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脑出血模型大鼠脑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RNA(BDNF mRNA)的分布以及中药脑溢安对其影响。方法 通过微量注射器向苍白球内注入Ⅶ型胶原酶0.4u制作脑出血模型,用原住杂交法观察脑出血后2、6、12h和l、4、7d共6个时间点BDNF mRNA的表达变化.以阳性细胞计数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正常组、假手术组大鼠脑内皮质、海马、纹状体等处有BDNFmRNA的表达。脑出血后2h上迷部位BDNFIrIRNA的表达增高,但血肿中心区域未见表达信号,6h后上述部位表达信号继续增强,ld后达高峰,4d后表达开始减弱,7d后其表达水平继续下降但仍高于正常,14d后BDNFmRNA阳性细胞数量厦表达水平降至基础水平。两者的阳性细胞主要表达于神经元,其中在6h、1d,4d3个时间点上,两组阳性细胞计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脑溢安可促进脑出血后BDNF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何纲  黎杏群 《现代康复》2000,4(12):1832-1833
目的:探讨脑溢安颗粒(简称脑溢安)治疗脑出的作用机制。方法:立体定位内囊注射胶原酶(VII型)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Griess法检测血肿周围大脑皮质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光镜观察脑组织现理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大脑皮质NO含量显高于手术对照组(P〈0.01),脑溢安组大鼠大脑皮质NO含量模型组相应时间点明显降低(P〈0.01)。结论:脑溢安可能通过减少脑内NO产生,对脑出血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动脉粥样硬化(AS)症患者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水平,区分出轻、中、重AS症内皮素、一氧化氮范围,为了解AS的程度并进一步佐证内皮素、一氧化氮在AS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 用脑阻抗图硝酸甘油试验、颈动脉脑循环动力学超声检测眼底动脉AS及其程度并作内皮紊、一氧化氮测定。结果 内皮素在轻度As组为42.55-73.15pg/m1,中度AS组为42.76-101.93pg/ml,重度AS组为85.27~131.19pg/ml;一氧化氮在轻度AS组为45.9-59.6μmol/L.中度AS组为35.62~46.3μmol/L,重度AS组为28.69-39.96μmol/L。结论 内皮素、一氧化氮测定可作为判断AS程度的一种简易、方便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4.
脑溢安颗粒对实验性大鼠脑出血后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刘柏炎  黎杏群  张化先  罗杰坤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5):3428-3429,T001
目的:探讨中药脑溢安颗粒对脑出血后神经干细胞反应的影响。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单纯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脑溢安组。采用Roeenberg方法复制大鼠脑出血模型。分别给予不同处理。于术后1,12h,1,3,5,7d处死动物。运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脑出血后各组的nestin表达。结果:脑出血后,nestin阳性细胞增多,ld达高峰,然后逐渐降低,维持到第7天,nestin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海马、皮质区,且脑溢安组与模型组1d前各时间点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3d后各时间点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分别为3.081,8.034,5.833,P&;lt;0.05~0.01);nestin蛋白表达有相同趋势。结论:正常脑组织中存在一定数量的神经干细胞,脑出血后神经干细胞被激活增殖。中药脑溢安能维持促进增殖,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外因子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观察脑出血大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在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及中药脑溢安的影响,探讨脑出血的机制和中药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100只动物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假手术组(25只)、手术组(75只)。其中手术组造模后又随机分入模型组、脑溢安治疗组、AG治疗组,每组25只。采用胶原酶复制大鼠脑出血模型,以免疫荧光双标组化法和蛋白质印迹法观察脑出血后iNOS的表达情况。结果 脑出血后,模型组大鼠表达iNOS的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主要是分布在基底核血肿上部周边;蛋白印迹结果明显,模型组大鼠基底核区iNOS从12h,1d阳性信号逐渐增强(t=15.3,P&;lt;0.01),4d达峰值(t=36.4,P&;lt;0.01),7d信号稍弱(t=27.73,P&;lt;0.01);脑溢安组和氢基胍组的阳性信号较前者弱。结论 脑出血后,患侧基底核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中的iNOS表达增强;脑溢安可能通过抑制星形胶质细胞中的iNOS表达,实现其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脑溢安对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武衡  黎杏群  唐涛  罗杰坤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8):6148-6149,i005
目的:应用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脑溢安对体外培养促神经干细胞的分化作用,旨在进步阐明脑溢安的脑保护机制。方法:从新生3d大鼠海马中分离神经干细胞,按不同培养方法进行分组,加神经干细胞基础培养液为空白组。于神经干细胞基础培养液中加50mL/L脑溢安血清为实验组。于神经干细胞基础培养液中加50mL/L正常血清为对照组。加入含50mL/L脑溢安血清的培养基中培养。在培养的第2天和第7天,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计数Nestin,NF-200,GFAP,04四类免疫阳性细胞的变化。结果:在培养的第2天,空白组Nestin阳性细胞最多,占数细胞总数的96.1%是实验组和对照组的8~11倍,其次是胶原纤维酸性蛋白细胞(glialfibrillery acidic protein,GFAP)、04细胞,NF-200细胞最少,仅占细胞总数的3.83%;实验组以NF-200阳性细胞最多,占细胞总数的42.83%,分别为空白组11.3倍和对照组的1.2倍,其次是GFAP细胞,但较对照组少。培养的第7天,空白组仍以Nestin阳性细胞为最多,其他三类细胞与第2天比较无明显差异;实验组仍以NF-200为最多,占细胞总数的43.85%,其次是GFAP,04细胞,Nestin细胞最少。培养7d后,实验组细胞的凋亡率(4.85%)与对照组(15.3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6.04,P&;lt;0.05)。结论:脑溢安具有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及促进神经细胞存活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亚低温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血浆内皮素 (ET)含量的影响。方法 8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与对照组。亚低温组入院或术后 6小时入重症监护病房行亚低温治疗 ,治疗后 2 4、72小时与 3周后采用特异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中ET含量 ,并与常温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2 4小时后两组患者血浆ET含量均较正常明显增高 ,亚低温组明显低于常温对照组 (P <0 .0 1) ;治疗后 72小时两组患者血浆ET均比 2 4小时明显下降 ,但亚低温组仍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治疗后 3周均恢复正常。亚低温组病死率 (2 0 .9% )明显低于常温对照组(4 0 .9% ) (P <0 .0 1)。结论亚低温治疗可以明显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血浆ET水平可作为判断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浆内皮素及一氧化氮含量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 方法用分光光度法和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28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同时与28例正常对照组比较. 结果病例组血浆一氧化氮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血浆内皮素含量则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两者含量呈负相关(r=-0.348,P<0.05). 结论结果显示一氧化氮和内皮素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急性缺血性中风始发状态风证与血浆内皮素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中风始发状态风证与血浆内皮素(ET)的关系。方法:采用中风病专家经验辩证量表对151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始发状态进行证候评分,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法测定其血浆ET含量,按证候评分将患者分成风证组与非风证组,对比2组患者ET变化,并与健康人组(60例)作对照。结果:①风证组ET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非风证组(P<0.001);②风证组及非风证组ET含量也明显高于健康人组(P均<0.001)。结论:风证与ET具有相关关系,其升高水平可作为判定风证与非风证的微观指标。  相似文献   

10.
测定心绞痛患者血浆内皮素和血清一氧化氮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平 《临床医学》1999,19(5):50-51
为进一步了解血浆内皮素(ET)和血清一氧化氮(NO)在冠心病心绞痛发病中的作用,本文采用放射免疫法和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了42例心绞痛患者的血浆ET和血清NO,结果:心绞痛患者正常人血浆ET水平显著升高而血清NO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ET升高的程度和NO降低的程度与临床病情严重程度一致,二者呈显著负相关(P均〈0.05),提示血浆ET,血清NO在冠心病心绞痛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检测血浆E  相似文献   

11.
通过观测正常人和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浆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ET)水平 ,探求NO和ET在急性脑血管病发作过程中的病理生理意义。方法 用Green’s法测定血浆NO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结果 正常对照组 (A组 ) 2 4例 ,平均血浆NO 2 6 5 2± 2 5 1μmol/L ,ET 45 81± 11 2 1ng/L ;脑出血组 (B组 ) 2 7例 ,平均血浆NO 18 12± 4 14μmol/L ,ET132 41± 2 1 0 5ng/L ;脑梗死组 (C组 ) 4 2例 ,平均血浆NO 18 0 0± 3 12 μmol/L ,ET 12 9± 9 37ng/L。与A组相比较 ,B组和C组均有NO显著降低 (P <0 0 5 ) ,ET显著升高 (P <0 0 1) ;B组与C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在急性脑血管病发作过程中 ,血浆NO和ET的含量变化 ,可能促进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8周的太极拳锻炼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8/10进行。选择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一两年的长安大学退休教职工62例,均自愿参加。将62例分层随机分成两组:(旦)太极拳组(n=51):在保持原有服降压药习惯基础上进行为期8周,每周6次,1h/次的锻炼。运动处方包括3个部分:准备活动15min,正式运动30min和整理阶段10-15min,正式运动为习练二十四式太极拳,活动强度保持在最大摄氧量50%-60%。患者在锻炼期间保持原有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②对照组(n=11),不进行太极拳运动及其他方式的运动,保持原有生活习惯。实验前后测定患者血压、血一氧化氮及内皮素水平。结果:62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血压:太极拳组锻炼后显著低于锻炼前和对照组[舒张压:(82.74&;#177;11.97),(93.66&;#177;13.72),(94.35&;#177;38.90)mmHg,1mmHg=0.133kPa;收缩压:(140.49&;#177;23.55),(162.74&;#177;26.36),(163.89&;#177;67.63)mmHg;P〈0.01]。②内皮素:太极拳组锻炼后显著低于锻炼前和对照组[(43.82&;#177;10.98),(68.90&;#177;22.21),(65.93&;#177;27.28)ng/L,P〈0.011。③一氧化氮浓度:太极拳组锻炼后显著高于锻炼前和对照组[(22.35&;#177;7.80),(17.72&;#177;19.89),(19.68&;#177;10.42)mmol/L,P〈0.05]。④对照组实验期间各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太极拳锻炼对高血压患者有较好的降血压作用,同时能降低其血内皮素水平,升高一氧化氮浓度。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1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及内皮素 1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肝硬化患者 5 8例 (男 3 9例 ,女 19例 ;年龄 2 4~ 76岁 ) ,及健康对照 2 0例 (男 15例 ,女 5例 )的血浆内皮素 -1水平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一氧化氮水平。结果 :肝硬化组血浆一氧化氮及内皮素 -1水平 ( 3 619.2 2± 82 6.16) μg/L ,( 89.3 2±3 8.96)ng/L ,明显高于对照组 ( 2 72 2 .5 3± 80 4.40 ) μg/L ,( 4 3 .10± 15 .83 )ng/L ,P <0 .0 1;腹水患者 ( 3 5 69.2 4± 892 .2 6) μg/L ,( 92 .3 6± 3 5 .0 7)ng/L ,高于无腹水患者 ( 2 83 4 .18± 812 .96) μg/L ,( 63 .2 7± 2 8.98)ng/L ,P <0 .0 5 ;且在肝功能Child Pugh分级中 ,具有C级、B级 >A级的规律。相关分析显示肝硬化患者血浆一氧化氮与内皮素 -1呈正相关。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及内皮素 -1水平增高 ,在肝功能损伤及肝硬化血流动力学紊乱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组链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90例AMI患者为观察组,采用重组链激酶溶栓,测定溶栓前,溶栓后1、2、3、24、48h血清中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溶栓前内皮素1浓度(82.1±11.4)ng/L显著高于对照组(12.8±5.2)ng/L(t=73.0169,P〈0.01);溶栓后24h内皮素1浓度(64.2±10.5)ng/L、48h内皮素1浓度(32.6±11.5)ng/L显著低于溶栓前(P均〈0.05)。观察组溶栓前一氧化氮浓度(3.8±O.8)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6.5±1.0)μmol/L(t=6.9757,P〈0.01);溶栓后24h一氧化氮浓度(4.5±0.9)μmol/L、48h一氧化氮浓度(4.9±0.7)μmol/L显著高于溶栓前(P均〈0.05)。结论采用重组链激酶溶栓1~3h,内皮素1、一氧化氮参与心肌再灌注早期血管内皮损伤。  相似文献   

15.
汪大金  阮长武等 《新医学》2002,33(12):724-725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和硝酸还原酶法测定15例DCM和17名正常人的血浆内皮素及一氧化氮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DCM患者的血浆内皮素及一氧化氮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1),其内皮素/一氧化氮比值也显著升高(P<0.05)。结论:DCM患者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的改变可能对DCM的早期诊断和预后有一定的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及一氧化氮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为探讨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放免法和比色法同时测定47 例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和血清一氧化氮的浓度。结果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明显高于正常组,病情越重升高越明显;血清一氧化氮则明显低于正常组,病情越重降低越明显;血浆内皮素浓度与血清一氧化氮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血浆内皮素和血清一氧化氮均参与高血压病的发生与发展,并与病情相关,检测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对判断高血压病情、估计其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偏头痛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偏头痛患者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含量变化及探讨两者在偏头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NO的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测定ET的含量.结果偏头痛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浆NO和ET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偏头痛缓解期血浆NO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血浆ET含量也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急性发作期血浆NO和ET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564,P<0.01).还发现偏头痛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浆NO和ET比值较对照组降低(P<0.05),而缓解期较对照组增高(P<0.05).结论偏头痛患者可能存在血浆NO和ET的动态失衡,影响血管的舒缩功能.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在偏头痛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具有典型脑动脉痉挛频谱表现的50 例偏头痛患者,测定其大脑部分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和平均血流速度(Vm ),大脑中动脉收缩峰血流速度(Vs MCA)/颈内动脉颅外段收缩峰血流速度(Vs ICA)以及血浆ET和NO含量,并与40 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偏头痛组Vs〔(13478±1068)cm /s〕、Vd〔(6339±588)cm /s〕、Vm 〔(9130±554)cm /s〕、Vs MCA/Vs ICA(232±044)和血浆ET〔(8200±2545)ng/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9122±1023)cm /s、(4603±643)cm /s、(6003±929)cm /s、(170±012)和(6571±1123)ng/L,P均< 001〕,血浆NO 含量〔(5625±2221)μm ol/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7452±2013)μm ol/L,P< 001〕;且随着血管痉挛支数的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8周的太极拳锻炼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8/10进行。选择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一两年的长安大学退休教职工62例,均自愿参加。将62例分层随机分成两组:①太极拳组(n=51):在保持原有服降压药习惯基础上进行为期8周,每周6次,1h/次的锻炼。运动处方包括3个部分:准备活动15min,正式运动30min和整理阶段10~15min,正式运动为习练二十四式太极拳,活动强度保持在最大摄氧量50%~60%。患者在锻炼期间保持原有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②对照组(n=11),不进行太极拳运动及其他方式的运动,保持原有生活习惯。实验前后测定患者血压、血一氧化氮及内皮素水平。结果:62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血压:太极拳组锻炼后显著低于锻炼前和对照组[舒张压:(82.74±11.97),(93.66±13.72),(94.35±38.90)mmHg,1mmHg=0.133kPa;收缩压:(140.49±23.55),(162.74±26.36),(163.89±67.63)mmHg;P<0.01]。②内皮素:太极拳组锻炼后显著低于锻炼前和对照组[(43.82±10.98),(68.90±22.21),(65.93±27.28)ng/L,P<0.01]。③一氧化氮浓度:太极拳组锻炼后显著高于锻炼前和对照组[(22.35±7.80),(17.72±19.89),(19.68±10.42)mmol/L,P<0.05]。④对照组实验期间各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太极拳锻炼对高血压患者有较好的降血压作用,同时能降低其血内皮素水平,升高一氧化氮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