG是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和远期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FBG)水平与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和远期预后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668例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有无糖尿病病史和人院次日FBG浓度分为糖尿病组(n=177)、高FBG组(n=351)和正常FBG组(n=140).分别记录各组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和随访期间死亡情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Logistic和Cox回归分析表明,FBG是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比值比OR=1.106,P=0.001)、充血性心力衰竭(OR=1.060,P=0.037)、心源性休克(0R=1.084,P=0.018)和心源性死亡(OR=1.068,P=0.028)的独立危险因子和远期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OR=1.043,P=0.004).Cox回归分析显示,高FBG组FBG〉8.52 mmol/L和糖尿病组FBG〉10.65 mmoL/L患者的死亡风险是正常FBG组患者的3倍(风险比值HR=3.087,P=0.007;HR=3.456,P=0.002).结论 FBG是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和远期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FPG)水平与心肌梗死患病风险及结局的关系。方法参照代谢综合征与糖尿病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FPG正常(FPG〈6.0mmol/L)、FPG升高(FPG6.0-6.9mmol/L)和FPG异常(FPG≥7.0mmol/L)3组。以肢体瘫痪或死亡为不良结局。采用多中心协作的病例对照研究及多因素调整的Logistic回归方法对FPG水平与心肌梗死患病风险及结局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心肌梗死患者的FPG水平[(7.22&#177;3.45)mmol/L]高于对照组[(5.05&#177;1.35)mmol/L],高血糖率(51.5%)高于对照组(10.9%),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年龄增大和高血糖与心肌梗死不良结局有关联。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以FPG正常为参照,经多因素调整后发现,FPG升高和异常时糖尿病患病风险增高,OR值分别是6.625和10.457(P〈0.01)。以FPG正常为参照,FPG异常时出现不良结局的危险逐渐增加(OR=11.379,P〈0.01)。结论高血糖水平会增加心肌梗死及其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在不同血糖水平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表达以及对老年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预测意义。方法:150例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分为A(FBG〈7.0mmol/L,PBG〈10mmol/L,HbAlc〈7%)、B(FBG〈7.0mmol/L,PBG≥10mmol/L,HbAlc〈7%)、C(FBG≥7.0 mmol/L,PBG〈10 mmol/L,HbAlc≥7%)、D(FBG〈7.0 mmol/L,PBG≥10mmol/L,HbAlc≥7%)4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正常人4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5组人群血清Cys C水平,分析老年T2DM患者血糖水平与血清Cys C水平的相关性;并根据老年T2DM患者尿蛋白排泄率(UAER)将其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与非早期糖尿病肾病组(非EDN组),对比两组血清Cys C水平,并分析老年T2DM患者UAER与血清Cys C水平的相关性。结果:4组老年T2DM患者血清Cys 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B、C组明显低于D组,A、B组低于C组,A组低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Cys C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r=0.724,P〈0.01);EDN组UAER及血清Cys C均高于非EDN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Cys C与UAER呈正相关(r=0.337,P〈0.05)。结论:随着老年T2DM患者血糖水平的增高,血清Cys C的表达逐渐增加,同时通过血清Cys C的检测,能够对患者发生EDN的风险或可能性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朝鲜族和汉族学生心血管病相关因素的分布 .[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对延边地区 12 73名朝鲜族和汉族学生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 .[结果 ]朝鲜族男性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均值为 1 0 0mmol/L ,汉族为 1 0 8mmol/L ,空腹血糖均值分别为 4 6 3,3 39mmol/L ,重度肥胖率分别为 6 5 % ,3 6 % .朝鲜族和汉族女性甘油三酯水平均值分别为 0 83,0 75mmol/L ,空腹血糖均值分别为 4 83,3 36mmol/L ,舒张压分别为 71 1,6 9 5mmHg ,重度肥胖率分别为 8 6 % ,4 9% .男女上述指标间均有民族间差异 .[结论 ]朝鲜族和汉族学生心血管病相关因素分布有差异 ,且应提早对青少年进行心血管病相关因素的监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BG)与餐后2h血糖(2h BG)的相关性。方法测定322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FBG和2h BG,根据FBG水平分以下3组:FBG〈6.10mmol/L、FBG6.11—7.80mmol/L、FBG〉7.80mmol/L,以及总体水平,分析FBG与2hBG的相关性。结果各组FBG与2hBG的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如下:FBG〈6.10mmol/L(r=0.214,P〈0.05);FBG6.10—7.80mmol/L(r=0.394.P〈0.01);FBG〉7.80mmol/L(r=0.492,P〈0.01);总体(r=0.769,P〈0.01)。结论322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FBG和2hBG总体水平呈高度正相关,其他三组均呈正相关,且随着FBG水平增加,相关程度愈高;因此,诊断和监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比空腹血糖更重要。  相似文献   

18.
刘秀  张爱军  科宇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30):3781-3784
背景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之一,相关研究发现高体质量人群常存在空腹血糖升高,但高体质量是否与高糖血症存在关系鲜有研究。目的 探讨老年女性体质指数(BMI)变化与高糖血症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1-12月于武汉市武昌医院老年病科就诊的符合研究标准的65~76岁绝经女性300例。依据入组时空腹血糖将受试者分为血糖正常组(空腹血糖≤5.0 mmol/L,n=200)和预期血糖增高组(空腹血糖>5.0~<5.6 mmol/L,n=100),随访5年(截至2018年1月)。随访终点事件为高糖血症。本研究高糖血症定义为空腹血糖≥5.6 mmol/L(≥100 mg/L)或前驱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HbA1c)≥6.0%。比较两组基线和随访截止时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探究老年女性发生高糖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年龄、糖尿病家族史、基线吸烟率、基线饮酒率、基线舒张压、基线低密度脂蛋白、基线高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期血糖增高组基线BMI、基线收缩压、基线空腹血糖、基线三酰甘油高于血糖正常组(P<0.05)。两组随访截止时吸烟率、饮酒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期血糖增高组随访截止时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高于血糖正常组(P<0.05)。随访截止时,共32例受试者发生高糖血症。最大似然估计结果显示,BMI变化、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是老年女性发生高糖血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女性BMI变化是其发生高糖血症的独立影响因素,超重和肥胖的老年女性降低体质量能有效降低其高糖血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由于目前多个临床试验在评估二甲双胍+DPP-4抑制剂与二甲双胍+磺酰脲类药物在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风险、心血管病死亡率和/或全因死亡率的结果上有所冲突,因此我们荟萃评价二甲双胍分别联合两类药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风险、心血管病死亡率和/或全因死亡率的影响.方法:按英文限定词系统搜索Medline/PubMed、EMBASE和互联网数据库(从2000年~2015年9月)发布的与二甲双胍联合DPP-4抑制剂或两类磺酰脲类药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风险、心血管病死亡率和/或全因死亡率的影响研究.从203篇相关报道中,最终判定纳入8篇进行分析.在这些研究中,对二甲双胍+磺酰脲类和二甲双胍+DPP-4抑制剂联合治疗的心血管病风险事件,心血管病死亡率和或全因死亡率进行了报道,并调整相对危险度(RR)或同等(危险比和优势比)和相应的方差.结果:二甲双胍联合DPP-4抑制剂相比二甲双胍联合磺酰脲类治疗的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合并相关风险RRs(95%CIs)为0.71(0.56~0.90),致死性心血管事件合并相关风险RRs为1.001(0.85~1.18),心血管病死亡率RRs为0.58(0.41~0.82).结论:二甲双胍联合DPP-4抑制剂相比二甲双胍联合磺酰脲类治疗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风险(RR),心血管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但是两种治疗方法在致命性心血管事件(心衰)上没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中国新诊断超重肥胖及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功能(IS)、胰岛素抵抗状况(IR)的差别及降血糖药物干预对其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408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和40例糖耐量正常人测量身高、体重;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F)测定0、30、60、120 min血糖、胰岛素.糖尿病患者按空腹血糖(FBG)水平(DMI:FBG<6.9 mmol/L;DM2:6.9 mmol/L≤FBG<8.3 mmol/L;DM3;8.3 mmol/L≤FBG<9.7 mmol/L;DM4:FBG≥9.7 mmol/L)分为4组,每组内以体重指数(BMI)为界分为两个亚组(BMI<24、≥24),比较两亚组IR和IS.93例FBG>8.3 mmol/L者应用格列齐特(达美康)缓释片进行干预治疗1~3个月,血糖达标后重复OGTF并计算干预后的IR及IS,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1)BMI≥24亚组与正常组相比,存在高真胰岛素血症;(2)在每一组糖尿病患者中,BMI≥24亚组的胰岛素敏感性更差,但是IS都优于相应的BMI<24亚组;(3)降血糖药物干预后BMI<24组胰岛素敏感性变化优于BMI≥24组(-4.7±0.9比-5.5 4±1.4,P<0.05),而干预后IS的变化(△I30/△G30)BMI≥24组优于BMI<24组(1.37±0.16比0.50±0.19,P<0.05).结论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功能随FBG升高而恶化,这种双重恶化的程度在血糖水平相似的超重肥胖及非肥胖患者明显不同;改善高糖毒性可使超重肥胖者胰岛素分泌功能显著恢复,而非肥胖患者胰岛素敏感性恢复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