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莪术抗癌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莪术为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和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的干燥根茎,味辛、苦、温,归肝、脾经,具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之功。莪术中富含挥发油,且成分相当复杂,主要为倍半萜和倍半萜烯类化合物。经研究发现,莪术的提取物——莪术挥发油有较好的抗肿瘤、  相似文献   

2.
<正>莪术为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或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的根茎。性温,味辛、苦,归肝、脾经。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等功效;主治血瘀  相似文献   

3.
1.古代医药文献中,木香包括今之云木香、土木香、川木香、青木香。2.《药典》关于木香收载有以下几种: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ne.的根,俗称广木香(进口),云木香(国产)。性温,味辛苦。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行气止痛,健脾消食。菊科植物土木香nula helenium L.的根。性温,味辛、苦。归肝、脾经。行气止痛,健脾和胃,安胎。菊科植物川木香Viadimria souliei(Franch.)Iing.的根。性温,味辛、苦。归脾、胃、大肠、胆经。行气止痛,健脾消食,驱蛔。  相似文献   

4.
王少英 《河北中医》2007,29(10):906-907
三棱味苦、辛,性平,入肝、脾经,具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之功效;莪术性温,味辛、苦,功效行气破血、消积止痛.两药为常伍之药,是治疗瘀血疼痛、癥瘕积聚的要药.现就三棱、莪术在慢性胃病中的应用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蓬莪术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欣  李章万  王道平  莫彬彬  梁光义 《中草药》2004,35(11):1223-1225
莪术是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eton、广西莪术C.kwangsinensis S.G.Lee et C.F.Liang和温郁金C.wenyujin Y.H.Chen et C.Ling的干燥根茎。中医理论认为莪术辛、苦、温,归肝、脾经,具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的功效。莪术油及其提取物β-榄香烯对L615白血病细胞有直接细胞  相似文献   

6.
延胡索的古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胡索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具有活血、行气、止痛功效,用于治疗各种疼痛、失眠、胃溃疡及冠心病。  相似文献   

7.
莪术抗肿瘤作用与品种和加工工艺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莪术有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等品种,性辛温,味苦,归肝脾经。具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功能,主治瘸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及早期宫颈癌。用量6~9g,均用其干燥根茎。其质量标准为挥发油含量不低于1.5%(mL/g)。  相似文献   

8.
药用莪术的来源为姜科植物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eton、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或温郁金(温莪术)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F.Liang的干燥根茎[1].中医药学理论认为,莪术辛苦温,归肝、脾经,具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之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莪术的主要成分为挥发油类成分,其含量约为1%~2.5%,其中有大牻牛儿酮、莪术醇、莪术二桐、α-及β-蒎烯、樟烯、莪术呋喃烯酮、温郁金醇等多种成分.  相似文献   

9.
正交实验法优选莪术挥发油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关怀  王地 《北京中医》2000,19(5):45-46
药用莪术的来源为姜科植物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eton、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或温郁金(温莪术)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F.Liang的干燥根茎[1].中医药学理论认为,莪术辛苦温,归肝、脾经,具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之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莪术的主要成分为挥发油类成分,其含量约为1%~2.5%,其中有大牻牛儿酮、莪术醇、莪术二桐、α-及β-蒎烯、樟烯、莪术呋喃烯酮、温郁金醇等多种成分.  相似文献   

10.
郁金味辛、苦,性寒,归心、肝、胆经.能活血止痛,行气解郁,凉血清心,利胆退黄,笔者用郁金治疗囊肿取得满意疗效.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药典》1985年版载:“姜黄来源于姜科植物姜黄的根茎,辛、苦、温,归脾、肝经,破血行气,通经止痛”。“郁金来源于姜科植物郁金或姜黄、莪术的块根,辛、苦、寒、归肝、心、肺经,行气化淤,清心  相似文献   

12.
郁金味辛、苦,性寒.归肝、心、胆经.功效活血止痛,行气解郁,凉血清心,利胆退黄.前贤常用之治疗血瘀气滞所致胸胁腹痛;热病所致神昏,癫痫;气火上逆所致吐血,衄血及妇女倒经等证.用于不孕症的治疗不曾涉及.笔者经多年临床实践,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将郁金运用于不孕症的治疗,收到较好疗效,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郁金治疗郁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金味辛、苦,性寒,归心、肝、胆经.有破瘀血行气的作用,又能解肝气郁结,清心凉血.<本草备要>云:"行气,解郁;泄血,破瘀.凉心热,散肝郁."笔者在临床中发现合理地运用郁金,对郁证的治疗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现举例说明,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莪术为姜科姜黄属植物蓬莪术、广西莪术和温郁金的干燥根茎,具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之功效.具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的功能.主治癥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早期宫颈癌[1].  相似文献   

15.
莪术的临床应用及其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东 《福建中医药》2002,33(1):46-47
莪术为姜科姜黄属多种植物的根茎 ,药典 2 0 0 0年版规定3种 :蓬莪术 (Curcuma phaeocaulis Val.)、广西莪术 (Curcum-a kwangsiensis S.G.L ee et C.F.L iang)和温莪术 (Curcumawenyujia Y.H .Chen et C.L ing)。性辛、苦、温 ,归肝、脾经。具有行气破血 ,消积止痛功效。主要用于瘕痞块 ,瘀血经闭 ,食积胀痛等症。近年来研究发现 ,其挥发油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菌、抗炎、抗早孕、降酶等功用 ,目前已从中分离出莪术醇、异莪术醇、莪术二酮、莪术烯醇等 2 0多种成分。现就其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临床应用1.1 上…  相似文献   

16.
刘捷 《中医杂志》2011,(21):1872
郁金味辛、苦,性寒。归心、肝、肺、胆经。具有活血祛瘀,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之功效。治血瘀气滞胸腹胁肋诸痛,热病神昏,癫狂;气火上逆吐血、衄血及妇女倒经;黄疸等证。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运用郁金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病,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丁德正 《世界中医药》2011,6(4):322-323
郁金味辛、苦,性寒,具行气解郁、凉血破瘀之功,是精神疾病治疗的常用药。兹将笔者家传运用郁金治疗精神疾病的点滴经验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8.
郑召岭 《山西中医》2008,24(3):48-49
姜黄(curcuma)为姜科草本植物姜黄的干燥根茎,其味辛、苦,性温,入肝脾二经,主要功用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姜黄素(curcumin)是从姜科姜黄属植物的根茎中提取的一种植物多酚,也是姜黄发挥药理作用最重要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9.
莪术的临床应用研究概况张国平山东省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276400莪术为姜科植物莪术、郁金或广西莪术的根茎,具行气破瘀、消积止痛功效。主治积滞胀痛、血瘀腹痛、肝脾肿大、血滞经闭、跌打损伤等。随着近代莪术有效成分的分离和新型剂型的开发,临床应用研究有所拓...  相似文献   

20.
延胡索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浅议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延胡索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块茎,性味辛、苦、温.归心、肝、脾经,具有活血、行气、止痛的功效。主治气滞血瘀诸痛、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现就其药理及临床应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