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产妇实施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5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护理)与对照组(传统交接班制助产模式),各78例。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89.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15%,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三产程的时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实施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护理,能有效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且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在产程中的作用以及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428例实施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的孕妇(实验组)与同期506例非陪伴分娩孕妇(对照组)比较分娩方式、产程时间、新生儿结局、产后出血率。结果实验组剖宫产率及阴道助产率低,产程时间短,新生儿窒息率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有助于降低产科干预率、缩短产程,有利于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一对一”全程陪伴责任制助产的临床优越性。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传统助产模式下分娩的l440例单胎头位初产妇作为对照组,以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实行“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的2040例单胎头位初产妇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产程时间及产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U分别为-10.97、-2.95、-2.78、-4.22,均P〈0.05),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活跃期与第二产程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U分别为-31.37、-11.55,均P〈0,05),产妇满意度也有所提高(U=9.57,P〈0.05)。结论“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是一项非常适宜的产科技术,有利于提高产科质量,密切医患关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陪伴分娩──分娩时的社会支持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妇女在医疗水平先进的医院分娩,产妇和新生儿的死亡率明显下降。通常,医生和护士对分娩过程和分娩时所需要的特殊技术很熟悉,但是繁忙的工作往往使医务人员忽视对产妇生活上的照顾和情感上的支持;一些助产技术也会给产妇造成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导致她们认为分娩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特别是在母亲经历难产或新生儿经过抢救的情况下,母婴关系需要较长时间来融洽,甚至可能影响母乳喂养。国外的研究资料提示,分娩时的社会支持(socialsupport during。hildbirth,本文按国内习…  相似文献   

5.
李青松 《健康大视野》2007,15(4):114-11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中的作用与应用。方法通过随机抽选来我院分娩的200例产妇分别进行心理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心理护理在陪伴分娩中应用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的产妇的心理状态得到较好的调整,明显缩短产程,降低剖腹产率,减少产时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陪伴分娩中应用心理护理,对保证母婴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全程责任助产士陪伴分娩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程责任助产士陪伴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分组对比的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7年10月,由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的产妇600例为观察组;2006年5月~2006年12月采用传统模式分娩的产妇600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产妇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及满意度调查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程缩短,产妇手术产率、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明显下降(P<0.01),产妇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全程责任助产士陪伴分娩加强了医患间的沟通与信任,提高了产科医疗及服务质量,便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在产程中的作用以及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428例实施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的孕妇(实验组)与同期506例非陪伴分娩孕妇(对照组)比较分娩方式、产程时间、新生儿结局、产后出血率。结果实验组剖宫产率及阴道助产率低,产程时间短,新生儿窒息率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有助于降低产科干预率、缩短产程,有利于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8.
责任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800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责任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3年7月~2004年8月在责任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的产妇800例为A组,2002年2月~2003年6月传统方式分娩的产妇800例为B组,将两组产妇手术产率、产程、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妇满意度做比较分析。结果:A组手术产率、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显著降低(P<0·01),经阴道分娩的产妇活跃期及第二产程显著缩短(P<0·05),产妇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责任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能提高产科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改变产时护理服务模式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11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105例和对照组106例。干预组实施全程助产服务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助产服务模式。结果干预组产妇顺娩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83.0%),产后出血率(5.7%)显著低于对照组(14.2%),病人满意度(90.5%)显著高于对照组(66.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新生儿窒息率(0)与对照组(1.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产程平均时间[(13.6±3.6)h]与对照组[(13.0±4.1)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程助产服务模式的开展可明显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10.
母亲安全、儿童优先是围产医学永恒的主题,围产保健特别是产时保健直接关系到母婴安全。高度发达的医疗技术,在旧的服务模式中是以病为本.医疗干预替代对产妇的全面支持,成为一种无可置疑的常规.其结果与医生的愿望相悖.医疗纠纷增多,剖宫产率节节上升成为我国围产医学中一个令人瞩目的难题一。为确保母婴健康,产时高质量的服务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48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在产程中的作用.方法 比较488例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产妇(观察组)和405例非陪伴分娩产妇(对照组)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12.7%)、产后出血率(0.41%)、新生儿窒息率(1.6%)低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87.3%)、患者满意度(98.9%)均高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两组第三产程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能显著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产科领域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变产时的服务模式,实施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以保证母婴安全。方法:开展实施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具体措施是:产房环境的改造,物品、设备的准备,人员培训,完善相关的制度,具体的实施和管理,产后访视等;实施前后随机各抽取产妇500名作调查比较。结果:实施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提高产科质量,提高满意度,该模式是保证母婴安全最适宜的技术。结论:该模式促进陪产人员转变服务理念,激发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护患关系融洽,深化整体护理内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一对一”全程陪伴责任制助产的临床优越性。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传统助产模式下分娩的l440例单胎头位初产妇作为对照组,以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实行“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的2040例单胎头位初产妇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产程时间及产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U分别为-10.97、-2.95、-2.78、-4.22,均P〈0.05),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活跃期与第二产程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U分别为-31.37、-11.55,均P〈0,05),产妇满意度也有所提高(U=9.57,P〈0.05)。结论“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是一项非常适宜的产科技术,有利于提高产科质量,密切医患关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全程陪产对产程、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的影响,以提供全程陪产作为分娩方式的依据。方法选择无产科合并症和并发症的适龄足月初产产妇,按产妇意愿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即全程陪产组共108例、对照组110例。观察这两组产妇产程及产后出血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新生儿性别与体重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产程及产后出血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比较,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全程陪产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16.
Contemporary models postulate the importance of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linking perceived and received social support to physical health outcomes. In this review, we examine studies that directly tested the potential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links between social support and health-relevant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1980s-2010). Inconsistent with existing theoretical models, no evidence was found that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such as depression, perceived stress, and other affective processes are directly responsible for links between support and health. We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considering statistical/design issues, emerging conceptual perspectives, and limitations of our existing models for future research aimed at elucidating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links between social support and physical health outcom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