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LoVo/Adr细胞中sorcin基因的表达与细胞Ca2+浓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人结肠癌耐药株LoVo/Adr细胞中可溶性耐药相关钙结合蛋白(soluble resistance related calcium binding protein,sorcin)与Ca^2+浓度的关系。方法:以Fluo-3/AM标记细胞内Ca^2+,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浓度变化;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细胞中sorcin基因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结果:与亲本LoVo细胞相比,耐药LoVo/Adr细胞中Ca^2+浓度显著增高(P〈0.01);sorcin基因在LoVo细胞中几乎不表达,而在耐药LoVo/Adr细胞中,无论mRNA水平还是蛋白水平均显著高表达(P〈0.01)。结论:耐药LoVo/Adr细胞中sorcin高表达没有引起细胞内Ca^2+浓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COX-2选择性抑制剂NS-398对结肠癌耐药细胞HCT-8/Fu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其对P-糖蛋白(P-glycoprotein, 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 related protein, MRP)的调控,以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CCK-8法检测NS-398对HCT-8/Fu的毒性作用及对HCT-8/Fu细胞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 MDR)的逆转作用;(2)将NS-398、5-Fu、NS-398+5-Fu分别作用于HCT-8/Fu 24 h,酶标仪检测Caspase -3活性、Hoechst33342染色观察药物诱导细胞凋亡情况;(3)0、10、20 μmol/L NS-398分别作用癌细胞24 h后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PGE2含量;0、20 μmol/L NS-398作用癌细胞24 h后,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癌细胞P-gp、MRP的表达。结果 (1)10、20 μmol/LNS-398作用癌细胞24 h,抑制率分别为6%、8%,与各浓度5-Fu联用后,耐药逆转倍数分别为3.42、7.50,且呈剂量依赖性;(2)20 μmol/LNS-398+320 μg/ml 5-Fu组Caspase-3活性增加百分比为386.11%,较320μg/ml 5-Fu组的179.94%、20 μmol/LNS- 3 9 8 组的1 2 5 . 2 3%明显增高;Hoechst33342染色从形态学上也得出相一致的结论;(3)20 μmol/L NS-398作用24 h后,癌细胞P-gp、MRP表达较0μmol/L NS-398显著减少;同时在10、20 μmol/L NS-398作用24 h,细胞培养上清液中PGE2含量分别为189.50、151.25ng/L,较0 μmol/L NS-398时的340.13 ng/L明显下降。结论 COX-2选择性抑制剂NS-398对结肠癌耐药性有显著逆转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其逆转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gp、MRP的表达及抑制PGE2生成而发挥逆转作用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耐药株LoVo/Adr细胞pH与药物分布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gp的表达;在共聚焦显微镜下测细胞内SNAFL-calcein-AM荧光强度,其强度与胞浆的pH成正比;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阿霉素在细胞内的分布。结果:敏感LoVo株细胞P-gp染色为阴性,而耐药株LoVo/Adrk细胞呈强阳性;LoVo/Adr细胞内pH显著高于LoVo细胞;LoVo/Adr细胞内阿霉素含量显著低于LoVo细胞,且阿霉素在核区分布明显减少,相对在胞浆中增多;而在敏感LoVo细胞中,阿霉素集中分布在核区,胞浆中很少。结论:P-gp过度表达可能通过影响胞浆的pH而导致药物在耐药细胞中异常分布,可增进其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是肿瘤细胞发生耐药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PKC对大肠癌耐药LoVo/Adr细胞阿霉素摄入及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PKC对耐药LoVo/Adr细胞阿霉素摄入及分布的影响 ,探讨其与耐药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阿霉素在细胞中的摄入 ;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阿霉素在细胞内的分布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 gp的表达。结果 P gp染色 :Lo Vo细胞株均为阴性 ,而耐药株LoVo/Adr细胞膜呈强阳性 ;LoVo/Adr细胞内阿霉素含量显著低于LoVo细胞 ,加入PMA后 ,Lo Vo/Adr细胞内ADR含量进一步减少 ;加入SP后 ,LoVo/Adr细胞内ADR含量明显升高。在敏感LoVo细胞中 ,阿霉素集中分布在核区 ,胞浆中很少 ;而在LoVo/Adr细胞中 ,阿霉素核区分布明显减少 ,相对在胞浆中增多 ,加入PMA或SP ,均不能改变阿霉素在细胞中的分布。结论 阿霉素在耐药细胞中不仅摄入减少 ,而且分布异常 ,PKC可能是通过影响耐药细胞对阿霉素的摄入而不是药物分布来调节MDR。 相似文献
5.
观察细胞内药物浓度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肿瘤细胞对不同抗肿瘤药物发生交叉耐药 ,称为多药耐药 (multidrugresistance ,MDR)。目前 ,正是由于肿瘤多药耐药现象的普遍存在 ,使得肿瘤化疗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因此 ,对多药耐药现象的研究成为目前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已发现与肿瘤耐药相关的机理是 :①P 糖蛋白的表达 ;②耐药相关蛋白 (MRP)的表达 ;③拓扑异构酶的减低 ;④谷胱苷肽转移酶的改变 ;⑤其他 ,包括蛋白激酶C(PKC)、肺相关蛋白 (LRP)等。其中胞内药物浓度降低是发现最早并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耐药机制。因此 ,观察胞内药物浓度的变…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肿瘤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导致临床上结直肠癌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过表达与肿瘤多药耐药的发生密切相关,但其引起多药耐药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调节人结肠癌HCT8/V多药耐药细胞COX-2的表达,以探讨COX-2对人结肠癌细胞多药耐药性的影响及其对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调控作用.方法:应用COX-2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和COX-2特异性抑制剂NS-398(20 μ mol/L)上调及抑制人结肠癌HCT8细胞和多药耐药细胞HCT8/V的COX-2的表达,MTT法检测COX-2对HCT8和HCT8/V细胞化疗药敏感性的影响,Real-time PCR(RFQ-PCR)、Westernblot等方法检测多药耐药基因MDR1和P-gp的表达.结果:人结肠癌耐药细胞HCT8/V对多种化疗药具有耐药性,其COX-2、MDR1 mRNA和P-gp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HCT8细胞(P<0.01).感染COX-2过表达慢病毒(COX-2-GFP-Lentivirus)后,HCT8细胞对长春新碱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由(18.2±7.1)μg/mL上升至(122.5±13.4)μg/mL长春新碱(t=11.9,P<0.01),MDRI mRNA和P-gp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抑制COX-2表达后,HCT8/V细胞对VCR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由(191.1±18.2)μg/mL下降至(32.2±7.5)μg/mL(t=14.0,P<0.01),MDR1 mRNA和P-gp的表达水平分别下降了53.3%和42.5%(P<0.01).结论:COX-2通过介导MDR1/P-gp的表达调控人结肠癌细胞多药耐药,抑制COX-2过表达对于逆转结肠癌多药耐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8.
背景与目的:研究葡多酚(Grapeprocyanidins,GPC)对肝癌细胞增殖活性与细胞内Ca2 浓度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将人肝癌细胞与10、50和100mg/L3组不同浓度的GPC共同培养,用MTT(Methylthiazolyltetrazolium,MTT)法测定肝癌细胞的增殖活性,用Fura_2荧光法测定细胞内Ca2 浓度。结果:肝癌对照组细胞增殖活性和胞内Ca2 浓度分别为(0.445±0.024)nmol/L和(130.53±17.48)nmol/L,3个GPC剂量组的细胞增殖活性随GPC剂量升高显著性降低,而Ca2 浓度则显著性升高(t>2.78,P<0.05),其中50和100mg/L组均达Ca2 超载状态。结论:GPC可降低人肝癌细胞的增殖活性,引发胞内Ca2 浓度异常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那可丁(Nos)对人结肠癌5-氟尿嘧啶(5-Fu)耐药株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构建人结肠癌耐药株HT-29/5-Fu、LoVo/5-Fu及SW480/5-Fu,MTT法筛选出Nos对各组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水平;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P38表达和激活水平,以及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成功构建耐药细胞株HT-29/5-Fu、LoVo/5-Fu和SW480/5-Fu。与对照组比较,Nos干预后的结肠癌耐药细胞株HT-29/5-Fu、LoVo/5-Fu及SW480/5-Fu细胞周期明显阻滞在G0/G1期(P<0.01),凋亡率升高,而P38表达及磷酸化受到显著抑制(P<0.01),与耐药相关的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肺耐药相关蛋白及P-glycoprotein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 Nos对耐5-Fu的人结肠癌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降低了耐药细胞耐药性,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38的表达和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获得性奥沙利铂(L-OHP)耐药的结肠癌细胞模型LoVo/L-OHP,并初步研究其耐药机制。方法:采用L-OHP浓度递增法建立人结肠癌细胞耐药模型LoVo/L-OHP,观察其生长规律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用MTT法鉴定耐药细胞株耐药性并计算耐药指数(RI);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部分耐药相关基因在耐药细胞及其亲本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成功建立了耐药的结肠癌细胞模型LoVo/L-OHP,LoVo/L-OHP细胞与LoVo细胞相比,生长缓慢,触角增多。通过RT-PCR半定量分析,P-gp、bcl-2、ERCC-1在LoVo/L-OHP中的表达上调,而p53基因表达下调。结论:LoVo/L-OHP细胞株耐药性稳定,耐药机制可能与P-gp、bcl-2、ERCC-1基因上调、p53基因下调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槲皮素对多药耐药细胞株KB-MRP的耐药逆转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槲皮素(quercetin)对多药耐药细胞株KB-MRP的耐药逆转作用。方法:使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槲皮素对细胞株KB-MRP的抑制率,确定其非细胞毒性浓度。用MTT法分别检测阿霉素(ADM)、依立替康(CPT-11)、长春新碱(VCR)、环磷酰胺(CTX)对细胞株KB-3-1、KB-MRP以及使用槲皮素处理后的KB-MRP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KB-3-1、加入槲皮素前后KB-MRP细胞内的化疗药物阿霉素(ADM)的荧光强度以及加入槲皮素前后多药耐药细胞株KB-MRP的MRP1蛋白表达。结果:终浓度为0~40μmol/L的槲皮素对KB-MRP无明显细胞毒作用。KB-MRP对ADM、VCR、CPT-11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但对CTX不耐药。使用20μmol/L槲皮素处理后KB-MRP对上述ADM、CPT-11、VCR的敏感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胞内的化疗药物阿霉素(ADM)的荧光强度增强。槲皮素的浓度提高至40μmol/L时,KB-MRP对上述药物的敏感程度提高更明显。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经槲皮素处理后KB-MRP细胞MRP1表达明显下降。结论:槲皮素可以逆转KB-MRP的多药耐药,逆转效果与剂量相关,逆转机制可能与MRP1的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2.
甲基莲心碱逆转人胃癌细胞株多药耐药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新的钙阻断剂甲基莲心碱(Nef)对耐长春新碱(VCR)人胃癌细胞多药耐药性(MDR)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测定药物的细胞毒作用,SP法免疫细胞化学及流式细胞术检测Nef对人胃癌细胞多药耐药性相关蛋白(MRP)表达的影响。结果:①在10μmol/L的浓度下,Nef对SGC7901及SGC7901/VCR无显著细胞毒作用;②2.5、5、10μmol/LNef能使VCR对SGC7901/VCR细胞的IC50从2.32μg/ml依次下降至0.340、0.128、0.053μg/ml,逆转倍数分别为6.8、18.1、43.8。在浓度为10μmol/L时,逆转活性较VRP为高(P<0.01);③SGC7901/VCR细胞较SGC7901细胞高表达MRP,经Nef处理后,SGC7901/VCR细胞MRP表达明显下降。表明Nef能下调SGC7901/VCR细胞MRP的表达。结论:甲基莲心碱在体外能逆转耐长春新碱人胃癌细胞(SGC7901/VCR)的多药耐药性。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RP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探索胃癌多药耐药细胞系SGC7901/VCR的耐药机制。方法间歇诱导法,胃癌细胞系SGC7901经长春新碱(VCR)短时间诱导后,对长春新碱产生耐药。MTT法检测对VCR、5-氟尿嘧啶、表阿霉索的耐药性。Western blot检测P-糖蛋白(P—glucoprotein,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ghtathione—s transferring enzyme,GST—s)的表达。结果耐药细胞SGC7901/VCR对长春新碱耐药提高16.56倍,此耐药株同时对5-氟尿嘧啶、表阿霉素呈交叉耐药,耐药指数分别达6.9、13.05。SGC7901/VCR的P—gP、GST—s出现表达增强。结论长春新碱短时间诱导后,SGC7901产生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且P—gp、GST—s表达增强。反之,抑制P—gP、GsT—s蛋白的表达,则有可能降低细胞耐药从而逆转胃癌MDR。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人骨肉瘤细胞多药耐药亚系,探讨骨肉瘤细胞多药耐药的发生机制.方法 采用紫杉醇大剂量间断冲击培养法,诱导建立紫杉醇耐药骨肉瘤细胞系(MG-63/PTX),并运用MTT法检测6种药物敏感性变化及细胞生长规律变化,流式细胞仪分析亲本细胞系和耐药细胞系的细胞膜表面P-gp蛋白表达率、罗丹明123排出情况,RT-PCR检测细胞内耐药基因的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内P-gp蛋白的表达,Westernblotting法检测细胞内P-gp蛋白的表达.结果 历时12个月建成人骨肉瘤耐药细胞系MG-63/PTX,能在含PTX1μg/mL的培养基中稳定生长并传代,其对PTX的耐药指数为69.8,并与卡铂、顺铂、表柔比星、甲氨蝶呤、阿霉素等多种化疗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耐药性;罗丹明123排出实验显示MG-63/PTX内罗丹明含量明显低于亲本细胞;RT-PCR结果显示在MG-63/PTX细胞系中存在MDR1、MRP1、LRP、ABCG2基因的表达,而在MG-63细胞系中无MDR1基因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流式细胞仪及Western blotting实验均显示在MG-63/PTX中存在P-gp的表达.结论 MDR1/ P-gp在多药耐药的特性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骨肉瘤多药耐药细胞亚系为进一步研究骨肉瘤耐药特征及逆转方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人外周血NK细胞P糖蛋白功能检测的方法,分析P糖蛋白功能与乳腺癌患者原发性多药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含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联合化疗的初治乳腺癌患者16例,治疗后化疗敏感和耐药者各8例.采集患者外周血标本,分离NK细胞,与荧光物质罗丹明123(Rh123)孵育,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时间点外周血NK细胞内Rh123的荧光强度;以Rh123的荧光强度(F)和相应时间点(t)作图,通过曲线估计回归分析,构建P糖蛋白药泵功能检测的最佳数学模型,计算每例患者相应的外排速率常数;分析化疗敏感组和耐药组患者速率常数的差异,以及以速率常数预测乳腺癌原发性多药耐药的可行性.结果 所有患者的NK细胞在撤离Rh123后60min,基本不再外排Rh123,NK细胞内Rh123的蓄积量、排出量和残留量均与化疗敏感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P糖蛋白功能检测的最佳数学模型F1=F0·e-kt(F1为t时间点的荧光强度,k为外排速率常数),化疗敏感组与耐药组患者外排速率常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以k>3.9为标准,诊断乳腺癌原发性多药耐药,其诊断敏感性为75.0%,特异性为100%.准确率87.5%.结论 外周血NK细胞P糖蛋白药泵外排功能与乳腺癌患者原发性多药耐药密切相关,外排速率常数可能是预测乳腺癌化疗敏感性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16.
大黄素对乳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MCF-7/Adr的耐药逆转作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中药成分大黄素(Emodin,EMD)对乳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MCF-7/Adr的耐药逆转作用。方法:药物敏感试验采用四唑氮盐(MTT)比色法,P糖蛋白以Western-blot法检测。结果:EMD在0~20μmol/L浓度时作用14天后对MCF-7/Adr未见明显毒性作用;EMD在10μmol/L浓度时,其耐药逆转倍数为1.7倍。EMD在20μmol/L浓度时,处理MCF-7/Adr2、4、6和11天后,检测P糖蛋白发现自第4天起P糖蛋白表达下降,至第11天无法检测到P糖蛋白的表达。结论:EMD具有逆转MCF-7/Adr多药耐药性的作用,可明显下调P糖蛋白的表达,且逆转作用持久。 相似文献
17.
诺美孕酮逆转乳腺癌耐药细胞株多药耐药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诺美孕酮(NOM)对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多药耐药性(MDR)的影响,探讨其调节机制。方法 应用MTT法,研究NOM对MCF7/ADR药物敏感性的影响。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分析耐药基因MDR1、谷胱甘肽S转移酶Pi(GSTπ)、拓扑异构酶Ⅱα(Topo Ⅱα)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表达的变化。通过流式细胞技术观察NOM对MCF7/ADR细胞内药物积累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NOM对MCF7/ADR的MDR具有明显的逆转作用,在20,10和5μmol/L浓度时的逆转倍数分别为21,12和8倍,逆转强度明显高于前身化合物甲地孕酮,而与维拉帕米相当。5μmol/L NOM处理MCF7/ADR后,MDRI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呈现时间依赖性变化;P糖蛋白(P-gp)和GSTπ蛋白的变化符合相应mRNA表达的变化;MRP和Topo Ⅱα基因表达未见明显变化。用NOM 20,10和5μmol/L分别处理2h后,ADR在细胞内的积累分别增加到2.7倍、2.3倍和1.5倍。同时,NOM可明显加强ADR对MCF7/ADR细胞在G2M期的阻滞作用。结论 NOM具有较强的逆转MCF7/ADR细胞MDR的作用,其逆转机制为多种途径,包括时间依赖性下调MDRI和GSTπ基因的表达,增加细胞内药物积累,加强ADR对MCF7/ADR在G2M期的阻滞作用等。 相似文献
18.
两种儿茶素成分体外逆转人肝癌细胞 BEL-7404/ADR多药耐药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背景与目的:儿茶素具有多种抗肿瘤的活性,目前,国内外尚未见儿茶素用于肝癌多药耐药性的研究.本研究拟探讨两种儿茶素成分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epicatechin gallate,ECG)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体外逆转人肝癌细胞多药耐药性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 ECG、 EGCG的细胞毒作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内化疗药物的含量; RT-PCR法检测 mdr1基因的表达.结果: ECG和 EGCG在 100 mg/L以下剂量时对耐药肝癌细胞株 BEL-7404/ADR的抑制率均小于 10%, 60 mg/L的 ECG和 14 mg/L的 EGCG分别与 0.8 mg/L的阿霉素 (adriamycin,ADM)合用能使 ADM对 BEL-7404/ADR的 IC50由 36 mg/L分别下降至 2.3 mg/L和 1.9 mg/L,增敏倍数分别为 15.8倍和 19.2倍,联合用药可使细胞内 ADM的浓度由 (0.76± 0.02)μ g/108cells~ (2.55± 0.17)μ g/108cells提高到 (2.04± 0.07)μ g/108cells~ (9.28± 0.59)μ g/108cells(P< 0.01),并使 mdr1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下降了 27.6%及 41.3%,逆转肿瘤 MDR作用以 EGCG为强.结论: EGCG和 ECG具有体外逆转人肝癌细胞多 药耐药性的作用,可能与下调 mdr1表达、增加细胞内化疗药物的积累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