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透刺经筋法联合甲钴胺穴位注射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周围性面瘫患者102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抗病毒等),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透刺经筋法、甲钴胺穴位注射,2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对比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分级(H-B)评分、面瘫Portmann评分、面部残疾指数(FDI)、面部生物电信号差(提唇上肌、咬肌)、血清Th17细胞表达。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B评分较对照组低,Portmann评分较对照组高;治疗后观察组FDIS较对照低,FDIP较对照组高;治疗后观察组提唇上肌、咬肌生物电信号差较对照组低;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h17细胞表达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透刺经筋法、甲钴胺穴位注射联合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可有效改善面神经功能、残疾指数、生物电信号差距,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降低血清Th17细胞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透刺配合电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顽固性面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予透刺配合电针治疗,连续治疗6周后观察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后Sunnybrook评分、社会交往及自我感觉评分及临床疗效,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局部透刺配合电针治疗能从全面促进顽固性面瘫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电针透刺面部穴位治疗顽固性面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顽固性面瘫病程较长,难以康复。采用电针治疗42例为治疗组,并与单纯常规针刺治疗32例为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90.6%,两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4.13,P<0.05)。电针透刺面部穴位治疗顽固性面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运用面部运动疗法结合穴位按压治疗贝尔面瘫的有效性。方法58 例贝尔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9)和观察组(n=29)。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增加面部肌肉运动疗法和穴位按压治疗。治疗前、治疗2 周和治疗4 周时两组分别进行面神经功能评分和疗效评估。结果对照组平均治疗时间为(29.62±12.15) d,观察组为(25.63±11.56) d,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完全恢复率58.6%,观察组72.4%,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面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F=176.578, P<0.001)。两组相比,仅治疗2 周时观察组面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的面神经功能评分始终存在低于对照组的趋势。结论面部运动疗法结合穴位按压治疗有促进贝尔面瘫恢复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刺法各不相同,其中以常规辨证取穴针刺、面部穴位透刺、梅花针叩刺最为常用,理论上其刺法各具优缺点,但临床疗效对比研究少有报道。运用三种不同的针刺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并进行对比观察,以便为临床选择针刺疗法提供依据。结果显示面部穴位透刺疗法有效率高于其他刺法。  相似文献   

6.
三种不同针刺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放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刺法各不相同,其中以常规辨证取穴针刺、面部穴位透刺、梅花针叩刺最为常用,理论上其刺法各具优缺点,但临床疗效对比研究少有报道。运用三种不同的针刺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并进行对比观察,以便为临床选择针刺疗法提供依据。结果显示面部穴位透刺疗法有效率高于其他刺法。  相似文献   

7.
王少华 《中国康复》2018,33(1):26-28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治疗中枢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枢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结合面肌功能训练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肌内效贴扎治疗,治疗2周后采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及面部残疾指数(FDI)评估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B分级、FDIp和FDIs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均P0.05);常规治疗组FDIp、FDIs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均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H-B分级和FDIp、FDIs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治疗后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肌内效贴治疗中枢性面瘫有效,为中枢性面瘫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刮痧法治疗恢复期Bell’s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共纳入65例Bell’s面瘫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配合刮痧组)和对照组(单纯针刺)。治疗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配合刮痧治疗,对照组针刺方法及取穴同治疗组,治疗均以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 d,共治疗4个疗程。采用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及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标准,于治疗结束后及治疗后1个月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病例完成情况良好,两组基线情况良好,可比性强(P>0.05)。对治疗后两组H-B分级量表及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进行分析,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H-B分级量表及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刮痧法治疗恢复期Bell’s面瘫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针刺。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毫针透刺加点刺放血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毫针透刺加点刺放血治疗顽固性面瘫31例,并设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10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4.2%,对照组为56.7%,2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毫针透刺加点刺放血治疗顽固性面瘫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配合中医护理干预对肝郁型面瘫患者的影响。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57例肝郁型周围性面瘫患者采取分期针刺治疗,同时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穴位按压、情志疏导、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治疗前后对患者采用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H-B)、抑郁量表(SDS)、焦虑量表(SAS)进行评分及检测面部血流灌注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本组H-B、SDS、SAS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P0.05),而患侧面部血流灌注量较治疗前增加(P0.05);本组痊愈13例,好转12例,有效2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7.72%。结论:在针刺治疗基础上施加悉心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肝郁型周围性面瘫患者抑郁、焦虑情绪,促进整体气血运行,使面部脉络气血得到充养,从而改善面瘫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电子生物反馈仪结合面部按摩治疗与针刺疗法治疗儿童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周围性面瘫儿童中选出23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120例患儿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以及面部按摩、针刺治疗,观察组110例换患儿给予电子生物反馈仪治疗+药物治疗+面部按摩,治疗4周后,收集2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面神经功能评分(HB)。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7.2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3.33%,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HB面神经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电子生物反馈仪结合面部按摩、药物治疗有利于促进周围性面瘫患儿面部神经功能修复,且治疗过程中患儿舒适度高,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患儿生活质量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肌内效贴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针刺联合肌内效贴组)和对照组(单纯针刺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采用House-Brackmann面神经分级标准给予评定,并在治疗前后采用中文版FaCE量表评价面神经麻痹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治疗后2周、4周,两组House-Brackmann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FaCE量表比较,两组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对于改善面部运动、面部感觉、口腔功能、泪液分泌、社会功能等方面疗效更为明显(P0.05),对于改善眼睛感觉,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肌内效贴能进一步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按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2组均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热敏灸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30d后面神经功能评分[采用Portmann简易评分法评分(Portmann评分)]和治愈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0%(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30d后Portmann评分均明显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30d后Portmann评分升高更明显(P<0.05)。观察组治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针灸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瘫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促进面部肌肉及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频率疏密波电针配合艾灸治疗面瘫恢复期的效果及对面神经肌电图与镫骨肌反射的影响。方法 拟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7月马鞍山市中医院收治的面瘫恢复期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33例研究组(低频率疏密波+艾灸治疗)和32例对照组(高频率疏密波+艾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等级、面部残疾指数(FDI)、面神经肌电图(ENOG)变化,并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镫骨肌反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97%显著高于对照组81.25%(P<0.05);治疗后,两组H-B等级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提高(P<0.05),且研究组H-B等级提高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面部残疾躯体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社会交往及自我感觉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5),研究面部残疾躯体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社会交往及自我感觉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眼轮匝肌、口轮匝肌、鼻肌...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配合中医护理干预对肝郁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57例肝郁型周围性面瘫病人采取分期针刺治疗,同时由护理人员对病人进行穴位按压、情志疏导、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比较治疗前后病人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H-B)、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面部血流灌注量,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后痊愈13例,显效12例,有效2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7.72%;病人H-B、SDS、SAS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患侧面部血流灌注量较治疗前增加(P0.05)。[结论]在针刺治疗基础上,施加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肝郁型周围性面瘫病人抑郁、焦虑情绪,促进整体气血运行,使面部脉络气血得到充养,从而改善面瘫症状。  相似文献   

16.
张瑞  赵静琼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6):2309-2311,2315
目的探究分期针刺联合泼尼松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西安工会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00例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5例)与观察组(n=5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分期针刺治疗,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联用泼尼松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H-B分级量表)、面部残疾指数(FDI)、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及后遗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B分级量表评分及VAS评分均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而观察组治疗后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FDIP)、面部残疾指数社会功能(FDIS)评分均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后遗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期针刺联合泼尼松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优,可显著改善面神经功能,促进患者更好恢复,且后遗症较少,临床价值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加穴注或肌注弥可保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差异。方法将35例顽固性面瘫患者(ENoG示损失≥90%)随机分为两组对照,针刺加穴注组采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弥可保,在针刺加肌注组中将弥可保改为肌肉注射,用改良portmann评分法评分。结果疗效以针刺组为优,并减少了后遗症;穴注与肌注的副作用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针刺加穴注弥可保对顽固性面瘫疗效较好,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通络刮痧联合中药熏蒸对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在山西省针灸医院针一科就诊的60例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院内常规治疗和中药熏蒸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通络刮痧,观察干预前、干预2周时、4周时2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分级、面部残疾指数量表评分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干预4周时,2组患者面神经功能分级、面部残疾躯体功能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面部残疾社会生活评分明显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络刮痧联合中药熏蒸可改善面瘫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降低面部残疾指数,缩短治疗天数,效果优于常规中药熏蒸组。  相似文献   

19.
穴位与肌肉注射弥可保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叶天申  韩钊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5):2230-2230
目的 观察针刺加穴注或肌注弥可保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差异。方法 将35例顽固性面瘫患(ENoG示损失≥90%)随机分为两组对照,针刺加穴注组采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弥可保,在针刺加肌注组中将弥可保改为肌肉注射,用改良portmann评分法评分。结果 疗效以针刺组为优,并减少了后遗症;穴注与肌注的副作用差异无显性。结论 针刺加穴注弥可保对顽固性面瘫疗效较好,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察面瘫丸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H-B评分、IL-1β、TNF-α的影响,了解面瘫丸论治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作用机制。方法:将82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分别予口服面瘫丸、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前后治疗组H-B评分、IL-1β、TNF-α值与对照组相比,P0.05。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面瘫丸可通过降低IL-1β、TNF-α的水平达到改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