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Th22细胞在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IRP)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至2015年3月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及潍坊市人民医院住院IRP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初诊组22例,复诊治疗有效组(血常规恢复正常)18例,治疗无效组(均为造血衰竭患者)5岁,同期12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22细胞在各组外周血中所占比例,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各组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IRP初诊组、治疗无效组和治疗有效组Th22细胞比例、IL-6、TNF-α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IRP治疗无效组高于初诊组(P<0.05),IRP初诊组高于IRP治疗有效组(P<0.05).在IRP治疗有效组,Th22细胞数量与缓解(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呈正相关.IRP治疗无效组、初诊组和治疗有效组TGF-β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且治疗有效组高于初诊组(P<0.05),初诊组高于治疗无效组(P<0.05).结论 外周血Th22细胞数量的增多与IRP的发生、病情进展可能呈正相关,且IRP患者细胞因子IL-6、TNF-α表达水平的升高及TGF-β的表达水平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Th22细胞的分化发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89例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IRH/IRP)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变化状况,观察骨髓细胞活化状态,探讨IRH/IRP的免疫相关机制。方法 ELISA方法检测IRH/IRP患者外周血清IL-2、IL-4、IL-6和IFN-γ的含量,分析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间细胞因子含量的差异,并对患者组Th1类细胞因子与Th2类细胞因子变化的相关性和升高率以及骨髓细胞免疫活化状况与细胞因子变化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89例患者血清IL-4、IL-6和IFN-γ呈现不同程度明显升高(P<0.01),其中IFN-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8.75±3.67)pg/ml和(8.69±1.68)pg/ml。患者Th1活化相关细胞因子的升高率与Th2活化相关细胞因子的升高率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IFN-γ的变化与IRH/IRP者细胞免疫活化密切相关,IL-4和IL-6可能参与与IRH/IRP体液免疫的活化,感染等可加重多重免疫活化,细胞因子含量和骨髓细胞免疫状况的监测有助于IRH/IRP的诊断并有利于评价患者的免疫机能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深入认知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总结针对该症状的诊断要点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该症患者的临床特征、血常规、骨髓检查,溶血相关实验检查,染色体、融合基因检查、免疫学检查等资料进行分析,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结果这组全血细胞减少症与其他的血细胞减少性疾病不同,骨髓增生能力活跃或减低,并且该症对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治疗敏感。结论免疫相关性全细胞减少症与免疫异常有关联,诊断时应以排除诊断为主,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罗广立  赵晓红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2):162+165-162,165
目的:总结分析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62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42例患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2个月左右血常规完全恢复正常。14例经糖皮质激素疗效不佳者加用或改用环孢素A者,6例应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无一例患者转化为AA、PNH及其他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结论:掌握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断和治疗特性,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全血细胞减少症病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占恩  许洪志 《医药论坛杂志》2011,(19):201-202,206
全血细胞减少症是指外周血液中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它是多种病因作用的结果,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血液学表现。病因复杂,按照病因分类,可以分为造血系统疾病和非造血系统疾病两大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血细胞减少疾病的病因。方法对252例全血细胞减少疾病的病因进行临床分析。结果造血系统疾病184例,占73.9%;非造血系统疾病68例,占27.0%。结论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病因及骨髓象分析,有助于临床正确的诊断治疗,对于减少漏诊和误诊有着较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曹隽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239-240
目的了解全血细胞减少症病因在各种疾病中的分布情况,为临床提供诊断及治疗思路,提高诊断及治疗效率,避免误诊或漏诊。方法对我院确诊的192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急性白血病在各病因中的比例依次位列前三位,在病因中共占70%;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免疫相关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及其他疾病共占30%。结论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较多且复杂,临床诊断时应特别注意最常见的前三种病因,同时也要留意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免疫相关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及其他疾病等病因,提高诊断及治疗效率,避免误诊或漏诊。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65岁,因间断鼻衄3个月,于2006年4月22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4年,长期服用缬沙坦80mg/d,血压控制在120/80mmHg(1mmHg=0.133kPa)左右。2005年4月确诊为冠心病,长期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  相似文献   

9.
王莲荣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503-504
目的探讨全血细胞减少患者外周血三系同时减少时的骨髓变化及其常见病因。方法对96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骨髓象分析。结果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以血液系统疾病为主,共77例,占80.2%,其中再生障碍性贫血(AA)35例,占45.5%,急性白血病(AL)13例,占16.8%,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9例,占11.7%。非造血系统疾病共19例,占19.8%,其中急慢性肝病9例,感染性疾病3例,结核性腹膜炎1例,骨髓转移癌2例;甲亢2例;恶性肿瘤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结论全血细胞减少是由多种因素引起骨髓抑制所产生的一类疾病,加强对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对于诊断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血细胞减少的临床病因。方法对110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因中血液系统疾病占78.18%;非血液系统疾病占20.00%,不明原因占1.82%,而在血液系统疾病中巨幼细胞贫血(MA)最为多见(占27.27%),非造血系统疾病中以肝脏疾病最为常见(占7.27%)。结论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很多,必须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减少误诊和漏诊,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外周血辅助T细胞亚群17(Th17)及其细胞因子白介素17(IL-17)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2例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分为急性期29例,亚急性期24例,慢性期29例.另选20例同期门诊体检者中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的百分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浆中IL—17的表达水平。结果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组外周血Th17细胞百分率及IL-17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期患者组间Th17细胞百分率及IL-17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活性增高。Th17细胞激活可能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及病程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张佳乐  陈真 《安徽医药》2015,(7):1225-1228
肝纤维化是一种机体的慢性炎症反应,其特征是细胞外基质(ECM)合成与降解的失衡,从而造成肝内 ECM的病理性沉积,导致肝功能紊乱,最终发展为肝硬化,甚至是肝癌。肝纤维化的发病机理目前尚未清楚。随着免疫学的发展,T 细胞在肝纤维化的发病过程中的作用逐步得到认识,Th17细胞与 Treg 细胞这两种 T 细胞亚型在肝纤维化的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已逐渐被认可。因此,该文就这两种细胞以及这两种细胞的相互作用在肝纤维化过程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中Th1、Th2和Th17细胞亚群表达比例变化,分析RA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A患者及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h1、Th2、Th17细胞表达比例。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RA患者及对照组血清中IFN-γ、IL-4、IL-17的浓度。结果RA患者CD4+T细胞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活动期RA患者Th1、Th17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非活动期RA患者Th17也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Th1、Th2、Th17平衡改变与其疾病的活动度有关,处于活动期Th1、Th17反应增强,非活动期Th1、Th2、Th17趋于平衡。通过调节Th1、Th2、Th17平衡,有可能为RA的治疗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丁乐  钟家蓉  白永虹  张晓萍 《江苏医药》2012,38(1):15-17,125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大鼠辅助性T(Th)细胞的活性变化以及地肤子对Th细胞的调节作用。方法 4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10只)、DCM模型组(B组,12只)、地肤子5mg/g干预组(C组,12只)和地肤子20mg/g干预组(D组,12只)。8周后,超声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参数,HE、VG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血浆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 D组大鼠心功能参数、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较B组有明显改善。与A组相比,B、C、D组血浆和PBMC培养上清液中IFN-γ水平降低,而IL-4水平升高(P<0.05);D组上清液中IFN-γ和IL-4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地肤子干预可能会逆转DCM大鼠Th1/Th2细胞活性失衡,从而减轻免疫反应对心肌的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JRA患儿外周血中T辅助细胞(Thl/Th2)分布状态。方法:应用三色荧光标记法流式细胞仪检测25例JRA患儿外周血中Thl和Th2的百分率,以8位择期小手术儿童作对照。结果:显示JRA患儿外周血中Th2细胞较正常人少,但Thl数目则与正常人无异。结论:Th2细胞减少,可能是JRA致病原理之一。  相似文献   

16.
以全血细胞减少为首发表现的急性白血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以全血细胞减少为首发表现的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1例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资料。结果:以全血细胞减少为首发表现的急性白血病28例(25.2%),多见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75%),尤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并发感染及出血症状比例较高,但髓外器官浸润较轻。外周血可见白血病细胞,骨髓象多表现为增生活跃,早期死亡率无明显增加。近期和远期疗效无差异。结论:全血细胞减少是急性白血病中常见的血象表现,并非预后不良标志,经标准方案化疗及加强支持治疗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张凌云 《河北医药》2014,(19):2888-2891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4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BMMSC移植组( n =20)和PCI组( n =20),同时于本院健康体检者中选取20例为正常组( n =20)。分别于干细胞移植术前、干细胞移植术后24 h、1月、3月、6月测定血管内皮功能激活的标志物ISCAM-1、SVCAM-1、SE-selection来评价内皮功能,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及6 min步行实验评定心功能。结果移植组和PCI组SICAM-1、SVCAM-1、SE-selection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 P <0.05),6个月后移植组SICAM-1、SVCAM-1、SE-selection水平显著低于PCI组( P <0.05),且2组均显著低于术前( P <0.05),高于正常组( P <0.05)。6个月后移植组EF和6 min行走试验显著高于PCI组( P <0.05),且均低于正常组( P<0.05)。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于患者心功能的恢复效果较为理想,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够对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室重构有促进作用,且显著优于冠状动脉介入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血细胞减少的临床病因。方法:对141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1例中140例查明病因,1例不明。血液病为主要病因,占75.2%,非血液病占24.1%。各疾病按所占比例排序前5位依次为巨幼细胞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血液系统全血细胞减少病因以恶性及难治性疾病为主。结论:全血细胞减少病因复杂多样,除造血系统疾病外,需排除非造血系统疾病,以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