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动脉内接触性溶栓的治疗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左侧颈内动脉系统闭塞14例,右侧颈内动脉系统闭塞13例,治疗前头部CT检查均除外脑出血,将微导管导丝系统送人血栓部位,经微导管注入尿激酶,或将微导丝轻柔地穿过血栓,将微导管放在血栓内注入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 治疗后27例患者16例血管完全再通,临床症状恢复满意。7例部分再通,临床症状部分恢复。2例血管影像学及临床症状无变化。TLA反复发作2例,脑血管造影未见异常,溶栓后瘫痪肢体即恢复正常活动。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脉内接触性溶可使闭塞血管再通,缺血脑组织得以再灌注。对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应尽早行脑血管造影,明确血管闭塞部位,动脉内接触性溶栓对本病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超选择动脉溶栓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急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急笥缺血性脑中风患者,经股动脉或颈动脉插管,用微导丝将微导管送至血管闭塞部位,注入尿激酶行溶栓治疗,对6例颅外段血管狭窄者,采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消除,并注入罂粟碱扩张颅内血管。结果 血管完全再通15例,部分再通12例,治疗3月后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100分20例,75-95分6例,占86.67%。结论 早期超选择动脉溶栓配合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和罂粟碱可明显提高闭塞血管再通率,是目前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超选择动脉溶栓及经皮腔内血管成型术治疗脑梗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超选择动脉溶栓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急性治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经股动脉或颈动脉插管,用微导丝将微导管送至血管闭塞部位,注入尿激酶(UK)行溶栓治疗,对6例颅外段血管狭窄者,采用PTA消除,并注入罂粟碱扩张颅内血管。结果 颈内动脉闭塞10例、大脑中动脉16例、椎基动脉系统4例,血管完全再通15例,部分再通12例,治疗3月后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I)评分:100分20例,75-95分6例,占86.7%。结论:早期超选择动脉溶栓配合PTA和罂粟碱可明显提高闭塞血管再通率,是目前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寻求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26例由CT确诊、发病在6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用微导管技术在靶血管闭塞点或起始部输注尿激酶进行超选择性溶栓治疗,溶栓前后均作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以了解血管闭塞和再通情况。结果:临床痊愈18例,显效8例;闭塞性血管完全再通18例,部分再通8例,26例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动脉溶栓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超选择脑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1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超选择脑动脉内溶栓方法,起病距溶栓时间3~6h,尿激酶以1.0万μ.min-1持续泵入,总量为100万μ,辅助其它常规治疗,治疗14d后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溶栓有效率为90.2%,显效率为60.4%,血管再通率为72.9%,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超选择脑动脉内溶栓可使血栓局部迅速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导管溶栓治疗血栓闭塞性动脉炎的可能性。材料与方法:经健侧股动脉穿刺插管,将端孔直头导管紧靠阻塞近端,15分钟内注射25万单位尿激酶,再一小时内加压滴注25万单位尿激酶。在超滑导丝的作用下,将多侧孔灌注导管头及侧孔埋入血栓内,4小时加压滴注25万单位尿激酶。超滑导丝在血栓阻塞段来回缓慢拉动,保留导管或患肢动脉直接注入尿激酶。结果:9例患者经介入溶栓治疗后,8例血管再通,痊愈出院,1例合并静脉血栓,消化道出血,保留导管治疗后,阻塞端下移。结论:经导管溶栓治疗血栓闭塞性动脉炎安全有效、成功率高,特别适用于急性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动脉内血栓溶解术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12例发病于3~12 h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行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溶栓后24 h复查CT或MRI。结果:经动脉溶栓后血管完全再通6例(50%),部分再通4例(33.3%),无效2例(16.7%),其中1例死亡(8.3%)。总有效率为93.3%;无溶栓后颅内出血发生。结论:早期动脉内介入溶栓是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的有效和相对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梗塞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 35例起病在24h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接受动脉溶栓治疗,并采取欧洲卒中量表(ESS)及Barthel指数(BI)评价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介入溶栓后患者ESS评分明显增加,介入溶栓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异。发病6h内介入溶栓治疗患者闭塞血管完全再通及部分再通率为13/13(100%)、颅内出血率为0.00%;发病24h内介入溶栓后患者闭塞血管完全再通及部分再通为26/35,颅内脑出血发生率为5.71%,无一例死于实质性出血。结论 起病6h内,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永飞 《临床荟萃》1997,12(19):878-880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有效方法,但至今所有的治疗均不能起到较明显的效果。由于大多数脑梗塞是血栓堵塞脑动脉所致,因而理想的方法是及早再通闭塞的脑血管,在缺血脑组织出现坏死之前给缺血脑组织及时供血。血栓栓塞性卒中发生后,血栓可能在短期内发生自发溶解,或在数分钟到数周内发生血管再通而引起脑组织再灌注。大多数动物实验证明再灌注可损害血脑屏障,加重脑水肿或引起出血性梗塞。近年的临床研究发现脑梗塞后早期再灌注可改善临床预后,早期溶栓治疗能促进血管再通,增加侧支血流,缩小梗塞范围,中和由缺血细胞释放的代谢产物,挽救缺血脑组织,早期溶栓可能是最有希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刘川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8):4504-450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经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起病至溶栓时间〈6 h 4例,6~12 h 2例,经微导管于靶血管起始部进行溶栓。结果:起病至溶栓时间〈6 h 4例血管完全再通,6~12 h 2例,1例部分再通,1例无效。再通后神经功能障碍均得到不同程度恢复。结论: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与时间窗密切相关,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应用溶栓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26例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患者介入下股动脉穿刺血栓内置入溶栓导管,通过术中脉冲推注尿激酶及协同术后经溶栓导管微量泵持续泵入尿激酶溶栓,术后加强溶栓导管的护理及患肢血运的观察.结果 11例术中完全开通,9例48 h内复通,6例部分溶通,但血栓平面均有所下降,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介入置入溶栓导管治疗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急性脑梗塞介入溶栓治疗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28例急性脑梗塞进行动脉内溶拴治疗,就其治疗时间窗,药物用量及其并发症的防治进行讨论。方法:选择性造影并溶栓,血管内造影证实血管开通情况,并在治疗前后及起病1个月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评定。结果:阻塞血管完全再通率46.4%(13/28),部分再通率32.1%(9/28),未开通6例(21.4%);临床治愈率10例(35.7%),显著好转7例(25%),有效6例(21.4%),无变化4例(14.3%),死亡1(3.6%)例。结论:介入性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经动脉溶栓临床效果。方法21例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接受经胭动脉置管并保留导管,注入尿激酶溶栓治疗,5例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结果21例患者均于24h内患肢疼痛、肿胀开始好转,14例患者1周内效果显著,行血管彩超显示血栓完全溶解,7例血栓部分溶解,1例于溶栓第3天突发小脑出血,紧急内科处理后未留后遗症。5例滤器均无变形、移位。结论经动脉置管保留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简单、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动脉导管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0例施行DSA动脉导管溶栓术的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结果血管再通16例,未通4例,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3例,穿刺伤口出血1例,未有1例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对施行DSA动脉导管溶栓术患者术后进行严密周到的观察、并发症的预防及有针对性的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28例急性脑梗塞的治疗及精心护理,如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的护理配合及术后对并发症的观察等,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术后20minDSA示血管再通率达78.57%(22/28)。二周后临床症状改善率达71.43%(20/28)。因此,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经导管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脑梗死是致残率颇高的疾病,早期治疗至关重要,采用超选择性动脉溶栓具有快捷、准确、安全的特点优越于常规采用静脉治疗,我院采用了经微导管超选择性插管动脉内灌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3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急性脑梗塞动脉内溶栓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晓萍 《护士进修杂志》2004,19(12):1142-1143
急性脑梗塞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及时的溶栓治疗能够再通堵塞血管,挽救缺血半暗带组织,被认为是最有希望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方法。同静脉溶栓相比,动脉溶栓治疗具有溶栓药物直接接触栓子、所用溶栓药物剂量少、局部溶栓药物浓度高、出血等并发症少、血管再通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动脉溶栓介入治疗6h内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7例病史6h内的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进行选择性动脉溶栓介入治疗,同期选择年龄、病情相匹配的、病史6h内的无溶栓的对照患者27例常规给予普通治疗,治疗前、治疗后各时点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进行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两组各时点的NIHSS、BI评分相比,动脉溶栓组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动脉溶栓组27例患者中溶栓后血管完全再通17例,部分再通4例,未通6例,血管再闭塞伴颅内出血1例,死亡1例,术后90d生活状态优者(BII〉90)14例,良者(50≤BI〈90)6例,差者(BI〈50)7例,血管再通者生活状态最优。结论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严格把握手术时间窗,积极治疗能明显降低致死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19.
血管内超声溶栓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血管内超声溶栓再通动脉硬化闭塞症闭塞动脉的可行性。方法 14例有严重下肢缺血症状的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用血管内超声溶栓仪进行了溶栓治疗。结果 超声溶栓探头在闭塞段血管内重建了通道,所有患者均实现了闭塞血管再通,6例仍有血管狭窄的患者行球囊扩张术。结论 血管内超声溶栓术可以用于再通闭塞的周围动脉,尤其是闭塞范围较长,药物溶栓治疗无效和患者禁忌药物溶栓治疗时,血管内超声溶栓是一种新的可靠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王玲常红  董小晶 《护理研究》2007,21(12):3167-3168
急性脑梗死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及致残率高。随着临床和放射影像对脑缺血和病理生理的加深理解,以及神经介入、微导管等器械的发展,血管内溶栓治疗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与静脉溶栓相比,有诸多优点。股动脉介入性溶栓治疗缺血性脑梗死,是在数字减影机下将溶栓药物经股动脉直接注入脑梗死病灶处,使闭塞的血管再通,缩小梗死灶,迅速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恢复神经功能,使病人早日康复。对于发病6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病人进行早期介入溶栓治疗,对挽救病人的生命起着重要作用。我科2006年6月-2007年3月对2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进行了动脉溶栓治疗,通过制定动脉溶栓护理路径使脑卒中病人得到及时的护理观察,且培养了经验丰富的溶栓护理小组,为卒中绿色通道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