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全胃切除术后患者的营养极为重要,我们从1997-10~2001-10对胃癌行全胃切除术后85例进行了营养护理的指导和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岚 《天津护理》2002,10(6):277-279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空肠造口肠内营养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2例全胃切除术后空肠造口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输注过程中的精心护理,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结果:治疗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空肠造口肠内营养治疗对护理要求高,但严密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肠内营养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对高龄胃癌患者营养状况和住院恢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全胃切除术的88例高龄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肠外营养(PN)支持,研究组术后给予早期EN支持,均维持7 d后开始经口正常饮食。检测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7 d的营养学指标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和血红蛋白(Hb)水平,比较2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进半流质食物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术后7 d血清ALB、Hb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P 0. 05),研究组术后7 d血清ALB、Hb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术后7 d血清ALB、H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 2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进半流质饮食时间早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 27%低于对照组18. 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高龄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接受早期EN,能明显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加快住院恢复进程,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全胃切除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蒋玉丽 《护理与康复》2008,7(9):691-692
总结42例全胃切除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护理重点是重视心理护理,做好胃管及鼻肠管的固定及护理,严格掌握营养液的输入量、速度、温度,加强腹泻和腹胀等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做好口腔护理。42例患者均顺利出院,未发生肠内营养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肖西平  王麦换  李艳晴  周静 《现代护理》2005,11(10):753-755
目的对比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EN)与标准肠外营养(PN)支持的效果,总结其护理经验。方法30例患者随机分为EN和PN组,两组患者从术后第1天到术后第10天进行等氮、等热量的营养支持。术前和术后11天测定体重,测定血中白蛋白、IgA、IgG、IgM、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T淋巴细胞亚群分类。测定血中谷氨酰胺含量,计算累积氮平衡。结果术后11天与术前比较,PN组的体重、白蛋白下降较明显(P<0.05)。术后11天血中谷氨酰胺,PN组下降也明显,与术前、EN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极其显著性(P<0.01)。累积氮平衡(mg·kg-1/11d),PN组为(114.6±19.5),而EN组为(203.6±31.8),EN组明显优于PN组。体液免疫指标和T淋巴细胞亚群,EN组术后11天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而PN组与术前相比较,尚有差异。结论EN支持和标准PN支持相比较,有更好的代谢效果,能更好地恢复全胃切除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而科学有效的护理是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支持顺利进行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全胃切除术后病人肠内营养的护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结构性营养护理管理模式在胃癌术后早期经鼻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12月我院接受胃癌切除术的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1例。两组均于术后接受早期经鼻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对照组实施常规营养护理。试验组接受结构性营养护理管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各相关观察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干预后住院时间及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体重增加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结构性营养护理管理模式对胃癌术后早期经鼻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患者实施干预,能够显著降低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营养支持效果,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空肠营养管的临床应用及术后护理。方法回顾分析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徐州医院近3 a收治的30例危重患者在X线引导行鼻空肠营养管置入后,营养管的日常护理、营养液的喂给及常见并发症的处理。结果留管时间一般15~96 d,无营养管堵塞或返流,无营养管脱落,2例出现腹泻,1例腹胀。患者体重增加,营养改善满意。结论留置鼻空肠营养管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肠内营养途径,合理的日常护理方法能够完善患者肠内营养,防止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镜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建立肠内营养途径新方法的配合与护理。方法对15例需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采用新的方法进行胃镜直视下鼻肠营养管置入术。结果通过该新方法行胃镜下放置鼻肠营养管15例患者均一次性置管成功,营养管放置成功率为100%。结论医护完善配合可一次性使空肠营养管头端到达空肠,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0.
陈玮 《当代护士》2006,(12):70-71
胃癌是我国较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之一,其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由于胃癌患者术前多有营养不良、术中创伤较大、术后禁食时间长,所以提供营养支持是胃切除术后治疗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外科病人营养支持模式已由肠外营养逐渐变为肠内营养,肠内营养支持以其符合生理状态、应用费用低廉等优点,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1临床资料1.1自2004年8月~2005年5月,本科收治胃癌患者19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56.2岁,主要症状为食欲不振、消瘦、贫血,术前均经纤维胃镜及病理学检查证实。1.2手术方法本组19例病人均施行全身麻醉,行根治性全胃切除,营养管放置于十二指肠或空场上段。1.3术后转归本组9例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未出现吻合口瘘、返流性食管炎及倾倒综合征。术后出院随访患者体重有所增加,每餐食量60~110g,每天进食7~8次,进食流质、半流质饮食,生活均能自理。3护理3.1心理护理术前宣教中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肠内营养的意义、重要性以及实施方法。说明置胃肠营养管的重要性,以取得配合是早期肠内营养的重要保证。术后早期使用肠内营养过程中有腹泻发生的可能性,需要1~3d的适应,以防患者因不适拒绝接受。3.2营养支持及护理...  相似文献   

11.
梁红亮  杨曦  陈旭平  陈霞  付丹 《华西医学》2012,(11):1617-1620
目的研究经胃镜放置空肠营养管后行肠内营养对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营养状况和预防感染的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52例因SAP入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5例经胃镜放置空肠营养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EN)治疗,27例进行传统的全胃肠外营养(TPN)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营养状况、预防感染及器官衰竭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血清总蛋白和血清白蛋白的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评分、血白细胞计数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器官衰竭和(或)局部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N是SAP营养支持的重要途径,能有效地预防感染和器官衰竭的发生,促进营养状态的恢复,与TPN相比具有明显优势。经胃镜放置空肠营养管是实施EN的有效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营养支持对胰十二指肠肿瘤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对40例胰十二指肠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前、术后采用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的方式供给营养.对照组按传统方式术前采用普通膳食,术后给予一般静脉输液提供营养.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观察组各项营养指标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日缩短,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胰十二指肠肿瘤患者早期使用营养支持,可较快的改善营养状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为促进患者康复和提高生命质量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术后应用肠内营养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肠内营养是以经口服或管饲提供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法。随着肠内营养理论的不断成熟 ,膳食的不断开发 ,营养管的不断更新 ,置管技术的不断改进 ,实施方法的日趋完善 ,现已成为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经济的营养支持方法。“当胃肠道允许时 ,应尽量采用肠内营养”是临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 。本文总结了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体会。1 肠内营养概述1.1 肠内营养的意义外科病人约半数以上表现为蛋白质 -热卡营养不良 ,手术创伤应激时 ,蛋白质和热卡的摄入减少 ,尿素氮丢失增多 ,使营养不良进一步加重。静脉营养虽能供给机体蛋白质和热卡 ,改…  相似文献   

14.
王桢 《医学临床研究》2012,(10):1881-1882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干预的价值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经临床确诊为胃癌且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72例,依患者意愿分为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肠内组和行术后肠外营养治疗的肠外组。对比观察两组胃肠道恢复、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胃肠道功能(肠道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恢复情况上,肠内组明显优于肠外组,且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肠内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肠外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营养不良状况,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慢性肾脏病(CKD)非透析患者营养状况,探讨合理的营养评估方法,以早期发现CKD患者的营养不良。方法横断面调查:2006年2月至2007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肾内科就诊CKD非透析患者125名,检测实验室营养指标、人体测量、SGA评分,分析上述营养指标与GFR的相关性。结果 (1)实验室检查: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血浆白蛋白和转铁蛋白随GFR值降低而呈下降趋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敏C反应蛋白随GFR值降低而呈增高趋势,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人体测量: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上臂肌围、体重、体质指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根据SGA评分营养不良多发生在CKD后期,CKD5期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29.0%。结论 CKD非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与GFR下降有关,对CKD非透析患者患者进行营养评价时,应结合各营养指标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6.
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2 例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观察与护理。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为55 .2 ±16 .9 小时,并于第5 天达到正氮平衡,手术前后各项营养指标无显著差异。1 例伴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者术后出现腹部切口裂开,2例出现短暂的腹胀,1 例发生明显腹痛。结论: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7.
复方双氧水用于鼻饲病人口腔护理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复方双氧水应用在鼻饲病人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60例留置胃管鼻饲且无口腔并发症的病人按照住院号个位数的单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用复方双氧水、生理盐水为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每天2次,连续7d,并设观察表,记录病人每天的口腔情况,包括口腔pH值、口臭程度、舌苔情况、舒适度及其他。结果在维持口腔正常pH值、改善口臭和舌苔、增加舒适度方面,复方双氧水与生理盐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预防口腔红肿、溃疡、牙龈出血方面,效果无差别(P〉0.05)。结论复方双氧水比生理盐水能更有效地使留置胃管病人口腔pH值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更好地改善口臭、舌苔,并能使病人感到更舒适。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三腔鼻空肠喂养管在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方法对2012年6月-9月收治的60例胃癌术后患者,通过安置三腔鼻空肠喂养管予以早期肠内营养(EN),并就喂养管的固定、冲洗、堵管处置及营养制剂温度、输注速度的选择控制等护理措施进行归纳。结果60例患者经EN,出院时其白蛋白水平为(34.58±5.29)g/L,血红蛋白水平为(113.90±19.12)gm,营养风险筛查2002评分达(3.47±0.71)分,营养状况明显得以改善。结论术后使用三腔喂养管行肠内营养,有助于胃癌患者营养状况改善,积极有效地护理措施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编制鼻饲患者误吸风险评估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为医护人员提供科学、客观的误吸风险评估工具.方法 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2轮专家咨询构建鼻饲患者误吸风险评估量表.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11月—2021年3月选取深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122例鼻饲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量表条目的筛选及信效度检验.结果 鼻饲患...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105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肠内营养组(EN组)和对照组。EN组术中置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常规静脉补液支持治疗外,早期予以肠内营养;对照组术后常规静脉补液支持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第3、7天测两组患者的体质量、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同时观察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出现并发症等。结果术前、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的体质量下降、白细胞总数、血浆总蛋白,白蛋白无明显差异,第7天差异明显;EN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肺部感染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