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与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大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效果较佳,但复发和转移仍是临床医生面临的主要难题.即使在较早期病例中,肿瘤分期为T1或T2,无淋巴结及血行转移者,若仅施行手术切除而不予辅助治疗将会有较高的复发率[1].因而在分期较早的患者可能存在未被常规病理形态学或临床检查所发现的微转移,尤其是癌肿局部淋巴结,而淋巴结转移恰是大肠癌最重要的分期和预后因素之一.分子生物学方法尤其是RT-PCR为检测微转移提供了敏感有效的途径,已有许多相关的文献报道[2-4],但尚无大宗前瞻性研究的资料.我们检测了25例大肠癌患者淋巴结中CEAmRNA和CK20mRNA的表达情况,以期进一步探讨大肠癌的微转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OD4+0D25+CD127-调节性T细胞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00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OD4+0D25+CD127-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并分析其与大肠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大肠癌患者外周血OD4+0D25+CD127-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4.84±1.35)%]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85±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4.21±0.42)%]明显高于高分化者[(3.92±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外周血调节T细胞[(4.57±l_44)%]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2.36±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和Ⅳ期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3.53±1.41)%和(4.38±1.32)%]明显高于Ⅰ~Ⅱ期[(1.90±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肠癌患者外周血OD4+0D25+CD127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明显升高,可能在大肠癌的免疫耐受和免疫逃逸中发挥重要作用,检测其结果对于判断大肠癌的病程进展及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Survivin mRNA、CEA mRNA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survivin mRNA、CEA mRNA表达情况,探求大肠癌早期诊断及早期血道微转移检测的特异、敏感指标。[方法]RT-PCR法检测50例大肠癌患者及50例对照组患者外周血中survivin mRNA及CEA mRNA的表达。[结果]Survivin mRNA和CEAmRNA在大肠癌组的阳性率分别为54.0%(27/50)和62.0%(31/50),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指标阳性率在大肠癌复发转移组与原发无转移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指标阳性表达率与Dukes’分期及有无远处转移有关(P〈0.01),而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体分型、肿瘤大小、组织类型无关(P〉0.05)。联合检测的敏感性高于任一单一指标的敏感性(P〈0.05),而特异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复发转移组双阳性率与原发无转移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Survivin mRNA作为大肠癌早期诊断及早期血道微转移的指标具有较好的特异性。联合检测survivin、CEA相对单项指标检测显著提高了检出率,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预测大肠癌患者病情发展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4.
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与大肠癌浸润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表达与大肠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30例大肠腺瘤,60例大肠癌组织TIMP-2的表达情况.结果 TIMP-2的表达在大肠腺瘤和大肠癌组织中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其表达与大肠癌的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远隔脏器转移及生存期均有关(P<0.05).结论 TIMP-2的检测可以成为临床判断大肠癌的恶性程度、转移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唾液酸化Lewis X和p5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微波-LSAB法检测90例大肠癌中唾液酸化Lewis X和p53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大肠癌组织中唾液酸化Lewis X和p5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2.2%和57.8%,唾液酸化Lewis X与大肠癌的浸润和转移有关.结论在大肠癌的发展及浸润、转移过程中唾液酸化Lewis X和p53表达具有相关性.对两者联合检测更有助于判断大肠癌发生、分化、浸润、转移和预后.  相似文献   

6.
大肠癌淋巴结转移是大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主要原因,因此大肠癌有无淋巴结的转移及转移数目的多少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文献中报道有关检测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方法多种多样,本文探讨几种检测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方法,籍此能为临床综合合理治疗大肠癌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CyclinE和PTEN蛋白在大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0例大肠癌标本及40例距癌组织5cm处的肠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组织中CyclinE、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yclinE在大肠癌组织中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27.50%VS.63.35%.P=0.0000):CyclinE在大肠癌高、中、低分化中阳性率逐渐升高,淋巴结转移者CyclinE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转移者(P=0.036)。而PTEN则相反,在大肠癌中PTEN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结论]CyclinE和PTEN蛋白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生物学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大肠癌患者血清中VEGF的含量,探讨VEGF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89例大肠癌患者血清VEGF的表达。[结果]VEGF在大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5),而且VEGF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侵袭程度、病理类型、复发明显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VEGF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大肠癌转移和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9.
CA242和PTEN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和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CA242和PTEN蛋白表达与大肠癌浸润转移的关系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90例大肠癌组织中CA242和PTEN蛋白表达.结果90例大肠癌中CA242和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6%和46.7%.CA242高表达及PTEN低表达与大肠癌Dukes分期、浆膜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P<0.05).大肠癌中CA242表达与PTEN表达呈负相关(X2=10.96,P<0.05).结论CA242和PTEN表达与大肠癌浸润转移密切相关.检测CA242和PTEN蛋白表达可作为判断大肠癌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0.
张春丽  杨敏 《肿瘤学杂志》2009,15(2):112-114
[目的]检测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E—Cadheri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间的关系,探讨其在大肠癌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6例大肠癌手术标本和20例相应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TSP—1,E—Cadherin的表达情况,用CD34标记微血管并计数MVD。[结果]TSP-1和E—Cadherin在大肠癌和正常组织巾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TSP-1和E—Cadherin均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及Dukes分期有密切关系。TSP—1与E—Cadherin呈正相关,两者均与MVD计数呈负相关。[结论]TSP-1与E—Cadherin在大肠癌的血管生成及转移中起重要作用,且两者可能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乙酰肝素酶mRNA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乙酰肝素酶mRNA在45例大肠癌组织中的定位及表达.结果:45例大肠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mRNA阳性表达22例(48.88%).26例大肠癌伴淋巴结转移者,其原发灶内乙酰肝素酶mRNA表达明显高于无转移组,有显著差异(P<0.01).乙酰肝素酶mRNA表达与大肠癌组织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乙酰肝素酶可能在大肠癌的生长、浸润和转移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肠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与间质微血管密度 (MVD)及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 P法 ,检测 87例大肠癌中 VEGF的表达 ,同时选用 CD34进行微血管标记并计数。结果 大肠癌中 VEGF的表达与间质 MVD呈正相关 (r=0 .70 2 )。转移组 VEGF的表达与 MVD均高于未转移组 (P<0 .0 5 )。结论  VEGF的表达及 MVD增高与大肠癌转移有关 ,可作为大肠癌转移危险度的预测  相似文献   

13.
EGFR、VEGF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及肝转移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EGFR、VEGF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及肝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0例大肠癌(其中淋巴结转移33例,肝转移30例)组织中EGFR、VEGF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EGFR、VEGF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有相关性(P<0.05).EGFR与VEGF的高表达成正相关.结论:EGFR和VEGF的过度表达在大肠癌的发病过程中具有协同效应.EGFR和VEGF的联合检测对评估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及肝转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粘着斑激酶(FAK)mRNA在大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PCR(FQ-RT-PCR)检测30例大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FAK mRNA的表达.结果:FAK mRNA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较高,而在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较低(P=0.011);有淋巴结转移较无转移者FAK mRNA表达高(P=0.021);癌组织浸润程度越深FAK mRNA表达越高(P=0.038).结论:FAK与大肠癌的浸润转移有关,可作为大肠癌发生、发展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E-钙粘素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大肠癌浸润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雅军  温冬青  胡军  宋光 《肿瘤》2004,24(2):158-160
目的探讨E-钙粘素(E-Cad)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与大肠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30例大肠腺瘤,60例大肠癌组织E-Cad和MMP-2的表达情况.结果E-Cad的表达率在大肠腺瘤中为87.10%,显著高于大肠癌中的55.00%(P<0.05);其表达随着大肠癌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减少,与淋巴结转移及远隔脏器转移呈负相关(P均<0.05).MMP-2的表达率在大肠腺瘤中为26.67%,显著低于大肠癌中的86.67%(P<0.05);其表达与年龄、大肠癌的大体类型、Dukes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远隔脏器转移均密切相关(P均<0.05).结论E-Cad和MMP-2的检测可以成为临床判断大肠癌的恶性程度、转移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大肠癌骨髓微转移的检测及其对治疗的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大肠癌患者骨髓中微转移的检测,并观察手术前后的变化情况.方法应用CK20非同位素RT-PCR方法,检测51例大肠癌患者术前和术后化疗后骨髓中转移癌细胞.结果51例术前骨髓中CK20阳性检出36例,阳性率70.6%.阳性检出与Dukes分期、淋巴转移显著相关.术后早期短程化疗结束后13例转阴.结论大肠癌患者骨髓转移癌细胞的检测,有助于大肠癌血路转移的早期诊断,对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和患者预后并指导术后辅助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意义.术后早期短程化疗对消除大肠癌微转移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DAKOEnVisionSystem方法 ,测定VEGF在62例大肠癌及其癌旁粘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大肠癌标本VEGF阳性率51.6% ,与癌旁粘膜有极显著差别(P<0.01)。VEGF的表达与Dukes′分期呈正相关(P<0.05) ,淋巴结转移组与无转移组差异显著(P<0.05) ,与大肠癌分化程度、大体类型及部位无关。[结论]VEGF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可作为分期及预测大肠癌转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周血骨桥蛋白(OPN)作为大肠癌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放射免疫分析技术(RIA)检测40例健康正常志愿者和52例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OPN和CEA的浓度。[结果]大肠癌患者外周血OPN和CEA检测的敏感性为73.08%和55.77%,特异性为92.50%和87.50%.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76.92%。治疗后两种标志物的浓度均显著性低于治疗前的浓度(P〈0.01)。OPN和CEA水平与大肠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与组织学分型无关。OPN与肿瘤大小有相关性。[结论]OPN是大肠癌的一种较为理想的肿瘤标志物,与CEA联合检测能提高大肠癌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9.
赵勇  蔡方  邱带妹 《中国肿瘤》2006,15(8):551-553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关系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8例大肠癌组织中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以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MMP-9、VEGF的表达和MVD值与肿瘤分化、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明显相关;MMP-9、VEGF阳性表达组的MVD值显著高于阴性组;MMP-9与VEGF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结论]MMP-9与大肠癌血管生成有关,检测MMP-9的表达可作为反映大肠癌侵袭和转移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粘糖蛋白-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MUC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大肠癌中MUC2的表达情况.结果 MUC2在大肠癌中的阳性率为70.00%,它的低表达与大肠癌的分期、分化程度和肠外转移成正相关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大体类型和淋巴转移等无关.结论 MUC2的检测可成为大肠癌的恶性程度和肠外转移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