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长寿寓言     
相传昔有四叟,皆年逾百岁,人皆奇而问之,叟,何岁也?甲曰:山妻容貌丑,节慾应为首;乙曰:百事不忧愁,理想乐无穷;丙曰:饭后走一走,活动健康由;丁曰:每餐少食一口,鲜淡营养有,不烟无咳嗽,寿当百年久。  相似文献   

2.
<正>张子和为金元四大家之一,为金元时代医学的创新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儒门事亲·风形》中,有"因惊风搐"一案,载:新寨马叟,年五十九。因秋欠税,官杖六十,得惊气,成风搐已三年矣。病大发则手足颤掉,不能持物,食则令人代哺,口目张睒,唇舌嚼烂,抖擞之状,如线引傀儡。每发,市人皆聚观。夜卧发热,衣被尽去,遍身燥痒,中热而反外寒。久欲自尽,手不能绳,倾产求医,至破其家而病益坚。叟之子,邑中旧小吏也,以父母病讯戴人。戴人曰:  相似文献   

3.
沈文田 《气功》2009,(4):370-371
明代卓越的思想家李贽编著的《初潭集》中有一首应璩养生诗,非常精妙,耐人寻味。诗曰:“古有行道人,陌上见三叟,年各百余岁.相与锄禾莠。住车问三叟,何以得此寿?上叟前致辞,室内妪貌丑。中叟前致辞,量腹节所受。下叟前致辞,夜卧不覆首。要哉三叟言,所以能长久。”李生闻之曰:“我独愧二叟,贪嘴时时有”。  相似文献   

4.
明代卓越的思想家李贽编著的《初潭集》中有一首应璩养生诗,非常精妙,耐人寻味。诗曰:“古有行道人,陌上见三叟,年各百余岁.相与锄禾莠。住车问三叟,何以得此寿?上叟前致辞,室内妪貌丑。中叟前致辞,量腹节所受。下叟前致辞,夜卧不覆首。要哉三叟言,所以能长久。”李生闻之曰:“我独愧二叟,贪嘴时时有”。  相似文献   

5.
《三叟长寿歌》中有“量腹节所受”之语,陆游也有“多寿只缘餐饭少”之说。由此可知“食不求饱”有助于长寿。日本学者甲田光雄经过多年研究后认为,少食可以保护肠道的正常菌群,维持人体组织的正常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消化功能,可使心脏、大脑、肝胆等重要脏器工作效率及防病能力增强,从而可预防心、脑血管病、肝胆病、糖尿病、胰腺病等。  相似文献   

6.
明朱橚《救荒本草》载:后庭花,一名雁来红,人家园圃多种之。叶似人苋叶,其叶中心红色,又有黄色相间,亦有通身红色者,亦有紫色者。茎叶间结实,比苋实差大。其叶众叶攒聚,状如花朵,其色娇红可爱,故以名之。味甜,微涩,性凉。风味近似苋菜,也可干制后泡发。救饥:采苗叶煠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晒干煠食尤佳。这就是救荒的“清拌后庭花”,灾荒年景穷人食之充肌。  相似文献   

7.
沈文田 《养生月刊》2012,(3):272-273
明代卓越的思想家李贽编著的《初潭集》中有一首应璩养生诗,非常精妙,耐人寻味.诗日:“昔有行道人,陌上见三叟,年各百余岁,相与锄禾莠.往拜问三叟:‘何以得长寿?’一叟前致词:‘室内姬粗丑.’二叟前致词:‘量腹节所受.’三叟前致词:‘暮卧不覆首.’要哉三叟言,所以得长久.”李生闻之日:“我独愧二叟,贪嘴时时有.”  相似文献   

8.
沈文田 《气功》2012,(3):272-273
明代卓越的思想家李贽编著的《初潭集》中有一首应璩养生诗,非常精妙,耐人寻味。诗曰:“昔有行道人,陌上见三叟,年各百余岁,相与锄禾莠。往拜问三叟:‘何以得长寿?’一叟前致词:‘室内姬粗丑。’二叟前致词:‘量腹节所受。’三叟前致词:‘暮卧不覆首。’  相似文献   

9.
食物疗法,又称食治学,或称食疗学,皆指以食物作为治疗疾病的方法而言。远在春秋战国时代,《山海经》一书就记载了不少食疗方面的知识,如“杜衡食之已瘿”,“苦辛之实食之已疟”,当时已用麦曲治疗胃肠病,其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叔展曰:“有麦曲乎? 曰:无,有山穷乎?曰:无。何鱼腹疾奈何?”后来医生认为酿母  相似文献   

10.
明朱木肃《救荒本草》载:后庭花,一名雁来红,人家园圃多种之。叶似人苋叶,其叶中心红色,又有黄色相间,亦有通身红色者,亦有紫色者。茎叶间结实,比苋实差大。其叶众叶攒聚,状如花朵,其色娇红可爱,故以名之。味甜,微涩,性凉。风味近似苋菜,也可干制后泡发。救饥:采苗叶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晒干食尤佳。这就是救荒的“清拌后庭花”,灾荒年景穷人食之充肌。雁来红为一年生苋科植物苋菜的一个变种,苋菜学名“Amaranthus tricolo”r,种加词“tricolo”r为“三色”之意。叶呈卵圆形或披针形,因其自播繁衍能力强,故极易形成杂交品种,除雁来红…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之辨证分型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有遗传倾向的代谢内分泌疾病 ,临床以多饮、多尿、多食为典型症状。常无明显诱因而逐渐出现 ,可因疲劳、房室、饮酒或感染等因素使病情加重。祖国医学多责之于恣食肥甘或情志过极、房事不节、热病之后等 ,因郁热内蕴 ,气化失常 ,津液精微不能正常输布而下泄 ,以致阴虚燥热而出现一系列症状表现。糖尿病既是一个古老的疾病 ,又是目前全球性的疾病 ,其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已显居第 3位 ,患病人数逾亿之众。由于病因迄今未明 ,治疗亦难“根除”。因此糖尿病的防治问题已成当今重大难题。祖国医学在长期的实践中 ,积累了丰富的经…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秋季的到来,自然界的阳气已由疏泄趋向收敛。《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酸味收敛补肺,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饮食上尽可能少食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吃一些酸味果蔬。秋时肺金当令,肺金太旺则克肝木,故《金匮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说。  相似文献   

13.
养生的要诀和方法,不仅医学家在研究,各界人士也在摸索,积累了许多经验,并且以“养寿歌诀”的形式,广为流传。 三国时期一位文学家,在《三叟》中写道:古有行道人,陌上见三叟。年各百余岁,相互锄禾莠。住车问三叟,何以得此寿?上叟前致辞:内中妪貌丑。中叟前致辞:量腹节所受。下叟前致辞:夜卧不覆首。要哉三叟言,所以能长久。 这首歌诀借用三个寿星的口,道出了三个养生的要点。“内中妪貌丑”是暗示不  相似文献   

14.
在国外。海带备受青睐。朝鲜妇女把海带作为生育期间的主要滋补品;日本人把它作为健美的主要食品;俄罗斯人把它作为食物构成的重头菜。在我国,众食家对其有“食海带,等于吃了鱼和菜”的赞誉。  相似文献   

15.
《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 ,浊气归心 ,淫精于脉”。对“浊气归心”的理解 ,几乎古今一致 ,并无异议 ,都认为是食气中的浓厚精微部分 ,上归于心。然而笔者认为颇有不妥 ,理由如下。其一 ,食气可分为两部分 ,即精微 (清气 )与糟粕 (浊气 ) ,同篇中有“食气入胃 ,散精于肝 ,淫气于筋”的记载 ,文中已明说精微部分散于肝 ,非上归于心。对“浊”字的理解 ,张景岳谓“言食气之厚者也” (《类经·脏象类》)。相对于“食气之厚者”,则为食气之薄者 ,显然是厚者为糟粕 ,薄者为精微。“心者 ,君主之官 ,神明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论》) ,“心…  相似文献   

16.
原文:黄帝问曰: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岐伯对曰:名为鼓胀,帝曰:治之奈何?歧伯曰:治之以鸡失醴,一剂知,二剂已。帝曰:其时有复发者,何也?歧伯曰,此饮食不节,故时有病也。虽然其病且已,时故当病,气聚于腹也。析:1.鼓胀的临床表现:鼓胀病名最早见于本条经文。它是以证候命名的,以腹部臌胀,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特征。本条经文中仅提到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显然不够全面。因此,《灵枢·水胀  相似文献   

17.
食疗与忌食     
食疗夫食治之道,当不同于养生家之服食求仙,亦不同于临床家之专于去病,其适应大都非药石可治之痼疾,病后之康复调理或虚赢之人已厌服药者。食治究不同于药物,故当以补养为目的,而尤须以适口为要求。自来医家善用食治之法者,大约如葛可久、张景  相似文献   

18.
正在我国古代众多的养生歌诀中,有两首问答形式的歌诀十分有趣,它们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阐述了未病先防、注意保健、延年益寿的养生之道。第一首是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应璩(190年-252年)所作的《三叟长寿歌》:古有行道人,陌上见三叟;年各百余岁,相与锄禾莠。住车问三叟,何以得此寿?  相似文献   

19.
曾觉叟     
曾觉叟主题词中医师[士];@曾觉叟曾觉叟(1870~1936),原名鹏祥,后改名铨,号慎斋,湖南省衡阳市人,为近代湖南杰出的中医学家之一。幼业儒,清光绪二十六(1900)年寅子,二十六(1901)年辛丑并科举人。因太夫人抱有瘤疾,遂精研岐黄之学。曾在...  相似文献   

20.
对张子和汗吐下三法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代张子和以倡用且善用汗、吐、下三法而名噪于医史,成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其所著《儒门事亲》中记载了许多以此三法取效的病例,其中有相当多的疑难病似乎不宜用汗、吐、下三法,而张子和却用而取效。如下面几个病例:例一:新寨马叟,年五十九,因秋欠税,官杖六十,得惊气,成风搐。已三年矣。病大发则手足颤掉不能持物,食则令人代哺……夜卧发热,衣被尽去,遍身燥痒,中热而反外寒。……戴人曰:此病甚易治。若隆时,不过一涌,再涌,夺则愈矣。今秋寒可三之;如未,更刺腧穴必愈。先以通圣散汗之,继服涌剂,则痰一二升,至晚又下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