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降压疗效及对原发性高血压(EH)左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方法120例患者予培哚普利4mg,po.qd,治疗32wk,观察EH患者的降压疗效,用超声心动图(UCG)测量患者LVH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SBP、DB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舒张早期流速峰值增加、A/E明显下降。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均明显下降,舒张功能改善。结论培哚普利能有效降低BP,对EH的LVH有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2.
培哚普利与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各60例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比较培哚普利与卡托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作用。方法 :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12 0例 ,随机分为 2组。培哚普利组 60例 (男性 4 5例 ,女性 15例 ;年龄 60±s 15a) ,采用培哚普利 4~ 8mg ,po ,qd× 4wk ;卡托普利组 60例 (男性 4 5例 ,女性 15例 ;年龄 60± 14a) ,采用卡托普利 12 .5~ 2 5mg ,po ,tid× 4wk。每组 16例进行了 2 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培哚普利组总有效率为92 % ,卡托普利组总有效率为 78% ,2组差异不显著(P >0 .0 5) ;不良反应发生率 ,培哚普利组 12 % ,卡托普利组 2 8% (P <0 .0 5) ,均轻微。结论 :培哚普利与卡托普利对中度高血压病疗效均较好 ,培哚普利组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3.
培哚普利与贝那普利治疗左心心力衰竭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目的 :比较培哚普利与贝那普利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培哚普利组 4 0例 (男性 2 7例 ,女性 13例 ,年龄 67a±s10a)应用培哚普利 4mg ,po ,qd .贝那普利组 4 0例 (男性 2 7例 ,女性 13例 ,年龄 71a± 9a)应用贝那普利 10mg ,po ,qd。 2组疗程均为 4wk。结果 :培哚普利组抗心力衰竭有效率为 82 % ,贝那普利组抗心力衰竭有效率为 80 % ,2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2药均有减轻心肌缺血、改善左室收缩功能作用。 2组副作用均轻微。结论 :培哚普利和贝那普利抗心力衰竭作用相近  相似文献   

4.
何静  林琍 《医药导报》2006,25(9):0903-0904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和培哚普利联合应用对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及新发肾功能损害患者的疗效。方法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微量蛋白尿患者51例,随机分3组:左旋氨氯地平组、培哚普利组、联合治疗组各17例;3组分别给予左旋氨氯地平2.5 mg,培哚普利4 mg,培哚普利4 mg和左旋氨氯地平2.5 mg,均qd,po,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和肾功能变化。结果两药单独治疗及两药联合应用均明显降低高血压(P<0.01),降低微量尿蛋白(P<0.05),联合治疗降血压和降低尿蛋白的幅度优于单独治疗(P<0.01)。结论左旋氨氯地平、培哚普利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均有较好的降血压作用,且能降低微量尿蛋白,降低新发肾功能损害,两药联合治疗可起到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贝那普利与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贝那普利与卡托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效应与安全性。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 6 0例随机分为 2组。贝那普利组 30例给贝那普利 10mg ,po ,qm (8:0 0 )× 4wk ;卡托普利组 30例给卡托普利 12 .5mg ,po ,tid (8:0 0 ,12 :0 0 ,2 0 :0 0 )× 4wk ;2组均于用药 1wk后血压控制未达到正常水平则剂量加倍 ,每组 2 0例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贝那普利组与卡托普利组偶测血压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 90 %与 87% (P >0 .0 5) ;动态血压监测夜间舒张压卡托普利组下降不显著 ,与贝那普利组比较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好而安全 ,降低夜间血压优于卡托普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培哚普利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CHF)病人血清地高辛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32例心功能Ⅲ~Ⅳ级的CCHF病人给地高辛0 .2 5mg ,po ,qd× 1wk ,继而地高辛剂量改为 0 .12 5~ 0 .2 5mg ,po ,qd× 4wk ;给地高辛wk 1末后开始给培哚普利 2~ 4mg ,po ,qd× 4wk。结果 :培哚普利治疗前、治疗wk 2末和wk 4末其血清地高辛浓度分别为 ( 1.14±s 0 .13) ,( 1.2 3± 0 .0 6)和 ( 1.2 3±0 .12 )nmol·L- 1,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血钾上升 ,但在正常范围 ;血尿素氮、肌酐、尿酸和 β2 微球蛋白均略有下降 ,纠正肌酐清除率至wk 4末有显著升高 (P <0 .0 1)。结论 :培哚普利能改善CCHF病人的肾功能 ,不增加地高辛的浓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和卡维地洛联合应用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效果。方法将156例高血压病(EH)合并左心室肥厚(LVH)患者随机分为培哚普利治疗组(77例,A组)和培哚普利 卡维地洛治疗组(79例,B组)。A组每日口服培哚普利2~8mg。B组每日口服培哚普利2~8mg和卡维地洛12.5~25mg。依血压高低增减剂量。两组患者均于入选前,治疗后12个月时,由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室间隔厚度(L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计算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测二尖瓣舒张期血液A/E比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12个月后的治疗,左心室肥厚程度均较治疗前减轻;LVMI、LVDd、LVST和LVPWd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A/E比值减小(P均<0.05);CO和LVEF无明显变化,B组LVMI、LVD、LVPW较A组下降更明显(P均<0.05),A/E比值B组亦较A组减小更显著(P<0.05)。结论培哚普利与培哚普利联合卡维地洛均可显著减轻高血压病患者的左心室肥厚程度,改善左室舒张动能;培哚善利联合卡维地洛较单独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培哚普利治疗高血压病76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通过与卡托普利对比 ,评价培哚普利治疗高血压的疗效 ,以及对血清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血糖 (Glu)、肌酐 (Cr)等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12 6例 1~ 2级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培哚普利组 76例 (培哚普利 2~ 4mg ,qd) ;卡托普利组 5 0例 (国产卡托普利 2 5~ 5 0mg ,tid)。疗程均为 4wk ,治疗前后有水银柱血压计的偶测BP和 2 4h动态BP记录 ,以及清晨空腹测量血清TC ,TG ,Glu ,Cr等指标。结果 :2组治疗后偶测BP ,2 4h平均BP和BP负荷均明显降低 ,培哚普利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卡托普利组 (96 1%vs80 % ,P <0 0 5 ) ,峰谷比值培哚普利也明显优于卡托普利 (SBP :6 8 6mmHgvs 4 8 7mmHg ,DBP :70 2mmHgvs 5 1 4mmHg ,P <0 0 5 ) ,2组刺激性咳嗽的发生率类似 (15 8%vs 18% ,P >0 0 5 )。培哚普利组治疗后TG ,Glu比治疗前明显降低。结论 :培哚普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控制高血压的药物 ,疗效明显优于国产卡托普利 ;并能够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血糖和脂质代谢  相似文献   

9.
张延彬 《北方药学》2018,15(2):24-25
目的:分析培哚普利精氨酸盐与培哚普利叔丁胺盐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给予54例5mg培哚普利精氨酸盐治疗,归为实验组,给予另54例5mg培哚普利叔丁胺盐治疗,归为对照组.采用双盲实验治疗,根据治疗八周后的血压情况调整用药量,给予舒张压高于90mmHg或收缩压高于140mmHg的患者增加5mg培哚普利精氨酸盐或5mg培哚普利叔丁胺盐,继续进行双盲实验治疗,四周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较低,且两组在治疗八周时和治疗十二周时的疗效及血压达标率相当.结论:培哚普利精氨酸盐与培哚普利叔丁胺盐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相当,且药物副作用少,安全有效,患者耐受性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血管紧张肽转换酶 (ACE)抑制剂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心脏和大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二维超声、超声心动图及自动脉搏波传导速度 (PWV)测定仪观察 16例采用ACE抑制剂培哚普利治疗 (4mg ,po ,qd ;4wk后若血压 >18.6 / 12 .0kPa ,加服吲哒帕胺 2 .5mg ,po ,qd)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心脏、大动脉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 12wk后进行上述检测。结果 :收缩压、脉压、颈动脉 股动脉PWV、颈总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和左室后壁厚度在 12wk培哚普利治疗后显著降低 [分别为 (2 0 .4±s 1.4 )kPavs (18.0± 1.2 )kPa ,(7.5± 1.1)kPavs (6 .9± 1.2 )kPa ,(10 .5± 1.3)m·s- 1vs (8.6± 1.0 )m·s- 1,(0 .71± 0 .14 )mmvs (0 .5 9± 0 .14 )mm ,(10 .5± 1.0 )mmvs (9.8± 1.0 )mm ,P <0 .0 1或P <0 .0 5 ];颈总动脉横断面顺应性、容积扩张性在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结论 :培哚普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不仅仅是与血压降低有关 ,药物引起动脉平滑肌松驰 ,对全身和局部肾素 血管紧张肽系统的抑制能有效地改善高血压导致的心脏、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培哚普利对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大鼠胰岛素抵抗 (IR)的影响。方法 :选择雄性SD大鼠 30只分成 2组 ,对照组饲以基础饲料 ,培哚普利组饲以高糖高盐饲料 ,4wk后用培哚普利 0 .8mg·kg- 1·d- 1灌胃 4wk ,观察 2组实验前、4wk、8wk时收缩压 (SBP)、空腹血糖 (FBG )、空腹血胰岛素 (FINS)、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SI)及红细胞膜Na ,K ATP酶活性测定的变化。结果 :培哚普利组 4wk时SBP升高 ,上升值为 (4 .4±s 1.6 )kPa ,FBG上升值 (0 .4± 0 .3)mmol·L- 1,FINS升高 (12 .7±2 .1) μU·L- 1,ISI降低 ,差值 1.30± 0 .2 0 ,红细胞膜Na ,K ATP酶活性降低 (12± 6 )nmoL·pi·mg- 1·pro·h- 1,P <0 .0 1。 8wk与 4wk时比较分别为 ,SBP[(13.2± 1.2 )kPavs (17.0± 2 .0 )kPa](P <0 .0 1) ,FBG分别为 [(2 .9± 0 .7)mmol·L- 1vs (3.8± 0 .3)mmol·L- 1](P <0 .0 1) ,FINS分别为 [(8.0± 1.5 ) μU·L- 1vs (18± 3) μU·L- 1](P <0 .0 1) ,ISI分别为 [(- 3.2 0± 0 .2 0 )vs (- 4.2 0± 0 .2 0 ) ](P <0 .0 1) ,红细胞膜Na ,K ATP酶活性分别为[(36± 9)nmoL·pi·mg- 1·pro·h- 1vs (2 6± 6 )nmoL·pi·mg- 1·pro·h- 1](P <0 .0 1)。结论 :培哚普利能改善高糖高盐饲养大鼠的IR。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性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及对血浆内皮素 (ET)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 2 0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 ,观察单纯高血压 32例 (EH组 )、高血压伴左室肥厚 2 6例 (LVH组 )在每日服氯沙坦 50mg前及 16wk后血压、ET的变化。用超声心动图观察LVH组在用药前后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Dd)、室间隔厚度 (IVST)、左室后壁厚度 (LVPWT)、左室重量 (LVM )、左室重量指数 (LVMI)的变化。结果 :经氯沙坦治疗后 ,EH组、LVH组的平均动脉压 (MAP)及ET水平有显著性下降 ;LVH组的ET水平与LVM ,LVMI呈正相关 ,LVH组在治疗后IVST ,LVPWT ,LVDd ,LVM ,LVMI亦有显著性下降。结论 :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病人不仅有良好的降压效果 ,同时具有逆转LVH及降ET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赖诺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赖诺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EH)病人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56例EH病人分成2组。赖诺普利组31例(男性16例,女性15例,年龄49a±s10a),给赖诺普利10~20mg,po,qd×4wk;氢氯噻嗪组25例(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50a±11a)给氢氯噻嗪25~50mg,po,tid×4wk。结果:赖诺普利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4%与氢氯噻嗪组(92%)相仿(P>0.05)。赖诺普利组空腹血糖与胰岛素均有明显降低(P<0.01)。代表胰岛素敏感性1/(FPG×FINS)的试验显著提高的差别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而在氢氯噻嗪组则均无此反应。结论:赖诺普利具有提高EH病人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对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及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病例90例,随机分为脑心通胶囊(口服3粒,tid)组,培哚普利(口服4~8mg.d-1)组和非洛地平缓释片(口服6~8mg.d-1)组,每组30例,均治疗12个月。治疗前、后检测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超声心动图,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1)与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3组间比较收缩压及舒张压差异无显著性(P>0.05);(2)脑心通胶囊治疗后空腹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左室后壁与室间隔厚度均明显下降(P<0.05),左室质量与左室质量指数下降更显著(P<0.01);(3)培哚普利治疗后空腹血糖无明显改变,血清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有明显下降(P<0.05),左室后壁与室间隔厚度无明显变化,左室质量及左室质量指数下降显著(P<0.05);(4)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后左室质量及左室质量指数下降显著(P<0.05),其他指标均无变化;(5)治疗后A、B两组比较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左室后壁与室间隔厚度,左室质量及左室质量指数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在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糖代谢的同时,使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左室肥厚显著逆转,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和坎地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心室肥厚(LVH)及颈动脉重塑的疗效。方法将142例伴LVH的EH患者随机分为培哚普利组(n=44)、坎地沙坦组(n=55)和联合治疗组(n=43)。设定目标血压值为收缩压(SBP)〈140mmHg和舒张压(DBP)〈90mmHg。3组患者分别口服起始剂量培哚普利4mg/d、坎地沙坦4mg/d和培哚普利4mg/d加坎地沙坦4mg/d。随访4周,若血压未能达标,则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为培哚普利8mg/d加坎地沙坦8mg/d。同时3组患者均口服氢氯噻嗪25mg/d,总疗程均为36周。检测治疗前后24h动态血压、心率(HR)、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心胸比率(CTR),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内径(ID)及IMT/ID。结果(1)3组治疗后24hSBP、24hDBP均分别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组治疗后LVDd、IVST、LVPW、LVMI、HR和CTR均分别较治疗前显著性降低(P〈0.05),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IMT减小、ID增加、IMT/ID比值改善(P〈0.05或P〈0.01),其中联合治疗组疗效最为显著(P〈0.05或P〈0.01)。结论培哚普利和坎地沙坦联合用药在逆转LVH、抑制心脏交感活性及改善颈动脉重塑方面较培哚普利或坎地沙坦单独用药具有更为显著的作用,且这些作用独立于降压疗效之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与左室肥厚(LVH)的关系以及左旋氨氯地平对VEGF的干预作用.方法 62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分左室肥厚组(30例)和非肥厚组(32例),2组患者均给予左旋氨氯地平2.5-5 mg/d,共8周.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27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之间以及2组高血压患者之间治疗前后血清肌酐(Cr)、谷丙转氨酶(AL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酵(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h血糖(2hBG)以及VEGF水平的差异.比较VEGF与其他指标的关系.结果 1)2组高血压患者的VEG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左室肥厚组的VEGF显著高于非肥厚组(P<0.05).2)VEGF与LVMI正相关(R =0.391,P<0.01).3)左旋氨氯地平2.5~5 mg/d治疗8周,可以有效地降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SBP,DBP,TC,LDL-C,hsCRP和VEGF.结论 1)高血压患者的VEGF升高,伴左室肥厚者更为严重.2)左旋氨氯地平可以降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VEGF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地尔硫与复方降压片对高血压病左室肥大(LVH)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高血压病伴LVH71例,随机单盲法分为2组。地尔硫组36例,给地尔硫片60mg,po,tid×48wk;对照组用复方降压片2片,po,tid×48wk。以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定LVH与心功能的变化。结果:2组血压均显著下降(P<0.01),组间比较,P>0.05;地尔硫组LVH、左室舒张功能及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无上述效应,组间比较,P<0.01。结论:地尔硫对高血压病左室肥厚及心功能的疗效优于复方降压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