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3年10月65例呼吸衰竭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气管插管治疗,按照患者插管方式分为A组30例和B组35例。A组经口气管插管,B组经鼻纤维支气管镜插管,对两种治疗方式的插管时间、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动脉血气指标、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B组患者插管时间短、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VAP发生率较高,与B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在危重呼吸衰竭患者救治中应用价值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并对比ICU中严重呼吸衰竭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与喉镜引导经口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85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44例)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方式建立人工气道,B组患者(41例)采用喉镜引导下经口气管插管方式,对比两组通气24h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插管时间、护理工作量及并发症发生例数。结果(1)通气24h后,A、B动脉血气指标均较之通气前好转,两组SP02、PaO2与PaCO2差别不明显;(2)A组患者插管时间长于B组,但人均护理次数少于B组(P<0.05);(3)A组患者通气期间脱管例次、痰痂形成例次及VAP发生例次均少于B组(2、4、3 vs 9、11、7)(P<0.05)。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插管较之经口插管具备更高的安全性,且能降低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3.
朱秀华 《护理研究》2010,(7):1923-1924
[目的]为临床急救工作探索便捷、实用的人工通气方法,以提高急救抢救成功率。[方法]对呼吸科58例急救气管插管者,随机分为3组:A组21例,B组18例,C组19例,分别采用经喉罩气管插管、经喉镜气管插管、经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术。[结果]在1次插管成功例数上,A组1次成功20例(95.24%),B组14例(77.77%),C组18例(94.73%),A组、C组分别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次成功平均时间上A组与B组、B组与C组、A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喉罩气管插管简易、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叶涛  余追 《临床医学》2013,33(9):23-24
目的探讨经口气管插管与经鼻气管插管在ICU留置时间,比较两组气管插管后行气管切开的比例。方法将42例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经口气管插管组24例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组18例,比较两组患者插管留置时间及插管后再行气管切开率。结果经鼻气管插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经口气管插管,经鼻气管插管后行气管切开的比例明显低于经口气管插管。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在ICU是有效的,插管留置时间更长,部分经鼻气管插管患者避免行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口气管插管法与纤支镜下经鼻气管插管法在ICU的运用效果。方法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经口气管插管组56例和纤支镜下经鼻气管插管组70例,比较两组患者耐受性、固定的稳定性、口腔护理的彻底性、维持时间的长短。结果纤支镜下经鼻气管插管法明显优于经口气管插管法,其患者耐受性、固定的稳定性、口腔护理的彻底性、维持时间的长短四项指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支镜下经鼻气管插管法在ICU内是可行的,符合我国医院管理年活动的要求,体现现代优质、高效、舒适、满意的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口气管插管法与纤支镜下经鼻气管插管法在ICU的运用效果.方法 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经口气管插管组56例和纤支镜下经鼻气管插管组70例,比较两组患者耐受性、固定的稳定性、口腔护理的彻底性、维持时间的长短.结果 纤支镜下经鼻气管插管法明显优于经口气管插管法,其患者耐受性、固定的稳定性、口腔护理的彻底性、维持时间的长短四项指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支镜下经鼻气管插管法在ICU内是可行的,符合我国医院管理年活动的要求,体现现代优质、高效、舒适、满意的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7.
目的吸痰管引导结合鼻腔填充丁卡因胶浆充分润滑用于经鼻气管插管,探讨其对减轻鼻腔黏膜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需经鼻气管插管全麻的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A(吸痰管引导组)、B(鼻腔润滑组)、C(对照组)三组,每组30例,A组麻醉前用丁卡因胶浆填充插管侧鼻腔,气管导管前1/3的外表面涂上丁卡因胶浆,麻醉后用14F抗静电高分子吸痰管通过气管导管并超出导管10cm,先将吸痰管插入鼻腔并通过鼻后孔,然后插入气管导管;B组不用吸痰管引导,插管及润滑方式同A组;C组鼻腔内不滴入丁卡因胶浆,其余同B组。3组鼻腔内均不使用血管收缩剂。观察项目:气管插管一次通鼻后孔例数及其所需时间,鼻腔出血情况。结果一次通过率A组(96.7%)明显高于C组(80.0%)(P〈0.05),鼻腔出血率C组(40.0%)明显高于A(10.0%)、B(23.3%)两组(P〈0.05),A组一次通过鼻后孔时间(11.10±2.87)s明显较B(13.48±3.58)s、C(14.88±4.08)s两组短(P〈0.01)。结论吸痰管引导结合鼻腔填充丁卡因胶浆充分润滑用于经鼻气管插管能有效减轻插管对鼻腔黏膜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病人不同胃管置入方法一次插管成功率及对病人的影响。方法:将308例气管插管病人随机分为卡弗放气组(A组)、卡弗不放气组(B组)、头部前倾组(C组)和牵拉气管组(D组)各77例。观察并比较四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所需时间、插管前后HR、SpO2及插管过程中呛咳、鼻咽黏膜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一次插管成功率比较,A组与B组无显著差异(P〉0.05),C组显著低于A、B组(均P〈0.01),D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均P〈0.01)。(2)置管时间,A组与B组无显著性意义(P〉0.05);C组与A、B组相比,置管时间明显延长(均P〈0.01);D组与其他各组相比,置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和P〈0.01)。(3)置管后HR、SpO2与各自置管前相比,B、D组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A、C组HR明显加快(P〈0.05和P〈0.01)、SpO2显著降低(均P〈0.01)。(4)D组与A、B、C三组相比,恶心、呛咳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均P〈0.01);D组与A、C两组相比,黏膜出血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均P〈0.01);D组与B组相比,黏膜出血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气管插管病人在镇静状态下牵拉气管的同时置入胃管,准确性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过氧化氢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预防感染性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将90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30例.A组患者采用3%过氧化氢溶液棉球擦洗联合0.9%氯化钠溶液冲洗口腔;B组采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口腔;C组按常规采用0.9%氯化钠溶液棉球进行口腔擦洗,均每日2次.观察三组患者口咽部细菌数、口腔pH值和清洁度及口腔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三种方法护理口腔后,A、B、C三组口咽部细菌数均减少[分别为(306.70±15.57),(436.10±19.14),(762.33±28.46) cfu/平皿;F=116.5;P<0.05],以A组最明显;三组方法护理后患者口腔pH值均升高[(6.70 ±0.085),(6.41 ±0.102),(6.35±0.076)],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15;P<0.05),且以A组升高最明显;三组患者牙菌斑发生率(16.67%,40.00%,33.33%)及口腔感染发生率(10.00%,20.00%,3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127,4.937;P>0.05),三组患者口臭的发生率以A组最低(20.00%,43.33%,56.67%),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1,P<0.05).结论 应用3%过氧化氢溶液棉球擦洗联合0.9%氯化钠溶液冲洗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预防感染性并发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腔护理对经鼻气管插管全麻术后预防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麻醉科2012年2月~2013年1月经鼻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6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24例。对照组插管前采用传统常规鼻腔护理后行气管插管。观察组术前1d用35~38℃的生理盐水,作为冲洗液,进行1~2次鼻腔冲洗护理,插管前采用0.1%聚维酮碘进行鼻腔消毒。并排除原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及已发生下呼吸道感染者。结果观察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率为8.02%,对照组患者感染率为11.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术前给予鼻腔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和延缓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呼吸机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应用可吸式气囊气管套管预防肺部感染效果。方法选择108例应用呼吸机气管切开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8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的低压气囊套管;实验组采用一次性可吸式气囊套管,均按气管切开术后常规护理。两组分别在气管切开后第3天,第10天从气管套管内留取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结果两组气管切开术后第10天细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第10天总菌株比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一次性可吸式气囊气管套管能有效降低应用呼吸机气管切开患者的肺部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常规给予机械通气,经口气管插管与经鼻气管插管的呼吸道的护理.[方法]心脏手术经口气管插管77例、经鼻气管插管15例,在机械通气阶段加强呼吸道护理.[结果]呼吸模式参数设定、保持呼吸道通畅、无菌操作、保护口腔、鼻腔黏膜完整性、病情动态观察与对比是术后机械通气的关键,经口与经鼻气管插管各有优缺点.[结论]留置气管插管与加强呼吸道管理是保证患儿渡过早期心肺功能不稳定阶段的主要措施,根据惠儿具体情况选择插管方式,使患儿最大受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循证护理(EBN)减少并预防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病人发生的呼吸道感染。[方法]将634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病人分成循证护理组和非循证护理组,循证护理组根据循证护理理念,同病人需求相结合,找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病人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因素,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以减少病人的痛苦,非循证护理组按常规护理进行护理。[结果]两组病人呼吸道感染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循证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呼吸道感染,降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呼吸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拔出气管切开套管进程的影响及与常规治疗的差异性。方法:80例早期脑卒中后气管切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和常规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通过对呼吸肌肌力评定、指脉氧饱和度、肺部感染率、留置气管切开套管时间、呼气量和吸气量等方面对比2组康复疗效。结果:观察组留置气管切开套管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氧饱和度、最大吸气量及呼气量、呼吸肌肌力4级(包括4级)以上者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肺部感染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呼吸功能训练应用于早期脑卒中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对拔出气管切开套管是积极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ICU患者3种呼吸模式下的口腔护理进行项目成本核算,为制订合理收费标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97例ICU患者,其中经鼻气管插管(A组)67例,经口气管插管(B组)65例,无气管插管(C组)65例,采用项目成本阶梯分摊法分别对3组患者口腔护理项目的成本费用进行核算。结果 3组患者的口腔护理实际成本均高于现行收费价格,3组患者口腔护理用时不同,其中人力成本费偏高,间接成本被忽视。结论口腔护理实际投入护理成本与现行收费价格严重偏离,有待按实际成本调整收费价格,以体现ICU护士的口腔护理服务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牙垫在预防ICU气管插管患者口唇压疮中的效果。方法 2014年11月至2015年1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行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129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4)和观察组(n=65)。对照组患者口腔护理完毕后,采用普通牙垫,并同气管导管一并固定;而观察组患者口腔护理完毕后,则采用改良牙垫(附有牙垫保护套的牙垫),并与气管导管一起固定。结果对照组共有9例患者发生口唇压疮,口唇压疮发生率为14.06%;观察组患者未发生口唇压疮。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4)。结论使用改良牙垫可降低牙垫对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口唇及牙龈的压力,减轻牙垫对患者口腔造成的刺激,从而提高患者口腔的舒适度,预防ICU气管插管患者口唇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PIPP评分量表进行疼痛评估,找出解除疼痛的方法,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方法将120例气管插管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早期疼痛干预措施,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进行观察组与对照组前后对比观察分析。结果干预前2组患儿疼痛时间、血氧饱和度和心率改变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2组患儿疼痛时间、血氧饱和度和心率改变有差异(p<0.01)。结论通过对气管插管患儿分组对比进行早期疼痛干预,发现实验组的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证明行早期护理干预对改善患儿的呼吸、循环、血氧饱和度变化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套管阻塞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行气管切开术后病人套管阻塞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使气管切开套管阻塞发生率降低.[方法]回顾性分析近8年本科行气管切开术后发生气管套管阻塞52例,占气管切开病人数7.41%,通过湿化气道、适时吸痰,早期雾化吸入和改良吸氧,同时避免气囊套管长期过度充气,加强吸痰技术培训,早期发现阻塞的表现,及时处理半阻管40例,全阻管12例.[结果]均能及时发现,给予相应对症处理,保持了呼吸道通畅,无一例因套管阻塞而引起死亡的病例.[结论]及早了解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病情,了解痰液的性质和量,给予早期湿化气道,适时吸痰和套管气囊适度充气,出现大出血者立即做好手术准备等一系列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对减少病人术后气管套管阻塞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型气管插管气道湿化35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气道湿化的有效方法。方法:将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致呼吸衰竭采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实验组使用新型气管插管进行气道湿化,在湿化管外口接静脉输液装置一套,根据病情每天持续滴入生理盐水250 ml左右;对照组使用传统式气管插管进行气道湿化,总量为每天250 ml左右。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血气分析,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及病死率。结果:两组在治疗结束时pH、PaCO2、PaO2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抗生素应用时间和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且病死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新型气管插管气道湿化操作简单、方便,效果更可靠。  相似文献   

20.
早期气管插管与心脏电击除颤对心肺脑复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插管与心脏电击除颤时机选择对心肺脑复苏(CPCR)的影响。方法选122例心脏骤停病人,分成早期气管插管与心脏电击除颤选择顺序复苏组(A组,60例),与常规复苏组(B组,62例),对两组复苏成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选择顺序复苏A组成功率为51.6%,常规复苏B组成功率为17.7%,(P<0.05)。结论早期气管插管与心脏电击除颤随不同的病因而作出顺序选择复苏,能比常规复苏组成功率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