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肾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缺血后处理加再灌注组(I-postC组),每组10只。建立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模型,即橡皮带环绕大鼠双后肢根部阻断血流4h再恢复血流灌注4h。对照组大鼠仅松弛环绕橡皮带不阻断血流,I-postC组大鼠则在再灌注前附加反复3次缺血5 min-再灌注5 min操作,即缺血后处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各组大鼠血浆肌酐(Cr)、尿素氮(BUN)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肾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采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统计其定量结果并计算Bcl-2/Bax比值;TUNEL染色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肾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电镜下观察肾组织超微结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R组和I-postC组大鼠血浆Cr、BUN和CRP水平均明显增高(P<0.01);与IR组比较,I-postC组大鼠血浆Cr、BUN和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IR组和I-postC组大鼠肾组织中Bax和Bcl-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Bcl-2/Bax比值降低(P<0.05);与IR组比较,I-postC组大鼠肾组织中Bax表达水平降低(P<0.05),Bcl-2表达水平升高(P<0.01),Bcl-2/Bax比值升高(P<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与对照组比较,IR组大鼠肾组织中凋亡细胞明显增多;与IR组比较,I-postC组大鼠肾组织中凋亡细胞明显减少。透射电镜下观察,对照组大鼠肾组织细胞结构清晰完整;IR组大鼠肾组织中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核固缩,溶酶体和致密颗粒沉积增多,线粒体数目减少,部分线粒体嵴断裂或模糊,肾小球足突细胞突起不规则、融合,有空泡现象,粗面内质网扩张;与IR组比较,I-postC组大鼠肾组织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及肾小球损伤有一定程度改善。结论:LIR可诱发大鼠肾组织细胞凋亡,缺血后处理可抑制肢体缺血再灌注后的肾细胞凋亡,对改善大鼠肾功能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缺血后处理(I-postC)对大鼠双侧后肢缺血再灌注(I/R)后肺损伤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阻断肾下腹主动脉建立大鼠双侧后肢I/R损伤模型.4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预处理(IPC)组及I-postC组,每组再随机分为两个亚组(n=8),并分别于再灌注后12 h,24 h取标本.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湿/干重比、丙二醛(MDA)及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变化.原位杂交和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肺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ICAM-1蛋白表达.结果 IPC组和I-postC组的各项指标均明显减少,与I/R组比较差异十分显著(P<0.01),但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I-postC能减轻大鼠双侧后肢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与IPC可能存在共同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诱发肺损伤的影响。方法48只SD健康雄性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组)、肝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山莨菪碱预处理组(A组),各16只。S组只做解剖肝门,IR组和A组制备70%大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A组于阻断肝血流前30 min,静脉注射山莨菪碱2 mg/kg,S组和IR组静脉注射等剂量的0.9%氯化钠溶液。大鼠于再灌注后3 h处死,取肺脏组织,HE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计算肺湿/干重(W/D)比值。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氧化氢还原法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肺组织血红素氧合酶-1(HO-1)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的表达。结果肺组织HE染色病理改变,IR组和A组肺损伤较S组重,A组肺损伤较IR组轻;与S组比较,IR组和A组肺组织W/D比值、MDA含量、MPO活性、HO-1和iNOS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P < 0.01),SOD活性明显降低(P < 0.01);与IR组比较,A组肺组织W/D比值、MDA含量、MPO活性、iNOS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 < 0.01),肺组织HO-1蛋白表达和SOD活性均明显升高(P < 0.01)。结论山莨菪碱预处理可减轻大鼠肝缺血再灌注诱发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4.
吕强  胡云霞  李美亭  苏文杰 《四川医学》2018,39(11):1225-1228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在大鼠肺缺血再灌注(LIR)损伤的作用及对肺内水通道蛋白-1(AQP-1)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组)和帕瑞昔布组(P组)。建立单侧LIR模型,检测肺湿/干重比值(W/D),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肺组织内TNF-α、IL-6含量,AQP-1表达情况。结果 LIR后,肺组织内TNF-α、IL-6明显增多(P<0. 05),肺湿/干重比值也增加(P<0. 05);与I组相比,以上指标在P组中均降低(P<0. 05)。肺组织形态学检测显示,LIR造成肺组织损伤严重,但P组较I组明显减轻。与C组相比,缺血再灌注明显抑制肺组织内AQP-1表达(P<0. 05);但P组表达水平较I组高(P<0. 05)。结论帕瑞昔布可抑制肺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炎症反应,增加AQP-1表达,从而减轻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肢体缺血预处理(IPC)减轻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肢体缺血再灌注组(LIR组)、肢体缺血预处理组(IPC组)和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L-NAME组(L-NAME组),每组8只。对照组不阻断双后肢血流;LIR组以橡皮带阻断双后肢血流4 h后恢复血流灌注4 h;IPC组预先阻断双后肢血流5 min后恢复血流灌注5 min,反复4次后操作同LIR组;L-NAME组操作同IPC组,于松带前15 min静脉滴注L-NAME。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浆NO、内皮素-1(ET-1)、丙二醛(MD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肝组织NO、ET-1、MDA、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和DNA双链百分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IR组血浆NO、ET-1、MDA、ALT、AST含量和肝组织NO、ET-1、MDA、MPO含量均升高(P<0.05),DNA双链百分率下降(P<0.05);与IPC组比较,LIR组和L-NAME组血浆ET-1、MDA、ALT、AST含量和肝组织ET-1、MDA和MPO含量均升高(P<0.05),血浆及肝组织NO含量和DNA双链百分率下降(P<0.05);L-NAME组与LIR组比较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O参与了肢体IPC对大鼠LIR后肝脏的保护效应,可能与NO抑制了ET-1的缩血管作用有关,也可能与减少白细胞过度聚集活化和减弱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姜黄素预处理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肺损伤时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肢体缺血2h再灌注3h继发肺损伤模型.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S组)及肢体缺血再灌注组(IR组)分别给予等容量(2 mL)的生理盐水;姜黄素预处理组(C50、C100和C200组)和姜黄素对照组(C组)分别于缺血前2h经腹腔注射姜黄素50、100、200和200 mg/kg; IR组、C50组、C100组和C200组行肢体缺血再灌注.再灌注末行血气分析,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W/D),分别测定血浆及肺组织中的丙二醛( 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的肺组织病理损伤较重,PaO2和SOD活性降低,W/D及MDA含量升高(P<0.01);与IR组比较,C50组、C100组和C200组减轻了肺组织病理损伤,PaO2和SOD活性升高,W/D及MDA含量降低(P<0.05或P<0.01).结论 姜黄素预处理可抑制肢体缺血再灌注肺损伤大鼠脂质过氧化反应而发挥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五味子乙素(SchB)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HSPA12B/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模型组)、低剂量五味子乙素组(SchB 3 mg·kg-1,SchB1组)、中剂量五味子乙素组(SchB 10 mg·kg-1,SchB2组)和高剂量五味子乙素组(SchB 30 mg·kg-1,SchB3组)。假手术组大鼠不插栓线;模型组大鼠建立脑缺血2 h再灌注22 h模型;SchB1、SchB2和SchB3组分别用不同剂量的SchB预先给药7 d后再造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检测大鼠神经功能障碍情况,通过脑组织含水量的测定检测脑组织水肿情况,甲苯胺蓝染色检测脑组织形态学改变,ELISA法检测脑组织匀浆中核因子kappa 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脑组织中热休克蛋白A12B(HSPA12B)、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和磷酸化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升高(P<0.01),脑组织含水量升高(P<0.01),脑组织结构疏松,间质出现水肿,NF-κB、TNF-α、IL-1和IL-6水平升高(P<0.01),HSPA12B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SchB1、SchB2和SchB3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P<0.01),SchB2和SchB3组脑组织含水量减少(P<0.05),神经细胞水肿减轻,空泡减少,NF-κB、TNF-α、IL-1和IL-6水平降低(P<0.05或P<0.01),SchB2和SchB3组HSPA12B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SchB1、SchB2和SchB3组p-Akt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结论:SchB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HSPA12B/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再灌注时炎症反应对神经细胞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8.
①目的 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M)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损伤中的作用.②方法 采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肢体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与CGRP8-37(ADM受体阻断剂)+IR组,每组10只.分别测定各组动物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浆ADM,肺湿干比(W/D)及肺组织中丙二醛(MDA)、黄嘌呤氧化酶(XOD)、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③结果 IR组与对照组比较,PaO2降低,血浆ADM和肺组织MDA、XOD、MPO含量升高,肺组织SOD含量下降(P<0.05).CGRP8-37+IR 组较IR组各项损伤指标加重(P<0.05).④结论 大鼠LIR后可引起急性肺损伤,机体的氧化应激状态可能是其发生机制之一;肾上腺髓质素可能参与了该过程.  相似文献   

9.
辛夷挥发油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辛夷挥发油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辛夷挥发油治疗组(0.05mL/kg和0.10mL/kg).观察治疗前后肾组织病理学与肾功能改变、P-选择素(P-selectin)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结果 肾缺血再灌注后,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学明显改变,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明显升高(P<0.01),P-selectin和ICAM一1表达增高(P<0.01);辛夷挥发油治疗组(0.05 mL/kg和0.10 mL/kg)大鼠肾组织病理学轻微改变,BUN与Scr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p-selectin表达受抑制(P<0.05),ICAM-1表达受抑制(P<0.01).结论 辛夷挥发油能抑制P-selectin与ICAM-1的表达,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卫琰  朱刚  奚栋华  周晓鸣  李立志 《海南医学》2016,(18):2934-2936
目的:研究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缺血再灌注组(PHC-IR组),每组各10只。经腹腔全麻后对PHC-IR组实行高碳酸通气模式(吸入10%CO2+90%空气混合气体)3 h,使该实验组大鼠血气PaCO2达到并维持于60~80 mmHg。其余两组,吸空气3 h。IR组和PHC-IR组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分离股动脉后阻断双侧股动脉血流4 h后(再灌前),松夹,恢复血流后观察4 h (再灌后),SH组仅手术分离双侧股动脉,记录各组大鼠机械通气前、机械通气后3h、再灌注前、再灌注后的血气分析。后处死大鼠,取左肺下叶组织,行肺湿干值(W/D)测定,光镜下观察肺组织形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8的水平。结果再灌注后PHC-IR组PaO2值为(70.7±6.8) mmHg,较IR组的(60.7±4.9) mmHg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C-IR组大鼠肺组织W/D值为(4.86±0.53),明显低于IR组的(5.64±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R组大鼠肺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间质水肿,并有炎性细胞浸润;SH组和PHC-IR组大鼠的肺泡结构较完整,肺间质肺泡腔渗出水肿较IR组减轻。PHC-IR组大鼠肺组织中TNF-α为(0.44±0.06)μg/L,IL-8为(28.3±2.6)μg/L,均明显低于IR组的(0.83±0.18)μg/L和(33.4±3.8)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可以减轻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1.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缺血前经门静脉注射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2组,生理盐水处理组(IR组)和GSH预处理组(GPC组),缺血前分别经门静脉主干注射生理盐水或GSH 3 ml/kg,15 min后阻断左、中叶肝蒂45 min,再开放肝蒂40 min,建立约70%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前及再灌注末经下腔静脉穿刺抽血,测血清ALT、AST含量;取左叶肝组织,测丙二醛(MDA)含量和P-选择素表达情况.结果:缺血前2组血清ALT、AST水平、左叶肝组织MD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再灌注末,GPC组血清ALT、AST水平、缺血肝组织MDA含量和P-选择素蛋白表达低于IR组(P均<0.05).结论:缺血前经门静脉途径注射GSH可以有效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该作用可能与减少血循环中自由基含量、抑制肝组织P-选择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甙(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对肺缺血再灌注时环氧化酶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日本大耳兔均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缺血再灌注 三七总皂甙(PNS组).检测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黄嘌呤氧化酶(XO)活力,肺组织环氧酶-1(COX-1)、环氧酶-2(COX-2)蛋白表达;肺组织COX-1mRNA、COX-2 mRNA表达.结果:PNS组血清MDA、XO均显著低于IR组,SOD明显高于IR组(P<0.05和P<0.01);PNS组肺组织COX-2蛋白和COX-2mRNA表达皆显著低于IR组(均P<0.01),肺组织COX-1蛋白和COX-1 mRNA表达三组间无明显变化.结论:PNS可通过增强抗氧化应激和下调肺组织COX-2蛋白及其基因的表达而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在体大鼠肺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模型,探讨呼吸性酸中毒酸化预处理 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36只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分 为对照组(S组)、IR组和实验组(RA组),每组12只。S组开胸游离左肺门,未行阻断;IR组阻断肺门45 min后再灌注 180 min;RA 组游离左肺门后,调节呼吸参数,使呼气末二氧化碳压力(pressure of end tidal carbon dioxide,PETCO2)达 到56~65 mmHg(1 mmHg=0.133 kPa)并维持5 min,然后同IR组处理。计算肺湿干重比值(wet/dry,W/D)和肺通透指数 (lung ermeability index,LPI),进行肺组织病理学观察,并检测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与S组相比,IR组和RA 组在 IR后W/D和LPI均上升(均P<0.05),RA 组W/D和LPI升高的程度低于IR组(P<0.05);RA 组肺LPI和病理学评分较IR组显 著降低(均P<0.01)。IR后,与S组相比,IR组和RA组肺组织MMP-9表达明显增加(均P<0.01),但RA组肺组织MMP-9蛋 白表达明显低于IR组(P<0.01)。结论:肺IR损伤后MMP-9蛋白表达增强,血管通透性增加,炎性渗出增加,呼吸性酸 中毒酸化预处理能抑制MMP-9蛋白表达,减少大鼠肺IR损伤后的炎性渗出,对肺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鼠在体肺低温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为探讨缺血-再灌注(IR)对移植肺损伤的可能机制,建立大鼠在体肺低温IR损伤模型。方法:模拟临床肺移植建立大鼠在体肺低温IR损伤模型。分别于游离左肺门(对照组,A组)、缺血4h(缺血组,B组)和缺血4h再灌注4h(IR组,C组)后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气道峰压(Paw)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蛋白含量和左肺含水量,并取左肺组织作病理学观察。结果:所有动物术后全部存活。PaO2、Paw、BALF蛋白含量及左肺含水量,C组与A组及B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1);三组间PaCO2无明显差异(P>0.05);肺病理改变以C组最严重。结论:该方法的建立为研究IR对移植肺的损害机制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5.
缺血预处理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 (IP)对兔肺缺血 /再灌注 (I/ R)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将 3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 (C组 )、缺血 /再灌注组 (I/ R组 )和缺血预处理组 (IP组 ) ,每组 10只。对比观察各组同侧肺静脉血氧分压 (Pa O2 )、肺湿 /干重比、血清及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丙二醛 (MDA)、髓过氧化物酶 (MPO)含量和肺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再灌注后 I/ R组 Pa O2 呈进行性下降 ,尤以再灌注 30 min内明显 ;IP组 Pa O2 、SOD活性和 MPO含量均优于 I/ R组 (P <0 .0 5 ) ,肺湿 /干重比和 MDA含量均低于 I/ R组 (P <0 .0 1) 。结论 :肺的缺血预处理可通过减轻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提高机体抗氧化自由基的能力 ,减轻 I/ R损伤 ,起到保护肺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当归对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 2 5只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 ,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单纯肾缺血再灌注 (IR)组和当归注射液 (RAS)处理IR(RAS IR)组。肾缺血 1h再灌注48h时 ,取肾作电镜检查 ;测血清肌酐 (Cr)、肾组织中ATP酶活性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的含量。结果 :IR组肾组织变性改变显著 ,RAS IR组病变轻微。同对照组相比 ,IR组血清Cr含量升高 (P <0 .0 5 ) ,肾中ATP酶活性和bFGF含量降低 (P <0 .0 5和P <0 .0 1) ;RAS IR组较IR组血清Cr含量降低 (P <0 .0 5 ) ,肾中ATP酶活性升高(P <0 .0 5 ) ,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RAS IR组肾中bFGF含量较IR组和对照组均升高 (P <0 .0 1和P<0 .0 5 )。结论 :当归可能通过保护ATP酶、诱bFGF产生而减轻IR肾损伤。  相似文献   

17.
细胞凋亡和Bcl-2、Bax基因在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在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以及Bcl-2和Bax基因的调控.方法:健康日本大耳白兔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肺缺血再灌注损伤1 h、3 h和5 h组.复制在体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TUNEL法观测肺组织细胞凋亡;予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肺组织细胞Bcl-2、Bax蛋白和基因表达.结果: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凋亡指数(AI)及Bax蛋白、BaxmRNA水平进行性升高;Bcl-2蛋白及Bcl-2mRNA先升高而后下降(均P<0.01).凋亡指数(AI)与Bax蛋白及Bax mRNA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0.926,0.933;均P<0.01),而与Bcl-2蛋白/Bax蛋白及Bcl-2mRNA/BaxmRNA的比值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0.836,-0.879;均P<0.01).结论:肺组织细胞凋亡参与了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Bcl-2/Bax的比值下降是促进凋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源性肾上腺髓质素( ADM)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心肌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肢体缺血再灌注组(LIR组)和ADM+ LIR组(ADM组),每组10只.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大鼠血浆和心肌组织中内皮素-1(ET-1)含量的变化;比色法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