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毛叶香茶菜Rabdosia japonica(Burm.f.)Hara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民间用于抗菌消炎,也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我们曾对河南新县白云山产毛叶香茶菜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从叶的乙醚提取物中除了得到齐墩果酸等三萜酸外,尚分得了4个ent-Kaurene型二萜化合物,已作报道[1].我们新近又从茎叶的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一个二萜化合物,并做了详尽的图谱数据测定.根据图谱数据分析,X-ray所示的晶体结构确定该化合物为rabdoepigibberellolide [2],见图1.近20年来,虽从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中分离出许多对映-贝壳杉烯(烷)型二萜化合物,但ent-Gibberellane型二萜化合物的分得在国内尚属首次,另外,此化合物的波谱数据亦是首次详细给予归属. 相似文献
5.
毛叶香茶菜二萜成分的细胞毒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毛叶香茶菜的二萜成分及其细胞毒活性。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和纯化毛叶香茶菜的二萜成分,用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其结构,用MTT法筛选其细胞毒活性。结果从毛叶香茶菜叶中分离鉴定14个已知对映-贝壳杉烷类二萜:effusainA(1),lasiodonin(2),skikokianin(3),rabdosichuaninD(4),oridion(5),lasiokaurin(6),1-αO--βD-glucopyranosyl-enmenol(7),rabdoterninA(8),epinodosin(9),epinodosinol(10),isodonal(11),isodonoiol(12),rabdosinB(13),rabdosinate(14);化合物1、2、3、5、6、9、11、12、13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人卵巢癌细胞(HO-8910)和人肺癌细胞(A-549)的生长表现出强的抑制作用。结论毛叶香茶菜富含具有细胞毒活性的对映-贝壳杉烷类二萜。 相似文献
6.
7.
该剂由毛叶香茶菜 Isodon.japonicus(Burm.f.)Hara、甜茶(sweet tea)、芍药 Paeonia lactiflora Pall.提取物组成。取6~8周龄 Wistar 雄性大鼠(体重160~240g)的动脉样本于胶原凝胶中培养。然后将毛叶香茶菜乙醇提取物与动脉样本一起培养。结果表明:毛叶香茶菜乙醇提取物的血管生成作用为0,显示其有很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河南栾川老君山冬凌草、毛叶香茶菜、显脉香茶菜中的氨基酸含量。方法:用氨基酸自动分析法测定氨基酸含量。结果:测得冬凌草、毛叶香茶菜、显脉香茶菜所含氨基酸的含量。结论:在以上植物中谷氨酸含量最高,而胱氨酸含量最少。 相似文献
9.
毛叶香茶菜醛—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制备行叶香茶菜醚-β-环糊精包合物。方法 采用沉淀法在水溶液中制备毛叶香茶菜醛-β-环糊精包合物,和差示扫描量热法、毗旋光度测定证明蚀合物的存在,用连续递变法测定了包合物的组成的摩尔比。结果 用沉淀法可制得毛叶香茶菜醛-β-环糊精包合物,通过连续递变法证明了包合物的组成摩尔比为1:1。结论 本实验可得到收率较高、较纯的包合物,用连续递变法可确定包合物组成的摩尔比。 相似文献
10.
的 :制备毛叶香茶菜醛 β 环糊精包合物。 方法 :采用沉淀法在水溶液中制备毛叶香茶菜醛 β 环糊精包合物 ,并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比旋光度测定证明包合物的存在 ,用连续递变法测定了包合物的组成的摩尔比。结果 :用沉淀法可制得毛叶香茶菜醛 β 环糊精包合物 ,通过连续递变法证明了包合物的组成摩尔比为 1∶1。 结论 :本实验可得到收率较高、较纯的包合物 ,用连续递变法可确定包合物组成的摩尔比 相似文献
11.
蓝萼香茶菜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萼香茶菜是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具有健胃、清热解毒、活血、抗菌消炎和抗癌活性,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各国学者对其药理及化学等各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从2004年至今,主要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毒理学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13.
毛萼香茶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萼香茶菜[Rabdosia eriocolyx(Dunn)Hara]系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此类植物民间多用于抗肿瘤、抗菌消炎等。我们从该植物的干茎、叶中分离得到六个结晶,经波谱及化学法鉴定:晶1为棕榈酸(Palmitic acid),晶2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晶3为乌苏 相似文献
14.
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主要含四环二萜类成分。该属植物多具有抗菌消炎及抗肿瘤作用,民间多用于清热解毒、散瘀消肿[1]。总序香茶菜Rabdosiaracemosa(Hemsl.)Hara在我国主产于湖北巴东和四川巫山地区[2],该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在国内外还未见报道。为寻找新的二萜活性成分,对采自巴东地区的总序香茶菜(作者鉴定)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研究,从该植物叶中分离得到一个单体化合物(RR-1),经光谱数据分析,确定RR-1为已知二萜成分冬凌草丁素,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其化学结构式见图1。1提取和分离1kg总序香茶菜干叶,稍粉碎,置索氏提… 相似文献
15.
<正>三叶香茶菜为唇形科植物牛尾草[Isodon ternifolia(D.Don)Kudo]的干燥全草,全年可采。在《中药大辞典》称为三叶香茶菜,在《中国植物志》称为牛尾草,在《全国中草药汇编》称为轮叶香茶菜,今参照《中药大辞典》以三叶香茶菜为正名,其别名为:牛尾草、虫芽药、三姐妹等。全草入药,用于治疗痢疾肠炎、黄疸性肝炎、咽喉炎、扁桃腺炎、尿道感染、膀胱炎、急性肾炎、肿胀疼痛、流感、毒蛇咬伤、牙痛等。为了更好地研究三叶香茶菜,笔者对其研究状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17.
从江西省宜丰县产的大萼香茶菜的干燥嫩枝和叶中分得6种成分,3个为二萜成分即:exci-saninA(I),excisaninB(Ⅱ)和rabdoloxinB(Ⅲ),另外3个分别为乌苏酸、棕榈酸和β-谷甾醇。 相似文献
18.
从显脉香茶菜叶及嫩技中分得一新二萜化合物,命名为rabdonervosinA。其结构经光谱分析确定为1α,15β三羟基-6,7-B-断裂一对映一贝壳杉一16烯,20环氧-7,20-内酯。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研究疏花毛萼香茶莱Isodon eriocalyx var.laxiflora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疏花毛萼香茶莱叶经70%丙围提取,采用硅胶或MCI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包括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及质谱)或直接与标准品对照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疏花毛萼香茶菜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布卢姆醇A(I),2—醛基—5—经甲基呋喃(Ⅱ),3,4—二经基苯配乙醇(Ⅲ),咖啡酸(Ⅳ),咖啡酸乙烯酯(Ⅴ),对—羟基苯甲酸(Ⅵ),间—羟基苯甲酸(Ⅶ),对—甲基苯甲酸(Ⅷ);3,4—二甲氧基苯酚(Ⅸ),迷迭香酸(ⅩX),迷迭香酸甲酯(ⅪM),滨蓟素(Ⅻ),8—羟基滨蓟素(ⅩⅢ),乌苏酸(ⅩⅣ)和2α-羟基乌苏酸(ⅩⅤ)。结论 化合物I~Ⅴ,Ⅷ,Ⅸ和Ⅺ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