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机体的内在放射敏感性与放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波 《人民军医》1997,40(2):112-114
放射治疗是目前临床卜常用的医疗手段。决定放射治疗效果的因素很多,但靶组织的放射敏感性是其中关键的因素之一,尤其是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间的放射敏感性差异更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患者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对于实施放射治疗,以期达到最佳效果,更具临床实用价值。本文就临床工作中涉及最多的细胞或组织的放射敏感性及其在放射治疗巾的预测作用作一综述。1组织或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测定方法以实验手段测定组织或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是继放射治疗学后出现的新的研究领域,其H的在于应用正常或肿瘤组织细胞进行体外放射敏感性试验,为判断、…  相似文献   

2.
鼻咽癌(NPC)是我国南方常见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是鼻咽癌治疗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预测肿瘤的放射敏感性将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放疗方案。目前采用的常规放疗方案没有考虑到不同个体存在放射敏感性的差异,影响了肿瘤的放疗控制率。所以,寻找能准确地预测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的蛋白质,对不同患者采用更合理的个体化放疗方案极为重要。蛋白质组学方法使高通量地研究生物个体功能成为可能。在本研究中,将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初步研究放射敏感性不同鼻咽癌细胞株中差异表达蛋白。  相似文献   

3.
放射增敏剂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临床上多数肿瘤的放射治疗疗效较低,因此如何增加肿瘤的放射敏感性一直是肿瘤放射治疗领域中受关注的问题。已有为数不多的放射增敏剂应用于临床或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各种放射增敏剂的作用方式及效果各有差别,本文作者从几个方面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放射治疗是临床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是影响肿瘤放疗疗效的关键因素.放射增敏药物能够增强机体的放射敏感性,通过提高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达到降低照射剂量、提高放疗疗效、降低正常组织损伤的目的.现有的放射增敏药物主要分为细胞毒类药物、靶向药物以及中药制剂3大类.该文将对肿瘤放射增敏药物的作用机制、现状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端粒、端粒酶和辐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肿瘤的治疗主要以手术、放射治疗及化疗为主,其中有50%~70%的肿瘤患者需要接受放射治疗。但由于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不同,放射治疗效果差异较大,因而检测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对指导临床治疗尤为重要。染色体是细胞遗传信息的中心,也是放射损伤的主要靶点。端粒是染色体的重要结构,而端粒酶则是大部分细胞合成端粒的必需条件,  相似文献   

6.
放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放疗的效果在不同类型的肿瘤及个体间都存在差异,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提高肿瘤的放射敏感性。长链非编码RNA(lncRNA)通过多种机制影响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未来有望成为放疗的辅助治疗靶点。笔者综述了lncRNA参与肿瘤放疗抵抗过程的作用模式及其相关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7.
欧阳清  姚运红 《西南军医》2010,12(2):333-335
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而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是决定放疗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大量的研究表明细胞周期调控是影响细胞辐射敏感性的重要因素之一,p16基因与细胞周期调控有关,人类75%的癌细胞株有p16基因的缺失或突变,其低表达与肿瘤细胞增殖、辐射抵抗密切相关。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研究日益深入,为从基因水平上治疗肿瘤和增加放射敏感性提供了新的希望。现将p16基因其在肿瘤放射敏感性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胰腺癌是常见的肿瘤,但预后很差,传统治疗的结果令人失望,放射免疫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途径。单克隆抗体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放射性核素在肿瘤部位积聚高而达到杀伤瘤细胞的目的。完整的单抗因其分子质量较大而难于达到肿瘤内部,且易诱发人抗鼠抗体反应。基因工程抗体因具有更高的亲和力和更容易进入肿瘤内部,已成为放射免疫治疗的热点及突破胰腺癌临床治疗的关键所在,将在胰腺癌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上常因正常组织耐受剂量的限制而不能给予肿瘤足够的照射剂量,而造成治疗失败,因此,如何提高肿瘤对射线的敏感性是临床肿瘤放疗面临的突出问题。放射增敏剂作为一种增强肿瘤放疗敏感性、提高放疗疗效的药物,通过增加辐射诱导的氧自由基及DNA损伤、调控放疗关键分子靶点以达到放射增敏目的。本文结合放射增敏剂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概述了放射增敏剂的发展现状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多种放射增敏剂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简要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放射增敏调控的分子机制、促进放射增敏剂的研发,以及设计新的策略改善放射治疗结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放射技术的发展,放射治疗已成为恶性肿瘤根治性治疗和姑息性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盆腔、腹腔及腹膜后肿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治疗作用,但辐射对肿瘤周围健康组织的损伤是放射治疗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腹部放射治疗会诱发肠黏膜的炎症反应,进而对肠壁造成急性或慢性损伤[1].尽管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生存时间延...  相似文献   

11.
^32P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放射线治疗已成为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内放射治疗由于使用放射高度浓集在肿瘤局部而成为治疗发展方向之一。鉴别^32P的本身特点,在血液病、卵巢癌、肝转移癌及某些实体肿瘤的治疗中,以标记化合物、胶体及玻璃微示等形式,通过静脉给药、腔内注射、动脉栓塞及瘤内直接注入等多种方法,在肿瘤的放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胰腺癌是常见的肿瘤,但预后很差,传统治疗的结果令人失望,放射免疫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途径。单克隆抗体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放射性核素在肿瘤部位积聚高而达到杀伤瘤细胞的目的。完整的单抗因其分子质量较大而难于达到肿瘤内部,且易诱发人抗鼠抗体反应。基因工程抗体因具有更高的亲和力和更容易进入肿瘤内部,已成为放射免疫治疗的热点及突破胰腺癌临床治疗的关键所在,将在胰腺癌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是其首选治疗方法。随着临床疗效的提高和生存期的延长,放疗后的生存质量已成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传统放射治疗所致的口腔粘膜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放疗的进程,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20世纪末出现的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是放射技术、放射物理、  相似文献   

14.
放射外科在MD安德森肿瘤中心的实践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立体放射外科(SABR),也称立体定向放疗(SBRT),是一种无创性治疗,在现代精确的影像引导技术下给予局部肿瘤以高剂量、低分割的放射治疗,可获得超过90%的肿瘤局部控制率,已成为不可切除早期NSCLC的标准治疗,也是可手术早期NSCLC的治疗选择之一。美国德州大学MD安德森肿瘤中心(MDACC)作为全美肿瘤治疗排名第一的机构,对NSCLC的放射治疗进行了一系列颇具影响力的SABR临床试验和研究,促进了SABR在早期和晚期NSCLC中的应用。本文将MDACC对SABR的临床应用、研究结果和进展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放射治疗技术进步,放疗已由过去二维时代进入三维和四维时代,治疗精度大幅度提高,分割模式也发生了深刻变革。从传统放射治疗发展到以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和调强放射治疗(IMRT)为代表的聚焦照射,提高了肿瘤靶区剂量,减少了正常组织的损伤。同时随着影像引导技术进步,治疗机与影像引导结合,每次治疗前通过影像扫描技术获得肿瘤靶区位置信息,或用4D影像引导技术精确地将射线投射到目标靶点,达到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立体定向消融放疗(stereotactic ablative radiotherapy,SABR)的目的,放射治疗完全进入精准、高效和低毒时代。高剂量、大分割照射已经取得令人信服和可喜的疗效,传统放射生物学理论已无法解释这种照射模式抗肿瘤细胞作用机制。传统放疗认为,肿瘤有敏感与不敏感之分,但是,进入SABR时代,肿瘤对其治疗均反应良好,放射治疗学迫切需要建立新的放射生物学学说和体系,在传统放射生物学理论基础上,更好地阐明新技术原理、作用机制,并建立与传统放射生物学内在联系,为临床普及和推广消融放疗技术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细胞辐射敏感性的预测一直是放射生物学和肿瘤治疗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 ,是肿瘤放射治疗方案尤其放疗个体化方案制定的关键。在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中 ,已提出了许多检测细胞内在放射敏感性的方法[1 ] 。其中微核 (MN)检测法是被广泛应用的方法之一[2 ,3 ] 。但是人们仍对将其作为预测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可行性有争议。有作者报告 ,MN发生率与克隆形成率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 ,但也有报告认为并不存在这种相关性。影响这种相关性的因素一般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细胞受照射时所处的细胞周期、双核细胞的百分比、DNA含量、细胞放射敏感性的不…  相似文献   

17.
提高肿瘤放射敏感性是放射治疗的关键。从总体角度,细胞水平研究肿瘤放射敏感性未能给临床提供足够的信息。抗癌基因,特别是P^53及其相关基因与放射敏感性关系的研究为提高放射治疗效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肿瘤干细胞在肿瘤放射治疗学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是决定放射治疗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临床上肿瘤的放射敏感性主要取决于肿瘤的组织来源、分化程度、遗传背景、大体类型以及患者的一般状况,如是否存在严重贫血和糖尿病等.而放射生物学研究提示肿瘤细胞的内在敏感性、细胞周期、增殖情况以及肿瘤细胞所处的微环境,如乏氧等是影响肿瘤放射敏感性的重要因素.随着肿瘤基础研究的深入,现在认为恶性肿瘤是一种干细胞疾病,即肿瘤来源于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cell,CSC)[1].近年来,先后在脑胶质瘤、乳腺癌、肺癌、黑色素瘤和前列腺癌等多种实体瘤中克隆到了肿瘤干细胞.这类细胞虽然仅占整个肿瘤细胞的一小部分,但是它们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可能是形成不同分化程度肿瘤和肿瘤不断生长的根源,是肿瘤发生、扩散和复发等过程中的"起始细胞",也可能是肿瘤治疗失败的根源所在[1-2].肿瘤干细胞概念的提出,给传统肿瘤放射治疗学带来了新进展,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此,本文拟对肿瘤干细胞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广西产何首乌GXHSWAQⅠ对鼻咽癌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鼻咽癌主要采用放射治疗,但是在临床实际中,却很难控制,主要原因是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对放射线的低耐受性限制了肿瘤部位的放射剂量。此外,实体瘤内多为乏氧细胞,肿瘤细胞乏氧对射线的敏感性不高,从而使得鼻咽癌照射后仍然得不到满意的效果。例如单纯放疗鼻咽癌5年生存率约为50%,放射抗拒是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因此,研究鼻咽癌放射抗拒机制、寻找放射增敏剂是提高治愈率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主要的治疗方法,而放疗敏感性是决定放射治疗疗效和预后的主要因素,在放疗前或放疗早期准确预测肿瘤放疗敏感性,据此制订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可以帮助病人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目前,多种功能MR成像方法已广泛应用于鼻咽癌放疗敏感性的预测中。综述扩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增强成像(DCE-MRI)、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等成像序列在预测鼻咽癌放疗敏感性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