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1 男37岁。左上腹包块伴不适16个月。查体脾肋下4cm,左右活动,边缘钝,无触痛,肝未触及。血像正常。B超:脾大,脾实质回声欠均质。疑脾多发性囊肿。剖腹见脾暗红色,25cm×25cm×10cm大,质中,部分与左腹壁粘连,下极有直径1.5cm的丘状突起。 例2 男19岁。因鼻衄、牙龈出血6个月以“原发性脾功能亢进”入院。查体脾刚触及。Hb90g/L~105g/L,WBC3.5×10~9/L~4×10~9/L,分类正常,BPC40×10~9/L~50×10~9/L。骨髓检查示增生  相似文献   

2.
1995~2002年,我院采用静注大剂量人体丙种球蛋白联合雄激素(康力龙),治疗儿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收到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球蛋白治疗组12例患者年龄7~13岁,男8例,女4例,初治者8例。康力龙+中药治疗1.5~6年者4例,外周血WBC1.6~2.5×10~9/L,ANC(0.5~0.9)×10~9/L6例,2.6~3.5×10~9/L(ANC(1.0~1.4)×10~9/L)6例,30~50×10~9/L7例,60~85g/L2例,BPC(5~30)×10~9/L7例,30~50×10~9/L5例。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重度减低者3例,增生减低7例,增生活跃2例。巨核细胞0个/片5例,1个/片4例。4个/片2例,7个/片1例,其中1例BPC5×10~9/L出现脑出血(面积7cm×8cm)。对照组12例,其年龄、  相似文献   

3.
例1:男,66岁。1972年左上腹发现痞块。1984年贫血加重,下肢骨痛入院。检查:重度贫血貌,肝肋缘下3cm,脾肋缘下12cm。Hb20g/L,WBC2.7×10~9/L,血片可见泪滴样红“细胞及少量晚幼粒。N-ALP积分明显增高。循坏血免疫复合物(CIC)28000D值(正常<800OD值)。血清IgG24.9g/L)。骨穿2次“干抽”。骨髓活检病理符合骨髓纤维化(CPM)。经康力龙等治疗贫血无改善,每月输血600ml。改用硫唑嘌呤50mg/日,2周后下肢疼痛减轻,用药50天一直未输血,Hb上升至65g/L。例2:男,55岁。左上腹胀痛,四肢骨痛一年。检查:贫血貌。肝肋缘下2cm,脾肋缘下15cm。Hb60g/L, WBC4.3×10~9/L,血片可见泪滴样红细胞及  相似文献   

4.
资料与方法我科自200年3月~2004年12月收治的3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6~42,平均27岁,病程1.5~6年,治疗前血红蛋白38~65g/L,平均46g/L,白细胞(1.5~3.5)×109/L,平均2.2×109/L,血小板(6~54)×109/L,平均46.5×109/L,网织红细胞绝对值(5~15)×109/L,平均8.2×109/L。骨髓象:骨髓增生重度低下者18例;增生明显低下者6例,增生低下者4例;增生活跃者2例。巨核细胞每张片0~5个。方法:30例病人入院后均给予西药康力龙、山莨菪碱片、左旋咪唑、氨肽素片,有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有出血者给予止血药物,血小板低于20…  相似文献   

5.
血灵合剂对癌症化疗白细胞影响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院制血灵合剂对荷瘤小鼠白细胞的影响及对癌症患者化疗后白细胞的影响。方法 :动物实验 ,NIH小鼠造模成骨髓抑制模型50只 ,随机分成5组 ,分别给以NS、CTX、CTX +血灵合剂、CTX+大量血灵合剂、CTX +沙肝醇利血生。荷S180NIH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给以NS、CTX、CTX+血灵合剂、CTX +大剂量血灵、血灵合剂 ,于瘤龄3、5、7、9、12天采尾静脉血 ,查血象 ,统计学处理。临床观察WBC低于4×109/L的升白作用 ;与化疗同时应用观察对骨髓的影响。结果 :骨髓抑制造模小鼠WBC第3~12天在2 4×109/L~2 7×109/L之间 ,加用血灵合剂时为3 09×109/L~9 57×109/L。荷瘤小鼠用CTX组WBC为3 54×109/L~2.64×109/L之间 ,用CTX+血灵合剂常规组为6 15×109/L~6 10×109/L,用CTX+大剂量血灵合剂组为6 37×109/L~10 47×109/L。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临床观察结果证实血灵合剂能缩短血象恢复时间 ,与化疗同时应用有保护骨髓的作用。结论 :血灵合剂有较好的升白作用 ,对化疗中的骨髓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因和发病机理至今尚未明确,已知本病患者体内存在抗自身血小板抗体。属于中医“血证”、“发斑”范畴。作者于1993~1995年间于门诊应用中药系统治疗32例,获满意疗效,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32例中男12例,女20例;年龄2~50岁,平均28岁。病程均较长,最短者10个月,最长者12年,平均5年。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症状,其中出血程度Ⅰ级者4例;Ⅱ级者20例,Ⅲ级者8例。周围血象:血小板计数均<50×10~9/L,其中<20×10~9/L18例,20×10~9~50×10~9/L14例。32例均经作骨髓穿刺检查,都确认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按中医辨证分型,阴虚血热型12例,多见于病程<3年者,脾肾不足型20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患者血细胞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刚入院的33例PNH患者通过骨髓涂片或/和活检分成2组:骨髓增生活跃组21例,占64%;骨髓增生减低组12例,占36%。将2组患者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PNH患者的血红蛋白分别为(57.47±17.87)g/L和(71.30±19.52)g/L,红细胞分别为(1.58±0.49)×10~(12)/L和(2.15±0.59)×10~(12)/L,无明显差异(P>0.05);而白细胞分别为(6.14±4.21)×10~9/L和(2.34±0.90)×10~9/L,血小板分别为(110.29±89.06)×10~9/L和(23.42±12.06)×10~9/L,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结果提示,PNH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与骨髓增生情况似无明显相关的关系;白细胞、血小板与骨髓增生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8.
<正> 例1,男,第1胎第1产,足月胎吸助产,有窒息史。出生体重2.80kg,生后4小时发现皮肤点状出血迅速增多,第2天呼吸急促,嗜睡,抽搐,呕吐咖啡样物。血Hb 80g/L,WBC 16.2×10~9/L,BPC 50×10~9/L,大便OB(卅),骨髓象巨核细胞正常。母22岁,BPC 150×10~9/L,抗血小板抗体阳性,否认家族出血病史。诊断新生儿同族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并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给予止血、激素、输新鲜  相似文献   

9.
<正> 患者女,26岁,住院号305607。因间断发烧伴头晕乏力、面色苍白2个月,干1988年10月13日入院。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发烧,体温波动于37~39.5℃,无发冷寒战,伴轻度头晕、咽痛,无咳嗽、咯痰,无胸痛。曾在基层医院按上呼吸道感染、扁桃腺炎服用四环素、土霉素、复方新诺明、复方阿斯匹林等药物治疗无效。病后1个月交替出现颊部、舌粘膜疼痛、溃疡、面色逐渐苍白。在当地医院查血红蛋白由71g/L降至64g/L,白细胞由11×10~9/L上升至16.9×10~9/L,血小板由185×10~9/L降至24×10~9/L,且末梢血中出现幼稚细胞,占0.23,白细胞分类M0.42,L0.32,N0.03。先后在外院4次骨穿均为干抽,骨髓活检为骨髓纤维化。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转入我院。  相似文献   

10.
急性白血病(AL)引起心脏损害者并不少见,而伴严重心律失常者报道甚少,现将我们收治的169例急性白血病中伴严重心律失常5例,综合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文5例年龄19~56岁,平均36岁,男性4例,女性1例。细胞类型:急非淋(ANLL)3例,急淋(ALL)2例。Hb80~95g/L,WBC3.5~110.2×10~9/L,原+早(幼)49~85%,PT40~205×10~9/L。骨髓穿刺:增生  相似文献   

11.
精液异常是引起不育的原因之一。今拟“强肾生精汤”治疗8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年龄24~44岁,结婚同居两年以上,精液少于2毫升,精子由几个~3.5×10~9/L。精子数<1×10~9/L41例,1.1~2.0×10~9/L19例,2×3×10~9/L10例,3.1~3.5×10~9/L6例,精液不液化者4例。其中精子成活率低于30%者45例。  相似文献   

12.
<正> 临床资料 例1 患男,74岁。乏困5年,低热半年入院。查体:中度贫血貌,全身皮肤粘膜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肝脏不大,脾脏侧位肋下2.5cm。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体征阴性。血象:WBC5.9×10~9/L,Hb70~98g/L,PLT129×10~9/L。ESR214mm/h,IgM16.12~17.75g/L,血清M蛋白阴性。骨髓穿刺干抽,活检示:增生活跃,粒、红及巨核三系大致正常,淋巴样浆细胞增多,见浆细胞小簇。诊断: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早期)。以α-2b干扰素300万U/次,3次/周,连续应用3年。Hb回升至110~120g/L,ESR<30mm/h,IgM3~4g/L。现病情稳定已5年。  相似文献   

13.
<正> [病例] 患者,男性,56岁。于1989年9月因周身皮肤散在出血点伴骨痛入院。经各项检查临床诊断为急性白血病(M_(2a))。临床行DA化疗2个疗程及DAMP化疗1个疗程。经以上化疗后血像、骨髓像均未缓解。DAMP化疗后血像:Plt46×10~9/L;Hb99g/L;RBC3.3×10~(12)/L;WBC3.1×10~9 /L,原始粒细胞40%,早幼粒细胞6%(余略)。骨髓像:增生活跃,以粒细胞系列为主,原始粒细胞55%,早幼粒细胞4.5%(余略)。DAMP化疗结束1周余,出现高热,体温达39.5℃。腹痛、腹泻,每日排不成形粘液样软便10余次,排便同时伴有  相似文献   

14.
<正>我院1990年5月~1993年7月应用地塞米松冲击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20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1.诊断依据:全部病例均符合86年杭州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 2.一般资料:急性型18例,慢性型2例,男14例,女6例,男:女为2.3:1,年龄2个月~13岁,其中2个月~3岁13例占多数,病程1天~4年余。所有病例均有皮肤粘膜瘀点、瘀斑。伴有鼻衄7例,齿龈出血5例。2例慢性型经过强的松治疗,皮肤粘膜反复瘀点、瘀斑,时伴鼻衄。血小板始终在(30~50)×10~9/L。血小板计数:<25×10~9/L 7例,(25~50)×10~9/L10例,~90×10~9/L 3例。  相似文献   

15.
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是一种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疾病。现将我院收治2例报道如下。例1,男,28岁,因畏寒、发热20天入院。20天前因受凉感畏寒、发热、头昏、疲乏,经中西医治疗无缓解,以“发热待诊”收住院。入院后体温波动在37.5℃~39.6℃,咽充血(+),扁桃体不大。右颈根部可扪及3cm×4cm淋巴结1个,压痛,质软。左颈、右腋下及股沟均可扪及1cm×1.5cm大小不等的淋巴结。脾在肋下1cm触及,质软。Hb102g/L,WBC3.9×10~9/L。多核0.49,淋巴0.51,BPC180×10~9/L,血沉47mm/h,血培养、肥达外裴氏、骨髓涂片、骨髓活检、胸  相似文献   

16.
报告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19例 ,白细胞 >10× 10 9/L 13例 ,贫血轻度 12例 ,中度 2例。血小板均升高 ,升高幅度为333~ 82 2× 10 9/L;C反应蛋白 (CRP)检查 16例 ,升高 14例 ,升高幅度为 13.36~ 2 2 5 .75 μg/ml。血沉 (ESR)检查 15例 ,升高 14例 ,升高幅度在 2 3~ 116 mm/h。 19例均予阿司匹林口服 ,18例给予静脉丙种球蛋白 ,并予潘生丁、芦丁、维生素 C、维生素 E等口服。经治疗1~ 3天后 ,使用静脉丙球患儿均热退 ,未用者 5天后热退。治疗 1~ 2周后症状均消失。诊断主要根据其临床症状与体征 ,初期查CRP、ESR中大部分升高 ,随着病情好转渐恢复正常 ,有助于判断疾病的活动性。阿司匹林有抗炎、抗凝、抗血小板、抗血拴等作用 ,为治疗首选。  相似文献   

17.
腹部损伤的诊断与治疗:附172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敦永 《四川医学》1991,12(1):30-31
我院1978~1989年共收治腹部损伤172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72例中,男153例,女19例。年龄15~67岁,18~50岁占87%。白细胞计数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10×10~9/L者93例,>20×10~9/L者68例,>30×10~9/L者11例。87例测定休克指数大于0.5。21例泌尿系损伤中16例肉眼血尿,7例镜检血尿(红细胞≥+++)。在34例肝外伤中有25例测定血清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23例明显增高;胰腺损伤6例中4例测定血、尿淀粉酶和腹腔液淀粉酶,均明显升高。闭合性腹部损伤159例,开放伤13例,共损伤196个脏器,其中单一脏器伤129例次,2个以上脏器伤50例次,腹壁伤17例次。内脏损伤共计179例次(附表)。合并胸、颅及其他部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 中西医组:男71例,女61例;年龄40~58岁19例,21~39岁32例,4~20岁81例,骨髓检查125例,幼稚型巨核细胞增加者74例,血小板形成型细胞减少或缺如者51例,所有病例血液检查血小板均<90×10~9/L。以上病例均有鼻衄、皮肤瘀斑等症状和体征。 对照组:男62例,女50例,年龄40~52岁20例,19~39岁28例,4~20岁54例,骨髓检查113例,幼稚型巨核细胞增加者50例,血小板形成型细胞减少或缺如者63例;血液检查血小板均<90×10~9/L。均有鼻衄、皮肤瘀斑等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9.
6例难治性ITP经2~4次足叶乙甙与自身血小板偶联物输注治疗后均有效,且未观察到毒副反应。其中1例血小板计数从14×10~9/L升至139x10~9/L,骨髓象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0.
1987年3月至1988年6月,我们选用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与强的松伍用治疗慢性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获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我科治疗的5例报告如下: 病例选择:男1例、女4例,年龄在2~4岁,病程在6个月以上1例、8个月以上2例、1年以上2例,血小板计数均在50×10~9/L以下,其中30×10~9/L以下4例。选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条件:①皮肤淤点淤斑及粘膜出血病史,经骨髓片确诊为血小板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