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液体治疗对急性胰腺炎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普外科2000年1月~2006年12月1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液体治疗后的疗效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时间分为2组:2000年1月。2002年8月45例给予液体正平衡治疗为A组。2002年9月-2006年12月105例给予液体负平衡治疗为B组。2组均给予严密的肝功能、肾功能及血清电解质监测。结果2000年1月-2002年8月组40人中有12人发展成重症胰腺炎,死亡4人。另外5人为入院时已诊断为重症胰腺炎,死亡2人。2002年9月-2006年12月组98人中有13人发展成重症胰腺炎,无死亡病人。另外7人为入院时已诊断为重症胰腺炎,死亡2人。经过监测发现2种液体治疗均未对患者肝功能及肾功能造成损伤或加重损伤,且血清电解质也未出现明显异常,甚至得到合理纠正。结论对急性胰腺炎行早期液体治疗,尤其是行液体负平衡治疗能有效地预防急性胰腺炎病情进一步加重,即使对重症胰腺炎也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早期液体复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的影响.方法 2008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98例,根据收治科室的不同分为A、B组各49例,A组采用液体负平衡,B组采用液体正平衡.结果 B组病死率为14.3%,明显低于A组的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平衡液体复苏方案可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液体复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10月我院SICU 17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后24h内液体复苏量将患者分成A组与B组,各86例。A患者给予充分性液体复苏治疗,B组患者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 A组患者的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率、AKI持续时间、肌酐峰值及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使用率均较B组有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与B组患者在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发生率、CRRT使用时间、机械通气率、开腹手术率、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AKI发生率和持续时间以及肌酐峰值,减少CRRT的使用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较充分性液体复苏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对于重症胰腺炎患者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就诊后最初24h静脉内液体复苏速度与急性重症胰腺炎预后及恢复程度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6年间收治的8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对其治疗方案及其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就诊后24h内静脉内补液量占最初72h补液量的33%以上(早期液体复苏),B组为〈33%(晚期液体复苏)。将患者的死亡率、器官功能衰竭、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早期液体复苏)组43例,B组(晚期液体复苏组)39例,两组病例临床特征无显著性差异。两组72h总补液量无差别。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发病后24h静脉内总补液量如小于72h内总补液量的1/3可能导致更高的并发症或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刘永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16):2521-2523
目的对比早期适度液体复苏和快速大容量液体复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响,探讨早期适度液体复苏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方面的优点。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名,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早期快速大容量液体复苏的方式,观察组给予早期适度液体复苏的方式。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容量扩充达标时间、输液速度、液体潴留总量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容量扩容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的输液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液体潴留总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心功能不全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腹腔间隔综合征发生率、死亡率等并发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适度液体复苏可以有效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的血液循环,减少液体潴留,并很大程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致死率,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文占琴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239-240
目的了解液体复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BNP含量的变化,探讨BNP与补液量的关系,指导临床补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监护收治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晶胶比2∶1为界,分成3组,A组晶胶比<2∶1;B组晶胶比>2∶1,C组晶胶比等于2∶1,观察液体复苏对3组B型脑利钠肽(BNP)的变化。结果 60例患者早期不同晶胶比的液体复苏均可改善各组血液动力学,BNP随复苏液体总量的增加而增加,与液体量呈正相关。结论血浆BNP是反映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缺血缺氧变化的敏感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液体复苏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2例,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渗盐水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Ranson评分[(2.98±0.23)vs(3.52±0.38)]、APACHEⅡ评分[(8.54±2.33)vs(10.32±2.76)]和CTSI评分[(4.26±1.25)vs(5.76±1.38)]差异均较治疗前得到显著改善(P<0.05),且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8.75%vs 43.75%,P<0.05)。对照组中死亡病例12例(37.50%),观察组死亡4例(12.50%),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高渗盐水液体复苏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效果显著,并发症和死亡率较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浅谈液体复苏治疗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液体复苏治疗的有效性和重要性。方法回顾分析7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在早期(急性反应期)的液体复苏过程。观察治疗过程中呼吸衰竭、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并发症情况。治疗组:38例每日补液量3500~4000mL;对照组:37例每日补液量<3000mL,两组均禁食、胃肠减压生长抑素抑制胰腺分泌、抗感染、补充水电介质、补充胶体液、补充晶体液、中医通便等综合内科治疗方法。治疗组:呼吸衰竭5例,肾功能不全4例,心功能不全3例,死亡2例;对照组:呼吸衰竭11例,肾功能不全10例,心功能不全3例,死亡6例。治疗组在呼吸衰竭、肾功能不全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重症胰腺炎早期液体复苏时补充足量液体可降低呼吸衰竭及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促进肠动力恢复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以是否合并肠失动力作为分型标准对急性胰腺炎进行分型,共有168例合并肠失动力分型为重症急性胰腺炎.16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采用早期液体复苏及促进肠动力恢复.结果:16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中治愈166例,死亡2例.结论:将急性胰腺炎是否合并肠失动力作为评估病情轻重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重症胰腺炎急性液体积聚手术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至2011年的11例重症胰腺炎急性液体积聚患者两侧腹小切口腹膜后引流术后的效果。结果 11例均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随访满意。结论两侧腹小切口腹膜后引流术治疗重症胰腺炎急性液体积聚,具有简便、有效,组织损伤小、引流通畅、见效快和缩短病程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肠外早期给予谷氨酰胺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我科收住的3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6例,采用常规肠外营养支持治疗(35Kcal/kg),实验组16例,采用常规肠外营养加谷氨酰胺0.5mg/(kg d)支持治疗。记录患者第1、7天APACHE-Ⅱ评分、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白蛋白、免疫球蛋白、感染率。结果肠外早期给予谷氨酰胺可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营养情况,提高免疫力,降低APACHE-Ⅱ评分,减少感染率。结论早期肠外给予谷氨酰胺可以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和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2月至2008年2月32例通过手术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均在适当的时机选择手术治疗,结果治愈24例,死亡8例。结论正确选择时机以及方式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方法,提高其治疗水平。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6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例随机分为非手术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结果非手术治疗组84例,死亡8例,手术治疗组80例,死亡16例,非手术治疗组明显优于手术治疗组。结论对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早期行内镜鼻胆管引流术能明显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急性重症胰腺炎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合理治疗方案。方法:以1998年6月~2008年9月间收治的6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作研究对象,比较手术组与非手术组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率。手术组:1998年6月~2003年11月以手术治疗为主的35例患者;非手术组:2003年12月~2008年9月以早期非手术治疗为主的33例患者。结果:手术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非手术组,两组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采用早期非手术治疗能有效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大多数重症急性胰腺炎可经非手术治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2008年10月的4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例,对治疗方案与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为制定完善的诊疗方案提供参考。结果全部患者均使用禁食胃肠减压、早期使用抗生素、生长抑素(14肽)、抑肽酶和全肠外营养等治疗,36例痊愈出院,4例因合并冠心病、糖尿病等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而死亡。结论早期应用抗生素、生长抑素(14肽)、抑肽酶和全肠外营养等治疗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治疗中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比较不同手术时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5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A组(早期手术组)28例和B组(延期手术组)28例,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尿淀粉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经比较发现,术后A组患者的血、尿淀粉酶均低于B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患者满意率高于B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早期手术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预后较佳,综合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期液体复苏治疗策略并评估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研究标准的38例SAP病人液体复苏治疗的相关资料,根据入院后扩容达标时间分为快速扩容达标组(A组,自入院24h内,18例)、控制扩容达标组(B组,自入院24~72h内,20例)。血容量达标标准应满足下面2项或2项以上:(1)心率〈120次/min;(2)MAP65~85mmHg;(3)尿量≥1ml/kg.h:(4)HCT≤35%。结果扩容达标时间,A组显著短于B组(P〈0.05);红细胞压迹HCTA组显著低于B组(P〈0.01);输液速率A组显著高于B组(P〈0.05);液体潴留总量B组显著低于A组(P〈0.05);机械通气率A组显著高于B组(P〈0.05);入院时APACHEⅡ评分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扩容达标后A组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急性反应期,控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和预防体液潴留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手术治疗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10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0例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尊重患者意愿的情况下将其分为治疗组(24例)与对照组(26例),其中治疗组患者采用非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均采用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26例患者,死亡2例,死亡率为7.6%,对照组患者死亡5例,死亡率为20.8%,对照组死亡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治疗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并不能降低其胰腺坏死、感染等情况。结论: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非手术治疗,可以降低其感染率及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应用肠外(静脉)补充维生素B1预防迟发性胰性脑病的效果,并根据其疗效进一步证实维生素B1在迟发性胰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实验组(374例)为需要禁食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给予欣维21ml加于补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308例)为需要禁食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当时未给予肠外补充维生素B1。比较两组迟发性胰性脑病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在急性胰腺炎急性期死亡14例外,其余治愈和好转的病例中未发生1例迟发性胰性脑病;对照组在急性胰腺炎急性期死亡21例外,其余在恢复期后发生迟发性胰性脑病6例,其中4例死亡,另2例应用维生素B1治愈。结论对于急性胰腺炎特别是重症而需禁食者早期肠外补充维生素B1可望防止迟发性胰性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永强  杨进华 《河北医药》2006,28(5):378-379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本院1998年1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76例重症胰腺炎分为手术治疗组46例、非手术治疗组30例,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手术组死亡18例,病死率为39.13%,非手术死亡2例病死率6.67%,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93,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非手术治疗优于手术治疗效果,同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