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 总结36例结核性脑膜炎的误诊情况。结果 结核性脑膜炎起病隐袭,因医务人员警惕性不高、仅凭头颅CT草率诊断及脑脊液检测不典型等原因,致误诊率较高。结论 对近几年早期诊断和采用短程联合化疗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方面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本病早期诊断及治疗是改善病人愈后,减少后遗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概括地介绍结核性脑膜炎病人的综合治疗措施 ,包括抗结核药物治疗、激素治疗、高颅压治疗 (主要是脱水治疗 )、免疫治疗及支持治疗等。其目的是提高结脑病人的治愈率 ,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3.
赵守松 《淮海医药》2001,19(3):189-190
目的 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43例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结核性脑膜炎由于临床症状和脑脊液检查等不典型易于误诊,延误治疗常使患遗有神经系统的后遗症,而治疗不正规或过早停药常易导致治疗失败。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坚持有规律用药和足够长的疗程及适当的应用激素能有效提高患的存活率,防止后遗症。  相似文献   

4.
<正>结核性脑膜炎是颅内感染中病情较重疗程较长的一种常见病,目前对于此病的治疗虽然以异烟肼,利福平为主,但其病死率仍高,尤其是晚治型结核性脑膜炎有部分的后遗症或残疾[1]。为了提高结核性脑膜炎的存活率,减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我院25年时间内的360例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脑积水患者病例的发病情况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采用侧脑室引流治疗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60例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脑积水患者病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通过临床诊断治疗和81例随访观察,53%发生后遗症,47%无后遗症。结论随访81例调查结果,43例有后遗症发生,38例无后遗症发生,二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影响结核性脑膜炎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分析7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76±22)d,54例(69.2%)痊愈,9例(11.5%)遗留不同程度肢体后遗症,视听觉障碍3例(3.8%),癫痫4例(5.1%),死亡8例(10.3%)。结论影响结核性脑膜炎疗效的因素很多,早期诊断和治疗尤其重要,早期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及开始治疗的方案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曹瑛 《临床医药实践》2008,(15):603-604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方法,观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1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结核性脑膜炎18例,进行临床分析,了解抗结核治疗、降颅压治疗、激素治疗、鞘内注射治疗的情况和疗效。结果:显效率为94%,疗效显著(P<0.05)。结论: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早期综合治疗,治愈率高,死亡率低,后遗症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6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仍以发热、头痛、呕吐为主,脑脊液改变以压力高、蛋白升高、白细胞高、糖低为主,多合并其他结核,误诊率高达50%。结论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误诊率高,采用早期联合用药治疗效果较好,后遗症少。  相似文献   

9.
王升 《中国实用医药》2014,(32):151-152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结核性脑膜炎规范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55例,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其激素、抗结核、脱水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本次研究中,未出现治疗无效病例,其中31例痊愈,24例好转,治疗总有效率100%。所有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不良后遗症。结论 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实施神经内科规范治疗,能够有效的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改善,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三明市第一医院李碧霞,胡泉生,吴青平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后遗症多,病死率高,其预后与治疗是否正确、及时密切相关。因此早期快速诊断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本文介绍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相似文献   

11.
结核性脑膜炎是结核分枝杆菌经血液循环侵入脑内或经其他途径播散至脑内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该病为常见病,贵州省是高发区。该病治疗时间长,效果差,并发症及病死率高,后遗症严重,而且病程迁延,近年来由于结核杆菌基因突变,抗结核药物研制相对滞后,国内外结核病发病例及病死率呈逐渐增高趋势。我们通过对41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再次住院原因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探讨结核性脑膜炎复发原因,提高认识,指导治疗,减少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卡介苗的普种,结核性脑膜炎病人的临床表现渐趋于不典型。为了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病人的诊断新方法,我们对结核性脑膜炎病人,用结明结核抗体诊断试剂检测血清中结核抗体,观察其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婴幼儿结核性脑膜炎50例报告福清市医院邹长善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是婴幼儿结核病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病死率较高,存活者亦可能遗留后遗症,但常因诊断不及时和治疗不当而危及生命。现将我院1980~1989年资料完整的50例作一分析。一、一般资料本组男...  相似文献   

14.
结核性脑膜炎应用抗痨药物和激素对降低颅内压十分重要。通过对8例结核性脑膜炎病人的分析,认为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正规及时治疗是控制脑水肿和脑积水的重要措施之一,能够减少后遗症、预防脑疝形成、降低病死率,现结合病例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94年1月~1996年12月共收结脑病人8例,男7例,女1例;发病年龄18~27岁5例,36~46岁2例,63岁1例。 1.2 临床表现 高热、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睡眠不安、表情淡漠、昏迷3例,瞳孔不等大1例,呼吸停止1例,结核素试验阳性5例,阴性2例,  相似文献   

15.
结核性脑膜炎多见于1~3岁的小儿,一般在原发结核感染后3个月至1年内发病.若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多数可获痊愈,如诊断不及时,治疗不恰当,其死亡率及后遗症的发生率仍然较高,我院于2006年12月26日收治了一位37岁的女性结核性脑膜炎伴尿潴留的患者.  相似文献   

16.
结核性脑膜炎是可引起儿童死亡的结核病病型,其病死率高,幸存者往往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结核性脑膜炎并发脑积水(TBMH)是儿童 TBM 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达 85%,严重性高于成人,常发生在病程第4 ~6 周,但也可发生在疾病早期阶段,并且是导致 TBM不良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 目前 TBM 的治疗,特别是儿童 TBM,尚无统一标准。 由于结核感染与脑积水同时存在,使 TBMH 的治疗更加困难。 对于儿科医师及神经外科医师来说,仍具有挑战。 本文将对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并发脑积水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脑膜炎的种类很多,以结核性脑膜炎和化脓性脑膜炎最为常见。我院1989~1990年遇到已临濒死期危重型结核性脑膜炎和危重型化脓性脑膜炎各4例,在抢救和抗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主要是用以脊髓腔注药和大脑按摩术疗法,使病人治愈,兹将8例中,各举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结核性脑膜炎是结核杆菌引起的以脑膜为主的非化脓性炎症,脑实质及脑血管亦受累。近年由于结核耐药,复治结核患者增多,使结核性脑膜炎发病率增高,症状加重。为有效的预防并发症,后遗症的发生,我科近三年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在启用结核药物基础上,辅以鞘内注射雷米封地塞米松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是小儿原发性结核病最重要的并发症,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不典型结脑与颅内其它感染性病变尤其是病脑常易混淆,如未及时治疗及早期发现,死亡率和后遗症仍较高.而 CT 在结脑的诊断和评价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将我院治疗的26例小儿结核性脑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昏迷期的护理进行探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8例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昏迷期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儿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后均好转出院。结论: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控制颅内压,加强基础护理,对患儿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和康复率,并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