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理QA     
在婆婆面前,觉得没了隐私,该怎么办呢?婆婆每天都会为我们打扫卫生,但我有些受不了的是,我特地藏起来的内衣内裤,她也都会翻出来洗掉;家里所有东西放在哪里,包括避孕套,她都知道。我感觉没了隐私,和老公也提过,但老公觉得自己妈妈这么辛苦,我还不领情。该怎么办?像你这种情况,目前还真是比较普遍的。婆婆是好心,总担心小两口自己不能很好地打理生活,想什么都为他们做好。但婆婆没有意识到,孩子们长大了,是需要有界限的,特别是需要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否则,明知你是好意,晚辈还是会觉得不安全,感觉自己的"领地"被  相似文献   

2.
心理     
Q老公的姑妈经常离间小夫妻间的感情,怎么办?我有个朋友,她老公是由姑姑带大的,现在这个姑姑和他们住在一起。但是老太太经常挑拨他们夫妻间的感情,一心想把她和宝宝赶走。现在,她和宝宝只能搬出来住,她老公也不会处理家庭关系,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3.
小新今年已经32岁了,看到身边的姐妹一个个都幸福地做了妈妈,心里非常羡慕.可不知道怎么回事,自己和老公为了怀上宝宝,每次都没采取避孕措施,还推算自己的排卵期,肚子却还是没有动静.虽然公公婆婆总是告诉她,不要着急,孩子总会有的,但每次看到他们期盼的眼神,小新的压力很大,情绪也总是不好,常常愁眉苦脸的. 坏心情来自哪里? 来源一:长辈的过度关注 ●吴玲自从结婚后,婆婆就一直在耳边唠叨:你们的年纪不小了,我儿子还是独生子,最好能赶紧生个孙子让我抱抱.长时间见她肚子没动静,还会偷偷地问吴玲老公,不会是吴玲的身体有什么问题吧?这让吴玲觉得哭笑不得,自己生孩子的决定权都没了,同时也很担心到时真的怀上了,生个女孩的话公公婆婆会很不高兴.  相似文献   

4.
心理QA     
A一提到婆婆的不是,丈夫就脸色难看,我该怎么应对呢?婆婆现在和我们住,帮我们带孩子。但由于婆婆是农村来的,在育儿方面有很多地方都沿袭了农村的老传统,比如有时候会把自己吃过的东西再给宝宝吃。我有时在丈夫面前婉转地提到这些,希望丈夫能和婆婆说说,但每次提到这些,丈夫就很敏感,脸色很难看,真不知道该怎么和他们沟通?你丈夫和他母亲平常的关系怎么样?如果本来沟通就少,他  相似文献   

5.
心理QA     
Q婆婆总是揣测我肚子里宝宝的性别,我感觉好烦,怎么办??自打怀孕后,婆婆就常打电话来询问我害喜的表现,比如,口味是喜甜还是喜咸;孕吐是早上还是在晚上;肚子是尖还是圆……我知道她很想要个男孩,但我感觉很烦,该怎么和她沟通呢?A做婆婆的关心媳妇肚子里的宝宝也是正常的事,但要注意方式。如果婆婆出于真心关心媳妇的身体健康,让媳妇感觉到婆婆的爱,那么媳妇也会愿意和婆婆探讨肚子里宝宝的情况,包括对宝宝性别的猜测。  相似文献   

6.
心理QA     
李开 《时尚育儿》2012,(11):181
Q公婆在育儿方面总是很强势,我该如何与他们沟通?公公婆婆对于宝宝的养育总是按照以前的老经验来做,如满月后就要给宝宝喂荷花糕;8月龄时,就要给宝宝吃软饭……这种做法未必科学,但是我怎么说他们都不听,该怎么和他们沟通呢?A能理解你的难处,老人一般都会认为自己曾经养过好几个孩子,所以特别自信,认为听他们的准没错,而80后的妈妈们则会看很多"如何科学养孩子"方面的书,如果和老人们的不同,就会觉得他们不科学。但事实上,就因为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所以就养得精细了。沟通的前提是你自己先要调整好心态。其实,对于孩子,在粗养和精养之间,未必就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所以,可以不必立马就否定老人的做法,你只有先肯定他们的经验,认同他们的价值,他们  相似文献   

7.
李棉棉 《时尚育儿》2011,(10):132-133
秋季,很多宝宝都会有大便干结、小便赤黄、口舌生疮等的上火症状,宝宝食欲不振、情绪浮躁,让妈妈们心疼又焦急。究竞是什么导致宝宝肠道上火的不适呢?妈妈又该如何应对?下面就让我们来分享一下关于宝宝肠道上火的问题吧。  相似文献   

8.
Q我跟老公感情很好,但因为我婆婆过分的行为,让我们俩有了矛盾发生了争吵。婚前老公第一次带我去见她,婆婆就给我下马威,笑眯眯地拿出旧相册指着老公一个高中女同学以及现在的女同事说,这两个姑娘工作好、长相好,就是不明白为什么我老公会选择我而不选择她们。老公给我解释是,婆婆早年丧夫,独立把他拉扯大,所以性格有些怪癖,希望我能忍让。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位孕妈妈,还有3个月宝宝就出生了,最近一个问题一直让很苦恼,就是分娩方式的选择,到底是顺产好还是剖宫产好?很多已经做妈妈的姐妹都告诉我,选择剖宫产,一来身材不会走型,二来不会影响性生活,老公喜欢。我希望宝宝自然分娩,但万一真的影响了老公的感觉怎么办?  相似文献   

10.
李景 《健康向导》2008,(1):12-13
因为老公无可更改,所以婆婆就无可更改。你不妨首先摸清她是哪一类性格,对症下药。 干部型婆婆 婆婆退休前是个处级干部,做思想政治工作是她的长项。现在退休了,就回家发挥“余热”了。我说话随便,常常属于被改造对象,但有意思的是,婆婆一般不改造我,而是改造我老公,但我感觉压力却更大。  相似文献   

11.
教育QA     
A幼儿园的小朋友开始以"老婆""老公"相称,要怎么引导?宝宝今年上幼儿园小班,有天回来说,××喊她"老婆",她有时也喊××"老公",我严肃地批评了她,告诉她以后不准这么叫,结果宝宝很委屈地哭了。请问专家,这种情况该怎么教育呢?幼儿4~6岁会经历婚姻敏感期。这是幼儿认知社会关系和初步理解人类美好情感的阶段,这个阶段喜欢向异性表达"喜欢"和"爱"。但童年期的"爱情"并不是成人所理解的复杂情感和道德,"老公""老婆"称呼也只是对成人称呼的模仿。孩子是单纯的,最多也是随着性别  相似文献   

12.
正常言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其中一本就叫"婆媳经"。在家庭中,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最明显和最常见的,是出现在婆媳关系上。除了对抗、回避、讨好,我们与婆婆之间还有其他舒适且健康的相处模式吗?倾诉人:小晴,儿子1岁都说"婆媳亲,全家和",所以我也很注重和婆婆的关系。为了避免冲突,我总过得小心翼翼:婆婆带孩子不太科学,我不敢说;婆婆嫌我不会做家务,我努力学;更不敢在婆婆面前跟老公撒娇拌嘴。  相似文献   

13.
玲玲最近刚生了宝宝,但是关于头型的问题却愁坏了一家人。婆婆说不能一直平躺,不然会没后脑勺儿;公公说不能向一边躺时间太长,会把头睡偏了;老公又说趴着睡头型会变难看。那么宝宝怎么睡才能睡出好头型呢?影响头型的因素 宝宝的头型是圆是扁还是偏,除了一部分的遗传因素和疾病外,主要和后天的睡姿势有关,这里主要要防止宝宝的头颅变扁。  相似文献   

14.
1春节过后,当海员的老公又要去远方过他的海上生活了。怕我一个人带孩子太辛苦,老公就用商量的口气说:"还是让我妈来吧,好歹你们能做个伴。"婚前,我就领教了婆婆的脾气之大,我真的很忌惮和婆婆相处,但想到作为上班族一人带孩子的不便,我踌躇着,终是答应了。婆婆来的第一天,我把一身崭新的衣服递给她,指望婆婆看了衣  相似文献   

15.
占妈咪生了小孩后,我经常和老公吵架。因为一个人在家带小孩,每天都希望他早点下班回来陪我,可他老是有应酬。所以我经常生他的气,有事没事就吵。而且我老觉得婆婆带宝宝比较马虎,这让我很郁闷,很不开心(也有可能是自己太紧张,放不开)。薇芳妈咪我也是脾气大了点,估计是晚上睡不好,心情不爽,一点点小事就跟老公  相似文献   

16.
《中国健康月刊》2005,(6):43-43
三年前,我的公公因病去世,我和先生商量把婆婆接过来一起住,但婆婆坚持住在原来的房子里。今年年初。已经60多岁的婆婆突然告诉我们说她准备再婚。这个消息无疑使我和老公吃惊不小,但我很快便表示了理解与赞同,但我的先生却强烈反对,坚决不肯接受母亲的决定。他们开始了长时间的冷战,这让夹在两人中间的我十分为难。老公认定母亲再婚的对象真正的目的是家里的那套房子,  相似文献   

17.
我和老公结婚三年,小孩一岁了,日子倒还可以。只是我婆婆的很多做法让我心里不舒服。老公的哥哥娶妻时,是费了很多力气和钱财的,因为那时他们这儿男多女少,而且哥哥打工回来就30岁了,婆婆怕他娶不到媳妇,就四处托人介绍,最后终于说成一个,是花了大价钱的。而我和我老公是自由恋爱,结婚时没讲什么条件,彩礼、婚纱、照摆酒席那些,都没有,直接拿9元  相似文献   

18.
晓虹 《家庭健康》2014,(6):11-11
那时,我刚生下儿子,因为请不到合适的保姆,老公提出接婆婆来带孩子。老公是个凤凰男,婆婆是潮汕地区的农村妇女,大字不识一个。我和老公婚前早有约定:为了避免矛盾,婆婆最好不要和我们住在一起。但我产后还要上班,为了儿子,只好把婆婆接来一起住。  相似文献   

19.
正便秘是很多宝宝都遭遇过的肠道问题。看着宝宝憋红脸,使劲拉却拉不出的样子,着实让人心疼。究竟该如何处理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张思莱老师是如何应对宝宝的便秘问题的。1岁8个月小外孙便秘了有一次双休日我外出讲课,小外孙铭铭连着两天没有大便,加上蔬菜吃得少,便秘了。那天,由于大便太硬太粗,把肛门撑得生疼,铭铭虽有便意,但却哭着怎么都不肯大便了。我心疼极了,决定先试试我在医院常用的方法:用消毒好的棉签蘸着  相似文献   

20.
教育QA     
A宝宝生气时就扔东西,该怎么引导呢?宝宝快3岁了,最近一发脾气就扔东西,比如我们不给他玩手机或不让他看电视,他就把随手拿到的东西往地上扔,怎么说都没用,该怎么办呢?当父母不满足孩子的要求时,孩子有时就会想方设法达到目的:我发睥气、我扔东西,看你心疼不心疼。如果看到大人在意了,接着满足他的要求了,就形成了一种模式:不达到我的目的,我不高兴(心情)——我发脾气、摔东西(引起关注的行为)——父母在意,满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