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目的 比较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与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对邻近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63例因相邻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行前路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ACCF组31例,ACDF组32例.统计所有患者基线资料、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手术相关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T1椎体倾斜角(T1 Slope)、融合节段Cobb角、融合节段高度、植入物下沉、融合率、头尾端邻近节段骨化分级、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颈痛、上肢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结果 随访时间为12~40个月.ACCF组出血量显著高于ACDF组(P<0.05);术前、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T1椎体倾斜角、融合节段Cobb角、融合节段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组均获得100%融合率,植入物下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ACCF组影像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DF组颈椎曲度、融合节段Cobb角、融合节段高度显著增加(P<0.05).术前两组JOA评分、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两组JOA评分、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2组各影像学参数与JOA评分和VAS评分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两种颈椎前路手术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ACDF在出血量及改善颈椎曲度、融合节段Cobb角、融合节段高度等方面优于ACCF.两种颈椎前路术后影像学指标与临床评分均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显微镜下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CDF)与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ACCF)治疗多节段颈椎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将丰城市人民医院骨科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118例多节段脊椎病患者纳入研究,以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采取ACCF治疗,观察组采取显微镜下ACDF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神经功能、颈椎疼痛程度、颈椎曲度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更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更少(P<0.05);两组术前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及颈椎曲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JOA评分高于对照组,且JOA改善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颈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颈椎曲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8%,低于对照组的16.95%(P<0.05)。结论:与ACCF术比较,...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评价其优缺点。方法6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组(33例,行Bryan假体置换术)和颈前路减压融合术组(32例,行颈前路减压融合术)。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颈部外固定时间以及术后恢复工作时间;两组患者于术前、术后3、6、12个月行13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并行X线检测颈椎活动度(ROM);评价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颈部外固定时间以及术后恢复工作时间均显著短于颈前路减压融合术组(P〈0.01)。两组术后12个月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组术后12个月单节段及双节段置换ROM较术前无显著改变(P〉0.05),颈前路减压融合术组术后12个月ROM较术前减小(P〈0.05或P〈0.01),且显著小于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满意率无差异(P〉0.05)。两组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颈部外固定时间短,使患者保持正常的颈椎活动度,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脊髓型颈椎病(CSM)外科治疗的目的是去除致压物,由于致压多来自脊髓的前方,因而颈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是合理的.我院从1996年3月至2002年3月行颈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共78例,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褚夫兵  宋伟 《基层医学论坛》2014,(22):2920-2921
目的探讨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使用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0例患者在治疗前后融合节段Cobb角、神经功能评分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为优58例,良20例,可2例,优良率为97.5%。结论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可获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在治疗多节段颈椎病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选取了2011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多阶段颈椎病患者共54例,采用分节段椎间隙减压、同时配合单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加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治疗后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植骨的融合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统计结果显示,54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37.4±4.5)min,平均出血量为(362.8±12.4)m L,54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植骨手术,术后随访结果显示在植骨手术后12~15周骨性愈合,患者颈椎生理曲度良好,无颈椎高度丢失、植入钢板折断或自体髂骨脱落等现象,植骨融合性较好,JOA评分较手术前显著提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多节段颈椎病中颈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具有较好的效果,术后融合性好,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经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57例颈椎病手术的病例,其中19例行人工颈椎盘置换术(置换组),38例行颈前路减压融合术(融合组)。结果置换组术后颈部生理活动度得到保持,JOA评分由9.6±3.5升至14.3±4.6(2年)、16.1±3.2(5年),dom评定满意率100%;融合组术后颈部活动度由(48.6±6.1)°降至(36.6±3.5)°(单节段融合)和48.4°±4.1°降至27.3±5.3°(双节段融合),Odom评定满意率97.3%。结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中期疗效满意,前者不加速相邻节段的退变,显著减少由融合导致的多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探讨应用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30例采用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并融合内固定术来治疗,对照组12例应用两椎体次全切除长节段的植骨融合术来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3个月后患者植骨的融合率及JOA评分的改善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与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手术三个月后患者JOA评分都有提高,且P>0.05;而且两组患者植骨的融合率,观察组是100%,对照组是90%,且P>0.05。结论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是较好的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两种颈前路减压重建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9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别采用颈前路多椎间隙减压、椎间融合器(Caga)植骨融合术(28例)及颈前路多椎间隙减压、植骨块椎间植骨钛板内固定术(21例)治疗,并进行疗效分析(包括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椎间隙高度及颈椎曲度的变化、植骨融合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18个月椎间隙高度与术后3d 比较,均无明显丢失,两组之间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 Cage 组患者颈椎曲度值大于钛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植骨融合率均较高,神经功能恢复均较好,并均能保持椎间隙高度,但 Cage 较钛板能更好维持颈椎生理曲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采用单纯颈椎前路或后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颈椎生理曲度的影响。[方法]2005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采用颈椎前路或后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患者32例。前路组16例:其中选择性椎体次全切除联合椎间盘切除(ACHDF)8例;2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钛板内固定(ACCF)4例;单椎体次全切结合相邻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换(Hybrid)4例。后路组16例: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laminoplasty )8例;椎板切除植骨内固定术(LIFF)8例。记录手术并发症情况,比较前后入路下患者术前和术后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侧位X线观察颈椎生理曲度恢复情况。[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平均18(7~26)个月。前路和后路组患者颈部 VAS评分、上肢 VAS评分、JOA 评分术后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均 P <0.05),但术前术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随访期间影像学检查内置物位置正确,植骨均在3~6全月内融合。前路及后路两组颈椎曲度术后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恢复( P <0.05);末次随访颈椎曲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个体化设计合适的手术方式,前后路术式均能有效解除神经压迫,恢复颈椎生理曲度,但前路较后路在降低手术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上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2.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1~2008年采用颈椎前路减压、取髂骨植骨融合、前路自锁钢板内固定治疗的61例脊髓型颈椎病病例进行回顾总结。结果:经8~24个月平均12.6个月随访,大部分患者症状明显缓解,部分患者症状基本消失,颈椎活动无明显受限。术后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为85.2%,其中优31例,占50.8%;良21例,占34.4%;中8例,占13.1%;差1例,占1.6%。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能直接解除脊髓受压、重建颈椎稳定性,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颈椎管前路减压骨屑粘合回填融合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前路颈椎手术的疗效及减少创伤。方法:采用改前前入路颈椎管减压术中自体骨碎,屑粘合回植,取代传统的操作方法和自体骨块移植。结果;本组30例次手术效果,骨性愈合率100%。脊髓神经功能恢复优良者28例(高达93.3%),好转者2例,(占6.7%),总有效率达到100%。结论:改良法前入路减压对于严重脊髓受压或伴有神经根及(或)椎动脉压迫者更为有用。用医用胶粘结自体骨碎,屑回植,创伤性小,更符  相似文献   

14.
张文彬 《黑龙江医学》2008,32(8):598-599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及椎间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体会。方法采用ZePhir钛板内固定系统结合植骨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60例。结果6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脊髓功能明显改善52例;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率100%。无神经根和脊髓损伤发生,无植骨块脱出、骨不连及内固定折断、拔除等情况发生。结论应用颈前路减压、植骨、ZePhir钛板系统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减压彻底、脊柱稳定性好、无需外固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张元和  陈磊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5):1390-1391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疗效。方法78例CSM患者均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自锁钛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18个月,神经功能明显改善,JOA评分术前平均(7.1±1.3)分,术后平均(12.9±1.6)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植骨全部融合,无断钉、断板及内固定松动。结论经颈前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自锁钛板内固定术是治疗CSM的有效方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减压柱状植骨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21例单或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环锯椎间盘切除减压,自体柱状髂骨植入融合,颈托外固定。术后随访观察颈椎X线片、自我感觉、临床功能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1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恢复满意,植骨全部融合,患者生活基本可自理,部分患者重返工作。神经功能改善依据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定标准,优16例,良2例,中2例,无效1例;JOA评分由术前(9.3±2.1)分上升至术后的(15.4±1.6)分。结论前路减压植骨是单、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具有减压彻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神经恢复好,费用低等优点;术后需较长期外固定  相似文献   

17.
寇剑铭  程兆明  张学康 《河北医学》2006,12(10):1023-1025
目的:探讨颈前路开槽式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方法:对48例脊髓型颈椎病采用经颈前路开槽式减压加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术后定期X线检查并随访所有病例。结果:随访时间平均23个月,植骨于术后3个月骨性愈合,无植骨块移位、钢板断裂或螺钉松动、脱出及断裂等,椎体间高度得到恢复并可维持良好的颈椎生理曲度。手术有效率为100%(48/48),优良率为89.6%(43/48)。结论:脊髓型颈椎病经前路开槽式潜行充分减压,使脊髓功能尽可能恢复,植骨内固定使颈椎更稳定,也利于植骨节段融合,其临床疗效更趋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前路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伴脊髓损伤的效果,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伴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Frankel功能分级(A级4例,B级17例,C级7例,D级2例,E级1例),均采用前路手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及颈椎前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术后除2例Frankel分级A级和1例Frankel分级B级患者无恢复外,其余患者恢复1~2个等级,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无钢板松动、断裂、植骨不融合等并发症。结论应用前路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伴脊髓损伤,可使受压脊髓充分减压,脊柱恢复稳定,损伤脊髓获得较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颈椎病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临床护理.方法:针对本院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颈椎病患者中抽取实施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在服务态度、技术操作、心理护理、手术管理的各项评分上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比2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物质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颈椎病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术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极大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广泛应用和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