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52岁,因"头昏、乏力半年,咳嗽近半月,间断腰骶部疼痛"于2008年11月5日来我院门诊就诊.血常规示WBC:2.16×109/L,RBC:2.16T/L,HGB:75 g/L,PLT:67×109/L;CRP:(+),ESR:28 mm/h,β2微球蛋白:未作检查.尿常规:PRO(++)、BLD(+).肝脏、脾脏、淋巴结未触及.  相似文献   

2.
病历资料 患者,女,22岁,学生,主因"发热腰酸乏力1天"入院,既往2个月前行人流术,宫颈Ⅳ度糜烂,间断尿路感染史,间断口服多种避孕药物3年,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药物过敏史.患者于入院前1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40℃,伴有腰部酸痛,乏力不适症状,无明显咳嗽咳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肌肉关节疼痛,无明显皮疹,光敏,无胸闷胸痛,就诊急诊,查:血常规:WBC 15.1×109/L,HGB 111g/L,PLT 216×109/L,N 81.9%.尿常规:尿糖(-),尿胆红素(+),尿酮体(-),尿潜血(+),尿蛋白(+),尿白细胞(2+),尿比重(1.030).考虑肾盂肾炎收治入院.  相似文献   

3.
吴春农 《西部医学》2006,18(6):759-759
病例男,60岁,退休工人。因头昏、乏力、食欲下降2年余,加重伴头昏1个月,于2005年10月21日入院。入院前2年,患者行右肾癌切除术后出现乏力,食欲下降,大便次数增加(3~5次/d),为成形软便,不伴黑便、鲜血便,偶有心悸、胸闷。近1年来多次查血常规发现白细胞、血小板低于正常,但不伴有关节肿痛、口腔溃疡、皮疹、脱发、眼干、口干等症状。10个月前胃镜检查提示胃溃疡,给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3周,未复查胃镜。入院前1个月自觉头昏、乏力加重,在当地血常规检查示:W BC1.6×109/L,HGB 102g/L,PLT 30×109/L;骨髓涂片示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红=2.24…  相似文献   

4.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1岁,汉族,云南省谰沧人。因“发热、纳差、乏力半月,黄疸、尿少4d”于2006年8月28日收住我院。患者于半月前因感冒发热自服“扑热息痛”、“克感敏”、“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而后出现纳差、乏力,4d前开始出现黄疸,小便量减少,8月27日 ̄8月28日小便量为400~500ml。患者平时嗜酒,感冒前曾大量饮酒,否认“肝炎”、“伤寒”、“疟疾”等病史。入院时查体:体温正常,巩膜中度黄染,心率50/min,律齐。肝剑下两横指,肝肾区有扣击痛。没有其他阳性体征。入院时血常规:WBC:13.7×109/L、N%:89.7%、PLT:43×109/L。尿常规:尿…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62岁,因面色苍白、头昏、乏力3 个月,全身骨痛1 月于2003年6月14日入院.入院前3 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面色苍白、头昏、乏力,无返酸、暖气、黑便,无巩膜黄染、浓茶色小便等,并出现进行性消瘦(近20d体重下降10Kg).血常规:RBC 1.75 × 1012/L,HGB 57g/L,PLT 83×109/L,WBC 2.3×109/L,Sg0.72,L0.28,网织红细胞0.015,以"三系减少待查"于2003年4月11日第1次住院.入院查体:重度贫血貌,左锁骨上可扪及一约0.5cm×1.0cm大小淋巴结,质软,活动,无压痛,余无特殊.  相似文献   

6.
刘俊娥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5):2101-2102
患者女,37岁,因头昏、乏力,活动后心悸,解酱油色尿1个月余,于2004年6月17日入我院。体检:贫血貌,皮肤无出血点,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正常,肝未及,脾大肋下2cm。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44g/L,红细胞1.12×1012/L,白细胞6.7×109/L,淋巴细胞比例0.39,血小板163×109/L,网织红细  相似文献   

7.
氯吡格雷致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病人,男,64岁.因冠心病、劳力型心绞痛于2002年7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安置术.术后当日即开始口服氯吡格雷75 mg,每日1次.服药前检查血常规:白细胞8.4×109/L,中性粒细胞0.80,红细胞3.64×1012/L,血小板235×109/L;服药2周后查血常规:白细胞2.8×109/L,中性粒细胞0.59,红细胞2.58×1012/L,血小板190×109/L.服药4周后病人因咽痛、发热伴皮肤淤斑3 d入院.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64排多层螺旋CT进行冠状动脉成像扫描的辐射剂量对病人血常规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07例心率控制在70次/min以下的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采用心电门控、固定扫描参数进行冠脉成像扫描,记录病人所受辐射剂量,所有病人扫描前进行血常规检查,扫描后24h、48h、72h复查血常规。结果病人接受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扫描平均辐射剂量38.36±5.42 mGy,扫描前平均血常规,WBC(5.33±1.12×109/L),淋巴细胞(2.05±0.13×109/L),扫描后24h出现血常规WBC(4.95±1.78×109/L)减低,淋巴细胞升高(2.37±0.65×109/L)4,8h WBC(4.47±1.43×109/L),淋巴细胞(2.44±0.78×109/L),72h WBC(4.78±1.42×109/L),淋巴细胞(2.17±0.28×109/L)。结论 64排多层螺旋CT进行冠状动脉成像可以导致病人血常规WBC减低,淋巴细胞升高,这一作用在扫描后72h开始恢复。  相似文献   

9.
康涛  邱邦东 《四川医学》2011,32(4):606-607
1临床资料患者,女,68岁。2010年6月21日因纳差、乏力、腹胀、腹围增大,伴尿量减少、双下肢水肿2个月入院。入院查体:慢性肝病面容,可见肝掌,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血常规:WBC 5.3×109/L、RBC 3.29×1012/L、HGB 108.9g/L、PLT46.0×109/L。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83岁,因确诊骨髓纤维化11年,头晕、乏力6个月入院.患者1995年自己发现脾大,外院诊断为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定期监测血常规,白细胞(WBC)(3.0~4.0)×109/L、血红蛋白(Hb)80~100 g/L、血小板(PLT)(200~400)×109/L.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71岁,因乏力、腹胀1个月,加重伴盗汗3 d于2014年1月28日入院. 患者1个月前出现乏力、腹胀,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 WBC) 35.56 ×109· L-1 ,血红蛋白( Hb ) 118 g/L,血小板( Plt) 159 ×109 · L-1. 末梢:嗜酸粒细胞增多. 遂以"嗜酸粒细胞增多待查"收入我科.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47岁,因发热、咳嗽半个月伴肉眼血尿4d入院.入院查血常规:WBC15.9×109/L,Hb 121g/L,PLT 458×109/L;尿常规尿蛋自阳性,RRC 691.6个/μl;Cr93μmol/L;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胞浆型(C-ANCA)及核周型(p-ANCA)均阴性;胸片正常;经青霉素治疗体温正常,咳嗽减轻出院.  相似文献   

13.
1 资料与方法 患者女,4岁因"乏力,面黄1年余"于2008年10月20日就诊,患儿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面黄,当地医院拟诊"溶血性贫血"予铁剂,激素治疗,症状时有好转,但每于发热后即出现症状加重,伴双侧巩膜黄染,尿黄.体格检查:患者重度贫血貌,双肺底可闻及散在干湿性啰音.血常规:白细胞8.14×109/L, 血红蛋白46g/L,红细胞2.01×1012/L, 血小板330×109/L, 网织红绝对值131.1×109/L, 平均红细胞体积82.6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277g/L.为进一步治疗入院.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44岁,因周身乏力、面色苍白半年于2000年11月入院。查体:贫血貌,巩膜黄染,皮肤粘膜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胸骨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42g/L,WBC2.2×109/L,N0.36,L0.64,有核红细胞为20%,Plt35×109/L。网织红细胞为0.18,血清总胆红  相似文献   

15.
2007年6月,我科从一患者痰液、血液中分别检出阴沟肠杆菌,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21岁,军人。发病初头痛、乏力、呼吸急促、咳嗽伴大量脓痰、无咯血、无恶心呕吐。测体:38.5℃。血常规:WBC:10.6×109/L,N:0.78,L:0.22,RBC:4.3×1012/L。便常规:WBC:3~5个/HP,未见RBC。尿  相似文献   

16.
蒋慧芳  陈志炉  陈梦驰  魏君雄 《浙江医学》2007,29(12):1337-1338
患者女性,72岁,因反复乏力2年余,活动后胸闷气促10d于2006年3月收住入院。2004年1月,患者因进行性乏力1月入住浙江省某医院血液科。实验室检查提示,血常规:WBC11.3×109/L,Hb 46g/L,PLT138×109/L;血生化:总蛋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62岁.该患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乏力,伴心悸、活动后气短,未诊治,近半月头晕、乏力进行性加重.于2010年4月7日入本院.查体:血压90/60 mm Hg,神志清楚.左颈部可触及Ⅰ度肿大甲状腺,重度贫血貌.双肺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心率102次/分,心尖区二级收缩期杂音.肝脾未触及.既往健康.肺部16层螺旋CT:前纵隔占位(考虑胸腺瘤).甲状腺静态显像:左叶结节呈"凉结节".行甲状腺活检示良性结节.血常规:WBC 14.7×109/L,G%46.0%,L%51.4% Hb31 g/L,RBC 1.39×1012/L,PLT 358×109/L.RET 0.33%.  相似文献   

18.
1 病历报告 患者,男,43岁,已婚.黑便半个月,于2010年12月27日入院.患者2010年12月15日无明显诱因出现排黑便三次,呈柏油样,糊状,约1 000ml,不伴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里急后重、发热、头晕、心悸等症状.就诊于当地医院,查便潜血(+),血常规:HGB 110g/L、PLT8.8×109/L,于2010年12月16日就诊于市中心医院,血常规..WBC 4.12×1012、HGB 93 g/L、PLT 70×109/L、RBC 2.75×109/L;ALP、肝功、肝纤维化指标、肝炎病毒检查正常.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同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及移植后造血功能恢复的情况。方法采集单卵双生兄妹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对病人经180 mg/kg环磷酰胺预处理后,回输造血干细胞,观察造血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例病人造血功能均获得重建。粒细胞>0.5×109/L的时间分别为11和12 d。血小板>20×109/L的时间分别为10和11 d。移植14 d后2例病人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分别为1.0×109/L、1.2×109/L、67 g/L和52×109/L、59×109/L、76 g/L。移植后第28天病人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分别为2.3×109/L、2.5×109/L1、06 g/L和152×109/L、259×109/L、115 g/L,骨髓增生活跃。例1移植后4个月发生迟发性移植物排斥反应,例2观察16个月,血常规及骨髓检查正常。结论同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急性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方法,有造血功能恢复快之优点。  相似文献   

20.
病人,女,36岁,未婚。10年前因乏力、自觉左腹部坚硬就诊于外院,行B超检查示脾大,行骨髓穿刺术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口服羟基脲并肌注干扰素后症状减轻,平素规律口服羟基脲,每日2次,干扰素300万单位,每周3次,病情稳定。约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自觉活动耐力下降。10 d前乏力气促加剧,咳嗽剧烈,服京都念慈庵、甘草口服液后咳嗽有所减轻。就诊于我院门诊,查体:慢性病容,贫血貌,二尖瓣区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脾大,甲乙线8 cm,甲丙线13 cm,丁戊线+1 cm,质地坚硬,平滑,无压痛。查血常规示:WBC 16.7×109/L,Hb 34 g/L,PLT 212×109/L,嗜酸粒细胞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