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分析90例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284例经病理科证实的乳腺癌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应用统计学软件回顾性分析TN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生存情况及肿瘤复发转移的方式。结果:284例乳腺癌患者中90例为TNBC,随访时间13~84个月。TNBC确诊时年龄比非TNBC(n-TNBC)患者小(P<0.01),TNBC患者确诊时肿瘤长径较n-TNBC患者肿瘤大(P<0.01)。手术时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率较高(P<0.01);TNBC中复发或转移82例,比n-TNBC患者更容易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P<0.01)。TNBC比n-TNBC患者更容易发生肝、肺和脑转移(P<0.01)。TNBC组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3.3%和71.1%,n-TNBC组分别为4.6%和84.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家族史、组织学分级、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数、辅助放疗及辅助内分泌治疗情况是影响TNBC与n-TNBC患者复发转移及预后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患者诊断为乳腺癌时年龄、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数均是影响TNBC患者复发转移及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与n-TNBC患者比较,TNBC发病年龄较轻,确诊时淋巴结转移率较高,术后复发转移率较高,多见于肺、肝和脑及5年总生存及无病生存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阴型乳癌(TNBC)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潍坊市人民医院肿瘤外科2000—2008年有完整随访资料97例乳癌病人临床资料,其中经病理学检查证实TNBC者23例。结果 TNBC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均有关(χ2=4.169~4.998,P<0.05),与病人年龄、月经状况无关。随访的23例TNBC病人中,14例发生复发转移;74例非TNBC病人中,19例发生复发转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682,P<0.05);TNBC病人中位生存期为38个月,非TNBC病人中位生存期为63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72,P<0.05)。结论 TNBC有特定的临床特征,其预后明显差于非TNBC。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asal—likecarcinomas,BLBC)与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breastcarcinoma,TNB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表现,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及诊断标准。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筛选出TNBC病例,再根据CK5/6、CK14和CK17表达情况从TNBC中筛选出BLBC病例,分析两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表达。结果TNBC占浸润性乳腺癌10.5%,50.7%的TNBC为BLBC。BLBC与TNBC有高度一致的临床病理特征。BLBC高度表达CK5/6、CK14和CK17。结论BLBC与TNBC病例大部分交叉但不完全重叠,CK5/6、CK14和CK17可以作为诊断BLBC病例有效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547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病历及随访资料,患者分为TNBC组和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NBC)组,分析TNB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TNBC组和non-TNBC组的患者数分别为71(13.0%)和476(87.0%).TNBC组与non-TNBC组患者年龄<35岁(14.1%vs1.1%)、有乳腺癌家族史(29.6%vs9.2%)、肿瘤直径>50 mm(22.5%vs8.0%)、肿瘤分期Ⅲ期(23.9%vs16.4%)、肿瘤分级Ⅲ级(40.8%vs28.8%)、有转移或复发(28.2%vs10.9%)等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绝经状态、转移淋巴结数、病理类型、手术方式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TNBC组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DFS)和5年总生存率(OS)均显著低于non-TNBC组患者(65.8%vs85.3%,P<0.01;77.7%vs88.7%,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乳腺癌家族史、肿瘤分级和转移淋巴结数是影响TNBC组患者DFS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结论 与non-TNBC患者相比,TNBC患者发病年龄轻、有明显乳腺癌家族史、肿瘤体积大、肿瘤分期晚、肿瘤分级高、易复发转移、DFS和OS低、预后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40例绝经后三阴性乳腺癌病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统计并分析其发病率、发病年龄、首次发病的临床症状、部位、肿物大小、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血行转移情况、病理分期等.结果 40例绝经后三阴性乳腺癌占同期乳腺癌患者总数的8%,中位年龄58岁,其中以乳腺肿块为首发症状就诊者33例(占82.50%),发生于右乳腺者25例(占62.50%),位于外上象限者21例(占52.50%),淋巴结转移者26例(占65.00%),肿物直径>3 cm者29例(占72.50%),其中浸润性导管癌33例(占82.50%),Ⅱ期及以上者32例(占80.00%).术后中位随访47个月,其中14例患者出现了局部复发和转移(占35.00%),有9例患者死亡(22.50%).结论 绝经后三阴性乳腺癌发病率较低,病理组织学分级较高,易局部复发和淋巴结转移,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唾液酸化 Lewis X(SLeX)表达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肿瘤复发的影响。方法以符合条件的162例TNBC患者为研究对象。临床病理特点从病历获得,随访以电话随访为主,辅以住院随访、门诊随访。生存率估算应用 Kap-lan-Meier法,组间生存率曲线差异采用 Log-rank检验。结果26例(16.0%)SLeX阳性(阳性组),136例(84.0%)SLeX阴性(阴性组)。阳性组有较高的 pN分期。阳性组和阴性组的5年无复发生存(RFS)率分别为65.6%和85.8%,2组的RFS曲线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 RFS率与年龄、pN分期、SLeX表达状态相关(P<0.05)。结论 SLeX阳性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复发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薛丽  陆凯 《浙江医学》2024,46(10):1074-1078,1082
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嘉兴市第一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TNBC患者79例(TNBC组),另择同期本院乳腺良性疾病(包括乳腺炎、乳腺纤维瘤等)患者40例为对照(对照组)。留取TNBC组患者的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对照组患者乳腺活检组织。采用qRT-PCR法检测组织标本GLUT-1mRNA表达情况。收集TNBC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术后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时间截至2023年12月,其中随访1年时出现死亡、肿瘤复发进展、出现严重并发症(恶病质)等定义为预后不良。比较TNBC组肿瘤组织、癌旁组织与对照组乳腺活检组织GLUT-1mRNA表达水平;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TNBC组患者肿瘤组织GLUT-1mRNA表达水平;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对TNBC患者术后1年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TNBC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及不同GLUT-1mRNA表达水平TNBC患者生存情况。结果TNBC组肿瘤组织GLUT-1mRNA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对照组乳腺活检组织(均P<0.05),而TNBC组癌旁组织与对照组乳腺活检组织GLUT-1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肿瘤直径≥5cm、Ki-67指数≥70%、有神经脉管浸润、有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及TNM分期Ⅲ期的TNBC组患者肿瘤组织GLUT-1mRNA表达水平分别高于中-高分化、肿瘤直径<5cm、Ki-67指数<70%、无神经脉管浸润、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及TNM分期Ⅰ~Ⅱ期的患者(均P<0.05)。肿瘤组织GLUT-1mRNA表达水平预测TNBC患者术后1年预后不良的灵敏度、特异度及AUC分别为0.845、0.812、0.842,最佳截断值为0.83,有较高的预测效能(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GLUT-1mRNA表达水平≥0.83是TNBC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肿瘤组织GLUT-1mRNA表达水平≥0.83的TNBC患者生存期低于<0.83的患者[(27.9±4.6)个月比(36.5±5.8)个月,P<0.05]。结论TNBC患者肿瘤组织GLUT-1表达上调,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存在密切关系,或可作为TNBC病情及预后评估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eaneer,TNBC)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方法筛选出74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编为TNBC组,其余编为NTNBC组.选用免疫组化分析法检测ER、PR、HER-2的表达并随访统计患者的复发或转移以及生存情况.结果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组比较,TNBC组年龄偏轻,绝经前患者比例升高(74.32%vs54.37%,χ2=10.2167,P<0.01),组织学分级Ⅲ级者居多(68.92%vs32.04%,χ2=36.3458,P<0.01),有显著性差异.TNBC组易出现复发转移,5年无病生存率(DFS)、5年总生存率(OS)(70.6%、81.7%)均低于NTNBC组(81.65%、88.81%),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TNBC患者有着特殊的临床病理特征,易发生复发转移,且预后差、生存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阴与非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点,复发、远处转移和生存之间的差异,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将2004年9月至2006年9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有完整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的手术乳腺癌387例分为三阴性乳腺癌组79例,非三阴性乳腺癌组308例,比较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等。结果三阴性乳腺癌组:①年龄〈35岁的比例高(P=0.012);②有乳腺癌家族史者比例大(P=0.031);③肿瘤最大直径≥5cm多(P=0.044);④确诊时淋巴结阳性者多(P=0.011);⑤肿瘤临床分期为Ⅲ期的多(P=0.007);⑥组织学分级为III级的多(P=0.028),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72.15%和88.61%,均低于非三阴性乳腺癌组的86.69%和95.45%(P值分别为0.003和0.031)。结论三阴性乳腺癌有发病年龄较轻、有乳腺癌家族史比例高、确诊时临床分期晚、淋巴结转移率高、肿瘤直径大、组织学分级高、易复发和远处转移、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低等特点。患者年龄、肿瘤最大直径、确诊时淋巴结状态、肿瘤临床分期、组织学级别和病理类型,特别是年龄、淋巴结状态对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iR-34a和miR-34b/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特异性甲基化PCR分别检测80例卵巢癌患者卵巢癌组织及血浆中的miR-34a和miR-34b/c基因甲基化水平,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80例卵巢癌组织中有58例miRNA-34a甲基化阳性,血浆阳性31例;有69例miRNA-34b/c基因甲基化阳性,血浆阳性40例。联合检测血浆和组织miRNA-34甲基化具有一致性。miRNA-34基因甲基化与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有无包膜及病理类型无关(P>0.05)。术后76例随访3年,有45例复发(59.21%),复发组癌组织和血浆miRNA-34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95.6%(43例)、62.2%(28例),明显高于无复发病例组[77.4%(24/31)和35.5%(11/31),P均!0.05];发生转移的36例患者癌组织和血浆miRNA-34甲基化率亦明显高于无转移组(40例)。结论:miRNA-34甲基化异常表达可作为晚期卵巢癌预后不佳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病人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TNBC病人210例,并选取同期治疗的非TNBC病人70例作为对照,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大小与淋巴结转移有关,肿瘤长径越大,淋巴结转移率越高(P < 0.01)。超声及钼靶检查对TNBC病理诊断的相符率比较,联合诊断相符率94.76%最高(P < 0.01),超声诊断相符率84.76%次之(P < 0.01),钼靶诊断相符率70.00%最低(P < 0.01)。观察组病理组织学分级高于对照组(P < 0.01)。预后分析表明,观察组复发率42.38%高于对照组28.57%,观察组生存率74.29%低于对照组85.71%(P < 0.05)。肿瘤长径越大,生存率越低(P < 0.01)。淋巴结阴性者存活率86.00%,高于淋巴结阳性者存活率65.45%(P < 0.01)。结论与非TNBC相比,TNBC肿瘤长径大、发病年龄低、病理组织学分级高,更易复发和转移,预后更差。超声和钼靶是TNBC辅助诊断的有效检查,二者联合诊断符合率更高。肿瘤长径较大和淋巴结阳性是TNBC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E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阴性(三阴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三阴性乳腺癌组(TNBC)和非三阴性乳腺癌组(non-TNBC)的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了解三阴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特点。结果:TNBC组患者的中位年龄为39岁,有乳腺癌家族史者8例,占34.8%,组织学分级分别为Ⅰ级3例,Ⅱ级9例,Ⅲ级11例,淋巴结阳性转移率为19.5%,non-TNBC组患者发病平均年龄为48岁,有乳腺癌家族史者36例,占19.6%,组织学分级分别为Ⅰ级68例,Ⅱ级80例,Ⅲ级36例,淋巴结阳性转移率为22.4%。与non-TNBC组相比,TNBC组患者的中位年龄、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阳性转移率均明显不同,二者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但就本组资料统计结果而言,尚不能认为乳腺癌家族史对TNBC的发生起重要作用,且TNBC组的淋巴结转移率低于non-TNBC组。结论:三阴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是一种高危乳腺癌,多发于较年轻的患者,其组织学分级多为高级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三阴性与非三阴性乳腺癌超声造影特征及定量参数的差异性进行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选自2017年05月至2019年06月收治于本院的乳腺癌病例293例,将以上入选病例依据术后免疫组化结果分为三阴性乳腺癌组(TNBC,n=41例)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组(非TNBC,n=252例),所有病例均行CEUS检查,对两组乳腺癌病例的超声造影特征及定量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TNBC组病变最常见的超声造影表现为弥漫性高增强(36/41,87.81%),增强后边缘清晰(32/41,38.05%)、增强 后形态规整(24/41,58.54%)、灌注缺损比例大(30/41,73.17%)、增强后范围等大(35/41,85.37%);两组定量参数指标中,TNBC组在肿块整体Peak值及灌注最强区Peak值、Sharpness值方面与非TN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三阴性与非三阴性乳腺癌超声造影增强特征及灌注参数之间存在差异,超声造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TNBC的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14.
P53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P53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6年6月~2010年10月收治的可手术三阴性乳腺癌85例及非三阴性乳腺癌90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P53蛋白在两者中的表达特点。结果:三阴组中,P53蛋白阳性与患者的年龄、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三阴组中,P53蛋白阳性与患者的组织学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蛋白阳性率在三阴组及非三阴组中分别为63.53%(54/85)及46.67%(42/90),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阴性乳腺癌中,P53蛋白阳性提示其恶性程度高,易转移,预后差,可以作为评估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p53与TAZ的表达和意义,并探讨其与TNBC病人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病理确诊的浸润性乳腺癌60例[TNBC组30例,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NBC)组3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中p53和TAZ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与TNBC病人的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组织学分级等的关系。结果TAZ在TNB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non-TNBC组(P < 0.01);年龄≤45岁、肿瘤>2 cm的p53的阳性表达率较高(P < 0.05),肿瘤>2 cm、组织学分级Ⅰ~Ⅱ TAZ的阳性表达率较高(P < 0.01和P < 0.05);在TNBC中,p53与TAZ的表达呈正相关(rs=0.381,P < 0.05)。结论TAZ可能与TNBC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三阴性乳腺癌化疗相关认知障碍(CICI)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不同年龄段乳腺癌化疗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各90例,其中三阴性乳腺癌(三阴组)及非三阴性乳腺癌(非三阴组)各45例,分为青年、中年、老年组各30例,其中三阴组、非三阴组各年龄分组均为15例.分别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及回顾性记忆(RM)和前瞻性记忆(PM)问卷调查.结果 乳腺癌组与健康对照组MMSE、RM量表、PM量表评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乳腺癌组中,MMSE评分与年龄呈负相关性(r=-0.675,P<0.0001),RM量表、PM量表评分与年龄呈正相关性(r=0.500、0.429,P<0.0001).三阴组、非三阴组在MMSE、RM量表、PM量表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组、非三阴组中,其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3组间MMSE、RM量表、PM量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在青年组中,三阴组与非三阴组相比,MMSE、RM量表、PM量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而中、老年组中,三阴组与非三阴组相比,MMSE、PM量表、RM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三阴性乳腺癌(OR=3.763,P=0.005)、年龄(OR=1.097,P<0.0001)为乳腺癌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 乳腺癌化疗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相比,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认知障碍较严重,其差异主要以青年患者为主,同时三阴性乳腺癌与年龄均为乳腺癌CICI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TNBC癌组织中Ki67的表达,探讨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61例TNBC癌组织和522例NTNBC癌组织中的Ki67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三阴乳腺癌组和非三阴乳腺癌组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Ki67在TNBC组织中阳性率为90.2%,较NTNBC阳性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表达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相关;与年龄、淋巴结有无转移无关。结论在TNBC癌组织中Ki67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相关,级别越高,阳性表达率越高。Ki67有望作为一种有潜力的独立的肿瘤标志物,用于辅助并评估TNBC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18.
李理  邓欢  吕成伟  陈元平  张军一  李荣  罗荣城 《热带医学杂志》2012,12(5):526-529,537,640
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中PTPN12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其可能作用的蛋白,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5-2009年南方医院收治的84例乳腺癌患者的病理及临床资料,其中"三阴"乳腺癌患者50例,"非三阴"乳腺癌患者34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组织中PTPN12、EGFR的表达,并分析PTPN12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以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三阴"乳腺癌患者中PTPN12的缺失表达率、EGFR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非三阴"乳腺癌患者(42.0%vs 20.6%,P=0.041;76.0%vs 47.1%,P=0.007)。PTPN12的表达与EGFR(rs=-0.208,P=0.058)、Her-2(rs=-0.250,P=0.022)存在负相关关系。PTPN12表达阴性的患者,其生存期更短。多因素分析表明PTPN12是乳腺癌独立的预后因子。结论PTPN12在"三阴"乳腺癌中具有更高的缺失突变,它的表达与EGFR和Her-2负相关。PTPN12是乳腺癌独立的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P-gp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06~2012-06间收治的可手术三阴性乳腺癌84例及非三阴性乳腺癌394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P-gp蛋白在两者中的表达特点。结果:三阴组中P-gp蛋白阳性与患者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非三阴组中,P-gp蛋白阳性与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P-gp蛋白阳性率在三阴组及非三阴组中分别为45.24%及40.61%,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三阴性乳腺癌中,P-gp蛋白阳性提示其恶性程度高,易转移,预后差,可以作为评估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