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原红细胞增多并发肺动脉栓塞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伴有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肺动脉栓塞的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14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导致的肺栓塞采用低分子肝素、尿激酶、华法令抗凝、溶栓治疗。结果:14例患者中13例患者由于符合条件给予溶栓、抗凝治疗后治愈10例(占76.92%),好转2例(15.38%),死亡1例(7.69%)。结论:在高原地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造成的高凝状态,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另一比较重要诱因,早期预防和发现CVT形成及发现后及时规范的治疗是改善病人预后,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滤器置入+抗凝溶栓治疗肺动脉栓塞的疗效.方法 收集滤器置入+抗凝溶栓治疗62例肺动脉栓塞病例临床资料,分析疗效、并发症及转归.结果 62例中,59例临床治愈,3例死亡.结论 确诊后立即置放下腔静脉滤器可有效预防致命性肺动脉栓塞,并行抗凝、溶栓、活血、化瘀等辅助治疗,可提高肺栓塞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介入溶栓球囊扩张术治疗肺动脉栓塞疗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介入溶栓球囊扩张术对肺动脉栓塞治疗效果.方法 8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经股静脉穿刺插管,导管导丝置于肺动脉内进行血栓捣碎、采用尿激酶冲击溶栓、球囊扩张术和24 h尿激酶持续溶栓,同时给予肝素抗凝治疗.结果 完全开通3例,部分开通5例.3例血氧饱和度达到100%,5例血氧饱和度达93%以上.结论 介入溶栓球囊扩张术治疗肺动脉栓塞能及时开通肺动脉,恢复肺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纠正低氧血症,是治疗肺动脉栓塞一种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介入溶栓球囊扩张术对肺动脉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8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经股静脉穿刺插管。导管导丝置于肺动脉内进行碎栓,采用尿激酶冲击溶栓、球囊扩张术和24h持续灌注溶栓,同时给予肝素抗凝治疗。结果:完全开通3例,部分开通5例;3例氧分压均达到100%,5例氧分压在93%以上。结论:介入治疗肺动脉栓塞能及时开通肺动脉,恢复肺动脉血供,纠正低氧血症,是治疗肺动脉栓塞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伴有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深静脉血栓(DVT)患者的治疗及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78例合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DVT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尿激酶、华法令抗凝、溶栓治疗及对症护理.结果:78例患者中14例合并肺栓塞,占17.95%,全部病例经溶栓、抗凝治疗后均康复出院.结论:在高原地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造成的高凝状态是DVT形成的重要诱因.早期预防和发现DVT形成及发现后及时规范的治疗及护理是改善病人预后、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排CT肺动脉造影(MSCTPA)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合并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并肺动脉栓塞的患者进行16排CT肺动脉血管造影扫描,图像采用扫描层厚1mm,重建间隔为0.8mm,注射速率采用4.0mL/s获得容积数据进行MIP及VR重建。结果:4例均能显示部位,肺动脉及其分支均有单支或多支栓塞,3例有胸腔积液,1例有肺梗塞,1例有心包积液。结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是高原地区肺动脉栓塞的重要原因之一,MSCTPA是明确诊断高原地区肺动脉栓塞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肺动脉栓塞的效果。方法对4例已形成肺动脉栓塞的患者,先行肺动脉介入治疗溶栓,然后如其余病例一样放置滤器,术后适当抗凝,积极溶栓。结果肺动脉介入溶栓后,血氧分压回升;放置滤器后,配合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肢消肿。结论下腔静脉滤器可有效地阻止脱落的深静脉血栓流入肺动脉,术后能用大剂量尿激酶,使血栓溶解或消失。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指数(pulmonary satery obstruction Index,PE指数)在指导临床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CT肺动脉造影(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证实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105例,分别以PE指数30%~60%、>60%分成中、重度两组,再依据是否有溶栓禁忌症,将患者分成溶栓组和抗凝组,对每位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PE指数对临床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指导作用。结果中度组(PE指数30%~60%)溶栓组和抗凝组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重度组(PE指数>60%)溶栓组比抗凝组有效率明显提高而死亡率明显降低。结论 PE指数可以作为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是否进行溶栓治疗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高原地区采用介入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59例产后大出血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并给予充分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加强术后护理以观察术后止血的效果评价。结果:59例产后大出血患者经介入栓塞治疗后,48例立即停止出血,11例出血明显减少,9例出现低热等并发症给予相应护理措施后症状均缓解。结论: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较好方法,而积极合理有效的护理配合是保证手术安全,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分析肺癌患者术后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治疗和预防策略.方法 对1990~2002年开胸手术的1245 例原发肺癌,发生急性肺动脉栓塞、并需要心肺复苏的1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不典型病例的临床特点,并提出了快速诊断和治疗的方案.结果 所有病例即使立即采用了心肺复苏,仍有8例(57.1%)死亡;其余6例存活.此6例均接受抗凝治疗,其中3例采用溶栓治疗.2例有巨大肺动脉栓子经急诊手术治疗得以治愈.结论 肺动脉栓塞是肺切除术后早期较少见、但致命的并发症.治疗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状态和不同手段的优缺点综合因素决定.  相似文献   

11.
单海燕  王卫平  胡近芳  苓颖 《西南军医》2009,11(6):1179-1179
高原地区由于慢性缺氧,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缺乏运动,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重要诱因^[1]。早期预防及及时规范治疗DVT是预防肺动脉栓塞(PE)、改善病人预后、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我科对2例特殊职业合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DVT患者植入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肺栓塞,分别随访3年、1年半,目前患者情况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血栓栓塞的介入治疗及科学护理的重要性。方法:总结8例下肢动脉血栓栓塞患者采用经导管插管至栓塞局部灌注脲激酶溶栓,并采用细致、周密的护理措施。结果:8例患者经置留导管缓慢滴注脲激酶,1-5天后溶栓均获成功。结论:及时、正确的个入治疗及严格、科学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溶栓成功率、预防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方法 对19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患者行经皮穿刺股动脉、肠系膜上动脉置管间接肠系膜静脉溶栓治疗,总结分析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有效的胃肠减压、病情观察评估、早期介入手术,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溶栓护理、抗凝护理及营养支持.结果 19例置管溶栓患者在术前术后规范的治疗及护理下,1例溶栓48 h后出现腹痛进行性加重、腹膜刺激征,转外科手术治疗.18例患者介入治疗后症状缓解,排便正常.出院后随访12个月,18例患者均无明显的腹痛腹胀,排便正常.结论 介入溶栓治疗是治疗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患者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充分术前评估准备、早期介入溶栓以及术后病情的严密监测、溶栓抗凝护理、并发症的观察是手术成功和患者早期康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经动静脉双路径同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患者,在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其中16例患者行动静脉双路径同步溶栓及抗凝治疗。21例患者行单纯患肢静脉溶栓导管置入或患肢足背静脉溶栓术。结果随访37例患者均未出现大出血和致死性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20例患者下肢DVT完全或大部分溶解,13例部分溶解,4例仍较多血栓,但深静脉主干基本出现,有较多侧枝循环。其中动静脉同步溶栓治疗中,完全或大部分溶解12例,单纯静脉溶栓完全或大部分溶解的有8例。结论经动静脉双路径同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安全可行、疗效好、操作相对简单的方法,较单纯静脉溶栓时间缩短,尿激酶用量减少,而且静脉完全溶解率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烧伤患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病机制和诱因特点,为临床治疗、护理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8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15例烧伤后合并DVT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本组15例经抗凝、溶栓等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有不同程度再通,未出现肺栓塞或静脉性坏疽等严重并发症。6个月后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1例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深静脉大部分再通,但在活动后有下肢轻度肿胀及出现浅静脉曲张,未见复发性溃疡,14例患者下肢静脉血管完全再通,无任何临床症状,治疗效果良好。结论:通过干预高原特殊气候条件对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能有效预防高原地区烧伤患者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一种严重而具有潜在危险的疾病,不进行抗凝治疗,将有1/3的患者发生肺动脉栓塞,严重者造成死亡。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VCF)可有效预防致命性肺栓塞的发生,同时使溶栓治疗更为安全。我院自2003年8月~2008年12月对2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加溶栓术,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行置管溶栓的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行置管溶栓治疗的护理经验.结果 患者在护理干预下积极配合治疗,40例患者栓塞动脉完全开通,8例部分开通.临床症状完全缓解42例,部分缓解6例.结论 术前充分的准备工作,术中术后的精心护理观察,术后患肢锻炼的正确指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Tulip可回收滤器在上腔静脉内植入的安全性及预防肺动脉栓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0例急性或亚急性上肢、头颈部深静脉血栓和肺动脉栓塞患者.在上腔静脉内置入滤器后,配合上肢、头颈部静脉局部置管溶栓治疗.术后观察上肢、头颈静脉症状,有无肺动脉栓塞以及滤器形态、位置变化.结果 10例滤器均置入成功.滤器均无移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并发的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进行临床分析,探讨诊断与治疗及预防的对策。方法:肺栓塞患者14例,分析一般状况、临床特点,对9例PE采用静脉尿激酶溶栓和肝素抗凝治疗。结果:COPD患者肺栓塞发病率为14.59%;其中85.64%伴有深静脉血栓,初诊误诊率为78.57%,总病死率为28.54%:静脉溶栓有效率为88.89%。结论:肺栓塞有很高的误诊率与病死率,应对高龄的、长期卧床的并有深静脉血栓倾向的COPD患者给予必要的预防;溶栓与抗凝疗法是治疗急性肺栓塞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介入性综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介入性溶栓治疗33例下肢DVT患者,其中10例患者仅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术后溶栓抗凝治疗.23例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和同期患侧股髂静脉开通术.结果 随访33例患者均未出现大出血和致死性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23例患者下肢DVT完全溶解,10例部分溶解.结论 介入性综合治疗下肢DVT是一种安全可行、疗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