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周围性面瘫的针灸取穴规律,为临床取穴提供方向和理论依据。方法:检索24部古籍和11种核心期刊,对检索结果和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探究。结果:共检索到古代文献77条原文,34个穴位,合160穴次;现代文献336篇,80个穴位,合3792穴次。结论:周围性面瘫的基本取穴规律:重视阳经,以手足阳明经为主,手足少阳经、太阳经为辅,具体经穴以地仓、颊车、丝足空、水沟、承浆、阳白、合谷、迎香为主,同时依据经络诊察兼顾其他经脉及经穴。  相似文献   

2.
远端取穴配合局部灸治疗面瘫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5 0例患者均为周围性面瘫 ,其中男 2 1例 ,女 2 9例 ,年龄最小 1 6岁 ,最大 62岁 ,病程最短 1d ,最长 1年半。2 治疗方法 取穴 :太冲、内庭、足三里、三阴交、合谷、外关风池 ,均为双侧 ,采用平补平泻法针刺得气后留针 30min。足三里、三阴交、合谷各用长约 2cm的艾柱 ,套于针柄上用火点燃 ,每次灸 4壮 ,如果是急性期面部不予针刺 ,单纯用艾条 ,采用雀啄式灸法重点灸翳风、阳白、牵正等穴、每次半h ,如果是恢复期或后遗症期可配合针灸面部 :取穴阳白、内地仓、翳风、牵正、夹廉泉、提睑穴。3 治疗效果3 1 疗效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针灸远端取穴治疗颈椎病的疗效、依从性及复发率进行研究,证实其具有可行性。方法选取针灸科2015年6月—2016年6月治疗的颈椎病患者139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9例)。按照分组分别采用针灸远端取穴治疗和神经阻滞治疗,治疗后就疗效,依从性及随访1. 5年的复发率等数据进行组间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 4%高于对照组82. 6%的总有效率(P 0. 05);观察组总依从率为94. 3%显著高于对照组87. 0%的总依从率(P 0. 05);观察组复发率为8. 6%低于对照组21. 7%的复发率(P 0. 05)。结论针灸远端取穴在颈椎病的治疗中具有疗效显著,依从性高,复发率低等优势,临床应用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B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B组患者治愈率为45.00%,总有效率为91.67%;A组患者治愈率为33.33%,总有效率为68.3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B面神经功能评分、面部残疾躯体功能(FDIP)评分、社会生活功能(FD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B组患者H-B面神经功能评分、面部残疾躯体功能(FDIP)评分、社会生活功能(FDIS)评分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能有效改善患者面部神经功能,缓解痉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针灸局部与远道取穴治疗面瘫4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灸局部与远道取穴治疗面瘫42例张利民主题词面神经麻痹/针灸疗法围刺远道刺笔者自1992年以来,采用针灸局部与远道取穴治疗面瘫42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42例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8岁;病程最长3个月,最短6天。...  相似文献   

6.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针灸治疗本病有确切的疗效,临床研究较多。但各医家选穴不同、方法多样。现将临床取穴的概况综述如下。1按部位取穴1.1近部选穴某些医家针灸治疗本病单纯选取近部输穴。邵立原针刺面瘫穴(锁骨外1/3斜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 50例患者均为周围性面瘫,其中男21例,女29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62岁,病程最短ld,最长1年半.  相似文献   

8.
远端取穴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 一般资料30例患者均为周围性面瘫 ,其中男性 11例 ,女 19例 ;年龄最小者 5岁 ,最大 4 5岁 ,病程最长 3个月 ,最短 1天。2 治疗方法2 .1 取穴合谷、足三里、解溪、冲阳、翳风、大椎、风门、膈俞。2 .2 治法 先大椎、风门 (双侧 )、膈俞 (双侧 )拔火罐5min ,然后仰卧 ,针患侧翳风 ,同侧足三里、解溪、冲阳 ,对侧合谷 ,留针 30min ,10天为 1疗程 ,中间休针 1天 ,再针第 2疗程。3 疗效标准痊愈 :眼睑闭合自如 ,其它面肌功能恢复良好 ,无任何后遗症者 ;显效 :眼睑闭合良好 ,说笑时出现轻微口角歪斜者 ;好转 :症状明显改善 ,遗留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循经远端取穴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循经远取曲池、合谷、足三里等穴,用电针治疗面瘫68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7.1%.结论:本法治疗面瘫有较好疗效,并能减轻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接收的86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中医针灸治疗方法,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痊愈时间、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02%(40/43),明显高于对照组67.44%(2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3.02%(40/43),显著高于对照组62.79%(2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张磊 《河南中医》2011,31(6):657-658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急性期贝尔氏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7例急性期贝尔氏面瘫患者给予艾灸配合针刺治疗,于治疗1周和2周后进行复捡,观察瞬目反射各波潜伏期及波幅的变化情况,对比分析其治疗前后的差别。结果:治疗1周后,基本治愈2例,显效17例,有效20例,无效8例,其中重度损害患者例数较治疗前显著减少,轻度损害患者例数较治疗前显著增加。治疗2周后,基本治愈13例,显效28例,有效6例,无效0例。经过针灸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出现显著的改善,有效率为100%。结论:针灸治疗急性期贝尔氏面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面瘫每年的发病率为0.8%,目前我国约有510万人数,其中大部分的人因不及时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等原因没有康复,并迁延不愈[1~3]。因此,对面瘫在急性期即介入治疗并采用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控制疾病的发展,提高临床疗效有重要意义。笔者近年来采用针灸治疗急性期面瘫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针灸治疗急性期面瘫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琤  潘长青 《中医药导报》2006,12(11):54-54,58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以局部针灸治疗;对照组28例仅口服西药,至急性期之后开始局部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6%,且治疗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瘫急性期以局部针灸治疗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7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志平  张志强 《陕西中医》2009,30(7):878-879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针灸介入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情进展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遵循随机、对照、重复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急性期针灸组(治疗组)和发病7d后针灸组(对照组),以3个疗程统计疗效。分别以治疗前、发病第7d和治疗后为观测时点,评价比较两组面神经功能分级,并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和痊愈患者的治疗次数。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愈者的治疗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针灸介入并不损伤面神经而加重病情,相反可以提高疗效,减少治疗次数,提示急性期为针灸治疗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5.
周围性面瘫,是指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贝尔麻痹,属于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相当于中医学的“面瘫”范畴。本病好发于冬春季节,男女老少皆可发病。就其发病原因及机制,目前尚无十分确定,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由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面部阳明、少阳脉络,以致经气阻滞,气血流通不畅,经筋失养,肌肉弛缓不收而发。近年来,针对本病治疗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特别是针灸疗法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多的进步。现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近况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笔者近年采用温针灸配合药物穴位注射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80例,并与电针疗法治疗者比较。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0例,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龄2~73岁;病程1~7d。对照组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7~71岁;病程1~7d。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1.2治疗方法观察组治疗方法如下。(1)温针治疗:取穴为患侧阳白、四白、下关、颧、迎香、地仓、颊车、翳风、完骨、合谷,其中刺下关、颧、完骨穴时将1.5cm左右长的艾条套在针柄上点燃并留针30min;(2)穴位注射:取穴分为两组,第1组为患侧完…  相似文献   

17.
18.
针灸临证与中医各科一样,必须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立法、处方、用穴,治疗才能奏效。明代医家汪石山说:“既不识脉,又不察形,但问何病,便针何穴,以致误针成痼疾者有矣。间或获效,亦偶中耳!”还指出:“病变无穷,灸刺之法亦无穷。”告诫针家要重视辨证取穴,审证施法,活法随变,不可简单地头痛便针头,腿疼就针腿。笔者遵循《内经》有关针治论述,参考近代习用的远遭取穴、局部取穴、对症取穴的一  相似文献   

19.
面瘫之因不外三说。张仲景主“络脉空虚”。巢元方主风寒外袭。喻嘉言主内外风。上述三因引起患部之经气阻滞,经筋失养,肌肉松弛不收。病因有别,治法亦异。外风宜散,内风宜熄,脉络空虚则宜养之。然而疏通局部经络则相同。我们将该证分为三型。即脉络空虚、风寒外袭,肝风上窜。采取辨证循经取穴以行经气,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之偏胜以祛成病之因;配合局部取穴,以治经筋之病。整体与局部结合,标本兼顾。在具体操作上,先针辨证取穴,后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骨折辅助治疗中应用中医理论:上病下治、左病右治,采取针灸远端取穴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184例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92)、研究组(n=92)。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骨折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患者给予针灸远端取穴疗法以辅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82.6%,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5.6%,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折患者实施针灸远端取穴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能够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骨折愈合及功能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