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脑梗死再发的原因和危险因素。方法:对41例脑再梗死患者及112例随访未再发的初次脑梗死患者的临床伴发疾病及血脂代谢、凝血、纤溶系统、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脑再梗死伴高血压者明显多于初次脑梗死者,而伴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者无此现象;脑再梗死者血PAI-1活性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初次脑梗死者;无论是初次脑梗死还是再发脑梗死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均明显升高。结论:高血压、血纤溶系统活性升高、高水平纤维蛋白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梗死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再发急性心肌梗死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再发急性心肌梗死(以下简称再梗死)是临床上一类特殖类型的心肌梗死,与初发性心肌梗死(以下简称初梗死)比较,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对梗死具且意义,再梗死的并发症,症死率明显高于初梗死,因,在加强初梗死后的II级预防,减少再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再发脑梗死的病因,危险因素及临床影像学特点.方法对临床收治的120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再发脑梗死作为老年性脑血管病,大多数有较明确的病因及危险因素。结论脑梗死预防再发正规有效的二级预防仍为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研究[1-2]表明,再发脑出血的致残率以及病死率都很高,其预后效果不甚理想。对于再出血的发生率以及其危险因素的预测与阐明对了解卒中的自然病程以及诊断、治疗与预防显得尤为重要[3-5]。本研究探讨再发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接诊的436例首次脑出血患者,对其进行随访2年。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83例急性脑梗死病例进行全面综合分析,从症状、体征、既往病史以及辅助检查等几个方面归纳总结,完成了从治疗到预后的全过程分析。得出三个方面的结论,首先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机理;其次是脑梗死发病的有关规律及对策;再次是针对上述情况提出目前临床治疗脑梗死的新进展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脑出血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过去认为脑出血的再次发生率很低 ,大概为 1 .8%~5.3% ,但缺乏有关再次脑出血发生情况的详细资料。本研究对脑出血再次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本组 54例 ,男 34例 ,女 2 0例 ,年龄 30~ 87岁 ,有高血压病史 51例 ,无高血压病史 3例 ,有糖尿病史者 1 3例 ,有高脂血症 2 4例 ,有心肌肥厚 1 6例 ,平日嗜烟酒者 1 1例 ,出血量1 0 ml以下者 5例 ,1 0~ 30 ml者 1 7例 ,30 ml以上者 36例。1 .2 出血部位 基底节区出血 41例 ,脑干出血 5例 ,大脑半球出血 3例 ,小脑出血 3例 ,脑室出血 2例。其中发生在同…  相似文献   

7.
复发性脑梗死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病,卒中后每年约有4%-14%的患者复发,早期复发率可达30%[1]。复发性梗死恢复较差,其病死率与致残率均高于首次发病者。因此预防复发至关重要。本文对52例复发性脑梗死进行回顾分析,并随机选择一次性脑梗死病例58例做对照组,探讨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已知危险因素与复发性脑梗死间的关系。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2例复发性脑梗死均为住院患者,经头颅CT或MRI确诊。男41例,女11例;年龄49-82岁,平均676岁。<60岁8例,60一岁24例,70一岁18例,>80岁2例。复发性脑梗死的间隔时间为7天一10年,1年…  相似文献   

8.
对42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发现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增高,血压昼夜波动变小,节律波动减弱。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帮助高血压人群预测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自发性脑出血再发并不少见,我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自发性脑出血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我们随访了114例自发性脑出血幸存者,对再出血组及无再出血组病人中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及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以及脑叶部位出血等再出血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0.
11.
青年人脑梗死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病因及危险因素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现将本科2002至2004年收治的18~45岁脑梗死病人60例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感染与脑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对30例急性感染伴发脑梗死病人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全部病人住院前一周均有感染病史,呼吸道感染17例,泌尿道感染6例,胃肠道感染4例,胆道感染2例,牙周炎1例。感染三日内发生脑梗死18例。结论:急性感染是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再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探讨再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减少再发AMI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对我院10年收治住院的60例再发AMI与同期收治住院的402例初发AMI进行对比分析。1 资料与方法我们自1988年10月~1998年10月共收治住院AMI患者462例。其中再发AMI(再梗死组)60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19例,年龄34~90岁,平均年龄635岁。初发AMI(初梗死组对照组)402例,其中男性250例,女性152例,年龄24~88岁,平均年龄625岁。主要从再发AMI发病的危险因素、并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再发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方法:分析经CT证实的117例再发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再发脑出血占同期脑出血的13.3%,高血压患者占再发出血者的71.8%,平均出血年龄67.2岁,主要出血部位为基底节区(49.6%)及脑叶出血(21.4%),绝大多数(88.9%)出血部位均与首次不相同。高血压控制不良及血管淀粉样变性(CAA)是再发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再发脑出血的机制是多方面的。首次出血后血压的控制可以防止多数再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1986年1月至2005年1月,本科共收治残胃癌10例,残胃再发癌1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王少博  邓裕朋  邹志才 《新医学》2011,42(6):388-389,420
目的:观察凯力康注射液治疗急性再发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急性再发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脑梗死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凯力康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78%,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1例患者出现轻微畏寒、头痛、面红,1例出现ALT轻度升高,均未停药自行缓解。结论:凯力康注射液治疗急性再发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首发和再发脑梗死对患者情感障碍的影响.方法 收集神经内科住院脑梗死患者396例,其中首发脑梗死176例,再发脑梗死患者220例.运用汉密顿(Hamilton,HAMA)焦虑量表和17项版本汉密顿(Hamilton,HAMD)抑郁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情感障碍情况.结果 首发脑梗死患者情感障碍的发生率为59.1%,再发脑梗死患者的情感障碍发生率高达82.3%,两组患者情感障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910,P<0.001).结论 脑梗死后患者情感障碍发生率很高,再发脑梗死患者情感障碍更严重.因此,预防脑梗死的再发对降低情感障碍发生率有重要的意义,对再发脑梗死患者应加强预防情感障碍的护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结肠息肉切除术后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51例结肠息肉切除术后患者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男性、结肠息肉部位多发于全结肠、息肉个数>10个均为结肠息肉再发的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09、<0.001、0.028)。再发组(160例)癌胚抗原水平高于未再发组(P=0.014),而年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相似文献   

19.
20.
卢昌懿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3):2503-2503
为探讨再发脑梗死相关因素,指导临床护理,以预防和减少再次复发,对22例再发脑梗死患者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认为积极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等再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对预防和减少脑梗死复发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