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目的:探讨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的原因,为切口感染寻找最佳预防措施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3年间15例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病例的资料。结果:妊娠合并症、破膜时间长、产程延长、急诊手术及手术时间长、孕妇体质量等因素增加了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概率。结论:针对影响剖宫产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及时发现腹部切口感染,尽早拆除切口缝线;局部彻底清创结合全身应用抗生素可有效地预防及治疗剖宫产后腹部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4.
腹部切口感染是普外科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经过传统换药处理多能愈合,但往往切口愈合慢,住院时间较长,且术后瘢痕形成较大,影响美观。我院2000年4月至2006年8月,对28例腹部切口感染患者,应用持续高负压引流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宋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5):50-51
流行性腮腺炎(mumps,epidemic parotitis)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以腮腺肿大,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有时亦可累及其他唾液腺,脑膜炎、睾丸炎为常见合并症。本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抗病毒药物效果不佳,主要是对症治疗。笔者应用肿节风注射液于临床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通过动员局部皮瓣分期关闭腹部感染裂开切口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涿州市医院自2006年4月至2010年9月各种腹部感染切口41例进行如下治疗。最初切口每天都要进行敷料更换,直到有肉芽发生的迹象。初期处理的目的是防止肠道干燥和外伤、控制局部或全身感染、清除所有失活组织以及为切口皮肤愈合做好准备,接下来在局部麻醉下,通过动员局部皮瓣关闭前1/3切口。24h后,按同样的方法关闭中间1/3切口,再过24h,关闭后1/3切口。结果所有患者都采取相似方法处理,没有患者再次发生切口裂开。结论通过分期动员切口局部皮瓣治疗腹部感染切口裂开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和研究头孢噻肟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方法摘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74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头孢曲松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头孢噻肟钠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9.46%(22)和91.89%(34);对照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2.43%(12)和64.86%(24),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噻肟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9.
腹部手术Ⅱ、Ⅲ类切口较多,术口污染机会大,术后切口感染率高.笔者在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α-糜蛋白酶、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利多卡因切口周围封闭治疗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早期未形成脓肿者2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腹部切口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腹部切口感染患者7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实验组采取持续负压吸引治疗,对照组采取切口清创换药抗炎二期缝合治疗。结果:持续负压吸引治疗的患者切口平均治愈时间明显缩短,平均缩短16.9 d(P<0.05)。结论:使用持续负压吸引治疗方法较切口清创换药抗炎二期缝合方法可以明显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壁Ⅲ类手术切口感染的防治办法。方法:患者分为两组,一组除常规操作外,强调手术操作轻柔等基本操作,另一组患者常规操作。结果:强调基本操作组的患者切口感染率、切口裂开率均明显降低。结论:各种防治切口感染的方法都有其优点,但我们更应该注意和加强基本操作。 相似文献
12.
阿奇霉素治疗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60例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静滴阿奇霉素250 mg,qd,疗程5 d。对照组静滴头孢噻肟钠2 g,qd,疗程7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有效率分别为90.0%与80.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9.3%与62.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6.7%。结论: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细菌性感染疗效高、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促进腹部感染手术切口愈合方法。方法观察组50例切口感染裂开采用一期缝合闭式引流的方法,选择同期传统二期缝合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明显缩短于对照组。结论一期缝合闭式引流的方法,能够快速愈合伤口,简单易行,并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老年腹部手术病人术前应用西力欣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同期住院进行腹部手术的老年人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术前应用西力欣 ,对照组术前未用抗生素 ,术后观察切口甲、乙、丙级愈合率。结果 治疗组甲级愈合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结论 术前应用西力欣是预防老年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目的分析研究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原因,以减少切口感染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剖宫产中发生腹部切口感染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合症、破膜时间长、产程延长、急诊手术及手术时间长、产后出血、孕妇体重等为剖宫产切口感染发生的相关感染因素。结论及时发现腹部切口感染,尽早处理,拆除腹部切口缝线,局部彻底清创,每天坚持换药,可有效治愈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感染(SSI)以及切口裂开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患者以及切口裂开患者90例,并进一步探索切口感染及裂开的预防和治疗对策。结果:年龄、皮下组织厚度、手术时间、合并基础疾病为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年龄、营养、肥胖、术后咳嗽、糖尿病、SSI是切口裂开的相关因素。其中年龄是二者的共同影响因素,SSI是切口裂开的原因之一。结论:术前评估及充分准备,改善患者全身营养情况,提高手术技巧,缩短手术时间,治疗基础疾病,可预防切口感染;注意缝合技术和增加组织抗张力的程度,降低腹压,避免危险因素,术后抗感染治疗,可有效预防切口裂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和分析小儿腹部急诊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减少小儿腹部切口感染。方法回顾性分析960例腹部急诊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将36例腹部急诊手术切口感染患儿设为感染组,924例未感染患儿设为未感染组,比较两组切口长度、备皮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及切口类型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术后发生腹部切口感染者36例,感染率为3.75%,感染组患儿年龄(4.65±0.46)岁,切口长度(5.34±1.25)cm、备皮至手术时间(25.97±4.62)h、手术时间(153.97±25.26)min,未感染组分别为(6.36±1.08)岁、(4.26±0.23)cm、(22.85±4.21)h、(133.68±20.16)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切口长度、备皮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是影响小儿腹部切口发生感染的主要因素,针对感染影响因素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对预防及控制切口感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