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正> 1990~1992年笔者在尼日尔援外工作期间,采用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38例效果较好,现小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38例中尼日尔籍36人,阿拉伯人2例;男28例,女10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71岁,其中,10岁内4例,10~20岁9例,30~40岁8例,40~60岁10例;病程最长12周,最短2天。 2 临床表现发病突然,初期见耳后疼痛,继见面部表情肌发紧,纵缓不收,致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流泪,鼻唇沟平坦,嘴角向健侧歪斜,口角流涎。部份病人有耳后颜面部疼痛,味觉减退,听力障碍等症状。  相似文献   

3.
面神经麻痹各期的针刺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扬扬 《河北中医》2004,26(3):212-212
面神经麻痹,中医称之为口眼(口呙)斜,病机为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经,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西医病因为:①部分患者因局部受风或着凉而起病,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因受风寒而发生痉挛,导致该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而致病;②病毒感染:面神经肿胀、受压而引起血液循环障碍;③茎乳突孔  相似文献   

4.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面神经麻痹18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 992年 5月~ 2 0 0 1年 3月 ,我们在对 1 81例急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治疗中 ,发现用针刺配合中药方法治疗的效果比单独采用针刺疗法或中药疗法要好得多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81例患者均为急性起病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为能明确观察针刺配合中药疗法的确切疗效 ,我们对患者用随机抽样法 ,设置治疗组和两个对照组 ,分别为 :针刺对照组 (简称针刺组 )、中药对照组 (简称中药组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组 (简称针药组 )。分组情况见表 1。表 1 病例分组情况组别例 (人 )女 (人 )男 (人 ) 病 程(平均天数 )年 龄(平均天数 )针刺组 5 0 …  相似文献   

5.
本人自 1 993年~ 2 0 0 0年间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2 8例 ,疗效显著 ,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2 8例门诊患者中男 1 2例 ,女 1 6例 ,年龄2 4~ 6 6岁不等。病程 1~ 7天为 2 3例 ,8~ 1 5天为 4例 ,1个月为 1例 ,患者均由神经科确诊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症。2 治疗方法  患者取坐位 ,常规消毒 ,阳白透鱼腰 ,丝竹空透鱼腰、四白、下关 ,地仓透颊车、风池、翳风、水沟、合谷、太冲 ,每次选用 6~ 7穴 ,交替使用 ,得气后留针 3 0min ,每日 1次 ,1 0次为 1疗程。3 治疗结果  以患侧眼睑闭合正常 ,口角不再歪向一侧 ,表情自如…  相似文献   

6.
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针刺治疗面神经麻32例,结果痊愈19例,好转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8%。  相似文献   

7.
段风连 《山西中医》2010,26(6):27-27
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笔者采用按摩针刺结合治疗面神经麻痹患者20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患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腮和噘嘴等动作,鼓腮和吹口哨时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问隙内,并伴有口水自该侧淌下;可见泪液外溢。  相似文献   

8.
纪学恩 《中国针灸》2004,24(Z1):14-15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188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组,用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128例作为针刺治疗组,用其他方法治疗面神经麻痹60例作对照组.结果通过对比观察发现,针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针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方法简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9.
恒磁场并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恒磁场合并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效果.方法:12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采用针刺治疗组(针刺组)、恒磁片穴位贴敷治疗组(磁疗组)和恒磁片穴位贴敷加针刺治疗组(观察组).按徒手面肌肌力测定评估面肌肌力恢复情况.结果:3组面肌肌力恢复在治疗2周及4周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早期恒定磁场合并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可加速面肌肌力早期恢复,疗效优于其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湿热敷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面瘫患者分别采用针刺加湿热敷和单纯针刺两种疗法治疗,6天为1疗程,连续观察3个疗程,并比较不同疗程的疗效。结果:第1疗程两组无显著差异;第2疗程、第3疗程,针刺加湿热敷组均优于单纯针刺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加湿热敷疗法优势明显,可以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周围性面瘫的最佳治疗方法和时间。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急性期采用针刺加闪罐治疗;对照组在急性期后采用单纯针刺治疗。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69.44%、40.00%,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x^2=4.60,P〈0.05)。结论:说明周围性面瘫的最佳治疗时间在急性期,并推荐使用针刺加闪罐疗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了临床对针灸治疗面瘫的各种以预后预测方法,分析了优弊,介绍了作者自己的一种简单、快捷、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内服对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疗法,配合中药内服。对照组只采用中药内服方法。两组治疗30天后,统计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8%,对照组总有效率66.7%。结论: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沿皮透刺结合常规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周围性面瘫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长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从地仓到颊车的沿皮透刺法,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30例中,痊愈22例,显效7例,好转1例;对照组30例中,痊愈11例,显效16例,好转3例。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周围性面瘫常规针刺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地仓到颊车的沿皮透刺法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周围性面瘫患者实施针灸佐治的应用效果及取穴和治疗时机。方法:选择40例于我院门诊接受周围性面瘫治疗的患者,纳入时间为2017年5月-2018年5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20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周围性面瘫治疗方式,实验组在其基础上行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相关指标、面神经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相关指标无差异(P>0.05),与参照组相比,治疗后实验组超氧化物歧化酶、一氧化氮较高,实验组丙二醛水平低于参照组,可见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面神经评分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评分均较高,但治疗后实验组面神经评分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与参照组相比较高,具备校准差异(P<0.05)。两组患者头晕及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实验组额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上唇方肌M波波幅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周围性面瘫患者在常规方式基础之上联合应用针灸治疗,且不会加重患者的不良反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取穴其临床效果显著,应予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18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经过针刺、放血疗法治疗,治愈14例,占77.7%,有效4例,占22.3%,总有效率100%。在患者发病初期给予针刺、放血疗法,能促进血液循环及功能恢复,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面神经麻痹多因面部着凉受风,风邪阻遏经络,致使面神经管的骨膜发炎,面神经受压而麻痹所致.治则驱风通络散寒,行气活血消炎.风池,翳风同属少阳,有疏解风邪之效,其中翳风祛风止痛 阳白,攒竹,四白,地仓等有疏调经气的效能,透刺法,以加强经气之通调.行超短波法,具有消失消肿,改善微循环之功.二法协同应用,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降低患者经费.治疗期间患者应忌食辛辣,禁受凉和食冷饮.  相似文献   

19.
观察:针灸治疗面瘫的疗效。方法:通过62例患者的临床治疗予以分析。结果:对各种原因引起的面瘫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以针灸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面瘫症状。  相似文献   

20.
王刚 《中医临床研究》2011,3(15):65-65,67
面瘫相当于西医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根据临床经验及本组病例观察,认为针刺治疗的最佳时期是发病后的3~14天,此时采取针灸治疗配合中药离子导入,可以有效控制面神经炎症发展,促进患者及早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