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塞是因心肌严重缺血而发生的局部坏死。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好发于45岁以上年龄的人。该病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塞是内科急症,病情变化迅速。梗塞范围大时,可出现心律失常、休克甚至左心衰竭。因此,对于急性心肌梗塞病人须争分夺秒抢救,减少死亡率。现将多年护理工作中的一点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塞的抢救护理措施与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实施的抢救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结果:48例患者经治疗护理后,痊愈30例,好转15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为93.75%,病死率为6.25%。结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发病急,病情发展快,病死率高,及时的抢救和恰当的护理是争取病情转归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持续性心电监护和合理有效的观察护理及健康教育,有助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预后转归,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1急性发作期的护理1.1心电监护例1:董**于1993年2月12日因急性前壁心肌梗塞而入院,入院后在心电连续监护中发现有室性早搏,早搏落在易损期上,当时立即报告医生,给予静脉内注射利多卡因后,早搏消失。避免了发生严重心率失常的危险。  相似文献   

5.
盛洪  来玉民 《工企医刊》2002,15(3):53-54
我科从1997年至1999年,共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146例,其中男132例,女14例,年龄在45岁~78岁之间。其中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139例(占95.2%),心绞痛110例(占75.3%),病人出院时生活能自理的123例(占82%),部分自理的20例(占13.6%),总有效率为97.99%。  相似文献   

6.
7.
正确地分析心肌梗塞病人的心理特征,及时地调节心肌梗塞病人的心理平衡,作好心肌梗塞病人的心理治疗护理已成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环节。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1 急性期急性心肌梗塞起病突然,病人无思想准备,常感心前区剧烈疼痛,窒息感,难以忍受,多数病人对本病有所了解,一旦明确诊断,会被恐惧所笼罩,加之入院后一系列紧张的治疗护理工作,如:吸氧、输液、心电监护等,随之会产生高度紧张的心理。此时,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因精神紧张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血中儿茶酚胺增高,致使血压上升,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导致梗塞面积扩大,心绞痛发作,诱发心律失常,使病情恶化,甚至猝死。此时除了给予止痛,镇静外,还要对病人态度和蔼,进行安慰。并向病人作解释,向他们讲明随着一代医学的发展,治疗心肌梗塞的措施有了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素珠 《工企医刊》2006,19(6):74-75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是威胁生命较重的疾病之一.良好的护理对AMI的治愈非常重要,现就62例AMI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塞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高发于冬春两季.是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造成心肌持久缺血导致心肌坏死[1].近年来有逐渐向年青化发展的趋势.发病诱因多见劳累、情绪激动或精神压力过度.临床特点是:起病急、病情发展快、急性期死亡率高,患者随时有心脏骤停的可能.及时抢救,规范护理可以使患者转危为安,顺利度过急性发作期,有效降低死亡率.现回顾性分析我院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临床资料,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王亚萍 《现代养生》2014,(16):201-201
急性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由于心肌持久严重缺血而引起的部分心肌坏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良情绪等等都可诱发急性心肌梗塞。不仅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急,病情发展快。如得不到良好的救助会严重影响疾病的转归,甚至死亡。专业有效的护理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成功率及减少、预防心肌梗死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溶栓治疗后的护理及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对我科2008年1~10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塞病人68例,经过溶栓治疗后的护理,溶栓疗法的注意事项及预防等一系列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6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其中再梗2例,急诊行介入治疗好转出院,死亡34例,其他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经我科运用在心肌梗塞早期使用溶栓疗法后,细致周到的护理,病人恢复快,预后好,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我院心内科病房在1998年10月至2003年10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塞病人65例,现将治疗中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英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7):1451-145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的护理效果,为及时控制病情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58例急性心机梗塞病人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经吸氧、镇静止痛、严密心电监护、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尿激酶栓治疗及基础护理等综合措施,53例(91.4%)患者康复,5例死亡(8.6%)。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措施,是减少病人痛苦和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60例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械通气是抢救呼吸衰竭患者的一种应急措施,近来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对于各种病因引起的急慢性呼吸衰竭,及时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是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于2000年6月至2004年8月应用机械通气对60例患者进行抢救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石力  王玉清 《工企医刊》2002,15(6):121-121
现就我院1995年~2001年收治的17例急性心肌梗塞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本组男12例,女5例,年龄62岁~79岁。其中后壁梗塞4例,前壁梗塞8例,心内膜下梗塞5例。发病1h内抢救者2例,1h后抢救2例,最短在发病后11min,最长在发病后3天。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94年~2004年收治鼻出血患者892例,其中高血压患者占绝大部分,现将治疗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李建华 《工企医刊》2001,14(5):63-64
笔者将近年来对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病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40岁~82岁、平均年龄68岁,全部病例都有明显心电图改变,符合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诊断。 2 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杨小燕 《现代养生》2013,(16):47-47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使部分心肌严重持久的缺血而发生的局部坏死。病性危急,为内科常见急危重症。常因并发心源性休克,左心衰竭等合并症死亡。所以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极为重要。要严密观察病情,及时、有效、准确的治疗护理,可防止病情恶化,改善预后,减轻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20.
杨思莲 《工企医刊》2006,19(5):57-58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多病情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对急性心肌梗塞,特别是大面积心肌梗塞病人的护理,直接影响着病人的预后及转归。本科病人自2004~2005年收住急性心肌梗塞病人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50~70岁。对实际护理工作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1吸氧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不同于慢性呼吸衰竭病人,常压吸入氧浓度在60%以下是较安全的。对心肌来说,严重缺血缺氧,及时给予有效的氧疗,提高动脉血氧含量,对濒临死亡的心肌细胞是大有益处的。轻症病人可2~4升/分,重者6~8升/分,面罩给氧5~10升/分,经临床观察也是比较安全有效的。只有长期高浓度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