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共有四组患者,分别是健康对照组(组1,n=40例)、有糖尿病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组(组2,n=40例)、有DR无DME组(组3,n=40例)和DR伴DME组(组4,n=40例),采集患者一般信息,散瞳眼底彩照和OCT检查,检测外周血血小板4参数: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MPV、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和血小板压积(plateletcrit,PCT)。比较4组患者PLT、MPV、PDW和PCT。结果 四组间MPV和PDW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PLT和PC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组间比较MPV和PDW显示,组3[(11.07±1.06)fL、(13.57±2.25)fL]和组4[(11.27±0.85)fL、(13.89±1.76)fL]分别均高于组1[(10.41±0.63)fL、(11.93±1.22)fL]和组2[(10.38±0.51)fL、(12.33±1.28)fL](均为P<0.05)。组4的MPV和PDW均高于组3,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54、0.388)。男性患者MPV组间比较显示,组2(10.29±0.58)fL、组3(10.67±1.08)fL和组4(11.42±0.90)fL逐渐增大(P<0.05),而组1(10.27±0.55)fL和组2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MPV组间比较显示,组3(11.37±0.69)fL和组4(11.13±0.79)fL分别均高于组1(10.55±0.70)fL和组2(10.42±0.49)fL(均为P<0.05),组3和组4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V升高可能是2型糖尿病DR患者发生DME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监测血小板参数有助于DR病情监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PLT、MPV、PDW、P-Selectin的关系。方法 用Sysmex3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BIO—TEK酶标仪对31例正常对照、21例单纯糖尿病(DM)及17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PLT、MPV、PDW、P-选择素进行检测并分组比较.统计学处理采用方差检验。结果 DR、DM组PLT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DR,DM与正常对照组之间MPV无显著差异.但DM、DR的PDW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DM组P-Selectin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DR组P-Selectin显著高于DM组及正常对照组。结论DR患者存在血小板计数增多及活化增强带来的高凝状态.可能成为DR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及计数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与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计数的关系。方法:采用美国CD-1600型血液分析仪对RVO、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Ⅱ型糖尿病、高血压、对照共108例的PLT、MPV测定,用方差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MPV比较上,RVO组显著大于DM组、高血压组,RVO组明显大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轻中度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轻中度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0例150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41例78眼,对照组39例72眼。对照组给予拜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口服,1次/d。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患者加用银杏叶酊2 mL,口服,3次/d 进行干预。6 mo后,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视神经病变的总体疗效、视力、视野平均缺损、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血脂水平、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粘附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视网膜病变的总有效率为75.6%,显著高于对照组58.7%( Z =2.6002, P =0.0047);治疗组患者的视力显著提高,和视野平均缺损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1,P=0.0477;t=4.06,P=0.0001);治疗组患者的视网膜微血管瘤数、出血面积均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7.86,P <0.01;t=3.13,P=0.0024);治疗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P=0.0270;t=3.41,P=0.0010;t=3.34, P=0.0013;t=3.76, P=0.0003;t=-3.30,P=0.0014);治疗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和血小板粘附率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1,P <0.01;t=4.93,P <0.01)。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对轻中度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白介素6(IL-6)、白介素18(IL-18)水平的差异,并探讨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75例我院收治的75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II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39例)为PDP患者,对照组(36例)选取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结果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中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 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 P >0.05),观察组患者血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 =2.449, P <0.05);观察组患者房水中IL-6( t =16.14, P <0.001)、IL-18( t =16.08, P <0.001)及VEGF( t =5.361, P <0.00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VEGF与IL-6( r =0.815, P <0.001)、IL-18( r =0.869, P <0.001)及HbA1c( r =0.694, P <0.001)均呈现显著正相关。结论 VEGF、IL-6、IL-18、HbA1c在PDR的发生机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临床上可以用来作为治疗PDR患者的诊断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糖尿病黄斑水肿( 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患者最佳矫正视力与黄斑中心凹形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单中心非随机对照临床回顾性研究。选择2008-07/2014-01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和内分泌科要求会诊诊断为DME的62例103眼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糖尿病早期治疗研究( ETDRS )视力表检查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所有患者行非接触眼压、裂隙灯、间接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并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确定黄斑中心1mm直径范围即中心子域平均厚度( central subfield mean thickness,CSMT)及中心350μm内光感受器内节/外节( IS/OS)及外界膜( external limiting membrane,ELM)反射光带的完整性。不同类型临床有意义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clinical significant diabetic macular edema,CSME)的BCVA及CSMT分析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DME的4种分型的 BCVA 及 CSMT 组间差异两两比较采用Nemenyi检验;与 BCVA 相关因素分析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患者103眼中,局限型DME者47眼(45.6%),弥漫型DME者35眼(34.0%),缺血型DME者6眼(5.8%),增生型DME者15眼(14.6%)。不同类型DME患者的BCVA(H=69.167,P<0.01)、CSMT(H=57.113,P<0.01)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不同类型组间两两比较:局限性和弥漫性( BCVA:χ2=14.982, P<0.01;CSMT:χ2=14.537,P<0.01)、局限型与缺血型( BCVA:χ2=15.596,P<0.01;CSMT:χ2=15.393, P<0.01)、局限型与增生型(BCVA:χ2=16.567,P<0.01;CSMT:χ2=15.687,P<0.01)及弥漫型与缺血型之间( BCVA:χ2=12.974, P=0.008;CSMT:χ2=13.999,P<0.01),BCVA和CSMT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回归分析患者的 BCVA与 CSMT( r=-0.064)、IS/OS及ELM反射光带的完整性(r=-0.207)、病程(r=-0.082)、DME水肿类型(r=-0.160)相关(P<0.05);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r=-0.885)、眼压(r=-2.522)、年龄(r=-1.504)、性别(r=-0.595)无相关性(P>0.05)。结论:不同类型DME在形态学和功能学上具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角膜基质床厚度/术前角膜厚度( residual corneal stroma thickness /corneal thickness,RCST/CT)的不同,比较飞秒激光辅助LASIK和角膜板层刀辅助LASIK术后早期角膜生物力学的变化。
  方法:选取190例379眼,其中飞秒激光辅助LASIK组94例187眼,角膜板层刀辅助LASIK组96例192眼。根据术后剩余RCST/CT 的不同,将飞秒激光辅助LASIK 组( FS-IK组)和角膜板层刀辅助LASIK组( M-IK组)各分为三组, IK-Ⅰ组( RCST/CT<55%)、IK-Ⅱ组(55%≤RCST/CT<60%)和IK-Ⅲ组( RCST/CT≥60%)。分别于术前、术后1mo和3mo应用眼反应分析仪( reichert ocular response analyzer,ORA)检测角膜滞后量( corneal hysteresis, CH)和角膜阻力因子(corneal resistance factor,CRF)。
  结果:不同手术方式( FS-IK与M-IK)比较,CH和CRF均无统计学差异(F=0.44,F=2.56,P=0.51,P=0.11)。不同的RCST/CT 比较, CH 和 CRF 均有统计学差异( F=103.03,128.48,P均<0.05)。Ⅰ组CH和CRF较Ⅱ组明显减小(P<0.05),Ⅱ组CH和CRF较Ⅲ组明显减小(P<0.05),Ⅰ组CH和CRF较Ⅲ组明显减小(P<0.05)。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比较, CH和CRF均有统计学差异( F=576.99,1162.06,P均<0.05)。术后1mo和3mo,CH和CRF均较术前明显减小( P<0.05),术后1 mo和术后3 mo比较,CH和CR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无论是飞秒激光辅助LASIK还是角膜板层刀辅助LASIK在术后早期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均下降,但两种手术方式对角膜生物力学的影响无差异。 LASIK术后保留角膜基质床比例越小对角膜生物力学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8.
臭氧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 SOD、MDA 及 NO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灌肠治疗的方法观察臭氧对糖尿病大鼠模型视网膜中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丙二醛( MDA)及一氧化碳( NO)的作用从而探讨臭氧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氧化应激的作用。方法取鼠龄为12~16周清洁级SD雄性大鼠40只,其中10只做为空白对照,余30只使用STZ诱导形成糖尿病大鼠模型,标准为2次空腹血糖≥11.1 mmol/l视为造模成功(24只成功);取10只为模型组,继续高脂高糖饮食1周后改为普食;而余14只同模型组饮食,但给浓度为50μg/kg的臭氧混合气体灌肠治疗,每周3次,共计1个月;随后在腹腔注射麻醉下取眼球,剥离视网膜,-80℃冷冻后用制作成均浆,分别按SOD、MDA及NO试剂盒说明进行相应的检测。结果30只造模大鼠中6只死亡;模型组与臭氧治疗组大鼠在体重及血糖的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 P >0.05);SOD活力在模型组与臭氧组较空白组降低( F =6.804, P <0.05),以模型组低于空白组为著( P <0.05),臭氧组SOD活力较模型组稍有提高但无统计学差异( P >0.05);相对于空白组MDA含量在模型组与臭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F=4.457, P =0.05),但臭氧治疗后MDA含量较模型组稍有下降,且模型组同空白组及臭氧组同模型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NO含量空白组高于其他组,但无统计学差异( F =3.463, P >0.05),而臭氧组NO含量低于空白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臭氧灌肠对糖尿病大鼠体重及血糖无明显的影响;臭氧可以不同程度的增加SOD活力,降低MDA的含量,从而起到减轻视网膜氧化应激的作用。但对于NO的影响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外周血炎症指标和血小板相关参数与不同OCT分型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临床研究。纳入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确诊的RVO-ME患者共100例(100眼)。根据视网膜静脉阻塞部位分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组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组;其次,根据RVO-ME患者的OCT形态分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型(SRD)组、黄斑囊样水肿型(CME)组和混合型ME组。同时,选取已排除眼底疾病的白内障手术患者100例(100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对各组受试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CRVO组和BRVO组患者外周血NLR、PLR、MPV和PDW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CRVO组、BRVO组和正常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P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根据OCT不同形态分组结果发现,不同类型RVO-ME在不同RVO类型中占比不同(χ2=6.489,P<0.05),其中有15眼SRD由BRVO引起,占比78.9%。混合型ME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明显差于SRD组和CM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三组间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混合型ME组患者的MPV和PDW均高于SRD组和CM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SRD组、CME组和混合型ME组患者的PLT、NLR和PL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不同OCT分型的RVO-ME患者的MPV和PDW存在差异,血小板的活化和体积增大与混合型ME的发生发展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观察TransPRK与Epi-LASIK手术治疗近视术后角膜不同区域上皮厚度的变化。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选择行表层切削手术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76例76眼,其中纳入TransPRK 组43例43眼,Epi-LASIK组33例33眼,术前等效球镜度-1.25~-6.00 D。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6 mo应用傅立叶域眼前节OCT对患者角膜0~2、2~5、5~6 mm的角膜上皮厚度进行测量,研究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角膜上皮厚度的变化规律。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 mo与6 mo角膜各区域上皮厚度均较术前增厚,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TransPRK组上皮厚度的增厚表现为越接近光学区周边增厚越显著的特点( F3mo =-2.687, P=0.027;F6mo =-2.908, P=0.000),Epi-LASIK组各区域之间增厚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F=1.365,P=0.237)。两组患者仅在光学区周边5~6mm上皮厚度变化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ansPRK与Epi-LASIK两种表层手术后角膜上皮均发生重塑效应,表现为上皮厚度的增厚;TransPRK术后角膜上皮增厚在光学区周边较Epi-LASIK手术显著,且符合越接近周边增厚越显著的特点,可能与其愈合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Praks切口在斜视手术中的应用及对患者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250例斜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125例,采用角膜缘梯形结膜瓣切口;观察组125例采用改良Praks切口,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及患者泪膜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治愈125例,治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治愈率(105例,8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9, P =0.00);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干眼症状评分均升高后再恢复至术前水平,但对照组升高程度高于观察组( P <0.05);观察组术后7 d和10 d的干眼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术前,两组患者泪膜功能参数(Slt、BUT和CFS值)无统计学差异( P >0.05);手术后,两组患者术后7 d时的泪膜功能参数(Slt和CFS值)均显著增加( P <0.05),BUT显著降低( P <0.05);但观察组术后7 d时的Slt和CFS值低于对照组( P <0.05),BUT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两组患者术后28 d的泪膜功能参数恢复至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睑裂外观良好、术后炎症反应小、干眼情况少和患者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改良Parks 切口斜视手术能够有效矫正患者斜视症状,临床疗效好,且对患者泪膜功能影响小,最大范围地达到了患者治疗和美容的共同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血小板平均体积( lean platelet volule,MPV)、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neutrophil-to-lylphocyte ratio,NLR)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2/2015-07来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历资料,从中提取MPV和NLR等指标。选取96名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MPV、NLR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关系。
  结果:共有379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其中328例无DR,51例102眼有 DR。2型糖尿病患者的 MPV 和NLR水平较健康个体明显增高。发生DR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MPV和NLR较未发生DR的糖尿病患者明显增高。在校正了病程、高血压等因素后,MPV>10fl和NLR>2.6仍然与DR独立相关。
  结论:MPV增高和NLR增高与DR的发生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磁共振成像(MRI)研究不同年龄段正常成年人眼眶脂肪体积的变化,探讨正常成年人眼眶脂肪体积随年龄变化的趋势。方法调查研究。召集我院144例(男女各半,288眼)成人健康体检志愿者,按年龄分组(1组,18~35岁;2组,36~50岁;3组,≥51岁)平均入组不同年龄组男、女各为24例,行眼眶MHI扫描并测量眼眶脂肪体积,经标准化处理后,分析不同性别及年龄段正常成年人眼眶脂肪体积变化。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男性各年龄组之间眶脂肪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87,P〉0.05),女性各年龄组之间眶脂肪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83,P〉0.05),男、女2组眼眶脂肪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29,P〉0.05),眼眶脂肪体体积与年龄之间无相关性(r=-0.087,P〉0.05)。结论正常成年人眼眶脂肪体积随年龄增长无明显变化,男、女性别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和血小板四参数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中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眼科就诊的糖尿病患者80例(160眼),行常规眼科检查、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等,依据国际临床DR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3组: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单纯糖尿病)组20例,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组20例,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组20例;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人20人为正常对照组.测定血小板活化因子CD62p、CD63,血小板四参数: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压积(plateletcrit,PCT)、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及血小板四参数在DR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结果 CD62p、CD63、MVP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增高,而PLT逐渐降低,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其他各组的CD62p、CD63和MVP增高,PLT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单纯糖尿病组相比,NPDR组和PDR组的CD62p、CD63和MVP增高,PLT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NPDR组相比,PDR组的CD62p、CD63和MVP增高,PLT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照组、单纯糖尿病组、NPDR组和PDR组的PDW逐渐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或单纯糖尿病组相比,NPDR组和PDR组的PDW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CT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小板活化因子CD62p、CD63和血小板四参数在DR各期表现有所差异,血小板活化因子在DR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对血小板活化因子及血小板四参数的检测有助于疾病的监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内障混浊程度对相干光断层扫描( OCT)进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RNFL)厚度测量的影响。方法根据Emery晶状体核硬度分级标准,将核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分为Ⅱ级核、Ⅲ级核、Ⅳ级核组,每组入选20只眼,分析白内障术前术后RNFL厚度测量值的差异与晶状体密度值的相关性。结果晶状体密度值每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随着晶状体核混浊程度加重,晶状体密度值逐渐增加。各组间术后RNFL厚度测量值在上象限、下象限及全周平均值分别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Ⅱ级核组无论上象限、下象限还是全周平均RNFL厚度测量值,手术前后分别对比均无明显差异( P >0.05)。Ⅲ级核组上象限、下象限、全周平均RNFL厚度测量值术前术后分别对比具有差异性( P <0.05),其晶状体密度值与差异值均具有线性正相关(上象限r =0.654, P <0.05,下象限r =0.636, P <0.05,全周平均值r =0.661, P <0.05)。Ⅳ级核组手术前后上象限、全周平均RNFL厚度测量值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01),下象限RNFL厚度测量值同样具有差异性( P<0.05)。晶状体密度值与RNFL术前术后差异值在下象限、全周平均值具有显著线性正相关(下象限r =0.811, P <0.01,全周平均值r =0.777, P <0.01),在上象限具有相关性( r =0.713, P <0.05)。结论当晶状体核混浊达到Ⅲ级以上程度时,OCT测量RNFL厚度结果可能出现误差,不能准确反映RNFL真实厚度。  相似文献   

16.
曾果  刘刚  刘晖  钟捷 《国际眼科杂志》2015,15(3):495-498
目的:探讨芪明颗粒对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2-05/2014-05在我院就诊的80例单纯型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芪明颗粒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视野平均敏感度高于对照组患者视野平均敏感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O1,O3潜伏期与对照组患者O1,O3潜伏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O1,O3,O4振幅与对照组患者O1,O3,O4振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指标低于对照组患者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低于对照组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芪明颗粒可延缓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对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有较好的防治作用,能改善患者视网膜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及载脂蛋白E基因(ApoE)多态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 方法:收集145例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或不合并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90例正常对照组,用加入50g/LDMSO的改良PCR法检测ACE基因I/D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ApoE基因型。比较各组ACE、Apo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 结果:①无视网膜病变糖尿病(NDR)组与正常对照(NC)组间AC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与正常对照(NC)组相比,DD基因型频率显著升高(24.4%VS10.0%,P〈0.05),D等位基因频率也显著升高(46.3%VS30.6%,P〈0.01)。②NC组、NDR组及DR组3组间Apo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显著差异。 结论:ACE-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是DR的遗传易患因子之一;ApoE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发病无关,并且与是否并发DR无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本研究拟用硝酸甘油(NG)治疗妊高征(PIH),评价其对PIH患者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 选取晚期正常妊娠妇女(正常组Ⅰ组:11例),中、重度妊高征患者34例(PIH组),其中单用硫酸镁(Mg)治疗(Ⅱ组):11例;单用硝酸甘油(NG)治疗(Ⅲ组):11例;联合用药(Mg NG)治疗(Ⅳ组):12例。采用血液粘度仪在高、低切变率下测血液流变学,硫酸铵沉淀法测纤维蛋白原(Fg),魏式法测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聚集仪测血小板聚集(PAg)。结果 1.血液流变学:Ⅲ、Ⅳ组治疗后BV、ESR、Kesr、Fg下降,差异显著(P<0.05),余下指标及Ⅱ组各指标改变不明显。2.血小板聚集:Ⅲ、Ⅳ组治疗后降低,差异显著(P<0.01),Ⅱ组指标改变不明显。结论 硝酸甘油作为NO供体治疗妊高征时,能改变血流变,抑制血小板聚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角膜上皮下朗格汉斯细胞( Langerhans cell,LCs)与神经纤维病理改变的关系,分析其发病机制,并提出免疫机制在此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取60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和32例健康对照者,分析角膜神经纤维形态、数量、长度、角膜知觉和LC细胞密度,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角膜神经纤维数量和长度、分支数量明显降低,神经纤维弯曲度明显增加。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角膜中央和周边上皮下的LC密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升高( P<0.05)。同时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LC密度和神经纤维密度(r=0.461,P=0.011)、长度(r=0.519,P=0.002)间存在线性相关。同时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角膜中央的知觉较对照组明显减退( P<0.05)。结论: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角膜下神经纤维明显受损,角膜知觉减退,LC细胞数量增加,提示这种改变可能是免疫机制介导所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C族趋化因子受体7( CC chemokine receptor7, CCR7)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缺氧状态下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retinal endothelial cell,REC)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恒河猴脉络膜-视网膜内皮细胞( RF/6A)分别在常氧和低氧环境中培养,分为正常对照组、低氧对照组和治疗组。低氧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 LF2000)介导转染空载体质粒和CCR7siRNA表达质粒。 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和RT-PCR法检测三组RF/6A内CCR7、VEGF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低氧对照组较正常对照组比较及治疗组较正常对照组和低氧对照组比较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增殖能力减弱,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均为P<0.05);低氧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RF/6 A内CCR7、VEGF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增高,均有统计学意义( tCCR7蛋白=3.38,tVEGF蛋白=4.75,tCCR7mRNA=4.27,tVEGFmRNA=5.34,均为P<0.05),且二者表达呈正相关( r蛋白=0.71, rmRNA =0.83,均为 P<0.05)。治疗组CCR7和VEGF的蛋白及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和低氧对照组明显下降(均为P<0.05)。
  结论:缺氧时REC中CCR7可上调VEGF的表达,CCR7-VEGF信号途径在视网膜新生血管( retinal neovascularization, RNV)形成的过程中可能具有潜在功能,CCR7siRNA有望成为防治RNV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