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所1983年以来开展了载氧氟碳代血液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临床通用剂量(20ml/kg,相当于成人一次使用1200ml)的氟碳代血液作慢性毒性病理学研究。狗在一次静脉注入本品后主要沉积在单核巨噬系统,并被固定和游离的组织细胞所吞噬,吞噬后的组织细胞转变为泡沫细胞。 注入后1月仍属潴留高峰,6月后除脾脏外各脏器均已基本排空并不留任何病理痕迹,12月后所有被检脏器在光镜下均已不能查见泡沫细胞,但在电镜下肝脾仍可偶见个别部位留有少量小泡状物质,作者认为此种极微量的潴留缺乏临床意义。 作者也认为氟碳代血液对靶细胞只是被吞噬和潴留,未出现任何明显病理学改变。 根据研究结果,作者认为本品属非原浆毒并为生物惰性物质,亦不存在由于本品在单核巨噬系统潴留而引起的继发性病理损害问题,并认为本剂量的临床应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家兔静注环丙沙星(CPFX)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眼内各组织中药物浓度。环丙沙星在泪液、角膜、房水、虹膜-睫状体、晶体和玻璃体组织内峰浓度值分别为8.92±2.88、142.84±25.02、11.06±2.80、99.32±10.60、30.28±1.91和8.10±1.71ug/g:ml;其各组织中半衰期分别为1.49±0.97、166±0.13、2.09±0.51、2.01±0.44、1.52±0.92和1.21±0.66h。结果表明CPFX静注后能穿透到各眼内组织中。  相似文献   

4.
Ⅱ号氟碳代血液正常人体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志愿者10名,其中男性7名,女性3名,年龄19~58岁,输注50~145ml。在输注过程中和输注后生命体征平稳,心电图、心功能、尿常规、肝肾功能和诱变性测定均未见明显改变。除输注后6小时白细胞升高外,血像也未见明显改变。但对血小板功能、血凝纤溶系统功能和免疫系统功能有一过性影响。结果提示输注氟碳代血液是比较安全的,有临床应用的可能性。对类过敏样反应有必要作更深入的研究,以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Ⅱ号氟碳代血液静脉注入大鼠后,测定不同时期各种组织的PFC化合物(全氟碳化合物)的贮留量。结果证明PFC化合物绝大部分进入肝、脾组织,少量的进入肺、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PFC化合物的贮留量就逐渐减少,到8周时90%以上的全氟碳化合物已排除体外。 根据气相色谱扫描图谱,与标准比较,没有产生新的色谱峰,说明PFC乳剂在体内未发生变化,它不参与机体的代谢。它属于比较惰性的氟碳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作者以紫外法对家兔静注甲硝唑磷酸酯钾(PMP)及甲硝唑(MTZ)进行了体内药代动力学初步研究和比较。静注PMP及MTZ后其药代动力学特征符合二室开放模型。PMP药动学参数为:T_(1/2)x:0.019±0.007·h~(-1);T_(1/2)β:1.12±0.62·h~(-1);K_(1.2):26.86±9.7·h~(-1);K_(2.1):9.53±4.66·h~(-1);K_:4.04±2.81L·kg~(-1);V_B:0.52±0.11L·kg~(-1);CLB:0.47±0.3L·kg~(-1)·h;AUC:96.32±46.16mg·L·h~(-1)。MTZ药动学参数为:T_(1/2)x:0.043±0.029·h~(-1);T_(1.2)~(-1)]β:1.00±0.47·h~(-1);K_(1.2):9.91±5.60·h~(-1);K_(2.1):19.53±13.39·h~(-1);K_(el):2.14±2.25L·kg~(-1);V_B:0.58±0.23L·kg~(-1);CLB:0.56±0.55L·kg~(-1)·h~(-1);AUC:47.56±22.14mg·L~(-1)·h~(-1)。结果表明静注PMP及MTZ其药动学特征相似。  相似文献   

7.
葛根素(Puerarin)是中药葛根的有效成份之一。我们应用典药理学实验方法和放射配基结合分析,证实了葛根素是一种β-受体阻断剂,并已开始应用于临床。为了观察葛根素在体内连续变化的规律,并为临床用药提供数据,我们在予家兔一次静脉注射葛根素后,进行了血浆半哀期的测定和药代动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医学科学研究中,应用家兔耳缘后静脉注射各种药物,进行抗凝麻醉,输血、输液等,但有时由于动物过小,耳缘静脉过细,静脉注射较为困难,或因耳缘静脉多次反复注射后不能继续使用,使实验难于继续进行。作者在多年工作实践中,根据家兔耳缘静脉的解剖学分布特点,在耳缘后静脉与耳缘前  相似文献   

9.
家兔胸部爆炸伤早期血液流变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家兔胸部爆炸伤后早期血液流变学变化规律及其对肺脏等脏器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中国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伤后5,30,60,180和360min5个时相点观察组,观察血液流变学及肺组织病理学动态变化.结果:家免爆炸伤后早期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及红细胞变形性均低于正常对照组,30min以后上述指标明显升高,180min后达峰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统计学意义(P<0.01),伤后360min虽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肺组织病理学变化与血液流变学变化基本一致.结论:家免胸部爆炸伤后血液流变特性明显改变,血液粘滞性增加,从而加重微循环障碍导致脏器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0.
Ⅱ号氟碳代血液在大鼠体内蓄积的病理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Ⅱ号氟碳代血液连续静脉输入大白鼠后,在1年时间内对各脏器作了病理形态学的动态观察。观察结果表明,氟碳颗粒主要蓄积在网状内皮系统丰富的肝、脾中,镜下表现为泡沫细胞,因此,肝、脾的重量变化和泡沫细胞的消长可以作为氟碳颗粒在体内蓄积的指标。本实验在输注Ⅱ号氟碳代血液后1年,肝、脾的重量已基本上恢复正常,但泡沫细胞尚未完全消失。在体内蓄积的氟碳颗粒对各脏器的结构和功能并无毒性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实验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家兔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兔血液流变学变化与肾皮质局部血流量 (rRBF)的关系。方法 :用5 0 %的甘油 (10ml/kg体重 )行兔后肢肌肉加压注射 ,建立ARF动物模型 ,观察不同时相血液流变学、rRBF以及肾功能 (血Cr、BUN)改变。结果 :ARF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异常 ,rRBF明显降低 ,肾功能明显下降。ηb、ηp、EAI、HCT等与rRBF呈明显负相关 (P均 <0 .0 5 )。结论 :①甘油所致ARF家兔血液流变特性明显异常 ;rRBF降低 ;肾功能严重损害。②ARF时血液流变特性恶化和肾局部微循环障碍可能是造成rRBF下降和肾功能损害的直接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反复静注垂体后叶素对家兔肺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微血管多次痉挛对自身及周围组织的影响。方法:家兔反复静注垂体后叶素后,用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肺微血管及其组织的变化。结果:肺微血管出现痉挛所致内皮细胞损伤、脱落,肺泡壁Ⅰ型和Ⅱ型细胞亦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结论:反复静注垂体后叶素可导致肺微血管及周围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14.
血吸虫病对人类的健康危害很大,解放后,党和政府对该病十分重视,进行了防 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近年来在我国沿江江南地区有死灰复燃现象,因此必须  相似文献   

15.
健康雌性家兔6只,于静注诺氟沙里(25mg/kg)前、后不同时间收集血、胆汁、脑脊液和尿液标本。用HPLC法测定标本中的药物浓度,所得实验数据用3P87药代动力学软件包在微机上进行处理。结果显示,静注给药后,诺氟沙星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血清、胆汁、尿中的诺氟沙星浓度均大于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的MIC90,脑脊液中的诺氟沙星浓度(峰值)等于或略高于引起脑部感染常见敏感菌的MIC90,表明诺氟沙星静注后,诺氟沙星能较快地分布到。上述体液中,并达到有效杀菌浓度。  相似文献   

16.
减压病是潜水和高气压作业人员常见的一种职业病。减压病发病机制除认为气栓是主要因素外,血小板栓子、脂肪栓子、红细胞聚集、血液浓缩以及 DIC 等学说亦被认为与减压病病因有密切关系。国外正开展着超微结构以及血液流变学诸方面的研究,但国内  相似文献   

17.
在家兔左腿背侧部与腹部以100℃电烙铁造成10%面积2度烧伤,腹部烧伤占1/2。烧伤后血压持续下降。血浆比粘度在2h内持续增加,全血比粘度在1h内呈现增高,2h后为下降。pH与paCO_2烧伤后下降。PaO_2先下降后升高,这升高现象不同于临床所见。BE_5 1h后负值增大。实验动物在烧伤后3~4h死亡。  相似文献   

18.
用显微电视录像静画步进法测量了失血性休克不同血压状态下家兔小肠系膜毛细血管内径、血流速度及血流量的变化。结果发现:1.随着血压的连续下降,10μm以下毛细血管内径逐浙缩小,血流速度减慢,血流量减少。当MAP(平均动脉压下降到2.66 kPa时,毛细血管保持收缩状态,血流流态发生摆动,进而停止; 2.将5只家兔放血至平均动脉压为5.985±0.266kPa并维持不变时,可见10μm以下毛细血管内径在10min后开始缩小,30min时收缩至最细,以后开始恢复。而其血流速度,血流量随时间延长亦继续减慢和减少,到50min下降到最低值并持续到90min。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后再发心室颤动与心室复极时间变化的关系。方法:用交流电刺激家兔诱发心室颤动以建立心室颤动模型,并行心肺复苏。采用六导同步心电图机记录诱发心室颤动前及复苏成功后的心电图,测量QT峰间期(QTpeak),计算校正值(QTpc)并进行比较。结果:复苏后的QTpc明显缩短,复苏后死亡组QTpc缩短更为明显。结论:心肺复苏后QT—peak间期的缩短可能与心室颤动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微透析技术考察青藤碱给药后家兔血液及关节液中药物浓度变化的关系。方法将微透析探针植入家兔血液及膝关节液中,家兔灌胃给药或膝关节处经皮给药或腹部经皮给药50 mg/kg后,收集家兔血液及关节液中的微透析样品,采用HPLC-MS法测定微透析样品中青藤碱的浓度,观察家兔血液及关节液中青藤碱浓度变化的规律。结果不同的给药途径,不同的给药部位,血液和关节液中的青藤碱浓度变化的趋势是相似的,但灌胃给药和腹部经皮给药,血液和关节液中的青藤碱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膝关节处经皮给药后血液和关节液中的青藤碱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藤碱给药后血液和关节液中的药物浓度变化趋势是相似的,但浓度高低与给药途径及给药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