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为10例(6男4女,年龄38~65岁)因侵涧性膀胱癌行全膀胱切除术的病人施行了可控性结肠代膀胱术。游离末段回肠、盲肠、升结肠和横结肠,将游离的结肠折成U形后缝制成储尿器。末段回肠内插入一根14F红色橡胶导管,按14F导管大小裁剪缩窄未段回肠(切缘应用胃肠吻合器或GIassman肠钳),再在近回盲瓣端的缩窄回肠上以2~0丝线作三针荷包缝合(间隔1 cm)以增加腔内压,而后行缩窄回肠腹壁造口。所有病例均采用非隧道式输尿管结肠吻合。随访3~24月,10例术后排尿均达到了完全可控。19条输尿管无  相似文献   

2.
孙汉文 《腹部外科》1994,7(3):140-141
伤寒并发急性肠出血,手术切除病变肠段的报道极少。我院1975~1992年共遇到6例,经手术治疗全部治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男4例,女2例,年龄18~54岁。肠出血发生在伤寒病程的第6~25天,平均14天。6例均有频繁便血、全身中毒症状和休克,24小时失血量在1000ml以下2例,超过1000ml 4例,最多者达1800ml。术前均经内科支持疗法和选用有效抗生素及止血药物治疗,输血800~1500ml,平均为1200ml,因出血不能控制或血压不稳定而中转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末段回肠长度50~80cm,其中4例保留末端回肠2~5cm与近侧段回肠行端端吻合,另2例分别同时切除右半结肠和回盲部后行回肠与横或升结肠吻合。6例诊断均经血清学或手术病理报告证实。  相似文献   

3.
永久性结肠造口术后,部分患者可出现末端结肠坏疽、造口结肠旁内疝、造口狭窄、粘膜脱出或结肠断端缩进腹腔等并发症。土耳其安卡拉大学医学院Bumin等设计了一种结肠造口新技术。具体步骤如下:近断端结肠末端双层关闭。按常规方法在拟造口处腹壁作圆形切口。妥善游离近断端结肠袢,使其侧壁靠近腹壁圆形切口,特别注意肠袢前法结带要与圆孔对正。自腹壁外将肠袢前结肠带两端缝合固定于腹壁圆形切口上。从腹腔内将肠袢结肠带处浆肌层缝合于腹横筋膜上,长约5~7cm,关腹。再从腹壁外面将造口肠袢的浆肌层缝至腹外斜肌腱膜上。切开已固定好的肠袢侧壁,将其全层缝合于皮肤上。  相似文献   

4.
用印第安纳大学Rowland等倡导的术式,行可控性回盲肠代膀胱6例,均为膀胱癌患者,男5例、女1例。膀胱全切、盆腔淋巴清扫、前列腺及尿道全切4例,膀胱及前列腺全切1例,全盆脏器官切除1例。2例合并糖尿病,1例伴输尿管肿瘤。术后平均观察6.5个月。术前常规肠道准备,下腹部正中切口,常规作阑尾切除术。在距回盲部15cm处、30cm处,截取二节长约15cm的回肠段;从升结肠起始部上20cm处截断,清洗肠道内容物后,用电刀从结肠带处纵形切开结肠及近段游离回肠,将切开的结肠瓣及回肠瓣用3—0 Vicryl线全层逢合成袋状贮尿囊。向盲肠未端的另一节回肠内插入F12气囊导管,用3—0丝线二层折叠缝合,形成折襞,折叠缝合后肠腔能插入F16号导尿管,注入  相似文献   

5.
病人:男性,4 4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7h入院。体检:体温37.4℃。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强阳性,反跳痛阳性,肌紧张阳性。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 3.8×1 0 9/L ,中性粒细胞0 .82。诊断:急性阑尾炎。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取右下腹麦氏切口长6cm。于右髂窝找到“升结肠”,沿结肠带向下寻找回盲部,见该结肠向盆腔走行并与直肠连续。作者单位:110 0 3 1 沈阳,沈阳军区总医院分院普外科于该段结肠左侧见一平行结肠袢并行,向上达肝下相连续,向下于骨盆入口处向左延伸至左下腹,确定该固定肠袢为乙状结肠。延长切口至1 2cm。沿小肠找到回肠末段,见回…  相似文献   

6.
我院近3年来,用游离回肠行肾盂—膀胱搭桥术治疗4例巨大肾积水,获得初步效果,现介绍如下。操作方法经腹直肌切口,于升(降)结肠外侧切开侧腹膜,暴露出巨大积水肾的壁下极及膀胱侧壁,选定合适区备用吻合。距回盲部20cm处截取回肠一段,其长度比肾盂与膀胱距离长5cm(长约20~25cm),游离回肠必须保留2根肠系膜血管。回肠端端吻合后,用1‰新洁尔灭反复冲洗游离肠段后,再用1%新霉素溶液或0.25%的氯霉素溶液灌洗,并保留30分钟。处理后,将其于升(降)结肠系膜无血管区置于腹膜后间隙,最低位肾盂壁造孔(直径约1.5cm),使游离肠段近端对肾盂吻合(先用000号肠线间断全层缝合,后用细丝线浆肌层间断套入缝合),游离肠段远端与膀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不同术式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及手术适应症,对40例经结肠慢传输试验确诊为慢传输型便秘的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11例行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18例行结肠次全切除升结肠直肠吻合术,6例行结肠区段切除术,5例行扩大的左半结肠切除术,并对其疗效及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采用不同术式治疗,患者取得不同的治疗效果,并存在不同的特点。(1)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组有效率为90.9%,结肠次全切除升结肠直肠吻合术组有效率为94.4%,后者高于前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与肠功能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结肠次全切除升结肠直肠吻合术术中失血量、膀胱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顽固性腹泻、尿潴留、肛门失禁、性功能障碍等)发生率均优于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结肠部分切除术组(结肠区段切除术组+扩大的左半结肠切除术组)有效率为81.8%,低于结肠次全切除升结肠直肠吻合术组,P〈0.05;其术后复发率高于结肠次全切除升结肠直肠吻合术组,P〈0.05;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肠功能及膀胱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结肠次全切除升结肠直肠吻合术组,P〈0.05。结果表明,不同术式对慢传输型便秘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尤以结肠次全切除升结肠直肠吻合术最为有效,具体术式的选择应根据结肠慢传输试验、钡灌肠检查及患者个体情况决定。  相似文献   

8.
我们于1975~1980年对回盲部切除或右半结肠切除的20个病例,其中盲肠、升结肠及结肠肝曲癌共10例,回盲部淋巴肉瘤3例,回盲部结核3例,均采用右半结肠切除回肠横结肠端端套入式吻合术;肠套叠致回盲部坏死2例,右腹股沟斜疝嵌顿致回肠末段、回盲部及阑尾坏死1例,回盲部扭转致肠坏死1例,术中均行坏死部肠管切除回肠升结肠端端套入式吻合  相似文献   

9.
近五年来,我们改变结肠损伤的传统处理方法,即不做肠外置,也不做肠造瘘,而是用一根Y型带气囊引流管,放在回肠末端进行回肠转流,在结肠损伤处作一期修复,共治疗22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我科1983年1月~1987年12月共收治因交通事故、意外爆炸或枪伤,各种斗殴引起的结肠损伤22例,男性21例,女性1例,年龄17~35岁,平均23岁。致伤性质:交通事故4例,炸伤6例,枪伤5例,匕首刺伤7例。损伤部位:升结肠3例,横结肠5例,降结肠5例,乙状结肠9例,结肠穿破1处者20例,穿破2处者2例。结肠损伤大小:最小者为肠壁破口1cm,最大者为4×4cm缺损。腹壁有伤口的开放性损伤20例,无伤  相似文献   

10.
近回盲瓣回肠末段端端吻合术系指切除病变末段回肠及其系膜 ,结扎、切断回结肠动脉回肠支 ,近端小肠与靠近回盲瓣末段回肠行端端吻合术。此术式由于受传统解剖观念影响 ,即因局部供血不足吻合后会缺血坏死 ,认为距回盲瓣 5cm以内的吻合易发生吻合口漏 ,故临床上不主张此处行端端吻合术。笔者曾收治 5例 ,均行此术并取得了成功。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例病人 ,男 3例 ,女 2例。年龄 3 5~ 75岁 ,中位年龄 55 2岁。根据临床表现不同 ,共分 2组。肠梗阻组 :共 3例。例 1 男 ,65岁。系小肠多发性憩室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病人 ,术中见空肠散在…  相似文献   

11.
作者于1988年8月至1990年3月,为16例女病人做了扩大的功能性直肠膀胱,其中8例根治性膀胱全切,2例过去做过腹壁尿瘘。手术方法:标准膀胱全切后,游离45cm末段回肠,远端30cm沿对系膜缘剖开,作“U”形折迭,切缘一侧严密缝合,另侧开放,待与直肠吻合;未切开的近端回肠向远侧套入7cm,形成抗逆流乳头。左侧输尿管从肠系膜下拉向右侧,两输尿管末端分别纵行切开1.5cm,互相吻合,然后与回肠近端吻合(WallaceⅠ式)。距肛门4-5cm处纵行切开直肠前壁15cm,将乙状结肠顺蠕动方向套入6cm,形成套叠乳头,缝合固定,防止结肠返流。输尿管导管由肛门拉出,同时以30F导管引流直肠。回肠囊未缝侧缘与切开的直肠边缘做两排缝线缝合。最后做临时性结肠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结肠肛管缺血肠袢吻合术在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3月至2021年8月期间, 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普通外科行腹腔镜下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并接受结肠肛管缺血肠袢吻合的3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吻合方式:经肛门拖出近端肠道, 于上切缘向头侧裸化2.5~3.0 cm长肠管(缺血肠袢)后行两处结肠肛管吻合, 先吻合结肠袢缺血处近端0.5~1.0 cm处肠壁浆肌层于外括约肌断端, 之后再间断缝合结肠断端全层于肛缘皮肤。结果 3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无一例行造口术, 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163.9±37.8)min, 吻合时间(31.6±12.7)min, 术中出血量(47.4±17.3)ml。术后住院天数(5.8±2.5)d。术后有2例(6.5%)发生腹腔感染, 对症治疗后痊愈。27例患者缺血肠袢完全脱落时间(8.0±2.1)d;2例(6.5%)患者术后1个月缺血肠袢仍未坏死脱落, 行再次手术切除;另2例坏死肠袢术后缩于肛门内, 未发现明显的坏死物脱落。结论结肠肛管缺血肠袢吻合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吻合方式, 可...  相似文献   

13.
阑尾原位脐部造口的可控性回结肠膀胱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尝试根据Mitrofanoff原理,将阑尾不加任何处理直接从脐孔穿出,构成可控性回结肠膀胱的排出管道。方法 选取末段回肠和肓肠升结肠各约20cm,保留阑尾,沿肠系膜对侧缘纵行劈开肠管,远近端对折缝合形成囊袋。双侧输尿管与囊袋以粘膜下隧道法吻合,阑尾末端开放,并直接从脐部戳孔引出固定,形成可控性回结肠膀胱。结果 8例患者术后随访10 ̄30个月,回结肠膀胱脐部阑尾排出道控尿能力满意,患者自行插管排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下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代膀胱术(附15例报告)   总被引:56,自引:5,他引:5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代膀胱手术方法。 方法 浸润性膀胱癌患者 15例 ,年龄 39~ 71岁 ,平均 5 9岁 ,男 14例 ,女 1例。采用 5个套管针 ,腹腔镜由脐部上缘套管针进入 ,手术者经左侧 2个套管针操作 ,助手经右侧 2个套管针操作。清扫双侧盆腔淋巴结 ;游离输尿管下段在其末端切断 ;男性患者行膀胱前列腺全切除 ,紧贴前列腺尖端离断尿道 ;女性行膀胱全切除的同时作子宫及附件切除。在下腹正中线上作 4~ 5cm切口 ,取出标本。将回肠拉出切口外 ,隔离 5 0cm回肠剖开后M形折叠形成贮尿囊 ,将输尿管末段 1cm插入贮尿囊后顶部作吻合。贮尿囊最低位开口与尿道断端 6针吻合 ,前 4例直视下作吻合 ,后 11例在腹腔镜下行尿道吻合。 结果 手术时间 5~ 10h ,平均 6 .5h ;出血量 2 0 0~ 10 0 0ml,平均 387ml。术后 3周KUB、IVU及代膀胱造影检查显示 :双肾显影良好 ,无输尿管返流及梗阻 ,代膀胱充盈良好 ,容量约 30 0ml,术后 4~ 6周内患者均恢复控尿功能。无排尿困难及尿失禁。 结论 腹腔镜下行膀胱全切除视野清楚 ,可减少出血 ,避免尿道括约肌损伤 ,保留海绵体神经血管束 ;减少肠管暴露时间 ,有利于术后肠道功能恢复 ,减少肠粘连。小切口取出标本 ,体外构建贮尿囊 ,吻合输尿管 ,可缩减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5.
保留排便功能的结肠直肠切除术已被成功地用于溃疡性结肠炎(UC)及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病(FAP)的治疗。该手术既切除了全部病变的肠粘膜,又不需长期回肠造瘘。为了改善 J 形囊袋产生的排便功能不良及避免 S 形囊袋常需肠腔内插管的缺点,作者采用了建造四袢式(W 形)囊袋的手术,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手术方式:患者取腹部会阴联合切口的位置行腹部切口。手术分三个步骤:(1)切除结肠及直肠;(2)囊袋建成;(3)经会阴切除肛门直肠的粘膜并行回肠—肛门吻合,所有患者均行无功能袢的回肠造瘘。在乙状结肠直肠交界水平下靠直肠侧按常规方式切除结肠,避免损伤骶前神经。碘酒冲洗直肠残端后,在齿状线水平环形切除直肠并保留3~4 cm 长的肛门直肠。将末段回肠折成两个袢,各为12 cm 长,向下拉  相似文献   

16.
可控性膀胱术与回肠新膀胱术(附68例报告)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目的 评价不同术式可控性膀胱术及回肠新膀胱术的疗效。 方法 对 6 8例膀胱全切除术后患者采用 4种可控性尿流改道及回肠新膀胱术式 ,术后对患者控尿、导 (排 )尿 ,贮尿囊容积、内压 ,影像学及血生化资料进行比较。 结果 回肠套叠式输出道 3例中有 2例部分脱套致术后尿失禁 ,需再次手术 ;缩窄末端回肠式输出道 44例控尿均良好 ,除 1例插管困难外余均能用 16~ 2 0F尿管自行导尿。去管折叠式贮尿囊 39例 ,其中回肠贮尿囊 3例、结肠 2 2例、回结肠 14例 ,能达到低压贮尿囊要求 ,但早期有 8例发生贮尿囊过度扩张 ,容量 1470~ 16 5 0ml;去带结肠贮尿囊 8例 ,容量 430~6 0 0ml,充盈压 30~ 45cmH2 O(1cmH2 O =0 .0 98kPa) ,有蠕动波 ,术后早期有 2例尿漏。回肠新膀胱2 1例 ,容量 35 0~ 46 0ml,充盈压 12~ 2 0cmH2 O ,日间尿失禁 1例 ,夜间尿失禁 2例 ,其余无尿失禁。 结论 盲升结肠 30cm剖开对折成形可控性膀胱可满足低压贮尿囊要求 ,去带结肠贮尿囊由于易发生术后尿漏或粘连 ,内压较高 ,不够理想。缩窄末段回肠式输出道控尿效果好、内腔大、插管顺利、并发症少 ,明显优于回肠套叠输出道。回肠新膀胱术贮尿排尿功能良好 ,术后生活质量高 ,但应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7.
远端胃切除术后胃排空增快 (包括倾倒综合征 ) ,以致食物快速进入小肠 ,或由于幽门功能不良 ,常可发生肠胃反流。作者进行幽门括约肌替代手术。取小猪作实验 ,分成 3组 ,各 10头猪 :(1)第 1组 ,部分胃切除 ,作 Roux- Y型胃肠重建 ;(2 )第 2组 ,部分胃切除和回盲段肠间置 ;(3)第 3组 ,仅剖腹作假手术以资对照。回盲段肠间置术 :游离末端回肠、盲肠和升结肠 ,在升结肠长 12 cm处和回肠 6 cm处切断 ,吻合两切端。取回盲段肠 (末端回肠、盲肠和部分升结肠 )旋转180°,回肠切端用缝线闭合 ,与胃作侧端吻合 ,升结肠切端与十二指肠残端作侧端吻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Studer原位回肠膀胱术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 2003年2月至2006年12月采用膀胱全切Studer原位回肠膀胱术治疗膀胱肿瘤患者24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60岁,其中移行细胞癌23例,T1 6例、T2 12例、T3 5例,鳞癌1例.术中近端回肠输入袢改为10cm;远端袢完全去管道化后排列成W形,输尿管直接与回肠输入袢的近段端侧吻合.观察随访术后排尿及肾功能等情况.结果 24例手术时间220~330 min,平均270 min术中出血量400~1600ml,平均600 ml.患者围手术期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可自行排尿,13例发生遗尿.患者平均随访18个月(3~36个月).2例膀胱剩余尿>100 ml,合并输尿管轻度扩张;1例术后12个月出现肾功能不全;23例肾功能正常,无电解质紊乱.结论 Studer回肠代膀胱术技术操作相对简单,并发症少,疗效满意.术中一般不做预防性输尿管抗反流处理.  相似文献   

19.
作者对1例回肠远段盲端型肠闭锁,采用经肛门注气扩张结肠,肠切除端端吻合术,效果满意。随访3年5个月,小儿发育良好。 1 操作方法 ①麻醉后将带气囊导尿管插入肛门,向气囊注水10ml。②开腹后提出小肠闭锁端,距回盲(或闭锁)远端20cm处用一把肠钳夹之。术者用右手拇、示指握住肠钳处肠管,左手示、中指在肠钳上方挟住肠管,轻柔地将肠内容物由远向近徐徐推进,距第一把肠钳4cm处夹第二把肠钳,此时两肠钳间肠管空虚变细,于两肠钳间断肠,并以纱布保护好断端。③台下护士拉紧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肠管代膀胱术中多采用肠管套叠形成瓣膜样结构或通过输尿管隧道移植等抗反流机制保护上尿路 ,但这些术式操作较复杂 ,技术要求高 ,易发生吻合口狭窄。我们于 1 999年 1月~ 2 0 0 1年4月对 1 7例全膀胱切除患者采用去带盲升结肠作贮尿囊代替膀胱 ,输尿管移植技术采用单向蠕动末段回肠和回盲瓣来抗反流 ,临床应用 1 7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 1 7例 ,男 1 3例 ,女 4例 ,年龄 3 8~ 72岁 ,平均 5 6 .6岁。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 1 6例 ,其中 7例为复发性膀胱癌。病理分级 :Ⅰ级 2例 ,Ⅱ级 9例 ,Ⅲ级 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