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Barrett食管(BE)是指食管下段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可伴肠化或无肠化,其中伴有特殊肠上皮化生者属于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1].BE已被证实与食管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超过80%的食管腺癌发生于BE,作为食管腺癌的癌前期病变,BE发生食管腺癌的危险性为普通人群的125倍.然而,临床上无论是抑酸治疗还是抗反流折叠术都不能完全阻断黏膜上皮化生[2].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是内科治疗BE的新技术,既能缓解BE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又可使食管下段正常鳞状上皮再生,减少了食管腺癌的发生率.2006年3月至2008年2月,本科共收治50例BE患者,经内镜下行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刘晓艳  张静 《河北医学》2009,15(4):503-504
Barrett食管(BE)是指食管下段粘膜的复层鳞状上皮被特殊的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食管上段的柱状上皮岛,不称为Barrett食管。GERD是引起Barrett食管的主要原因。BE与食管腺癌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其患食管腺癌的危险性较一般人群高。现将我院从1998年1月至2005年7月,经内镜及病理组织学诊断的23例BE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3.
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BE)是指食管下段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柱状上皮所取代的一种病理现象。由于BE被认为是食管癌的癌前状态之一,与食管腺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随着BE及其相关的食管腺癌发病率不断增加,对这些患者进行定期的内镜监测非常必要。BE通过化生-异型增生-肿瘤的顺序导致食管腺癌的发生,内镜监测的目的是为了早期诊断和治疗异型增生及早期食管癌,  相似文献   

4.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2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大量流行病学和病理学研究表明,食管下端腺癌唯一被认为的癌前病变是Barrett食管(Barrtett’s esophagus,BE)。目前BE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内镜治疗。药物和手术治疗BE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内镜下治疗因其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并发症少而越来越被临床医师接受。氩离子凝固术(argonplasma coagulation,APC)是内镜治疗中较为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已证实能使BE黏膜消除且诱导鳞状上皮再生。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我.们使用APC治疗BE23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食管癌是致命性胃肠恶性疾病之一,5年病死率超过90%[1],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无疑是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与食管腺癌的关系.近年来,随着各种检测手段的应用和研究,均提示Barrett食管与食管腺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故Barrett食管治疗引起了人们的重视[2].目前BE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抑酸药物治疗以及内镜下治疗,药物和手术治疗BE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是一种新型的非接触性凝固治疗方法,被认为是能有效清除BE粘膜的内镜下治疗手段之一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江苏地区接受内镜检查的人群中Barrett’s食管(BE)患病率及其变化趋势,以及同期同人群中食管腺癌的患病情况。方法以我院近4年接受内镜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内镜疑诊的BE患者取活检,病理标本见到真性杯状细胞确诊为BE。分别研究4年间BE的总体患病率、各年度病例患病率及各年龄组患病率,同时研究BE的内镜下形态和同期食管腺癌的患病情况。结果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69544例中,共检出BE105例,BE的总体患病率为1.51‰(95%CI1.27‰~1.75‰),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55例及50例,两者在平均年龄和患病率间均无差异。近四年的年度病例患病率分别为2.15‰、1.23‰、1.41‰及1.39‰,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18,X2=4.92)。随着年龄增长,BE的患病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且各个年龄组间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X2=6.07,P〈0.01)。除典型的内镜下表现外,部分BE患者可表现为食管炎、食管溃疡等。BE的内镜下形态以岛形最多见(51.35%),舌形次之(35.14%),全周形最少(13.51%)。食管腺癌占同期所有食管癌的比例仅为4.68%,且近四年该比例并未明显升高。结论近4年江苏地区所有接受上消化道内镜检查者中BE总体患病率约为1.51‰,该比例在过去四年间并没有明显升高,但随着年龄增长其患病率逐渐增加。食管腺癌占所有食管癌的比例仍很低且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食管腺癌的发生率急剧增高,而食管腺癌的发生与Barrett食管(BE)有关。由于诊断BE时需要应用上消化道内镜,所以一般人群中BE的发生率尚不确定。本研究目的是确定瑞典成人人群中BE的发生率及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Barrett食管26例临床内镜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研究Barrett食管(BE)的临床内镜、病理特点相关致病因素与食管腺癌的关系。方法:对经电子内镜及病理检出的26例BE进行分析。结果:26例BE患者有反酸、烧心、上腹疼痛、胸骨后疼痛等症状分别为92.31%,80.77%、46.15%和19.23%,无症状2例(7.69%)。内镜下伴有反流性食管炎者、胃溃疡、食管裂孔疝、胆汁反流者分别为84.62%、34.62%、30.77%和19.23%。内镜下表现呈环周形(Ⅰ型)者19例(73.08%);呈岛型(Ⅱ型)5例(19.23%);呈舌形(Ⅲ型)者2例(7.69%)。病理检查结果为26例食管下段复层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取代,其中,特殊肠化生型12例;随访中发现食管腺癌2例,胃底型8例,贲门腺型3例,混合型3例。结论:BE多发于反流性食管炎者,表明其发病与胃食管反流有关,是食管腺癌的一种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9.
1概况 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BE)是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最重要的一种并发症,其与食管腺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大量流行病学和病理学研究表明,食管下段腺癌唯一公认的癌前病变是BE,BE发展到食管腺癌的年发病率为0.5%~1.0%。  相似文献   

10.
张国安 《疑难病杂志》2010,9(4):290-291
目的探讨Barrett食管的内镜诊断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月间在我院确诊的Barrett食管65例,总结分析Barrett食管内镜诊断的临床特点以及病理特征。结果内镜下BE上皮呈均匀、粉红色或灰白的食管黏膜,出现橘红色胃黏膜,长度平均(3.6±1.1)cm。其中短段BE 51例,长段BE 14例。形态分型:岛型39例(60.0%),全周型14例(21.5%),舌型12例(18.5%)。病理学证实食管复层鳞状上皮均被柱状上皮取代;组织分型:贲门型10例(15.4%),胃底型21例(32.3%),特殊肠化生型34例(52.3%);伴有低度异型增生12例,未发现食管腺癌病变。本组成功随访63例,经治疗所有患者Barrett食管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内镜及黏膜活检仍是诊断BE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陈娴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11):1114-1115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Barret′ts食管(BE)的疗效。方法:随机将54例BE患者分为对照组(A组)、单纯药物治疗组(B组)及内镜下氩气凝固术+药物治疗组(C组)各18例,分析各组治疗后的临床总缓解率、内镜下BE黏膜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相比,B组及C组治疗后临床总缓解率明显升高,C组高于B组(P〈0.01)。A组和B组黏膜未见明显改变,而C组BE黏膜消失。各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氩气凝固术+药物是治疗BE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 BE)是指食管下移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取代的病理现象。因BE是食管癌的癌前病变之一,与食管腺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如何提高对BE的检出率受到内镜医师广泛重视。染色结合放大内镜指导活检有助于提高对BE的诊断率,我们在2007年3-12月应用乙酸染色结合放大内镜检查法进行了相关研究,证实该检查法对帮助诊断Barrett食管有确切的临床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Barrett食管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arrett食管(BE)是一个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食管疾病,是一种癌前病变,与食管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在食管的原发性腺癌中约50%来自BE。近年来,食管.胃交界部腺癌发生率明显增高,为所有恶性肿瘤中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种。我国属于食管癌的高发区,食管癌的发生率逐年增高,提高对BE的认识和内镜下的诊断率、检测及治疗是食管癌早期防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氩离子凝固术及窄带成像技术结合质子泵抑制剂在治疗Barrett食管中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使用内镜下窄带成像技术(NBI)结合病理检查诊断Barrett食管51例,其中35例按内镜下形态及大小接受氩离子凝固术(APC)结合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术后1、3、6个月进行内镜及病理随访。结果:35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再生的鳞状上皮间混有岛状的柱状上皮2例(5.7%),达到完全的鳞状上皮再生33例(94.3%);术后3个月随访反流症状全消失23例,明显缓解12例,无效0例;术后6个月随访有3例(8.6%)出现内镜下可见的复发。结论:内镜下NBI应用对诊断BE、区别不同程度异型增生及早期发现食管腺癌有临床意义;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结合质子泵抑制剂及胃动力药物治疗BE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近期疗效显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30 例Barrett 食管(Barrett esophagus, BE) 的内镜下特点及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 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胃镜检查结合病理检查结果对30 例BE 患者进行分析,同时选取反流性食管炎及正常食管黏膜各50 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快速尿素酶法及Warthin-Starry 银染两种方法检测Hp 感染。结果 30 例BE 中,以短段、舌型发病率最高,分别占83.33% 和66.67% ;组织学上,胃底型12 例(40%),贲门型10 例(33.33%),特殊肠化生型8 例(26.67%)。食管部Hp 的检出率,BE 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反流性食管炎组和正常食管黏膜组(P < 0.05)。胃窦部Hp 的检出率,BE 组显著低于反流性食管炎组和正常食管黏膜组(P < 0.05)。结论 本组BE 病例内镜下以短段、舌型为主,Hp 对BE 可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Morson和Belcher等于1952年报道了首例起源于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的食管腺癌.1959年,Adler和Rodriguez进一步明确了BE与食管腺癌发生间的关系.自此,大量研究证实,食管腺癌可发生于BE上皮,支持由 BE到异型增生、原位癌、最后发展为浸润性腺癌的病理过程.目前的数据显示,BE患者食管腺癌发生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30~40倍,而在食管腺癌中,约50%来自BE[1].  相似文献   

17.
氩离子凝固术联合奥美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联合抑酸治疗对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的临床疗效.方法 内镜下以APC对36例病理证实为肠上皮化生的BE完全损毁化生黏膜,再给予奥美拉唑抑酸治疗.术后进行内镜、病理随访12个月.结果 36例均完成治疗,其中需要1次治疗者25例,2次者10例,3次者1例.34例达到完全的鳞状上皮再生(94.4%),2例再生的鳞状上皮间混有岛状的柱状上皮(5.6%).12个月后共有5例出现内镜下可见的复发.术后出现36例胸骨后疼痛,2例黏膜下气肿,1例吞咽不畅.结论 内镜下APC联合抑酸治疗BE安全、有效,但有一定比例的复发和残留.  相似文献   

18.
Barrett食管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是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其长度〉3cm称为长段BE(Long—segment BE,LSBE),〈3cm称短段BE(Short—segment BE,SSBE)。研究表明,食管腺癌多数是由BE发展而来,BE已被公认为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本文就近年来有关BE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吴月贤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8):1000-1000
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 BE)是唯一公认的食管腺癌癌前病变。BE患者较正常人群患食管腺癌的危险性增加30倍~50倍。但由于BE位置结构的特殊性,临床上易漏诊、误诊,使一部分患者失去早期治疗机会。现对2002年3月至2006年3月在我院行胃镜检查并由病理确诊的BE病例的发病特点、常规镜下表现进行分析总结,以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Barrett食管(BE)发病情况和内镜临床特点及与返流性食管炎(RE)的关系。方法根据新标准诊断BE,研究BE患者内镜下检出率、内镜表现、分型及病理检查结果,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症状、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及其与RE(返流性食管炎)的关系。结果BE占胃镜检查人数的7.90%,男女之比为1.98:1,仅19.15%有典型的返流症状,RE检出率为2、07%比BE显著降低(P〈0.01)。结论BE患病率较高;多为短节段及舌状或岛状,约1/3为肠化型,以中年男性多见,常无症状,与RE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