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皮是我国常用的传统中药,笔者通过查阅历代本草专著及相关研究文献资料、比较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及各地方炮制规范,对陈皮炮制历史沿革、现代炮制规范、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行了梳理,发现陈皮的历代炮制方法以净制、切制和炒制为主;历版《中国药典》中收录的陈皮炮制方法均为净制、切制;现代各地方炮制规范中主要有炒、蒸、制炭等炮制方法。陈皮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和黄酮类化合物,经炮制后挥发油总量普遍降低,挥发性及黄酮类成分种类及含量发生了不同变化,这可能是造成陈皮炮制前后药效差异的主要原因。目前关于陈皮炮制工艺的优化主要集中在蒸制、醋制及烘烤。关于陈皮的药理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生品降血脂、止咳平喘化痰及抑制肺纤维化等方面,比较陈皮炮制前后药效变化的研究较少,尚需深入阐释陈皮炮制前后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以规范其炮制方法、建立专属性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2.
对历代医药文献、《中国药典》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药炮制规范中有关贯众炮制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总结了贯众炮制的发展史,为其炮制工艺改进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1995年版中国药典动物药的炮制及建议周厚琼(贵阳550001贵州省药品检验所)笔者学习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有关动物药炮制后,结合工作体会对其收载品种、炮制目的与作用、方法等问题加以讨论,并对正文收载品种及有关炮制部分存在问题提出商榷意见,以供新...  相似文献   

4.
陆兔林  王香 《中药材》1998,21(9):451-454
对唐代以来的医药文献、历版《中国药典》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药炮制规范中有关三棱炮制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总结了三棱炮制的发展史,为其炮制工艺改进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药炮制技术的发展应用与中药质量密切相关。现阶段,我国炮制技术整体上仍处于机械化炮制发展阶段,炮制设备种类少,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低。炮制过程中缺乏炮制参数的精确控制,导致中药饮片质量不均一。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中药炮制技术和设备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和更新,逐渐转向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方向。中药饮片联动化生产技术将炮制过程中的单一炮制设备组合优化为可进行连续式生产的中药饮片生产线,提高了生产效率。基于机器视觉、电子鼻、电子舌等的炮制经验数字化技术及在线检测技术是中药饮片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中的主流趋势,也是中药炮制工艺参数标准化的重要前提。而进一步通过将炮制过程及炮制设备与互联网进行对接,实现中药饮片生产流程智能化管控是未来中药饮片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过程。该文通过对中药炮制技术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进行归纳总结,梳理炮制理论的应用发展、炮制设备的演变及现阶段中药炮制工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实现炮制技术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创新及中药饮片高效、高质生产提供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藏药乌头含有大量毒性成分,没有经过标准的炮制程序无法入药,该药炮制难度极高,不掌握藏药炮制学基本概念,无法进行对其炮制操作。根据藏药炮制学基本内涵,深入解析乌头的解毒原理。用普遍简易的方法描述其内容,为乌头炮制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多年的临床经验,基于藏药炮制学基本概念,从乌头炮制辅料的解毒性能及药理作用的角度考虑,深入解析解毒辅料对乌头的作用及解毒原理。结果:解释了解毒辅料的性能及物质成分、乌头的解毒原理,提出了最有效的炮制方法。结论:乌头炮制辅料包含着许多抑制乌头生物碱的成分,对乌头解毒有明显作用,解毒原理是以辅料的酸类物质起到了酸碱中和作用而得到解毒效果,此法既能减毒存效又能使用药安全,且反复炮制对解毒更加有利。  相似文献   

7.
党参炮制历史沿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励 《中药材》1993,16(12):25-26
本文对党参炮制历史沿革进行了探讨,通过历史文献记载及现代炮制方法的查阅及实验研究,就广东、广西习用清蒸来炮制党参的方法提出质疑,并建议党参的炮制应根据临床应用需要选择其炮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药商陆的炮制历史沿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秦汉至清末古代医药文献、历版中国药典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药炮制规范中有关商陆炮制资料的整理分析,总结和研究了商陆的炮制历史沿革,对深入开展商陆的炮制研究提出了探讨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杨书斌  孙敬勇 《中成药》1995,17(9):21-22
山楂药用始于唐,盛于金元。历代山楂的炮制方法,主要集中在净制中的去核及用不同的方式加热炮制两个方面,在加热炮制中,以炒法为主,另有蒸法和辅料制法,但应用较少。研究了山楂炮制的历史沿革,并综述了山楂炮制的现代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山楂的炮制原理和改进炮制工艺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其传承创新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事关健康中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药临方炮制作为中药炮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是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一环。根据临方炮制的发展现状,分析其传承受限、创新不足的原因,提出可行的思路、方式及方法,不断推动中药临方炮制发展,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医药,彰显民族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1.
对艾叶炮制工艺、炮制化学、炮制药理作用等进行了文献研究综述,为艾叶炮制工艺的深入研究及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梳理炮制对附子成分与药理作用的影响及其历史沿革。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其进行整理、归纳与总结。结果:中药炮制对附子的成分与药理作用均有影响,且不同炮制方法之间存在一定差异。结论:中药炮制作为能够使附子减毒存效的重要加工方法,其对临床辨证论治及安全使用附子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3.
山药做为常用中药材,从古至今炮制方法不尽相同,不同的炮制方法对其功用的影响也不同。本文通过自唐代至清代的医药文献、历版《中国药典》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药炮制规范中有关山药炮制资料整理分析,总结了山药炮制的历史沿革,为炮制工艺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通过对古代和现代山药炮制方法的对比,为确立科学的现代炮制方法和现代化的山药质量标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对何首乌的炮制进行历史沿革探讨及对现代炮制研究进行概述。结果认为何首乌历代炮制方法分净制、切制、不加辅料制、加辅料制、药汁制几大类,约20余种炮制方法。现代对其炮制研究,在炮制工艺方面和炮制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副作用的影响研究,均取得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但多局限在蒸和加黑豆拌蒸炮制方法的研究,而对历代沿革经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疗效的多种炮制方法多未做深入的研究探讨即轻易失传沿用。由此提出,对何首乌历代沿用的炮制方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多学科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副作用及临床药效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后,以继承发扬其精华,除去糟粕,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徐敬友  蒋纪洋 《中成药》1995,17(4):19-20
考证了蒺藜炮制方法的古今演变,发现历代的炮制方法有20余种,盐制法始于宋代。在对古方及古代炮制目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盐炙与补肾有关的观点。为进一步研究蒺藜炮制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白芍的炮制方法、目的、历史沿革及现代炮制研究状况进行了初步考证。结果发现历代文献记载白芍的炮制方法约18种。现今仅沿用了酒白芍和炒白芍两种。因此,提出应在继承传统炮制经验的基础上,以现代科学研究筛选其合理的炮制方法,制定统一的炮制质量标准并科学地阐述其炮制机理。  相似文献   

17.
影响药效的炮制因素选析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15200)陈士凤《药品管理法》明确规定:中药饮片炮制必须符合《中国药典》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的规定。但是,目前市场上有些中药饮片的炮制质量有所下降,直接影响了中药的疗效。现结...  相似文献   

18.
为使《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红参质量标准规范更加完善,本文通过对人参的炮制历史进行考证及总结、对比与分析历版《中国药典》人参和红参的炮制规范记载,认为红参炮制规范尚有待完善之处,并对2020年版《中国药典》红参炮制规范及用法用量的修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查阅我国历代本草古籍,理清炉甘石炮制方法及用法的历史沿革;通过查阅《中国药典》等其它炮制规范及相关文献书籍,梳理炉甘石的现代炮制方法及用法,比较炉甘石古今炮制方法及用法的异同并加以整理归纳总结,为炉甘石后续的相关研究及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文献考察的方法,综合炮制的历史源流及方剂学科的知识,从炮制理论起源,方剂配伍与炮制的关系,炮制对方剂的疗效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出方剂学科和中药炮制学的相关性。结论:众多的炮制理论起源于方书,方剂的配伍也属于炮制的范畴,炮制是方剂用来控制其作用方向的一个手段,药物的不同炮制品对方剂的疗效有影响。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方剂与炮制从历史源流来看,方剂对炮制学的形成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同时炮制又给方剂以促进,增加了方剂的疗效,扩大了方剂的主治范围和用药范畴,使得方剂学科不断完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