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66例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辅助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166例乳腺癌病人(Ⅱ期90例,Ⅲ期76例)均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术后分别采用单纯放疗、单纯化疗及化疗加放疗等辅助治疗。结果:Ⅱ期和Ⅲ期乳腺癌患者10年生存率分别为51.1%(46/90)、22.4%(17/76)。术后放疗组、术后放疗加化疗局部复发率(局部及区域淋巴结复发)均低于术后单纯化疗组(P<0.05);术后化疗组及术后放疗加化疗组远处转移率均低于术后单纯放疗组(P<0.05);术后放疗加化疗组10年生存率较术后单纯化疗及单纯放疗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Ⅱ、Ⅲ期乳腺癌术后辅助放疗可以减少局部复发率,术后化疗可以减少远处转移率,术后放疗加化疗可以明显提高10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化疗期患者家庭功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对浙江省某医院206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期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首先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然后采用t检验与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其可能影响因素。结果:乳腺癌术后化疗期患者的家庭亲密度高于国内常模,家庭适应性低于国内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年龄、婚姻状况、主要照顾者、家庭发展阶段、家庭收入及医疗付费方式的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化疗期患者家庭功能中的亲密度增强、适应性下降,护理人员应明确患者家庭功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给予家庭干预,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前瞻性研究术前尺动脉插管灌注化疗和全身静脉化疗在治疗Ⅲ期乳腺癌的疗效,探讨术前辅助化疗的最佳方法。方法60例Ⅲ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术前行尺动脉插管乳腺区域灌注化疗30例(动脉组),术前全身静脉化疗30例(静脉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组织学疗效、对化疗的毒副反应,以及术后3年生存率和无病存活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动脉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6.7%,明显高于静脉组的46.7%(P〈0.05);动脉组组织学特效+显效率为86.7%,明显高于静脉组的56.7%(P〈0.05)。动脉组患者恶心、呕吐等化疗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较静脉组低(P〈0.05)。两组术后3年生存率和无病存活率相似(P〉0.05)。结论术前尺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是治疗Ⅲ期乳腺癌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能够提高Ⅲ期乳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并减轻患者化疗的毒副反应;它的近期疗效优于术前全身静脉化疗。  相似文献   

4.
艾易舒注射液在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艾易舒注射液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化疗后细胞免疫功能及毒副反应影响。方法:将70例Ⅰ~ⅢA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艾易舒加化疗组(36例)和单纯化疗组(34例),检测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比较两组的毒副反应及生活质量改变。结果: 艾易舒加化疗组患者CD3、CD4、CD8水平和CD4/CD8比值及NK细胞活性高于单纯化疗组(P<0.05);艾易舒加化疗组患者白细胞减少程度明显小于单纯化疗组(χ2=7.44,P=0.006),其他毒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艾易舒加化疗组36.11%(13/36)患者KPS提高幅度高于单纯化疗组(11.76%,4/34)(χ2=5.64,P=0.018); 艾易舒加化疗组44.44%患者体重增加,高于单纯化疗组(17.65%)(χ2=6.66,P=0.036)。 结论: 艾易舒注射液可作为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的辅助用药,提高免疫能力,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张蓉  张静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11):1545-1548
目的调查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恐惧疾病进展心理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病人一般资料调查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Herth希望量表对312例乳腺癌术后病人进行调查。结果病人恐惧疾病进展评分为(38.54±5.26)分,其中生理健康维度为(20.23±3.03)分,社会家庭维度为(18.30±2.46)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工作状态和有无复发或转移的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恐惧疾病进展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病人恐惧疾病进展评分与社会支持评分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 < 0.01),与希望水平评分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 < 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有无复发或转移、社会支持和希望水平均为病人恐惧疾病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1)。结论医务人员应重视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的恐惧疾病心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特点,为病人提供有效的临床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后辅助放化疗的效果。方法:Ⅰ~Ⅱ期乳腺癌患者65例,行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治疗,术后采用蒽环类或紫杉类药物为主的联合化疗,辅助放疗采用调强放疗技术行全乳房照射;观察患者辅助放化疗的毒副反应、乳房美容效果、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生存情况。结果:随访12~78个月,4年生存率为100%,3例发生远处转移(4.6%),放疗主要急性毒副反应为Ⅰ~Ⅱ度皮肤反应(87.7%)及Ⅰ度骨髓抑制(46.1%),化疗主要毒副反应表现为Ⅰ~Ⅱ度骨髓抑制(86.4%)、Ⅰ~Ⅱ度消化道反应(88.1%)及Ⅱ~Ⅲ度脱发(74.6%);乳房美容效果优良57例(88%);不满意者8例(12%)。结论: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后辅助放化疗疗效肯定,毒副反应可以耐受,治疗结束后乳房满意度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女性乳腺癌术后患者200例,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家庭支持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并记录其年龄、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医保类型、婚姻状况、肿瘤分期以及手术方式。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并采用ROC曲线评估临床预测模型的价值。 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小、人均月收入低、未婚/离异/丧偶是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而家庭支持程度好、肿瘤分期早则是保护因素。临床预测模型的截断值是-0.475,曲线下面积是0.856(95%CI:0.794~0.919)。 结论以年龄、人均月收入、婚姻状况、家庭支持程度和肿瘤分期为预测因子建立的临床预测模型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抑郁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提供指导性建议。方法选取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12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采用自行设计的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健康知识水平调查问卷及乳腺癌生活质量量表(QLSBC)对护理干预前后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其患者出院后基本化疗知识、皮肤反应、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与饮食营养及功能锻炼等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患者在出院后其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按时服药、按时锻炼、按时复诊、合理饮食等遵医行为指标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乳腺癌术后化疗的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可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促进患者遵医行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浆纤维结合蛋白(PFN)水平变化的规律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免疫比浊法检测乳腺癌患者46例及正常人对照21例的PFN值,分析其与病情、手术及化疗的关系。结果:患者术前PFN均值为4549±1006mg/d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79±1162mg/dl(P<005)。术后1~3日PFN值下降;4~6日反弹上升,高于术前;术后7~15日恢复至术前水平。化疗后PFN值明显下降。Ⅱ期(早)者PFN值明显高于Ⅱ期(晚)者(P<005),更高于Ⅲ期者(P<001)。腋淋巴结无转移及转移≤3个者,PFN值明显高于>3个者(P<005)。乳腺癌特殊型及管内癌早浸者PFN值明显高于非特殊型者(P<005)。随访中发现远处转移及复发的病例PFN值均比较低。结论:PFN值在估计乳腺癌患者的病期、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类型时,有一定意义,且有助于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化疗期的活动参与功能、应对方式及其关系。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Ⅱ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中文版对根治术后化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177例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WHODASⅡ6个维度的标准分得分分别为理解与交流[(18.53±15.38)分]、身体移动[(25.44±22.03)分]、生活自理[(28.85±20.85)分]、与人相处[(18.68±23.20)分]、生活活动[(42.32±24.40)分]、社会参与[(38.41±16.51)分],其中生活活动障碍得分最高。三种应对方式的得分分别为面对[(19.10±4.12)分]、回避[(12.74±3.30)分]和屈服[(8.39±3.09)分],其中回避应对得分显著低于常模(P﹤0.05);采用相关分析显示患者WHODASⅡ各维度得分和总分与面对应对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回避和屈服应对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化疗期活动参与功能与其应对方式密切相关,在临床护理干预中应对其应对方式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活动参与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保乳术后同步放化疗对早期乳腺癌的疗效及 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乳腺癌保乳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后均辅以放疗和化疗,对照组单纯辅以放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外周血CD3+、CD4+、CD8+细胞百分率变化。【结果】观察组局部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外周血CD3+、CD4+百分数和CD4+/CD8+比值及不良反应构成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 P >0.05)。【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同步放化疗可明显降低患者的局部复发率,且患者可耐受,安全可行,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早期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情况。方法选择110例乳腺癌患者,依其知情同意分为功能锻炼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术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术前患侧上肢活动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锻炼组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术前、术后患侧上肢锻炼,对照组只测定术前、术后患侧上肢活动范围,进行常规功能锻炼,观察术后第4、7、12d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效果。结果功能锻炼组中49例达优(69.01%),术后第7d患侧上肢能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所需动作,能忍受术后疼痛;50例对照组中有22人达优(30.99%),对疼痛较敏感,恐惧术后上肢活动。功能锻炼组患侧上肢主动活动度、功能恢复和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早期上肢功能锻炼,有利于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Liu P  Yang DQ  Qiao XM  Cao YM  Liu HJ  Wang S  Cheng L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2):854-856
目的 探讨乳腺癌保乳根治术后同时进行辅助放疗和化疗的可行性。方法 乳腺癌保乳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研究组术后行1周期辅助化疗,在第2周期辅助化疗同时进行辅助放疗;对照组术后先行1周期辅助化疗,再行辅助放疗,然后进行剩余周期的辅助化疗。对比其2、3、4、5周期辅助化疗时的副反应,辅助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结果 研究组在第3周期的白细胞下降明显,在第4周期研究组的口腔黏膜炎也比较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的副反应如放疗区皮肤反应、胃肠反应、脱发、关节疼痛、神经毒性和肝功能异常等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6月两组对比血象、肝肾功能、心电图和胸部X线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腺癌保乳根治术后同时进行辅助化疗和放疗患者可耐受,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患者心理社会适应与生活质量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乳腺癌患者心理社会适应问卷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P-BR)分别调查乳腺癌术后患者第1次、第3次和第6次化疗前的心理社会适应状况和生活质量水平,并进行心理社会适应与生活质量的Pearson相关分析和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乳腺癌术后患者第6次化疗前的心理社会适应状况和生活质量水平较第1次和第3次化疗前均有显著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心理社会适应是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心理社会适应得分高者,其生活质量水平高.结论 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心理社会适应为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改善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状况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P21^[WAF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以免疫组化S-P法检测152例乳腺癌组织P21^[WAF1]基因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152例中P21^[WAF1]蛋白阳性61例,占40.1%;其中低表达43例,占70.5%,高表达18例,占29.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P21^[WAF1]的表达水平与组织学分级相关。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P21^[WAF1]蛋白低表达组优于表达组(P<0.01)。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P21^[WAF1]蛋白表达是影响预后的独立指标。结论 P21^[WAF1]在乳腺癌中不仅起着抑制癌细胞生长的负向调节作用,而且还可能存在着促进癌细胞增殖的正向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康艾注射液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住院手术、术后接受化疗的乳腺癌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在接受 CEF 化疗方案的同时,接受康艾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仅行 CEF 化疗。化疗4个周期后,对比2组疗效、毒副反应、T 淋巴细胞及亚群变化情况。结果2组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毒副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后 CD3+、CD4+、CD8+水平未发生明显变化(P >0.05),对照组治疗后 CD3+及 CD4+水平明显下降、CD8+水平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辅助应用康艾注射液,能在不影响疗效的基础上减轻毒副反应,维持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可手术的Ⅱ、Ⅲ期乳腺癌患者术前给予新辅助化疗(NCT)的安全性及对手术方式的影响。方法 201例可手术的Ⅱ、Ⅲ期乳腺癌患者术前给予ATC(吡柔吡星、紫杉醇、环磷酰胺)方案化疗3周期,评价其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结果 201例患者中CR148例,PR42例,总有效率94.5%。无进展病例,主要毒性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骨髓抑制以白细胞减少为主,经对症治疗后可缓解。全组没有因为化疗的毒性反应而终止治疗的病例。结论 对于Ⅱ、Ⅲ期乳腺癌患者术前使用ATC方案化疗可以使原发灶明显缩小,能够为预测术后化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可以降低临床分期,缩小手术范围,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并且安全可行,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分析231例乳腺癌术后放疗疗效与临床分期、转移情况、放疗剂量的关系,认为:临床分期Ⅰ、Ⅱ期5、10年生存率显著高于Ⅲ、Ⅳ期(P<0.05),放疗与放疗加化疗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腋淋巴结转移者的生存率明显低(P<0.05),照射剂量50~55Gy的5、10年生存率显著高于<50Gy者(P<0.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采用保乳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临床治疗资料。保乳组:36例行乳腺区段切除,术中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决定是否行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38例行乳癌改良根治术。两组术后均给予相同方案的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术后进行定期随访。结果:局部复发率保乳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保乳组5年存活率为91.6%,对照组5年存活率为92.1%,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合适的早期乳腺癌病例采用保乳综合治疗,可取得满意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董军  李俊生 《湖南医学》2014,(2):298-301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和骨髓微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9例乳腺癌组织和1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VEGF-C的表达情况;同时抽取相应的骨髓血标本,应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方法检测标本中细胞角蛋白19(CK19) mRNA 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乳腺癌组织中 VEGF-C 阳性表达率62.71%(37/59)及表达程度均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乳腺癌淋巴结转移阳性组VEGF-C表达阳性率及表达水平均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 P <0.05)。VEGF-C表达水平与发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型、临床分级、雌激素受体(ER )水平、孕激素受体(PR )水平无关,但其表达水平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水平显著相关( P <0.05)。CK19 mRNA在乳腺纤维腺瘤患者骨髓标本中未见表达,在乳腺癌患者骨髓血中有34例57.6%(25/59)阳性表达,乳腺癌骨髓微转移阳性组VEGF-C阳性表达率及表达水平均高于骨髓阴性表达组( P <0.05)。骨髓CK19 mRNA表达水平与VEGF-C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P <0.05)。【结论】乳腺癌患者VEGF-C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及骨髓微转移密切相关,提示V EG F-C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和播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