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观察同期放化疗治疗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初步临床效果并分析预后因素.方法 选择31例Ⅱ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初治患者,均接受根治性调强放疗(IMRT)+门冬酰胺酶方案化疗和辅助化疗.结果 31例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1~2级的口腔炎、骨髓抑制和口干.放疗后3个月完全缓解率达83.9%(26/31),2年总生存率为77%.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均显示国际预后指数(IPI)、近期疗效是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 Ⅱ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行同期放化疗易于耐受,可获得较高的近期局部完全缓解率和总生存率,IPI及近期疗效是主要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培门冬酶联合GEMOX方案治疗初治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分析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间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初治鼻腔NK/T细胞淋巴瘤12例,采用P-GEMOX治疗,具体剂量为吉西他滨800~1 000 mg/m2,d1,8;奥沙利铂130 mg/m2,d1;培门冬酶2 500 IU/m2,d2,每21天为1个周期。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  12例患者中1例出现急性胰腺炎退出治疗,余11例在接受P-GEMOX方案2个周期治疗后,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7例,疾病稳定(SD)2例,疾病进展(PD)1例,客观有效率(ORR)为72.7%,疾病控制率(DCR)为90.9%。全组患者2年总生存(OS)率达90.9%。11例患者接受中位6个周期的P-GEMOX方案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8%,7例患者出现骨髓抑制(63.6%),5例患者出现转氨酶升高(45.5%),4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36.4%),2例患者出现凝血因子异常(18.2%),无一例患者出现严重过敏反应、血栓形成及血糖异常。   结论  培门冬酶联合GEMOX方案治疗初治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疗效好,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结外 NK/ T 细胞淋巴瘤行培门冬酶与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09年6月至2014年12月病理诊断为结外 NK/ T 细胞淋巴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培门冬酶组和左旋门冬酰胺酶组,两组均采用放疗以及以铂类为基础的两联方案化疗。在治疗结束后评价并对比患者的近期、远期疗效以及毒副反应。结果:共搜集结外 NK/ T 细胞淋巴瘤患者171例,其中培门冬酶组86例,左旋门冬酰胺酶组85例,近期疗效比较,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个月、6个月、1年生存率比较,经Logrank 检验,P =0.000<0.05,培门冬酶组的3个月、6个月、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左旋门冬酰胺酶组;两组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血液学毒性及恶心、呕吐等反应,恶心、呕吐、过敏、高血糖等发生率比较,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白细胞、血小板下降、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比较,P >0.05。结论:培门冬酶较左旋门冬酰胺酶可明显提高结外 NK/ T 细胞淋巴瘤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L-GEMOX方案对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证实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均接受L-GEMOX方案治疗,至少接受2个周期。32例患者接受4个周期化疗后行疗效评价,诱导化疗后行序贯累计野放疗。结果:32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诱导化疗后完全缓解(CR)率为53.1%(17/32),部分缓解(PR)率为31.3%(10/32),疾病稳定(SD)率为9.4%(3/32),疾病进展(PD)率为6.3%(2/32)。完成放射治疗后,CR率为62.5%(20/32), PR率37.5%(12/32),有效率为100%。临床特征分析显示原发部位、临床分期与患者近期疗效相关(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黏膜炎、转氨酶升高及血糖波动等,多为轻中度,予对症处理或化疗停止后很快缓解。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培门冬酶及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 L-GEMOX)作为一线诱导化疗方案,对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近期疗效佳,不良反应轻,安全性好,是Ⅰ期、Ⅱ期鼻NK/T细胞淋巴瘤新的治疗选择。将来需进一步开展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评估L-GEMOX方案能否改善结外NK/T 细胞淋巴瘤的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2月至2008年4月收治的37例经病理证实的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nnArbor分期,Ⅰ期17例,Ⅱ期15例,Ⅲ期1例,Ⅳ期4例。单纯放疗8例,单纯化疗9例,其余20例采用放化疗联合治疗。单因素分析采用Kap lan-M e ier法,多因素分析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全组中位生存时间27月,3年总生存(OS)率为50.0%,放化疗联合、单纯放疗、单纯化疗3年生存率分别为77.8%、50.0%、0%。单纯放疗、放化疗联合治疗后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化疗(P〈0.01);放化疗联合与单纯放疗治疗后3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单纯化疗CR 1例(11.1%),单纯放疗CR 6例(75.0%),放化疗联合CR 16例(80.0%),单纯放疗、放化疗联合治疗后CR率明显高于单纯化疗(P〈0.01);放化疗联合与单纯放疗治疗后C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PS评分、IPI、LDH水平、临床分期、治疗模式、首程治疗后CR率等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首程治疗后CR率、PS评分是鼻腔NK/T细胞淋巴瘤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结论鼻腔NK/T细胞淋巴瘤单纯放疗、放化疗联合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常规化疗,化疗加入放疗并未改善生存率。首程治疗后CR率、PS评分可作为判断鼻腔NK/T细胞淋巴瘤预后的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6.
ⅠE~ⅡE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放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分析ⅠE~ⅡE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以放疗为主的治疗结果。方法 1983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收治105例经免疫组化证实的Ⅰ~Ⅱ期原发鼻腔T/NK细胞淋巴瘤。根据Ann Arbor分期,Ⅰ期83例,ⅡE期22例。根据原发肿瘤局限于鼻腔或直接侵犯邻近器官,将Ann ArborⅠE期分为局限ⅠE期(37例)和超腔ⅠE期(46例)。全组31例接受单纯放疗,34例放疗后化疗,37例化疗后放疗,3例单纯化疗。结果 全组5年总生存率(OS)和无进展生存率(PFS)分别为71%和59%。ⅠE、ⅡE期5年OS分别为78%、46%(P〈0.01),5年PFS分别为63%、40%(P〈0.01)。91例(87%)治疗后达完全缓解(CR)。接受先放疗的65例中,54例达CR(83%);而先接受化疗的40例中,仅有8例达CR(20%)。接受单纯放疗或综合治疗的102例中,单纯放疗的5年OS、PFS分别为66%、61%,综合治疗的分别为76%、61%(P〉0.05)。结论 早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对常规化疗的反应率明显低于放疔。放疗为主的治疗能取得较好治疗效果,化疗加入放疗未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SMILE方案治疗NK/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006年11月至2008年2月,5例初治和5例复发NK/T细胞淋巴瘤患者接受SMILE方案(甲氨蝶呤、异环磷酰胺 、左旋门冬酰胺酶、依托泊苷等)化疗。1例患者进一步接受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支持下的超大剂量化疗,2例患者进一步接受局部放疗。结果 10例患者中有 8例可以评价疗效,总有效率50 %(4/8),无完全缓解。其中初治和复发患者有效率均为50 %。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氨基转移酶升高,其中Ⅲ~Ⅳ度粒细胞减少占65 %,发热性粒细胞减少占25 %,Ⅲ度氨基转移酶升高占10 %,其他不良反应少见,无治疗相关死亡。26.1 %患者由于严重的不良反应中止治疗。结论 SMILE治疗复发耐药的NK/T细胞淋巴瘤有一定疗效,但不良反应明显,目前尚不能作为复发难治NK/T细胞淋巴瘤的标准一线方案。  相似文献   

8.
袁文志  梁勇  潘晓芳  姚素萍  刘倩  王明山 《癌症进展》2016,14(10):1007-1009
目的:探究培门冬酶联合吉西他滨、顺铂和地塞米松方案治疗NK/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培门冬酶联合吉西他滨、顺铂和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CHOPL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患者2年内生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消化道反应、高血糖和过敏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2年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中位总生存时间(OS)均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培门冬酶联合吉西他滨、顺铂和地塞米松方案治疗NK/T细胞淋巴瘤具有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易昆  双跃荣  涂瑾 《实用癌症杂志》2016,(11):1910-1911
培门冬酶(Pegylated L-asparaginase)是化学聚合体聚乙二醇(Pegylated glycol)与门冬酰胺酶蛋白共价连接所产生的复合物,能有效地完整保留门冬酰胺酶的生物活性,同时极大降低了人体免疫系统的识别能力,大大降低和消除由免疫系统造成的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本研究对我科80例初治NK/T细胞淋巴瘤的住院患者分别接受门冬酰胺酶及培门冬酶联合化疗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分析比较门冬酰胺酶及培门冬酶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64例早期原发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疗效,探讨其预后因素.方法:收集1993年6月至2005年10月间收治的64例早期原发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资料。根据Ann Arbor分期标准,64例患者均为ⅠE/ⅡE期,单纯放疗23例,其余41例接受放、化联合治疗。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多因素分析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全组中位生存时间41个月,5年总生存(OS)率为59.17%.单纯放疗组和联合放化疗组5年OS率分别是57.86%和61.45%(P=0.47),二者对生存率影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治疗前PS评分≥2分、初诊时病灶超腔、首程治疗完全缓解率(CR)低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结论:对早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放疗加CHOP方案化疗对远期生存率没有提高。治疗前PS评分、初诊时病灶是否超腔、首程治疗完全缓解率.可作为判断鼻腔NK/T细胞淋巴瘤临床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非特异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NOS)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原发性肺PTCL-NO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例1为44岁女性,诊断为原发性肺PTCL-NOS,行GLD方案(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地塞米松)化疗后疾病进展,1个月后因呼吸衰竭死亡。例2为46岁男性,诊断为原发性肺PTCL-NOS,行CHOP方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化疗后病灶较前缩小,达到部分缓解,生存中。结论肺PTCL-NOS临床罕见,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容易误诊,获取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关键。目前尚无标准化疗方案,预后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对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GSS)继发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阴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K-ALCL)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GSS继发ALK-ALCL患者的诊治经过,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该患者因皮肤斑块、左腋下包块活组织检查确诊为GSS,经激素、干扰素、硼替佐米联合化疗等治疗,病情迁延不愈。4年后出现干咳、发热,经支气管镜肺活组织检查确诊为ALK-ALCL,左腋下包块穿刺活组织检查确诊为GSS。给予CHOP方案化疗效果欠佳,换用GEMOX+DEX方案治疗病情有所改善,终因肺部感染死亡。结论 GSS继发ALCL罕见,诊断依据病理学检查,治疗以化疗为主,预后主要取决于ALCL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由于利妥昔单抗(rituximab)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中的广泛应用,与其相关的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pneumonia,IP)陆续报道,后者诊断和治疗的特殊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探讨B细胞NHL患者在应用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R-CHOP)方案化疗后发生IP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以期分析早期诊断的方法和有效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徐汇区中心医院肿瘤科103例初治的B细胞NHL的临床资料,其中61例接受R-CHOP方案化疗,42例接受CHOP方案化疗。结果:初治接受R-CHOP方案化疗后IP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用CHOP方案化疗(14.8% vs 2.4%,Ρ<0.05)。R-CHOP方案组男性吸烟(38.1% vs 2.5%)、有B症状(发热、盗汗、6个月内体重减轻10%,33.3% vs7.0%)的患者发生IP的发生率明显增高(Ρ<0.05)。IP的主要症状是发热、胸闷和干咳,胸部CT检查目前是主要诊断依据。10例IP患者全部使用激素联合抗菌药物治疗,9例患者症状和肺部体征明显改善,1例患者因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混合性感染治疗无效而死亡。R-CHOP组发生IP患者与未发生IP患者比较化疗前T淋巴细胞亚群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化疗后CD4、CD4/CD8值呈现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Ρ>0.05),CD8值(化疗前37.11±8.87,化疗后42.44±6.52)则明显增高(Ρ<0.05)。结论:B细胞NHL患者在应用R-CHOP方案化疗后应警惕IP的发生,尤其是吸烟、有B症状的患者。早期诊断和激素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化疗前、后监测T细胞亚群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成人型肺母细胞瘤五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与目的 肺母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肺部原发恶性肿瘤,分为成人型肺母细胞瘤和儿童胸膜肺母细胞瘤。本文主要讨论成人型肺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我院从1964 年4 月至2004年3月收治的5例成人型肺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有关国内外文献。结果 5 例中男3 例,女2例;发病年龄22~70岁;以咳嗽、咳血丝痰为主要症状,次为胸闷、胸痛;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肺部单发实性肿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痰细胞学检查均没有发现肿瘤细胞。3 例行肺叶切除加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1例行左全肺切除加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1例行肺楔形切除术并行术后化疗。到随访结束,3 例死亡,2 例生存,生存期最短6个月,最长11年。结论 肺母细胞瘤术前难明确诊断。治疗以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为主,对放疗及化疗不敏感,预后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继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诊治方法.方法 报道1例PTCL继发DLBCL病例的诊治经过,分析该例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反应,复习文献探讨该类疾病的机制及预后.结果 患者诊断PTCL非特指型(PTCL-NOS)明确,治疗后出现以EB病毒(EBV)阴性DLBCL为表现的第二肿瘤,其临床特点及发病间隔与之前国外报道类似,可能涉及肿瘤细胞、微环境及治疗等多方面因素.该例患者初步治疗有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结论 PTCL-NOS继发EBV阴性DLBCL非常罕见,发病机制和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探讨去甲氧柔红霉素(IDA)联合阿糖胞苷(Ara-C)组成的IA方案诱导治疗不同预后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初治AML患者应用IA方案治疗1个疗程后的临床资料。结果 预后良好组12例,完全缓解(CR)率83.3 %(10/12),部分缓解(PR)率16.7 %(2/12),总有效(OR)率100 %(12/12);预后中等组26例,CR率73.1 %(19/26),PR率19.2 %(5/26),OR率92.3 %(24/26);预后不良组22例,CR率59.1 %(13/22),PR率13.6 %(3/22),OR率72.7 %(15/22);三组患者OR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3)。随访2年,预后良好组无复发生存(RFS)率100.0 %,预后中等组53.8 %,预后不良组45.5 %,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化疗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粒细胞缺乏所致感染,未见严重的非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结论 预后良好组AML使用IA方案诱导化疗OR率和2年RFS率高,可作为首选方案,而预后中等、不良组RFS率较低,应尽早考虑移植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原发性卵巢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of the Ovary,SCCO)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  方法  对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4例SCCO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4例SCCO患者平均发病年龄43.75(17~57)岁;绝经后2例, < 30岁l例。Ⅰ期1例,Ⅲ~Ⅳ期3例。除1例无法分型外,余3例均为肺型。4例患者中1例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3例行减瘤术;4例患者术后均给予铂类为基础的多药联合化疗,3例行TC方案化疗,无术后放疗者。本组治疗后随诊7~30个月,2例于初次诊断后的9、12个月死于本病,2例治疗后分别生存7、30个月,无复发迹象。  结论  SCCO较罕见,预后差,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用于鉴别诊断。治疗上以减瘤术及术后铂类为基础化疗为主要手段,最优化疗方案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克隆型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我院诊断的3例双克隆型MM,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病例1患者抗SSA强阳性(++),SSB(+),抗Ro-52强阳性(++),被诊断为IgG-KAP并IgA-LAM型MM合并干燥综合征.经VAD方案化疗后IgG-KAP型M蛋白消失,出院后给以TCD方案维持治疗,目前病情平稳.病例2患者被诊断为IgG-KAP并游离KAP型MM,给予VAD方案化疗后IgG降至正常水平,出院后给以TCD方案维持治疗,目前病情平稳;病例3患者诊断为IgG-KAP并IgA-KAP型MM,合并肾功能不全及高钙血症,给予TCD方案并结合透析治疗,1个月后死于肾功能衰竭;结论:双克隆型MM罕见,临床表现多样,预后可能较差,尚需更多的病例以总结其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9.
王彬  王波  初向阳  张连斌 《中国肿瘤临床》2013,40(19):1192-1195
  目的  探讨原发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及其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0年4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3例肺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和随访资料。  结果  13例肺MALT淋巴瘤患者中,男8例,女5例,男女比例1.6∶1;发病年龄21~67岁,中位年龄59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部不适6例,咳嗽2例,发热2例,胸痛1例,还有2例无明显不适症状;有1例合并有干燥综合征。胸部CT表现为3例有肺实变影伴有支气管充气征,3例有斑片影,4例中出现团块影,还有3例可见磨玻璃结节影,其中10例患者表现为双肺均有病变,另有4例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1例伴有胸腔积液。6例行手术治疗,其中3例术后辅以化疗,4例患者单纯行化疗,方案主要为CHOP方案或R-CHOP方案,3例患者仅行对症支持治疗。13例中1例失访,随访时间1~11年。1例于确诊4年后出现疾病进展,并于11年后死亡,1例因化疗不良反应于确诊后2年内死亡,余10例至今仍生存,且无疾病进展。  结论  肺MALT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像学缺乏特异性改变,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对于那些病变局限,尤其是常规方法无法取得病理的患者,手术切除病灶既能明确诊断,又能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在该病的诊治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该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维奈克拉在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移植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诱导治疗失败后使用维奈克拉和去甲基化药物桥接清髓性预处理方案后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难治AML患者诊治过程。结果:患者,女性,28岁,诊断为难治AML。初始给予IA(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3+7)方案诱导化疗未缓解,CLAG(克拉屈滨+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案再诱导化疗未缓解,使用维奈克拉与去甲基化药物桥接清髓性预处理方案化疗后,进行挽救性单倍体allo-HSCT。复查骨髓缓解,植入成功,随访100 d,持续缓解,无移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原发诱导治疗失败的难治AML,使用维奈克拉与去甲基化药物桥接清髓性预处理可作为挽救性allo-HSCT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