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颅内海绵状血管畸形(intracranial cavemous malformations,简称ICM)是颅内隐匿性血管畸形(cryptic vascular malformations)的一种。最早由Luschka在1854年描述,Russell和Rubinstain根据病变是由窦状的海绵状血管腔隙组成而命名为海绵状血管瘤。Huang(1984)认为海绵状血管畸形的名称最为恰当,因为该病并非真正的肿瘤,实为脑血管发育的畸形。  相似文献   

2.
背景:足底压力测量可以获取人体在各体态下的生理和病理力学参数,已经成为诊断疾病和评价康复的重要手段。目的:研制一套足底压力分布测量系统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设计:足底压力测量系统设计及病例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完成。门诊和住院糖尿病患者共145例和正常人80例。干预:系统硬件包括一个由200个国产微型力传感器组成的300mm&;#215;150mm的传感器矩阵、接口电路、信号采集及计算机系统;系统软件主要由实时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存贮模块、数据计算分析和显示模块、病历管理与资料查询模块、诊断模块等组成。应用本系统对80例正常人(正常组)、102例无明显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DN组)及43例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DN组)进行足底压力测试。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动态足底各部位最大压力和足底峰值压力。结果:DN组足底最大压力为(4.037&;#177;0.999)kg/cm^2,比正常组[(2.886&;#177;0.562)kg/cm^2]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01);而DN组足底最大压力为(3.004&;#177;0.70a)kg/cm^2,与正常组相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足底压力分布测量系统稳定、灵敏度和分辨率高、结果可靠、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3.
背景足底压力测量可以获取人体在各体态下的生理和病理力学参数,已经成为诊断疾病和评价康复的重要手段.目的研制一套足底压力分布测量系统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设计足底压力测量系统设计及病例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完成.门诊和住院糖尿病患者共145例和正常人80例.干预系统硬件包括一个由200个国产微型力传感器组成的300mm×150 mm的传感器矩阵、接口电路、信号采集及计算机系统;系统软件主要由实时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存贮模块、数据计算分析和显示模块、病历管理与资料查询模块、诊断模块等组成.应用本系统对80例正常人(正常组)、102例无明显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DM组)及43例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DN组)进行足底压力测试.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动态足底各部位最大压力和足底峰值压力.结果DN组足底最大压力为(4.037±0.999)kg/cm2,比正常组[(2.886±0.562)kg/cm2]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而DM组足底最大压力为(3.004±0.708)kg/cm2,与正常组相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足底压力分布测量系统稳定、灵敏度和分辨率高、结果可靠、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4.
头颈部位置与颅内压力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颅内压力(VCP)的变化与多种因素有关。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注意到神经外科患者头颈部位置的变化可引起 VCP 升高或降低,所以在不影响病情的原则下,我们对15例患者进行了有意识的严密观察及监测,总结出最佳头部位置及护理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颅内动脉瘤的影像诊断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潞  毛伯镛 《华西医学》2006,21(2):424-425
颅内动脉瘤(AN)是脑动脉的局限性病理性扩张,主要临床表现为颅内出血、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脑血管痉挛等。AN破裂出血后致死致残率非常高,其治疗、预后和康复与临床治疗时机有很大关系。目前多主张在AN破裂之前进行早期外科手术,因此临床对颅内动脉瘤的早期诊断准确性要求很高。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既是AN影像学诊断的金标准,也是能否进行手术的唯一可靠证据。近年来,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3D-CTA)作为AN的无创性诊断筛查方法又受到重视并广泛运用于临床。将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与血管造影相…  相似文献   

6.
颅内原发性绒毛膜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非生殖细胞性生殖细胞瘤,其临床罕见,以易发生致命性出血和颅内外播散为主要临床特征。目前国内外对其治疗方法不一,且认识不足,常出现误诊及延误治疗,预后极差。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避免延误诊治,改善预后,现就国内外对于颅内原发性绒毛膜癌的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胶质肉瘤(gliosarcoma, GSM)是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GBM)的一种类型,后者是胶质瘤病理WHO分级中恶性程度最高的(WHOⅣ级)。GSM的特征是其组织中含有双重成分:胶质瘤成分和肉瘤成分。GSM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种亚型。GSM通常通过手术全切除、放疗、合并或不合并化疗来处理,但治疗效果尚不确切。其治疗方案与GBM病例相似,但在两者之间可产生不同的治疗结果。由于GSM整体病例较少,目前对GSM研究比较缺乏,将来需要更多的病例研究。本综述总结GSM的生物学特征、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等。  相似文献   

8.
颅内生殖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占原发颅内肿瘤的0.5%~4.5%,对此病的治疗一直存在争议.因其好发于青少年,对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敏感,探讨患者长期生存、提高生活质量的治疗方法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复习相关文献,对其手术、放疗、化疗及放化疗结合方面的主要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预防压力性溃疡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压力性溃疡 (褥疮 )是由于局部持续受压 ,导致受压组织损害而发生的溃疡。判断压力性溃疡的危险因素可应用 Braden的计分标准 ,判断指标包括压力强度、压力持续时间、组织的耐受性 (湿度、营养、摩擦力、剪切力 )。每项指标可按计数的总和进行评定。压力性溃疡的潜在危险评分从 6分到 2 3分 ,分数越低危险性越大。病人入院时的危险因素评估有很高的预测价值 ,尤其是入院后 48~ 72 h内完成的危险因素评估更具有预测价值。作者建议 ,护士应在病人入院时即可做压力性溃疡危险因素评分 ,并针对危险因素制定护理计划预防压力性溃疡发生。入院 4…  相似文献   

10.
压力性溃疡(pressure ulcer,PU)又称压疮,是指身体局部软组织持续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组织细胞缺血、低氧、营养代谢障碍而发生变性、坏死[1].常见于老年患者、长期卧床患者及手术患者,如不及时治疗,可加重病情,严重者可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PU的预防和护理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重点,PU发生率是衡量护理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2],是护理人员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现就PU防治进展作综述.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医学快速进展的背景下,仍然有20%~30%的癫痫患者呈现药物难治性.外科手术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有力手段,而良好的手术效果基于全面的术前评估.在成熟的癫痫中心,通过细致评价临床发作症状学,结合包括头皮脑电图长程监测、结构性和功能影像学等非侵袭性检查,70%~80%的药物难治性患者可以获得满意的手术治疗效果.而其余的患者由于非侵袭性手段未能提供准确或者提供了矛盾的定位信息,颅内电极的应用为精确癫痫源以及脑功能定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由于脑静脉回流堵塞或血流缓慢所引发的闭塞性脑血管病,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相对少见类型,由于静脉系统在颅内分布广泛,且静脉系统血栓的病因复杂,因此临床表现呈现多样化。近年来由于影像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医生的重视,对CVST的诊断和治疗水平都有了比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前后的护理进展,提出术前应严密监测血压的变化,术后应注意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前后的护理进展,提出术前应严密监测血压的变化,术后应注意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并发症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贾秀华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1):975-976
颅内动脉瘤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主要原因,其治疗主要包括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和介入神经放射栓塞治疗。自1973年介入疗法被尝试应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瘤后,血管内介入治疗历经可脱性球囊、游离微弹簧圈、机械和电解可控性微弹簧圈、水解弹簧囤、涂层弹簧圈等阶段的发展,使血管内治疗动脉瘤的效果和成功率均大幅度提高。因此,血管内介入治疗由于具有创伤小、术后反应轻、  相似文献   

16.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常见的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33.3%--58.6%,高级别胶质瘤主要是指间变星形细胞瘤、间变少突胶质细胞瘤、胶质肉瘤以及胶质母细胞瘤。高级别胶质瘤占颅内胶质瘤的一半以上,是人类颅内最主要的恶性肿瘤,对高级胶质瘤由于其特殊的病理特点和生长方式,治疗效果一直不甚理想。  相似文献   

17.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由于脑静脉回流堵塞或血流缓慢所引发的闭塞性脑血管病[1],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相对少见类型,由于静脉系统在颅内分布广泛,且静脉系统血栓的病因复杂,因此临床表现呈现多样化.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和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呈逐年增高、发病年龄不断提前的趋势[1]。在我国,脑卒中的发生主要为缺血性病变,约33%~50%的卒中和50%以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因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2]。  相似文献   

19.
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颅内动脉瘤的危险性在于动脉瘤破裂发生急剧的颅内出血,而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患死亡率极高。参阅近10年的献,概括总结了颅内动脉瘤破裂患的护理进展。  相似文献   

20.
颅内动脉瘤(IA)是危及患者生命的常见脑血管疾病。通过智能化学习、处理图像特征模式,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辅助诊断(CAD)在提高诊断IA准确率、降低假阳性及减轻临床医师工作负担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本文就CAD用于检测IA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