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4 毫秒
1.
何方田 《心电学杂志》2009,28(6):395-395
患者男性,67岁。临床诊断:冠心病。MV1导联连续记录,该心电图诊断是什么?有何依据?应与哪些心律失常相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技术(TDI)检测扩张型心肌病(DCM)左室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DCM病人和正常健康者各40例,用TDI于胸骨旁长轴检测室间隔及左室后壁中间段短轴方向心肌运动速度(MV),并计算心肌运动速度阶差(MVG);经心尖窗检测左室前壁、后壁、下壁、侧壁和前壁、后壁室间隔中间段长轴方向MV。结果DCM组病人出现4种MV频谱形态异常,长轴、短轴方向MV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DCM组MVG也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TDI可定量评价DCM病人左室心肌功能,丰富了DCM的超声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三七总皂苷(PNS)对机械通气(MV)致脑损伤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Control)组、MV组、MV+PNS组,每组18只。MV组和MV+PNS组大鼠行MV,Control组大鼠气管插管后进行自主呼吸,未行MV。MV+PNS组大鼠于MV前15 min尾静脉注射PNS 15.844 mg/kg, Control组及MV组于MV前15 min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MV后,Morris水迷宫实验测量大鼠的认知功能;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学变化;高尔基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的树突棘密度;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神经元谷氨酸受体(GluR)1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海马组织突触后密度蛋白(PSD)-95、生长相关蛋白(GAP)-43蛋白表达。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MV组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穿越平台所在位置次数、树突棘密度、海马CA1区GluR1阳性表达和海马组织PSD-95、GAP-43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海马CA1区神经元未见明显病理学改变;与MV组相比,MV+PNS组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穿越...  相似文献   

4.
微小RNA(MicroRNA,miRNA)的差异性表达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许多研究已证实miRNA在肠易激综合征(IBS)发病中也起着关键作用,据此提出某些特定的miRNA或将成为IBS特异性诊断和治疗的新工具。近年来发现微泡(Microvescles,MV)是机体内miRNA转运的关键媒介,因此在将来的研究中或许可以利用MV作为载体,向体内转染经沉默或过表达后的特殊miRNA。该文对miRNA在肠易激综合征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放大内镜联合蓝激光成像技术(ME-BLI)在胃早期肿瘤性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胃镜检查的88例可疑胃早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先行普通白光内镜(WLE)检查,然后行ME-BLI检查并靶向活检,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早癌组(21例)和非早癌组(67例)。比较2组的基线资料和ME-BLI征象,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其对胃早癌的诊断价值。[结果]早癌组的边界线(DL)、不规则的黏膜微血管(MV)、不规则的表面结构(MS)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早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L联合MV、MS对胃早癌的AUC为0.875,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ME-BLI是胃早癌的重要诊断方法,DL联合MV、MS将传统的VS分型进行优化,具有客观、易行、重复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61岁。因心悸、胸闷就诊。查体:体温37℃,血压150/95mmHg,心界不大,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动态心电图示:P波消失,可见不规则的f波,R—R间距不规则,有较多大于1.5s的长R—R间距,最长达1.92s。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间为0.14s,MV。导联呈R型,MV:导联呈qRs型,S波增宽、粗钝,但在长R—R间距后第一个QrtS形态恢复正常,MV1呈rS型,MV,呈qR型。动态心电图诊断:心房颤动(Af)伴长R—R间距及快频率依赖性间歇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7.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机械通气(MV)后出现的肺部感染,属难治性肺炎,目前尚缺乏快速理想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治疗主要依赖于经验用药。2002年6月~2005年12月,我院共对390例患者施行气管插管并MV,其中122例并发VAP,现分析其病原学和耐药性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MV)和不同液体限制两种治疗策略对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ARDS患者115例,男77例,女38例,依据有无MV分成MV组和非MV两组。依据有无液体限制性策略分为液体控制组和非液体控制组。比较预后(包括28 d生存率、医疗费用、ICU的滞留时间、MV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 MV组ICU滞留时间(t=3.089,P0.01)、住院费用(t=4.146,P0.01)均显著高于非MV组,而生存率低于非MV组(χ2=4.391,P=0.036);液体控制组MV时间(t=3.761,P0.01)、住院费用(t=3.160,P0.01)均显著低于非液体控制组,而生存率则高于非液体控制组(χ2=5.803,P=0.016)。结论 MV与否、不同的液体治疗策略对老年ARDS患者的预后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74岁。因反复发作胸痛半月入院。入院后拟诊冠心病心绞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监测中患者胸痛发作两次,发作时见心电图MV5、MV1、MaVF各导联ST段均抬高。系未发作时心电图ST-T未见异常。患者第一次胸痛发作时心电图示:MV5、MV1、MaVFST段水平抬高0.1~0.5mV。第二次胸痛发作时心电图(图1)示:MV5、MV1、MaVFST段呈下斜型抬高,其中MV5、MaVFST段抬高1.0~2.5mV,并与T波融合呈巨R波样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固定野动态调强(c-IMRT)与不同能量容积旋转调强(VMAT)技术在直肠癌术前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18例直肠癌术前患者,在Eclipse 10.0计划系统上分别进行6 MV 5野c-IMRT和6 MV、10 MV单弧VMAT三组计划设计。PTV处方剂量为50 Gy/25次,2 Gy/次。在95%体积的PTV达到处方剂量前提下,比较三组计划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适形度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正常组织低剂量体积(B-P)、机器跳数(MU)及治疗时间(TT)。结果VMAT的靶区适形度指数(CI)比c-IMRT略低(P>0.05),10 MV VMAT的均匀性指数(HI)、V105与c-IMRT相似(P>0.05),均显著优于6 MV VMAT(P<0.05)。在VMAT计划中小肠的Dmean、V50略高于c-IMRT(P>0.05),其Dmean、D5、V40 10MV VMAT显著低于6 MV VMAT(P<0.05)。膀胱的Dmean、D5、V30较c-IMRT显著高(P<0.05),在D5的保护上10 MV VMAT显著优于6 MV VMAT(P<0.05)。双侧股骨头的Dmean、V20、V30明显低于c-IMRT(P<0.05)。相对于VMAT来说,B-P的V5、V10显著高于c-IMRT,V20显著低于c-IMRT(P<0.05),其中V10、V15、V20 10MV VMAT较6 MV VMAT显著低(P<0.05)。MU:6 MV VMAT(365±21)和10 MV VMAT(427±53)分别较c-IMRT(940±177)减少了61%、55%(P<0.05)。TT:6 MV VMAT(67±3)s和10 MV VMAT(72±6)s分别较c-IMRT(247±28)s减少了73%、71%(P<0.05),10 MV VMAT比6 MV VMAT增加了7%(P<0.05)。结论 VMAT可以达到或优于c-IMRT的靶区剂量分布,10 MV VMAT能更好地保护小肠、膀胱和双侧股骨头,同时明显减少MU与TT。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射线能量的两种调强技术在直肠癌术前放疗中的剂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选取18例直肠癌术前放疗患者,在Eclipse计划系统上设计4组计划:6 MV和10 MV各自的单弧容积旋转调强(VMAT)和5野逆向动态调强(IMRT)。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靶区和危及器官等剂量分布。结果 10 MV IMRT的适形度指数(CI)最优,更接近1,但其与10 MV VMA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6MV VMAT的均匀性指数(HI)比其他三组略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10 MV VMAT的HI与6 MV IMR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但比10 MV IMRT略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VMAT组中小肠的V20、双侧股骨头的Dmean、V20、V30明显低于IM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小肠的V30、膀胱的Dmean、D5、V30高于IM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10 MV VMAT B-P的V5、V10明显高于IM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其V20明显低于IM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MU:6 MV的VMAT较IMRT减少了61%,10 MV的VMAT较IMRT减少了51%(P<0. 05)。TT:6 MV的VMAT较IMRT缩短了73%,10 MV的VMAT较IMRT缩短了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4组计划均能满足临床剂量学要求,10 MV VMAT与IMRT组均能保证靶区剂量,保护盆腔脏器,在部分危及器官上10MV VMAT稍占优势且能更好地降低MU和缩短TT。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能量容积旋转调强技术(VMAT)在直肠癌术前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18例直肠癌术前患者,在Eclipse10.0计划系统上分别进行6 MV和10 MV单弧VMAT计划设计。计划靶区(PTV)处方剂量为50 Gy/25次,2 Gy/次。在95%体积的PTV达到处方剂量前提下,比较两种计划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适形度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正常组织低剂量体积(B-P)、机器跳数(MU)及治疗时间(TT)。结果 10 MV PTV的Dmean、V95 Gy、V105 Gy、HI均优于6 MV(P<0.05),其CI二者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 MV的小肠(Dmean、D5%、V40 Gy)、膀胱(D5%)低于6 MV(P<0.05),而双侧股骨头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对于10MV来说,BP的V5 Gy略高于6 MV,V10 Gy、V15 Gy、V20 Gy较6 MV低(P<0.05),其V30 Gy二者间相似(P>0.05)。10 MV的MU(427±53)和TT(72±6)s分别较6 MV的MU(365±21)和TT(67±3)s增加了17%、7%(P<0.05)。结论在单弧VMAT治疗计划中,10 MV较6 MV提供了更优的靶区剂量分布,且对小肠和膀胱的保护有一定优势,但其MU和治疗时间的略微增多及带来的辐射防护问题亦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王晓博  谭永刚 《山东医药》2011,51(32):44-45
目的构建胰腺癌辨别模式,提高胰腺癌与非胰腺癌辨别水平。方法利用二甲基苯并蒽(DMBA)建立大鼠胰腺癌模型,分别为A组胰腺癌组25例,B组非癌胰腺组18例,C组正常胰腺组10例,测定各组微血管(MV)、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肥大细胞(MC)、成肌纤维细胞(MF)的差异,并建立MV、TAM、MC、MF与组别的判别函数。结果胰腺癌组织MV、TAM、MC、MF计数与非癌胰腺组织、正常胰腺组织的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胰腺癌组织判别函数为Y=6.805MV+134.535TAM-146.263MC-378.417,非癌胰腺组为Y=0.409MV+59.86TAM-57.971MC-58.007;正常组织Y=-0.377MV+15.616TAM-13.092MC-11.473。结论大鼠胰腺癌中间质浸润的炎症细胞TAM、MC、MF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建立的基于TAM、MC、MV的胰腺癌组织判别模式一定程度上可提高胰腺癌判别水平。  相似文献   

14.
<正>机械通气(MV)相关性腹胀主要表现为腹部膨隆、皮肤绷紧、按之较硬,当积气压迫膈肌和胸腔时,可出现气急和呼吸困难,下腔静脉回流受阻,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MV的普遍应用与之相关的腹胀也逐渐增多,腹胀可导致或加重限制性通气障碍,严重影响通气疗效及疾病预后。针对不同基础疾病患者,新的通气方式不断被应用,如直立位MV〔2〕,但其能否避免MV相关性并发症的出现,开展MV相关性腹胀的临床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呼吸道念珠菌定植与细菌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09年3月至2015年2月机械通气(MV)超过48 h的618例免疫功能正常患者的临床特征。按照诊断标准分为细菌性VAP组285例和对照组333例,应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细菌性VAP的危险因素以及呼吸道念珠菌定植与细菌性VAP的相关性。结果细菌性VAP发病率为46.12%。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入院时呼吸衰竭(P=0.010)、因呼吸衰竭入ICU(P=0.011)、中心静脉置管(P=0.007)、MV≥7 d(P0.001)和呼吸道念珠菌定植(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心静脉置管(OR 2.274,95%CI 1.146~4.509)、呼吸道念珠菌定植(OR 2.107,95%CI 1.466~3.028)和MV≥7 d(OR 5.918,95%CI 4.004~8.747)是细菌性V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呼吸道念珠菌定植是细菌性VAP的独立危险因素,呼吸道念珠菌定植可增加MV患者发生细菌性VAP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肠癌血管新生、嵌合体血管(MV)与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999~2002北京朝阳医院消化科49例大肠癌患者的病变组织切片,用抗CD31单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用抗CEA单克隆抗体标记结肠癌细胞。经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染色检测患者瘤组织“热点”区域的微血管密度(MVD)、MV,并分析其与Dukes临床各期的关系。结果在不同Dukes分期的大肠癌组织标本中,MVD计数分别为B期43.98±21.46,C期59.54±26.95,D期70.80±19.04,表明大肠癌组织MVD随疾病分期的升高而增加,D期明显高于B期(P<0.01)。MV在B期占40.0%;C期占60.0%;D期占87.5%,表明MV随大肠癌的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增加。经随访发现,随着大肠癌分期、MVD及MV的增加,患者生存率降低,生存期短。表明MVD与大肠癌的预后相关。结论大肠癌MVD及MV与疾病的分期及预后有关,提示临床对高MVD及MV患者应积极治疗。大肠癌血管新生及MV的存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靶位点。  相似文献   

17.
有关高海拨地区心率变异性(HRV)的分析少见报道。本文探讨高海拔地区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资料和方法1.对象。根据WHO诊断标准确定的冠心病组164例,男性106例,女性58例,年龄40~77(62.38±8.11)岁。对照组188例,男性90例,女性98例,年龄40~75(53.32±9.43)岁,均经详细询问病史、实验室一般项目检查、X线胸片、心电图、24h心电监测中无Lown分级Ⅱ级以上室性期前收缩和心肌缺血,除外器质性心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及晕厥者。2.方法。采用纽瑞科技公司产DMS-PIV三通道(MV1、MV3、MV5)24h心电监测仪,将受检者24h动态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寻找胰腺癌循环微小核糖核酸(miRNA)的载体.方法 常规培养、传代胰腺癌细胞SW1990、BxPC3,采集6例胰腺癌患者及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应用梯度离心方法获取血清和细胞培养上清中的微囊泡(MV).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RNA诱导沉默复合体的核心元件Ago2蛋白和MV的标志性蛋白CD63,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MV包裹的和游离的miRNA.结果 胰腺癌细胞株培养上清的MV中含有Ago2、CD63蛋白.胰腺癌组、对照组的血清及MV中均存在miR-20a、miR-21、miR-24、miR-25、miR-191、miR-483-5p,但以MV包裹的量较多,且胰腺癌组MV包裹的miRNA量与对照组不完全一致,其中miR-20a、miR-24、miR-191分别为对照组的(2.93±0.29)、(2.73±0.46)、(2.39±0.51)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5.97、25.80、12.94,P<0.05或<0.01).结论 MV是胰腺癌循环miRNA的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机械通气(MV)已广泛用于ICU。由于原发神经系统损伤使用MV的患者约占20%。近5年来,我院专科神经重症病房(NICU)约有50%患者需要MV治疗,而报道显示,MV使用率最高的NICU可达80%。重症神经系统损伤与单纯的肺部疾病比较,不仅可造成呼吸功能衰竭,更易引起泵衰竭或混合性损伤。因此,神经重症损伤患者应用MV,面临更多的难题和挑战,需潜心探索。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78岁。因近3月内呕血2次,黑便3次人院。体检:血压130/85mmHg,,心界不大,心率62次/min,心律齐。两肺呼吸音清。临床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动态心电图检查(图1)示窦性心律,频率约81次/min,P—R间期0.20s,MV5导联QRS波群呈R型,MV1导联呈rS型,宽0.16s,呈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