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清代江苏如皋医家顾晓澜所著<吴门治验录>医案从而总结其学术成就与思想.方法 从顾晓澜修学成长、医技医德、口碑声望在当时的流传,更通过其集数十载医疗临证心得之<吴门治验录>所载医案,探索其临证思路;分析其理、法、方、药之运用经验.结果 顾晓澜医技医德双馨,从顾晓澜其诸多医案中可看出其融会贯通歧黄经典,专内科而旁通诸科;察病脉证互参,审证求因;治法求圆机活法,随证灵变;验案灵巧别致 分析深入浅出.结论 顾晓澜所著<吴门治验录>体现了清代中叶苏南社会医疗实践水平的一个缩影.其治学态度上辨证论治思想严格贯穿始终,学术上尊古而更重创新,善于推陈出新;重视诊断上脉证互参,审证求因;治法上讲求机圆法活,随证灵变;学术价值的深远意义还在于可作为当代中医现代化进程中后人发扬继承古人中医学术精髓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医案医话的分类整理,归纳总结《慎五堂治验录》脑病证治特点。其所载脑病属广义神志病范畴,与五脏相关;病机以机窍受阻,魂魄不安为关键;重视热邪、伏邪致病;证机要素以热入心营、伏邪异动、土虚(阴亏)失养、风火痰升多见。临证辨治重视清泄热邪、搜剔伏邪、透邪达外,息风化痰、肃清机窍,同时养元扶正、滋水平木、安魂定志,恢复神机功用。脑病证治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具有典型的世医家范,可作为临床辨证施治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刘福庆,晚清四川绵州著名医家,著有《医录便览》传世。其书内容丰富,遣方用药得当,医理有发挥,论证有独见,治病有特色,不失为一部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文献著作。本文对其生平、著作进行简要介绍,并选择书中病案对刘氏的学术特点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风良方--《古今录验》续命汤论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积海 《河南中医》2004,24(3):72-73
《古今录验》续命汤 (以下称续命汤 )出自《金匮要略·中风历节》 ,由麻黄、桂枝、当归、人参、石膏、干姜、甘草、川芎、杏仁组成 ,“治中风痱 ,身体不能自收 ,口不能言 ,冒昧不知痛处 ,或拘急不得转侧”。“风痱”者 ,今中风病之类也。《灵枢》云 :“痱之为病 ,身无痛者 ,四肢不收 ,智乱不甚 ,其言微 ,甚则不能言……”。《金匮要略》云 :“夫风之为病 ,当半身不遂 ,……”。可能由于对中风病的认识从“外风”学说到“内风”立论的转变 ,后世医家多弃而不用。现代黄竹斋、赵锡武、王占玺等诸家善用此方治疗中风病 ,但未从理论上做进一步阐…  相似文献   

5.
《光明中医》2021,36(20)
中医临床疗效的提高,离不开中医思维的指导,中医诊疗过程,其实质就是中医思维科学指导、悟证明理、智慧运用的过程。河南省名老中医、全国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庞国明教授将中医思维评判依据与临床治疗融会渗透,归结为“六力”:言语力、凝练力、想象力、诊断力、处方力、治疗力,并体现在临证之中,确有助于中医思维和临床疗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临证治验录     
曹某某,女,33岁。2002年9月17日初诊。既往月经正常来潮,婚后顺产一男孩。近两年由于工作紧张,睡眠不足。觉精力日差,怕冷,四肢不温。今年3月月经来潮,4月注射黄体酮3支后来潮,量少色淡。延至7月又来潮,又注射黄体酮才来潮,量少色淡,伴腰酸腰痛。刻下经闭2月,腰酸痛,四肢不温,且下肢酸楚,精神困倦,不欲房事,纳食尚好,二便正常,形体消瘦,舌苔润滑,脉细弱无力。证属肾阳虚亏,经闭不行,治以温肾助阳。方药:仙茅10g,仙灵脾10g,  相似文献   

7.
基于“外风致中”理论指导,从外风的历史沿革及续命汤的方证、临证应用、药理研究等方面,探讨“外风致中”理论在中风病发病中的意义以及《古今录验》续命汤治疗中风的效果,为中风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1 痛经患者李××,女,18岁,学生,1986-5-15就诊.该患于16岁月经初潮,后则经期如常,近半年以来,每于经前2日开始小腹疼痛下坠,甚至剧痛难忍,经血量少,淋漓不断,血色紫暗,胀甚于痛,伴有胸胁乳房胀痛,善太息,时引一息为快,烦躁易怒,不思饮食.舌质紫黯无苔,脉象沉  相似文献   

9.
急性高血压中风属于内科急症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中风患者,每获良效,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1 经行愆期刘××,女,17岁,学生。该患自15岁月经初期,至今经期始终不准,时前时后,经期乳胀,经量时多时少,血色暗红,夹有小血块,小腹冷痛,傍晚时手足烦热,面色不华,口唇干燥,舌苔薄白,脉沉弦。曾多次服用中药,或养血调经,或活血化瘀,未见小效。余据其小腹冷痛,而傍晚手足心热的症状特点,辨为冲任虚寒寮血阻滞之月经不调,治以温经散寒,养血祛淤。投温经汤加味,其方即:吴英鲍、当归9g、白芍饨、川芍69,人参69、桂枝69、阿胶  相似文献   

11.
近代名医张锡纯所创活络效灵丹,由丹参、当归、生明乳香、生明没药四位药组成。药味简练,配伍得当,治疗范围广,颇受医界欢迎。张氏用以治疗气血凝滞,痃癖癥瘕,心腹疼痛,内外疮疡,一切脏腑积聚,经络湮淤。笔者习用于临床,取得了满意地效果。举验案三则如下。  相似文献   

12.
符为民教授从事中风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5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治疗中风病急性期过程中,符为民教授强调"痰瘀热互阻"为其主要病机,治疗以"祛瘀化痰,通腑泻热"为法,坚持在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遣方用药,并擅用虫药以达通络熄风之效,对中风引起的脑水肿灵活运用活血利水之法,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特色,临床疗效显著.笔者深入探讨符为民教授治疗中风急性期的中医学术思想.本文从病因病机、立法创新、用药特色等方面介绍符为民教授治疗中风病急性期临证经验特色.  相似文献   

13.
增液汤临证治验三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增液汤出自《温病条辨》一书,由玄参、生地、麦冬三味药组成,具有清热养阴之功能.笔者近年来将其与其他方剂合方运用于临床,取得了颇为满意的疗效.现举三例验案于下,供同道参考.1 肝阳头痛患者郭××,女,64岁,1989-7-10初诊.自诉头痛如裂,发烧,潮热,素喜冷  相似文献   

14.
[例一]孙某。女,72岁。患慢性气管炎8年。逢冬发作,近两周天冷,又发咳嗽,气短,动则喘甚,夜间不能平卧,咳吐白色泡沫痰,纳呆,腰膝酸软,便溏,曾服茶硷片及抗菌素未能控制。证属肺脾肾俱虚、痰浊内蕴而致。治宜宣肺湿脾益肾豁痰平喘。药用党参25g,干姜5g,茯苓25g,白术25g,五味子10g,细辛5g,半夏10g,川贝10g,地龙10g,苦参10g,熟地10g,故纸10g,葶苈子15g,白果15g,冬花15g,甘草10g。连服12剂,咳、痰、喘均消失,病愈。  相似文献   

15.
临证治验举隅齐河县人民医院(251100)李秀金齐河县中医院(251100)孙奉升1双手逆冷患者女,14岁,1992年1月19日初诊。患者系农村女学生,2个月前开始畏寒恶风,渐至手逆冷。双手指苍白色,双手掌及手腕部位皮肤呈青紫色,按之苍白,皮肤粗糙,...  相似文献   

16.
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疏肝解郁常用方剂,其药物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炙甘草、白茯苓、生姜、薄荷组成。笔者临床用于肝气郁结所致诸病,疗效较好。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1 湿温案傅某 ,男 ,35岁。 1 96 6年 7月 2 6日诊。高热旬余 ,晨起稍低 ,体温午后高达 40℃以上。西医诊为“伤寒”,用氯霉素等无效 ,邀余会诊。诊见 :壮热胸痞 ,口舌干燥 ,身重 ,胃纳极差 ,小溲短赤 ,时或谵语 ,舌苔黄腻、干燥无津 ,脉滑数。此乃湿热流连气分 ,郁久伤津 ,上蒙心窍故也。叶天士云 :“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 ,可冀其战汗透邪 ,法宜益胃 ,令邪与汗并 ,热达腠开 ,邪从汗出。”治宜清解湿热 ,化痰开窍 ,佐以养津益胃。药用 :川连 5g,黄芩、焦山栀、青蒿、白薇、姜半夏、川贝、鲜石菖蒲、瓜蒌皮各 1 0 g,鲜芦根、梨汁 (冲服 )…  相似文献   

18.
《慎五堂治验录》是娄东中医流派的代表著作之一,蕴含着丰富的中医辨证思维及独到的学术价值,具有典型的世医家范。全书以临证为基础,注重结合经典探究医理本源,诊查疾病谨慎细致以明辨病机,四诊合参尤重舌脉,强调早期预判以防微杜渐。病机重视热邪、伏邪滞塞机窍,久病入络,土气为本;治疗多清泄开窍,分消伏邪,清通和络,培元护阴;用药机圆法活,多选轻清升浮、平和甘淡之品,善用稻、米、茶、花、竹、荷等,具有鲜明的江南特色。  相似文献   

19.
姜淑兰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1):1627-1628
1胆总管结石郗某,男,58岁,农民,2004年5月26日初诊。主诉:右胁肋部疼痛1年。该患者有胆结石多年,2002年末在外院行胆囊切除术。术后1年余,右上腹及胁肋部时绞痛,反复发作。多次B超示胆总管扩张,内含结石。最近一次B超示胆总管2.2cm,内含有2.0cm×1.8cm强回声光团,其后伴声影。  相似文献   

20.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是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所设方。遵《内经》之旨:“劳者温之,损者温之”。取方以甘温能除大热,最忌苦寒之药,损伤脾胃。因此,是以调补脾胃,升阳益气为基本治则。方证以四肢倦怠,饮食少思,少气懒言,渴喜温饮为辨证要点。验之临床,每获佳效,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后世医家常以此方治疗慢性胃炎、胃下垂、肠易激综合征、子宫下垂、低血压眩晕、糖尿病等,现将本人临证治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