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分析外伤性脾破裂切除加自体脾移植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采取脾破裂切除加自体脾移植术治疗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资料,并与同期采取单纯脾破裂切除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IgG、IgM、C3、C4、CD3、CD4、CD4/CD8/分别为(6.62±2.48) g/L、(0.27±0.24) g/L、(0.47±0.30) g/L、(0.07±0.07) g/L、(1 133.81±131.23)μl、(646.19±43.53) μl,(0.56±0.32)μl;观察组则分别为(9.43±3.56) g/L、(1.58±0.69) g/L、(0.83±0.21) g/L、(0.19±0.10) g/L、(1 309.79±150.39)μl、(767.18±75.40)μl、(1.07±0.28) μl;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免疫力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报告,观察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与术后暴发性感染(OPSI)的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脾破裂切除加自体脾移植术是一种良好的保脾手术方式,对不符合行单纯脾切除手术的患者应尽量采取此种术式,以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对23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行全脾切除大网膜囊内自体脾移植术(A组),并与同期行脾切除术的14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B组)进行对照。B组术前和术后2个月血清Tuftsin、IgM水平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A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认为大网膜囊内自体脾移植术是一种处理严重外伤性脾破裂保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牟财国  罗文  沈洁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2):176-177,180
目的探讨脾切除加白体脾组织移植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情况。方法55例脾破裂患者分别行单纯脾切除手术(25例,单纯组)和脾切除加自体脾组织移植术(30例,移植组),术后半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定期复查B超,监测移植脾组织的状况,并监测两组免疫球蛋白(IgG、IgM及IgA抗体)水平。结果脾移植术后的患者均能通过B超监测到脾片大小形态,脾移植组IgG、IgM及IgA高于单纯脾切除组(P〈0.05)。结论脾切除加自体脾移植术后患者免疫功能优于单纯脾切除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选择性行脾破裂保脾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保脾手术治疗的4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既往采用脾切除治疗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治愈率为95.0%,对照组治愈率为92.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住院时间(13.6±4.7)d、并发症发生率(7.5%)均小于对照组(21.4±6.9)d和25.0%。结论采用选择性脾破裂保脾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可有效确保患者安全,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自体脾移植术后移植脾存活情况对免疫功能恢复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因脾破裂行脾切除加自体脾移植术的病例,移植脾均置于大网膜囊中并有不同程度生长,并于术后1个月及4个月复查腹部CT,观察移植脾生长情况。分别获取术后1个月及4个月的Ig G、Ig M、Ig A及C3值,分为A、B两组,A组为术后1个月Ig G、Ig M、Ig A及C3值,B组为术后4个月Ig G、Ig M、Ig A及C3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Ig G、Ig M、Ig A、C3值分别为(2.549±0.495)g·L-1、(0.276±0.057)g·L-1、(0.395±0.049)g·L-1、(0.284±0.069)g·L-1。B组分别为(5.638±1.069)g·L-1、(1.106±0.173)g·L-1、(0.963±0.217)g·L-1、(0.815±0.136)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脾移植术是一种良好的保脾手术方式,而移植脾的存活情况与免疫功能的恢复密切相关,移植脾存活越好,免疫功能恢复也越好。对不符合行单纯脾切除手术及脾部分切除的患者应尽量采取此种术式,以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华浩水 《当代医学》2010,16(16):66-67
目的总结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方法与经验。方法通过对82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76例患者进行剖腹探查术中行脾修补术33例,脾部分切除术19例全脾切除20例,脾切除加自体脾脏移植术4例,6例在严密观察下行保守治疗。结果 4例脾破裂患者因并颅脑损伤和严重复合伤而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外78例患者痊愈出院。结论根据脾损伤伤情分别施行脾修补术、部分脾切除术、全脾切除术全脾切除术加自体脾片移植术。术中尽量保留器官及其功能,不能保脾的伤者需行脾片移植术以保证术后病人的免疫功能(特别是儿童),而适当的保守疗法也是治疗脾外伤的一种安全方法 。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肝脾破裂术中自体血液回输的临床价值,为自体血液回输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M9W-3000P3000P型血液回收机对32例肝脾破裂患者进行术中自体血回输,并在术前、术后进行血常规、凝血三项检测。结果:本组平均每例患者回输血液1150ml,死亡2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回输后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均有了明显改善[(3.82±0.85)×10^12/L vs(3.53±0.71)×10^12/L;(112.93±24.12)g/L vs(106.86±21.38)g/L;(218.57±108.6)×10^9/L vs(192.35±80.34)×10^9/L](P=0.025、0.012、0.036)。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m)术前与术后24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2),均达到了正常水平。本组术后纤维蛋白原(FIB)平均值[(3.41±1.53)g/L]高于术前[(2.54±1.64)g/L](P=0.021)。结论:自体输血是血液保护的主要组成部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又可减少输注异体血造成的经济负担与不良反应,且对患者的血常规与凝血指标有很大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外伤性脾破裂72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诊治.方法 对72例外伤性脾破裂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手术治疗68倒,其中脾修补术12例,脾切除后脾片自体移植术32例,全脾切除术24例,非手术治疗4例.治愈71例,死亡1例.结论 外伤性脾破裂治疗以手术为主,积极选择保脾或脾切除加移植术.  相似文献   

9.
胡重文 《微创医学》2005,24(4):484-485
目的探讨严重脾损伤行脾切除加自体脾移植术后的免疫功能情况.方法对6年间收治的70例严重脾损伤病患者分为2组,其中单纯行脾切除手术40例,脾切除+自体脾移植术30例,观察两组病人患感染性疾病的病种及数量,IgG、IgM、IgA的含量,定期用B超或CT监测脾移植组患者脾片的大小、形态.结果脾移植术后的患者均能通过B超或CT监测到脾片的大小、形态、数量,而且患感染性疾病的病种及数量明显低于脾切除组,脾移植组IgG、IgM高于单纯脾切除组.结论脾切除加脾自体脾移植术后的患者机体抗感染能力及免疫功能明显优于单纯脾切除组.  相似文献   

10.
胡重文 《医学文选》2005,24(4):484-485
目的探讨严重脾损伤行脾切除加自体脾移植术后的免疫功能情况。方法对6年间收治的70例严重脾损伤病患者分为2组,其中单纯行脾切除手术40例,脾切除 自体脾移植术30例,观察两组病人患感染性疾病的病种及数量,IgG、IgM、IgA的含量,定期用B超或CT监测脾移植组患者脾片的大小、形态。结果脾移植术后的患者均能通过B超或CT监测到脾片的大小、形态、数量,而且患感染性疾病的病种及数量明显低于脾切除组,脾移植组IgG、IgM高于单纯脾切除组。结论脾切除加脾自体脾移植术后的患者机体抗感染能力及免疫功能明显优于单纯脾切除组。  相似文献   

11.
左超海 《中外医疗》2011,30(34):22-23
目的 比较腹腔镜辅助脾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脾切除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可行性。方法 将6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LS组)和开腹组(OS组),每组30例,分别行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脾切除术和传统开腹脾切除术,比较2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恢复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腹腔镜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与开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恢复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脾切除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其效果。结果46例结合临床及辅助检查均明确诊断。3例经非手术治疗,5例行脾修补,3例行脾部分切除,29例行脾全切加自体脾移植术,6例行单纯脾切除术。治愈45例(97.83%),死亡1例(2.17%)。结论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反复多次腹腔穿刺及B超检查等均能提高脾破裂诊断率;外科手术是外伤性脾破裂的主要治疗方法,而行脾全切加自体脾组织移植术是基层医院选择的主要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对患者远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访昆明市延安医院2004年8月至2006年8月2a间因外伤性脾破裂行脾脏切除的患者87例,测定其免疫功能,与正常对照组(21例)进行比较.结果18例失访,其余69例随访时间3~5a,术后免疫球蛋白IGG、IGA较对照组升高,IGM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补体C3、C4无明显变化;淋巴细胞水平,CD3细胞亚群、CD4及CD8细胞亚群均较对照组升高;CD4/CD8比值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成人,外伤性脾破裂行脾脏切除不会明显降低患者的远期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郑德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0):1127-1129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急诊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疗效的影响。方法:入选111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66例)和对照组(55例)。比较并分析两组基本临床情况、介入后的TIMI血流分级、平均住院天数、7d后的LVEF、ST段回落、cTnI和CK-MB的峰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替罗非班治疗组TIMI 3级血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对87.5%,P>0.05),但CK-MB峰值[(212.02±102.98)μg/L对(278.30±116.96)μg/L,P<0.05],cTnI峰值(46.36±36.00)μg/L对(57.78±30.56)μg/L,P<0.05]及平均住院天数[(9.36±4.76)d对(15.67±6.91)d,P<0.01],ST段回落[(6.97±3.66)mm对(4.35±2.17)mm,P<0.01];7d后的LVEF[(53±7)%对(45±8)%,P<0.0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替罗非班能明显改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PCI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异基因脐血干细胞(hUCBSCs)穴位移植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CIA)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的影响,探讨hUCBSCs穴位移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先进行脐血CD34+细胞分选,将12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hUCBSCs腕关节腔注射治疗组、hUCBSC尾静脉注射治疗组、hUCBSCs外关穴注射治疗组、甲氨喋呤(MTX)灌胃治疗组,每组20只.采用邓安梅法建立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于大鼠免疫接种后第31天(除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用等体积蒸馏水)向外关穴、腕关节腔、尾静脉注射0.5 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和0.5 mL hUCBSCs悬液(含干细胞2×107/mL),经过4周后,取血,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1β、TNF-α、IL-4、IL-10的含量.结果 hUCBSCs外关穴注射治疗组IL-1β[(0.404±0.016)μg/L]、TNF-α[(1.987 ±0.113) μg/L]较甲氨蝶呤组IL-1β[(0.513±0.035)μg/L]、TNF-α[(2.704±0.149) μg/L]明显降低;外关穴注射治疗组IL-4[(7.584±0.548) μg/L]、IL-10[(49.973±4.017) μg/L]较MTX灌胃治疗组IL-4[(6.803±0.513)μg/L]、IL-10[(46.143±3.478)μg/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UCBSCs外关穴穴位注射治疗能够显著抑制IL-1β、TNF-α表达,上调IL-4、IL-10表达,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有助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杜海峰 《湖南医学》2014,(1):112-114
[目的]探讨贲门癌患者经全胃切除术后临床疗效。[方法]将2005年6月至2012年6月入住本院的120例贲门癌患者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60例。对照组采用近端胃大部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全胃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疗效、两年无进展生存期(PFS )、术后半年与1年胃肠道症状评分(GSRS)及生活质量等。[结果]①对照组总有效率(PR+CR)为31.7%(19/60),明显低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58.3%,35/60),二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②PFS :对照组为(9.66±0.83)个月,观察组为(13.21±0.59)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③术后半年及1年GSRS评分:对照组分别为(3.3±0.6)分、(2.5±0.4)分,观察组分别为(6.5±1.2)分、(5.1±0.8)分,二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④根据QLQC-30生活质量评价标准,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全胃切除术能够提高贲门癌近期疗效、两年无进展生存期以及术后患者的短期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胃肠道症状,应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使用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肌腱和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两种方法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骨科收治的78例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治疗A组39例和治疗B组39例,其中A组采用自体腘绳肌肌腱移植重建方法治疗,B组采用髌腱移植重建方法治疗。分别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的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膝关节稳定性评分情况,术后的一般情况及并发症情况,对全部患者随访1年。【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Lysholm评分、膝关节稳定性评分情况均优于手术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术后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组在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A组未发生并发症,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选用采用自体腘绳肌肌腱移植重建方法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效果与髌腱移植重建方法疗效相当,但前者的术后并发症少,平均手术时间短,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IL-27对卵白蛋白(OVA)激发哮喘小鼠血清IgE的影响。方法 24 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哮喘组及IL-27组,每组8只。应用OVA建立哮喘模型,IL-27组小鼠应用1 μg IL-27(溶于 50 μl PBS中)滴鼻给药,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IL-4和 IFN-γ 浓度,荧光酶标法测定小鼠血清总IgE和OVA特异性IgE浓度;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粒细胞数量。结果 IL-27 组小鼠血清IL-4浓度为(45.6±10.1)μg/L,明显低于哮喘组的(79.3±14.8)μg/L(P 〈 0.05);IL-27 组小鼠血清IFN-γ浓度为(63.8±11.5)μg/L,明显高于哮喘组的(25.7±8.2)μg/L(P 〈 0.05);IL-27组小鼠血清总IgE和OVA特异性IgE浓度分别为(2.77±0.51)KU/L、(0.48±0.09)KU/L,均明显低于哮喘组的(5.88±0.86)KU/L、(1.89±0.15)KU/L(P均〈0.05);IL-27组小鼠 BALF中嗜酸粒细胞数量为(2.21±0.33)×107/L,明显低于哮喘组的(12.82 ± 2.17)×107/L(P 〈 0.01)。结论 IL-27可能通过促进IFN-γ合成、抑制IL-4合成,降低哮喘小鼠血清总IgE和OVA特异性IgE浓度,降低BALF中嗜酸粒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