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心动过速发作时,观察不同剂量的三磷酸腺苷(ATP)对房室结(AVN)快、慢径的阻断作用,进一步探讨快、慢径的电生理特性。对符合诊断的24例房室结双径且可诱发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病人进行研究,用食调搏或心内电生理检查方法重复诱发心动过速。静脉给予不同剂量ATP,以0.05mg/kg为起始剂量,0.025mg/kg为递增量,直至ATP用量达0.20mg/kg。在AVNRT发作时,观  相似文献   

2.
报道8例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电生理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其中3例为慢-快型AVN-RT射频消融改良慢径后出现的快-慢型AVNRT。8例均经消融慢径而成功终止心动过速。平均放电次数3±1.1次、平均放电时间120±30.4s、平均放电功率30±11W。随访6~24个月,无复发。快-慢型AVNRT具有以下临床电生理特征:①快径不应期短、慢径不应期长。②心内电刺激无房室结双径路现象。③心动过速能由心房刺激诱发。④心动过速时AH间期<HA间期,冠状窦近端A波最提前。熟悉快-慢型AVNRT的电生理特征,对于鉴别房性心动过速及右后间隔旁道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十分重要,也是指导快-慢型AVNRT射频消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报道2例特殊类型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例为慢-慢型AVNRT伴起始部多径路逆传;1例为两种不同电生理特性的慢径交替前传、快径逆传构成的AVNRT。电生理检查均提示房室结三径路。2例病人均于冠状静脉窦口上方消融慢径改良房室结成功,心动过速不再被诱发。随访2个月心动过速均无复发。提示房室结多径路形成的特殊类型AVNRT,需详细的电生理检查并仔细鉴别方能予以诊断。射频导管消融方法同典型AVN-RT,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8例快-慢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其中3例为慢-快型AVNRT射频消融改良慢径后出现的快-慢型AVNRT。8例均经消融慢径而成功终止心动过速。平均放电次数3±1.1次,平均放电时间120±30.4s,平均放电功率30±11W。随访6-24个月,无复发。快-慢型AVNRT具有以下临床电生理特征:1.快径不应期短,慢径不应期长。2.心内电刺激无房室结双径路现象。3.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5.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其发生机制国内外文献报道不少 ,早在 6 0- 70年代电生理及解剖资料证实了房室结系统的双径路 (α、β通道 )的存在 ,并阐明了AVRNT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传导速度快 ,不应期长的快径 (β通道 )和传导慢 ,不应期短的慢径 (α通道 )参与所决定 ,其特点是有“跳跃现象”和‘房性回波’[1] 。而以快慢径交替前传为电生理特征的房室结双径路却较少报道。本文2例患者在发生AVNRT后电生理检查时反复再现快慢径交替前传并行射频消融治疗获得成功 ,说明了房室结双径路仍存在其他一些特点 ,具备这些特点的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与房室结双径路(DAVNP)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蒽射频导管消融的单一类型AVNRT的心内电生理和食管心房调博(GEAP)资料。结果 107例单一类型的AVNRT,存在DAVNP者101例,其中慢-快型AVNRT99例,慢-慢型AVNRT2例;DAVNP阴性者6例,其中慢-快型AVNRT1例,慢-慢型AVNRT3例,快-慢型AVNRT2例;慢-快型A  相似文献   

7.
特殊类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机制及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2例特殊类型的房室结折性心动过速,1例为慢慢型AVNRT伴起始部多径路逆传;1.例为两种没电生理鹅的慢径交替前传,快径逆传构成的AVNRT。电生理检查均提示房室结三径路。2例病人均于冠状静脉穿口上方消融慢径改良室结成功,心动过速不再被诱发。  相似文献   

8.
消融慢径改良房室结出现非阵发性交界区心动过速一例袁文娟1*侯应龙2杜日映2患者男性,54岁,有阵发性心悸5年。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为房室结双径路(DAVNP)引发的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频率为180~220bpm。采用消融慢径的...  相似文献   

9.
例1 患者女性,35岁。因反复胸闷、心悸3年,再发1天就诊。食管电生理检查诱发出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入院后成功消融房室结慢径路,静脉点滴异丙肾上腺素后未能再诱发心动过速。图1为置入冠状窦电极导管时诱发出心动过速,QRS波群形态正常,RR间期680ms。在两次QRS波群之间可见到倒置的逆行P(P-)波,P-P-间期680ms。在冠状窦近端电极中清楚显示出QRS波群中埋有A-波,A-A-间期340ms,频率176bpm,与其后AVNRT频率完全一致。表明心动过速实为AVNRT存在下部共同径路2∶1传导阻滞,QRS波群…  相似文献   

10.
房室结双径路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研究进展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罗瑞萍综述于世龙审校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最常见的类型之一。房室结双径路(AVNDP)被认为是发生AVNRT的基础。近年,随着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导管消...  相似文献   

11.
三磷酸腺苷诊断房室结双径路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三磷酸腺苷(ATP)试验诊断房室结双径路的价值.方法对经心内电生理研究证实的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1例(研究组)和同期无房室结双径路征象、且不能诱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14例(对照组),在心房起搏下给予递增的ATP剂量.结果研究组中17例具有房室结双径路电生理征象(包括1例心内电生理研究时无房室结双径路征象),其中1例诱发房室结回波,3例诱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对照组则均不显示房室结双径路征象、房室结回波或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P试验诊断房室结双径路的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93%.结论三磷酸腺苷试验诊断房室结双径路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临床电生理及射频消融技术的发展,电生理学者们对房室交接区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房室结双径路(DAVNP)被认为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基础,消融其中的任何一条径路都可以根治AVNRT。国内外众多的文献表明,由于消融慢径安全易行,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房室结双径路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研究周晓芳,郑竹虚,蔡力,罗莹,黄启华临床常发现,房室结双径路(AVNDP)患者中仅部分人易发生抑返性心动过速(AVNRT),如何选择AVN-RT易发者进行射频消融术,我们从电生理指标方面做初步探讨。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4.
013100例房室结双径路射频消蚀治疗[ChenSA等,AmHeart J,1993,125:(英文)]本文就10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射频消蚀治疗,评价其对快、慢通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系列电生理随访阐明治愈AVNRT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心动过速RR间期交替的发生机制及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QRS心动过速伴RR间期长短交替的发生机制及导管射频消融情况。方法 对 6例心动过速伴RR间期长短交替患者 ,常规行动态心电图及食管电生理检查。心内电生理检查提示存在房室旁路或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结双径路 ,先进行旁路或房性心动过速的消融 ,消融成功后再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 (包括应用异丙肾上腺素进行心动过速诱发 ) ,如不能诱发心动过速则终止手术。若提示存在房室结多径路 ,则进行慢路径改良术。结果 食管电生理检查提示 :4例患者存在房室旁路伴房室结双径路 ;2例患者存在房室结三径路。心内电生理检查及消融结果显示 :3例患者为房室旁路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成功消融后不能诱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1例患者同时存在房室及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成功消融房室旁路后再改良慢路径 ;2例患者为房室结三径路 ,经慢径路改良后房室结传导曲线连续 ,未诱发心动过速。 6例患者无并发症发生 ,随访期间无心动过速发作。结论 室上性心动过速伴RR间期交替发生率较低 ,且均与房室结传导不连续有关。心动过速伴RR间期交替发生机制较为复杂 ,除了与房室结纵向传导的不连续有关外 ,还与其不应期密切相关。食管电生理检查与心内电生理检查相比对揭示RR间期交替的发生机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静脉注射四氢帕马丁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食管心房调搏术观察四氢帕马丁(颅通定)对40例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疗效,并行临床电生理研究。结果表明,四氢帕马丁终止SVT急性发作的有效率为52.5%,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为51.9%,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为53.8%,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电生理作用为延长房室传导系统包括快、慢径路和旁路的前向传导有效不应期,延长SR间期和异位心律的RR间期,并使诱发窗口缩小。  相似文献   

17.
快 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在临床上少见 ,其射频消融方法学与慢 快型一样 ,往往多次放电无效 ,手术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长 ,激动标测寻找慢径最早心房出口作为消融靶点 ,国内外少见报道。我们应用这种方法射频消融治疗快 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快 慢型AVNRT 7例 ,男 3例 ,女 4例 ,年龄 2 4~ 6 7(43±18)岁 ,心动过速病史 6~ 84个月。电生理检查方法与常规心内电生理检查方法相同。标测和消融方法为 :诱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后 ,用消融电极在中后间隔仔…  相似文献   

18.
房室结改良术多以不能诱发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为终点 ,其AVNRT的复发率为 3 %~ 6% [1 ] 。对于术后仍保留房室结双径现象 ,甚至保留房室结内单个折返 ,是否影响复发率 ,各家意见不一。为探讨这一问题 ,我们对42例行房室结改良术的患者进行了探讨。1 资料与方法本组为 1994年 5月~ 2 0 0 0年 7月在我科接受房室结改良术且资料完整的 42例AVNRT患者。男 16例 ,女 2 6例 ,年龄3 4~ 62 ( 3 6.4± 6.7)岁 ,合并冠心病 2例 ,均为慢 -快型。42例患者均采用慢径消融术。消融后以不能诱发出AVNRT视为消融成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根据影像法射频消融房室结慢径是一相对盲目的方法,其单次放电的成功率低,导致房室阻滞的危险性高。本研究比较超速阈下刺激(USS)终止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位点与慢径消融靶点之间的关系,探讨USS是否可作为标测慢径的电生理指标。方法 选择AVNRT患者16例,所有患者均诱发出持续性AVNRT,平均心动周期为(333.31±43.9)ms。按影像法结合腔内心电图从右后间隔冠状静脉窦口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三磷酸腺苷 (ATP)对房室结双径路 (DAVNP)快径路前传 (AFP)和慢径路前传 (ASP)的抑制作用 ,并观察小剂量ATP能否诱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方法 :经心内电生理研究 (EPS)证实为可诱发的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SF AVNRT)患者 2 1例为ATP试验研究组 ,同期经EPS和射频导管电消融证实无DAVNP征象 ,且不能诱发AVNRT的患者 14例为对照组 ,在心房起搏下给予递增的ATP剂量。结果 :ATP试验显示 ,研究组患者 2 1例中 17例显示DAVNP电生理征象 ,其中 ,小剂量ATP诱发房室结回波 1例 ,AVNRT 3例 ,对照组无一例显示DAVNP电生理征象和诱发房室结回波或AVNRT。阻断AFP的ATP剂量明显小于阻断ASP的ATP剂量〔(5 .9± 1.6 )mg对 (11.9± 2 .2 )mg ,P <0 .0 1〕。结论 :AFP比ASP对ATP更敏感 ,提示AFP比ASP进入房室结的N区更广泛。对于部分SF AVNRT患者 ,小剂量ATP可诱发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