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董霞   《中国医学工程》2013,(6):153-153
目的研究有效治疗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出现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病人110例进行临床治疗研究。结果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110例,通过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治疗之后,患者切口愈合情况良好,患者全部痊愈后出院。本次研究表明和腹部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相关的因素有产妇胎膜早破、剧烈运动、术后咳嗽、肌体愈合能力差、切口过长时间曝露在外、患者体质肥胖等。结论妇产科开展临床工作时,强化切口脂肪液化相关因素早期预防工作,实行妇产科腹部切口早期干预,对保障切口安全快速愈合意义重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微波照射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口脂肪液化是腹部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尤其腹部脂肪较多者更易发生。我院自1999年1月~2001年1月对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20例病人采用MTC微波治疗仪照射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特点、形成原因和诊治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30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与年龄、肥胖及手术时间等原因有关,经过有效治疗后本组30例患者均1期愈合,无继发感染患者。结论: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发生原因复杂,术前对伴发基础疾病患者进行积极的干预护理,术中注意操作技巧,减少对切口的牵拉和挤压,术后对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高危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干预,发生后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可以促进患者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李大生 《中外医疗》2009,28(33):46-46
本文根据2001年12月至2007年12月发生的30例切口脂肪液化病例,探讨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并总结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根本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本院在2010年至2011年期间收治的30例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发生脂肪液化患者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结果 全部30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切口脂肪液化得到妥善的处理,患者均痊愈.结论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复杂,肥胖、营养不良、妊娠水肿、贫血、是否使用电刀,切口暴露时间长短,术中缝合技巧,术后切口观察处理等均为造成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重要原因.重视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并早期处理,可以减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缩短切口愈合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肥胖人群增加及高频电刀的广泛应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有增多趋势。我科近5年来在各种急诊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40例,现将脂肪液化的预防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资料。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800例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者26例,总结其临床表现并探讨针对性治疗的效果。结果:所选的26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产妇经过针对性治疗后切口愈合良好,全部痊愈出院且无脂肪液化复发,平均愈合时间为5.22+3天,平均住院时间为7.81+2天,出院后1个月随访切口愈合好,无任何异常现象。结论:过度肥胖及手术时间过长而使手术切口长时间外露是导致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主要原因,针对性治疗有助于促进切口愈合,减小手术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芦骏  张召辉  牛万成  张云民 《中外医疗》2012,31(25):31+33-31,33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月60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原因。结果 60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经治疗后恢复良好。结论控制基础疾病、规范手术操作、术后密切观察、早期处理是预防手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腹部切口术后脂肪液化的原因与防治办法,现将40例腹部手术后发生脂肪液化的原因、预防和治疗措施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妇产科手术后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年龄、糖尿病史、切口类型和肥胖与患者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24例脂肪液化患者经治疗均痊愈出院,未发生感染。结论:重视引起导致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对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进行及时治疗,早期发现早期处理,有利于减少此种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2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巧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5):807-808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产科1948例腹部手术患者中脂肪液化28例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通过对妇产科手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采取积极的抗感染、支持治疗,患者均预后良好。结论妇产科腹部切口液化与肥胖、贫血、术后咳嗽、糖尿病、妊高征、水肿、滞产、缝合技术、切口暴露时间长短、术前未使用抗生素密切相关。针对切口脂肪液化的相关高危因素制订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对减少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促进切口的愈合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胡东升 《中外医疗》2009,28(28):62-62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7年1月至2007年12月诊治的82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经采用积极治疗措施后切口在术后9~21d愈合,无一例继发感染。结论重视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的危险因素,早期发现并运用积极的防治措施处理腹部切口可以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总结分析2006年4月-2011年10月我院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23例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均采用积极治疗后23例患者中21例一期愈合,2例二期愈合,无一例继发感染.结论: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复杂,肥胖、营养不良,是否使用电刀,暴露时间长短,缝合技巧,术后切口观察处理等成为影响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的主要因素;重视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的危险因素,早期发现并运用积极的防治措施处理腹部切口可以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因素与防治。方法:对586例腹部大中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6例患者共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56例,本组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与电刀使用、腹壁脂肪厚度、切口清洗、合并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结论: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相关因素较多,使用电刀、腹壁脂肪厚度、不注意切口清洗、合并基础疾病是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针对妇产科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病例,分析原因、积极预防与治疗,减少和防止脂肪液化.方法笔者收集了2004年至2010年横店中心卫生院24例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部分患者均术后半月左右愈合,个别病倒长达半年之久.结论切口脂肪液化要从围手术期和手术操作多方面入手,防治并发症、及早处理和充分引流是治疗关键.  相似文献   

16.
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防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科2005年1月~2008年1月43例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病人,肥胖30例,糖尿病8例,贫血8例,咳嗽6例,使用电刀者9例。结论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与肥胖、糖尿病、贫血、咳嗽、高频电刀使用以及切口暴露时间长短有关。  相似文献   

17.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诊治与预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莫瑞祥  陈延林 《华夏医学》2008,21(1):108-109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诊治和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62例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2例患者脂肪液化的切口经处理均痊愈。其中切口渗液较少的30例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为术后10~14d,平均为12d;切口渗液较多的32例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为术后16~24d,平均为18.6d。结论: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复杂,注意对糖尿病的治疗,及时有效地引流,正确地手术操作,合理地使用电刀,对预防和减少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有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我院妇产科自2003年1月-2010年12月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15例予以分析,认为妇产科腹部切口液化与肥胖、贫血、糖尿病、妊高征水肿、滞产等因素密切相关。结果:经过精心护理15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结论:给予适当的处理措施,有利于促进切口的愈合,减少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治疗时间。及时有效健康宣教,使患者掌握自我保护切口方法,了解切口脂肪液化不是切口感染,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理解,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余忠 《中外医疗》2010,29(20):17-17,19
目的分析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2005年来21例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经过治疗切口在9~21d全部愈合,无一例感染。结论切口脂肪液化可预防发生,早发现及时有效的处理能够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20.
李洁  李玉梅  王海霞 《当代医学》2010,16(28):78-78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产生的原因、诊治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汇总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月妇产科行腹部手术并发切口脂肪液化33例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处理措施及临床经验教训。结果 33例全部治愈出院,其中5例Ⅱ期缝合,无1例切口感染。愈合时间9~21d。结论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直接影响患者健康,增加患者痛苦,延长住院时间,间接增加患者经济负担,临床应针对其产生的危险因素,提前预见,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防治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