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内镜下经胸乳甲状腺切除手术与开放甲状腺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320例,其中120例采用内镜下经胸乳甲状腺切除术,200例选择传统开放式甲状腺切除手术.观察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估.对两组患者术后进行随访3个月,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肿瘤复发率,并进行美观满意度调查.结果 胸前壁乳晕入路内镜甲状腺手术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第1天和第3天VAS疼痛评分及术后3个月时随访美观满意度均明显优于行开放甲状腺手术患者(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肿瘤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胸前壁乳晕入路内镜甲状腺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美容手术,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获得更佳的美容效果,使颈前不遗留小切口,该文探讨了无注气胸前入路内镜下技术的可行性。方法2004年7月~2005年10月26例甲状腺肿物患者行经胸前入路的无注气内镜下甲状腺手术。结果26例患者中行单侧腺叶次全切除术17例,单侧腺叶切除术6例,双侧腺叶次全切除术1例,一侧腺叶及对侧部分切除术1例,峡部切除术加双侧腺叶部分切除术1例。手术时间(105.96±21.07)min,手术出血量(18.46±12.47)mL。术后病理:结节性甲状腺肿20例,滤泡性腺瘤4例,乳头状癌1例,桥本氏甲状腺炎1例。术后无出血、呛咳、手足抽搐、皮下气肿等,无中转手术病例。有1例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术后4个月恢复。术后有轻微感觉减退和感觉异常1例,4个月后恢复。所有患者颈前未遗留手术疤痕,对术后美容效果十分满意。结论经胸前径路无注气内镜下甲状腺手术能减低手术的侵袭性,颈前不遗留手术疤痕,具有满意的美容效果,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内镜下甲状腺手术,可作为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一种新选择。  相似文献   

3.
3种甲状腺手术方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3种甲状腺手术的优缺点.方法 该院2003年3月~2008年10月,统计306例3种甲状腺手术的资料,其中乳晕入路内镜下甲状腺手术116例(完全内镜组),颈前小切口内镜辅助甲状腺手术90例(内镜辅助组),传统开放手术100例(传统组),比较3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术后不适及美容效果.结果 306例均成功完成手术.完全内镜组和内镜辅助组的手术时间较传统组明显延长(F=32.458,P=0.000),住院费用增加(F=26.401,P=0.000),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F=56.802,P=0.000),术后出现颈前感觉异常减退、吞咽不适明显减少,但完全内镜组术后可出现胸前紧张感.内镜辅助组的住院时间较完全内镜组和传统组缩短(F=36.068,P=0.000),术后24 h疼痛较其他两组明显减轻(X2=17.453,P=0.001).3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完全内镜组术后美容效果最佳,内镜辅助组次之,传统组最差(X2=38.260,P=0.000).结论 完全内镜甲状腺手术美容效果最佳,创伤较大,比较适合年轻女性或有特殊职业需求的患者.内镜辅助甲状腺手术适应面更广,创伤最小,灵活易学,更容易推广.  相似文献   

4.
麻醉学监护下的局部麻醉胸腔镜胸交感神经阻断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局部麻醉自主呼吸下行一期双侧胸腔镜胸交感神经阻断术的可能性.方法 该组共128例多汗症或颜面潮红患者,患者自己选择麻醉方式.全身麻醉组(全麻组)98例,年龄15-50岁,平均28.35岁;局部麻醉组(局麻组)30例,年龄18-45岁,平均26.23岁.局麻组用0.5%利多卡因+0.0625%布比卡因浸润麻醉每个手术切口,术中使用瑞芬太尼辅助镇痛.麻醉学全程监护(MAC).每侧切2个长约7 mm的皮肤切口.穿入穿刺套管,进行常规胸腔镜胸交感神经阻断术.结果 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了手术.局麻组患者整个手术过程中神智清醒,完全自主呼吸.局麻组和全麻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57.00±13.24)min和(42.86±14.25)min(P<0.01).进出手术室时间局麻组(100.00±20.21)min,全麻组(102.30±17.31)min(P>0.05).术毕至出手术宣时问两组分别为(8.67±4.34)min和(25.10±9.90)min(P<0.01),住院日两组分别为(3.53±0.86)d和(4.01±0.74)d(P<0.01),局麻组的手术费用少于全麻组,分别为(6 206.53±912.33)元和(6 834.79±925.49)元(P<0.01).结论 一期双侧胸腔镜胸交感神经阻断术可以在瑞芬太尼强化的局部浸润麻醉下完成,与全麻手术相比,消除了全麻的各种风险,手术安全,更为微刨,费用显著减少,术后恢复加快,住院日显著缩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明确注水结肠镜对结肠镜检查患者腹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非麻醉结肠镜检查的门诊患者400例,随机分为左半结肠灌注温水法(注水组)和传统注气法(注气组),比较两组患者腹痛评分、进镜时间等差异.结果 注水组10 min内到达回盲部成功率为78%,明显低于注气组的87%.注水组与注气组进镜时间[(8.01±1.26) vs (7.66±1.58)min],退镜时间[(5.93±2.30) vs (4.80±2.03)min]及操作总时间[(13.94±2.74)vs (12.45±2.58)rain],差异均有显著性.注水组腹痛评分(2.23±1.71)明显低于注气组腹痛评分(2.87±1.94)(P=0.002).两组之间息肉或腺瘤发现率、下次肠镜是否要求麻醉,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注水结肠镜是一项降低结肠镜检查患者腹痛的简单、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对比分析腔镜辅助与中转开放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4月~2012年6月接受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且术中确诊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患者,根据继续腔镜手术或中转开放手术分为腔镜辅助组(32例)和中转组(20例),手术范围为患侧甲状腺腺叶切除+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或全切术)+VI区清扫术。比较两组术式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腔镜辅助组术后3个月美容效果评分显著高于中转组(t=30.243,P=0.000)。腔镜辅助组手术时间长于中转开放组(108±19.7)vs(89.7±11.6)min,P=0.014;腔镜组低钙血症2例及中转组低钙血症1例,均于出院前缓解。腔镜组3例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于术后,4至6周恢复。两组分别随访(21±8.6)和(24.8±10.1)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治疗PTMC是安全、有效的,有更加令人满意的美容效果,可作为PTMC手术治疗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7.
麻醉学监护下的局部麻醉胸腔镜胸交感神经阻断术11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大样本研究麻醉学监护下的局麻一期双侧胸腔镜胸交感神经阻断术的优缺点。方法用于回顾性研究的患者共有205例,其中采用麻醉学监护下的局部浸润麻醉的共有114例(局麻组),采用单腔管插管全麻的共有91例(全麻组)。局麻组用0.5%利多卡因+0.0625%布比卡因浸润麻醉每个手术切口,术中使用瑞芬太尼辅助镇痛,麻醉学全程监护(MAC)。每侧切2个长约7mm的皮肤切口。穿入穿刺套管,进行常规的胸腔镜胸交感神经阻断术。结果局麻组患者整个手术过程中神智清醒,完全自主呼吸。局麻组和全麻组的入手术室至手术开始时间分别为(31.18±10.84)和(35.49±10.22)min(P<0.01);手术时间分别为(60.79±12.77)和(44.67±13.06)min(P<0.001);术毕至出手术室时间分别为(7.83±4.23)和(24.40±8.78)min(P<0.001);进出手术室时间分别为(100.32±17.34)和(104.34±17.45)min(P>0.05)。住院日两组分别为(3.48±0.91)和(3.80±0.81)d(P<0.01),局麻组和全麻组的住院费分别为(6382.41±935.91)和(7010.91±1009.83)元(P<0.001);麻醉药物费用分别为(168.72±59.29)和(534.54±121.46)元(P<0.001);麻醉费分别为(438.07±99.03)和(353.85±46.09)元(P<0.001);麻醉材料费分别为(32.64±54.99)和(225.23±82.23)元(P<0.001);麻醉总费用分别为(639.95±147.05)和(1111.54±139.75)元(P<0.001)。结论一期双侧胸腔镜胸交感神经阻断术可以在瑞芬太尼强化的局部浸润麻下完成,虽然手术时间延长,但显著缩短了手术前的准备和手术后的时间。与全麻手术相比,消除了全身麻醉的各种风险,手术安全、更为微创、显著减少了总费用、麻醉药物费用和麻醉材料费用、术后恢复加快、住院日显著缩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静脉麻醉联合喉罩)下行超声支气管镜引导经支气管透壁针吸活检术(EBUS-TBNA)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6月-2016年10月在该院呼吸内镜中心进行的103例EBUS-TBNA的患者,随机分为局麻组和全麻组,全麻组以静脉麻醉联合喉罩进行麻醉,局麻组以常规丁卡因局部麻醉,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每例平均穿刺针数、诊断率、操作时间、并发症及舒适度方面的差异。结果全麻组平均每例穿刺针数5.6针,局麻组3.1针;全麻组诊断率94.12%,局麻组诊断率78.85%,两组诊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P=0.024);全麻组平均操作时间(14.61±1.52)min,局麻组平均操作时间(32.52±4.14)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01,P=0.000);全麻组术中出血人数及术中呛咳人数均低于局麻组(χ~2=4.31、103.00,P=0.038、0.000)。结论全麻下进行EBUS-TBNA诊断率高,操作时间短,无痛、舒适度高且操作风险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6):3764-3765
选取收治的80例接受双侧甲状腺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改良单悬吊无注气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则实施传统注气腔镜手术治疗,记录两组手术一般情况,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为(2.01±0.43)cm,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短暂性声音嘶哑1例,头昏、恶心1例,皮肤潮红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0%(P<0.05)。在双侧甲状腺手术中,应用改良单悬吊无注气腔镜方案,操作简单,经济性高,安全性高,且美容效果好,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手术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依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开腹组(43例)和腔镜组(5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腔镜组的手术时间小于开腹组[(68.35±36.47)vs(82.54±23.27)min,t=2.21,P=0.029];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69.51±20.33)vs(198.37±50.04)ml,t=16.97,P=0.000];术后镇痛剂使用量少于开腹组[(1.01±0.99)vs(3.46±1.53)支,t=9.41,P=0.000];腔镜组术后离床活动时间短于开腹组[(11.05±1.32)vs(20.36±2.59)d,t=16.97,P=0.000];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低于开腹组[(2.30±1.38)vs(4.05±1.74)d,t=5.47,P=0.000];导尿管拔除时间低于开腹组[(3.04±2.11)vs(5.36±2.24)d,t=5.19,P=0.000];住院天数低于开腹组[(5.89±1.57)vs(10.36±2.65)d,t=10.02,P=0.000];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84%(2例)和16.27%(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24,P=0.074);随访观察8~36个月,腔镜组和开腹组分别有2和6例出现顽固性腹痛和粘连性肠梗阻复发,开腹组复发结局事件的累计函数高于腔镜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4,P=0.056)。结论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对腹腔干扰少的特征,效果优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