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经鼻腔给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主要对中药经鼻腔给药研究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研究表明,中药经鼻腔给药可以在鼻腔起局部治疗作用,或经鼻吸收后向脑内递药发挥中枢治疗作用,还可以起到治疗全身性疾病的作用。综述了近年来中药经鼻腔给药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运用,主要包括鼻用制剂国内现状、中药经鼻腔给药基础实验研究(给药途径的选择、剂型的选择、辅料的选择、体外释药评价、药代动力学研究、药效学研究、脑靶向性、安全评价)、中药鼻用制剂的临床观察实例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中药经鼻腔给药临床疾病治疗应用和中药鼻用制剂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药滴眼剂药学研究的常见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秀璟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20):2428-2430
中药滴眼剂是中药眼用制剂的常用剂型,属于跟用液体制剂,目前申报较多的中药眼用制剂仍为滴眼剂。中药眼用制剂是指由药材提取物、药材制成的直接用于眼部发挥治疗作用的制剂,分为:眼用液体制剂(滴眼剂)、眼用半固体制剂(眼膏剂)等。也有以固态药物形式包装,另备溶剂,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制剂。《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对滴眼剂定义为:系指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的无菌水性或油性澄明溶液、混悬液或乳状液,供滴入的眼用液体制剂,  相似文献   

3.
鼻用制剂具有独特的给药优势,在局部和全身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我国中医药鼻腔给药治疗历史悠久,近年来,中药鼻用制剂受到广泛关注。基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数据库、药智网及中国知网近30年收载的中药鼻用制剂相关信息,笔者对现代中药鼻用制剂的剂型、上市产品、常用中药、辅料、临床应用及安全性研究方面进行了梳理,围绕中药鼻用制剂发展中面临的部分产品剂量不准确、辅料质量标准体系不齐全、安全性评价建设不完善、鼻腔给药装置研发较为缺乏等诸多问题,从中药提取分离工艺的优化、辅料的质量控制与使用、新剂型的开发、中药鼻腔给药的安全性评价、鼻腔给药装置的设计研发等方面提出了可能的解决对策和展望,以期为中药鼻用制剂的开发提供思路,并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李曼玲  冯伟红  刘振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2):《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年8卷2期-37-39.7页-《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年8卷2期-37-39.7页
中药外用制剂是指不经口服、注射给药,直接用于皮肤、粘膜或腔道的中药制剂。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药外用制剂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其质量标准研究也随之增多,其中测定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是控制其质量的重要手段。《中国药典》1985年版收载中药外用制剂29种,1990版收载31种,1995版则收载39种,其中5种制剂列有含量测定方法。2000版收载外用中药制剂43种[2],其中有薄层色谱鉴别的有22个制剂有含量测定的有9种制剂。本文总结了自1988年以来我国中药外用制剂质量标准研究进展情况。 1 中药外用制剂的定性研究 定性就是利用某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含贝母药材的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玲玲  王曙  曲建博  阳长明 《中草药》2021,52(11):3462-3466
贝母具有清热、化痰、止咳的功效,是治疗肺经疾病的要药,也是常见的中药材。《中国药典》2020年版收录浙贝母、川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5种贝母药材,其中,川贝母来源有6个基原,伊贝母2个基原,浙贝母、湖北贝母、平贝母各1个基原。通过对历版《中国药典》收录的贝母药材标准变化情况、贝母中生物碱类成分研究及《中国药典》2020年版含贝母药材中药制剂情况等方面的分析,提出对含贝母药材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建议,为提高含贝母药材中药制剂的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牛小莲  孙宝惠  冯丽  袁浩  张隶涛 《中成药》2006,28(12):1864-1868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以下简称《药典》)成方制剂共290个品种收载有显微鉴别项,比《中国药典》2000年版增加了34个成方制剂,而且对所收载的显微鉴别项进行了修订,涉及成方制剂170个,其中删除了属于非药用部位或不易观察等不合理的显微特征119项,涉及75个成方制剂;在确保显微特征专属性的前提下,对不同成方制剂中的同种药材,统一规范了描述用语,涉及药材127种,修改的显微描述达433项。通过这次修订,《药典》的【显微鉴别】项更科学、更规范、更易于检出了。但我们同时也发现该项仍然存在一些不妥之处,需要进一步修订完善,例如有些药材显…  相似文献   

7.
制药用水是中药成方及单味制剂生产使用过程中用作药材的净制、提取或制剂配制,使用时的溶剂、稀释剂及制药器具的洗涤清洁用水。《中国药典》2000年版和2005年版(一部)所列制药用水包括了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和灭菌注射用水。饮用水为天然水经净化处理所得到的水(如自来水),其质量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83页“制药用水”项下规定:“饮用水可作为药材净制时的漂洗、制药器具的粗洗用水。除另有规定外,也可作为口服、外用普通制剂所用药材的提取溶剂”,“中药注射剂、滴…  相似文献   

8.
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药材和饮片部分所涉及的十八反、十九畏药物在其使用注意中明确规定相反药物不宜同用。据统计《中国药典》一部共收录成方制剂1 062个品种,其中含反药配伍的成方制剂11个,包括含十八反药对的品种5个,含十九畏药对的品种7个,既含十八反又含十九畏药对的品种1个。本文对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含十八反、十九畏药对的成方制剂进行整理,分别从这些含反药药对成方制剂的收载情况、反药药对出现频率、处方药味数、剂型用法以及现代临床的应用方面进行了归纳分析,总结了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含反药药对成方制剂的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9.
<正>在学习执行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时,发现成方制剂处方尚有不规范的地方,为使这部药品法典更加严谨和完善,特提出与同仁商榷,供修订时参考。1本版药典对药材及饮片、成方制剂处方中的饮片用名作了较好的规范,但成方制剂尚有以下几种中药品名也应规范。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17,(4)
本文对历版《中国药典》收录民族药成方制剂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并且从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录民族药成方的分类、组成、覆盖疾病类型、市场等方面进行归纳。结果发现,其存在着"倒挂"现象较为突出、有毒药材尚缺乏足够安全性研究数据支撑、功能主治表述不便于理解、不利于指导临床、民族医药与中医药、现代医学之间术语混用等问题,本文对于行业全面审视民族药成方研究现状与问题,发挥其临床优势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2005版<中国药典>规定,中药喷雾剂是借助手动泵压力将药材提取物或者药材细粉以雾状等形态喷出的制剂.按照内容物的组成可分为溶液型、乳状液型、混悬型,可用于呼吸道吸入、皮肤、黏膜或者腔道给药[1].  相似文献   

12.
《中国药典》是国家为保证药品质量、保护人民用药安全有效而制定的法典;是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监督检验药品质量的技术法规;是我国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所必须遵循的依据。藏药成方制剂的处方直接关系到藏药的临床疗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以下简称《药典》)对每种藏药成方制剂的处方都作了明确规定。笔者在工作实践和藏药生产工艺中发现《药典》部分藏药成方制剂的处方组成存在一些不妥或不足之处,为使《药典》更趋完善、规范,特提出建议,供下版《药典》修订时参考。1北寒水石、南寒水石、寒水石中药寒水…  相似文献   

13.
《中国药典》2010版制剂通则之固体制剂增修订概况,其标准制定的思路特点,增修订要点分类简介。通过与2005版《中国药典》的比较,最终将《中国药典}2010版落脚在保障安全性、有效性、可控性上。  相似文献   

14.
SFDA发布《关于执行<中国药典>2005年版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本刊讯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发布了《关于执行<中国药典>2005年版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国食药监注[2006]59号)。《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对《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的葛根、黄柏、金银花3个多来源药材品种,按植物不同来源分列为两个药材品种,在中成药处方中亦将按两味药材管理。生产含分列药材的中成药生产企业,应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的药材来源及名称,重新确认处方中使用的药材名称。凡处方中药味名称需变更的中成药品种,应于2006年8月1…  相似文献   

15.
吕莹  张栋  张超  张大方 《天津中医药》2014,31(12):766-768
<正>鼻腔给药系统(NDDS)是指在鼻腔内使用,经鼻黏膜吸收而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或预防作用的一类制剂。鼻腔给药通常用来治疗常见的各种鼻腔疾病,如鼻炎、感冒等。随着相关研究的增多,又因鼻腔给药具有透过血脑屏障的特点,近年来鼻腔给药也被用于治疗脑部疾病,靶向给药等。笔者根据最近几年鼻腔给药的国内外文献,对鼻腔给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鼻腔的生理结构特点鼻腔被鼻中隔分成左右两侧,每侧鼻腔又分为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药典》1995年版中某些内容的商榷孙国南(湖南省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株州412000)《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已正式颁布实施,为了使《药典》更趋完善,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内容值得商榷。1某些内容应进一步规范1.1本版《药典》增加了民族药与成方制剂品种的收载,但成方制剂处方中所载的某些药材如松石、鸭嘴花、香早芹子、獐马菜、零陵香等,并未载入“成方制剂中本药典未收载的药材及炮制品”项下,对增进民族药的了解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正>中药外用制剂是指不经口服、注射给药,直接外用于皮肤、黏膜或腔道的制剂。治疗皮肤病的常见中药外用剂型从古代的汤剂、粉剂,逐步发展为膏剂、洗剂、酊剂、油剂、散剂、溶液等众多类型。外用制剂由于给药途径不通过胃肠道,避免了肝脏的首过作用和胃肠道的破坏作用,药物经皮肤或粘膜给药,可提高制剂的生物利用度,既可发挥局部治疗作用又可透过皮肤或粘膜达到全身的治疗目的。随着新技术和理论的不断完善,中药外用制剂的试用范围不断扩  相似文献   

18.
花红制剂由一点红、白花蛇舌草、地桃花、白背桐、菥奠、鸡血藤和桃金娘等药物组成;用于治疗各类复发性阴道炎、宫颈炎、宫颈糜烂.一点红和白花蛇舌草药材中均含有槲皮素或甙元为槲皮素的苷[1-2],在<中国药典>[3](2005年版)中没有收载其含量测定方法,参照<中成药地方标准上升国家标准·外科·妇科分册>中花红胶囊测定槲皮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9.
邵家德  邵乾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0):2103-2104
在学习执行《中国药典》2005年版(Ⅰ部)(以下简称《药典》)中,我们发现新版《药典》对一些药材及其炮制品、制剂的质量检测和分析技术方面较前有明显的改进与提高,但同时也发现个别内容尚有可商榷之处。兹本着爱护《药典》的愿望,不揣冒昧,略陈管见如下。  相似文献   

20.
潘锋 《中成药》2006,28(5):776-776
《中国药典》2005年版已于2005年7月1日起正式执行。本版药典为建国以来的第八版药典,在凡例、品种的标准要求、附录的制剂通则和检验方法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变化和进步。但也存在值得商榷和修改的方面,笔者就《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中补中益气丸中白术的薄层色谱鉴别提出修改意见,供大家参考。《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正文480~481页补中益气丸及补中益气丸(水丸)中均在[鉴别](2)规定了制剂中白术的薄层色谱鉴别。与上版药典最大的区别是:取消了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需要新制备的规定。实际操作中鉴别的灵敏度较低,尤其是补中益气丸(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