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用免疫组化技术对55例乳腺导管浸润癌类固醇激素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5年内的导管浸润癌蜡块,其ER,PR,AR阳性率分别为73.5%,61.8%,67.6%;保存5年以上蜡块组三者阳性率分别为52.4%,38.1%,47.6%,阳性强度下降,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SR阳性颗粒在5年内乳腺癌组织切片中多为核浆型及核为主型,而5年以上组浆膜型增多。提示,随着标本保存时间延长,受体蛋白质成分有所减少,阳性率及阳性强度下降,不利于临床内分泌疗效的判断。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用三种激素萤光素结合物检测89例乳腺癌,检测结果激素受体阳性者34例(38.20%),4例男性患者均为阴性;乳腺癌病理组织类型与激素受体有一定关系;乳腺原发癌与淋巴结内转移癌激素受体是一致的。本测定对临床内分泌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对三种激素萤光素结合物所测激素受体的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5.
桂治宁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1996,(4)
类固醇激素受体在某些激素依赖性肿瘤中的分布特性及其应用课题负责人桂治宁该课题从分子水平研究了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激素依赖性肿瘤中类固醇激素受体的分布特性,对肿瘤组织及相应正常组织中胞浆、胞核及核基质3种组分中的受体水平进行了测定。并建立了完整的细胞受体... 相似文献
6.
任占平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6,18(4):649-651
性类固醇激素受体在“非靶组织”甲状腺内的存在及其意义广西柳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任占平(柳州545001)近年来,人们对性类固醇激素受体如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等研... 相似文献
7.
类固醇激素受体(SR)是一类在结构和功能上相关的能被类固醇激素等配体激活和具有序列特异的真核细胞转录因子,又称核受体。该受体的激活包括受体与特异应答DNA序列的结合以及对靶基因表达的调节。SR的氨基端可变区域分布在Ⅰ型受体亚族,如AR,ER,GR,MR和GR等受体该区含有对特殊的靶基因很强的自我激活功能AF1区,典型的Ⅰ型类固醇受体通过其氨基末端的转录激活区AF1来实现其转录功能。配体结合域(LBD)羧基末端的激活功能区AF2在几乎所有核受体中都存在。AF2中的一段高度保守的两性螺旋对于配体结合和激素依赖的激活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类固醇激素在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类固醇激素在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方法:对类固醇激素在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应用加以分析,整理。结果:展现类固醇激素在变应性鼻炎治疗领域的最新成果,结论:选择合适的应用方法,有地临床医师运用类固醇激素在主为应性鼻炎的治疗中提高疗效,避免或尽量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近年来,针对乳腺癌内分泌激素通路的药物陆续得到开发和应用,一些药物已被证明可以改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方案正在迅速改变,内分泌治疗已成为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本文对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雄激素受体(AR)在接受新辅助治疗(NAT)的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特征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及影响病理完全缓解(p CR)的相关因素分析,为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提供个体化的治疗依据。方法 收集孝感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新辅助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21例。采用χ2检验(或必要时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AR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比较AR的表达与新辅助治疗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个变量与pCR的相关性。结果 121例乳腺癌活检标本AR阳性率为70.2%。AR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脉管侵犯、淋巴结状态、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AR的表达与雌激素受体(E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病理完全缓解(pCR)、MP分级、分子分型有相关性(P<0.05);AR的表达与孕激素受体(PR)、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组织学分级无相关性(P>0.05)。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三阴性乳腺癌中AR的表达与pCR及MP分级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AR...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产物谷胱甘肽转移酶π( GST-π)、肺耐药相关蛋白( LRP)和DNA拓扑异构酶Ⅱ( TopoⅡ)和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并分析多药耐药基因产物与雌、孕激素受体之间是否有关联。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二步法检测194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GST-π、LRP、TopoⅡ、ER、PR的表达,且结合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94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GST-π、LRP、TopoⅡ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2.4%、81.4%、51.5%。 LRP和TopoⅡ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P<0.05),而与患者年龄、肿块长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等临床病理因素之间无相关性(P>0.05);LRP和TopoⅡ的表达与ER、PR的表达均无明显相关性( P>0.05)。 GST-π的表达与ER、PR的表达呈负相关( P<0.05),而与其它临床病理因素之间未见相关性( P>0.05)。 LRP、GST-π、TopoⅡ两两之间无相关性( P>0.05)。结论 GST-π、LRP、TopoⅡ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多药耐药有关,且LRP和TopoⅡ与乳腺癌的转移有一定关系,GST-π与ER、PR负性相关。联合检测可为乳腺癌的临床化疗药物选择及评估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根据55例乳腺癌病例随访资料,应用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染色和两种类固醇激素受体(SR)检测,结果表明:组织学分化好的SR阳性多,而AgNoR计数少;组织学分化差的SR阳性少,SR阴性多,AgNoR计数也随之增加,统计学上有高度显著性差异。乳腺良性病变AgNoR计数最低,与乳腺恶性病变之间亦呈高度显著性差异。低危组(术后五年后仍存活者)的两种SR阳性率均高于高危组(术后五年内死亡者),其AgNoR计数均低于高危组,两组间差异呈高度显著性。结果提示,检测SR水平和AgNoR计数可作为肿瘤分化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皮质类固醇激素接触性皮炎在皮肤病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含皮质类固醇激素类外用药物的班贴试剂对102例皮肤病患者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8例(7.84%)患者对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药有反应。其阳性率仅次于橡胶促进剂、香料、苯唑卡因及白降汞。其阳性反应多见于钱币状湿疹、郁积性皮炎等慢性皮肤病。临床表现隐匿,偶可发生急性皮炎,常有交叉过敏和多价过敏存在,应引起临床上重视。 相似文献
17.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94例乳腺癌连续冰冻切片,进行雌激素受体(ER)、孕酮激素受体(PR)、雄激素受体(AR)、癌胚抗原(CEA)和单核细胞(MNC)亚群的测定,其阳性率分别为70.5%、70.2%、64.9%、54.3%。并发现性类固醇激素受体(SR)、CEA在组织内呈异质性分布,SR主要为核浆型,CEA为胞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Toll样受体2(TLR2)在类固醇痤疮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62例类固醇激索性痤疮患者皮肤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LR2的表达水平;体外培养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细胞,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地塞米松对TLR2表达的影响.结果 类固醇痤疮患者的痤疮样皮损TLR2的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高.地塞米松能显著上调静止Hacat细胞TLR2的表达;也能进一步增强痤疮丙酸杆菌刺激的Hacat细胞中TLR2的表达.结论 皮质类固醇激素对TLR2表达的增强作用可能参与了类固醇激素性痤疮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
<正> 红斑性天疱疮(PE)即Sener—Usher综合征,一般认为是落叶性天疱疮的早期或顿挫型。至于PE与红斑狼疮(LE)的关系,究竟是二者的重叠,还是PE可表现出LE的某些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