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资料,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分析总结溃疡性结肠炎72例临床资料。结果 72例UC中,男女之比为1.48∶1,平均发病年龄(40.24±11.56)岁,高峰发病年龄30~39岁。临床表现以腹泻(80.56%)、黏液脓血便(72.22%)和腹痛(65.28%)为主,肠道外表现及并发症少见,无结肠癌变患者。病变多位于直肠、乙状结肠及左半结肠(62.5%)。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在不同病情的UC患者中,差异有显著性。治疗以水杨酸类和类固醇激素为主。结论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逐年上升,结肠镜及病理检查,结合临床表现是及时、正确诊断的关键。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对评价溃疡性结肠炎严重程度有意义,内科治疗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40例 ,男 3 0例 ,女 10例 ;年龄 14~ 18岁 5例 ,19~ 46岁 3 5例 ;病程 3个月~ 2a ,均反复发病 ,轻者每日腹泻 2或 3次 ,重者每日 >10次。均经纤维结肠镜检查确诊为多发性溃疡、直肠溃疡 2 3例 ,乙状结肠溃疡12例 ,直肠乙状结肠溃疡 5例。大便常规检查有脓血及粘液 ,反复大便培养无痢疾杆菌及阿米巴原虫滋养体 ,按 1978年杭州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 ,经钡灌肠及纤维结肠镜、活组织检查、排除慢性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及克隆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2 0例 ,两组年龄…  相似文献   

3.
溃疡性结肠炎是以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为主要表现的直肠和结肠的慢性疾病,我院1993~2007年结肠镜检查8566例,检出溃疡性结肠炎232例,现就其内镜下表现、病理和治疗后的转归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分析老年人群(≥60岁)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结肠镜及病理检查确诊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共95例,对其临床特点及结肠镜下表现进行分析,比较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岁)与非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0~59岁)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9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60岁患者45例(47.36%)。在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腹痛、黏液脓血便、单纯血便、黏液便、便秘、发热、贫血、肠外表现、并发症与非老年患者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变发生部位无显著性差异,但肠镜下病变程度较非老年患者组严重(P<0.05)。结论老年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现轻,但肠镜下病变程度重,应该尽早行肠镜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两年收治的3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果溃疡性结肠炎以腹痛、腹泻、黏液血便为主要临床症状,以内科治疗为主,结论通过掌握临床特点,结肠镜下表现及病理检查,加深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了解,解除临床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统计我科住院的溃疡性结肠炎169例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溃疡性结肠炎以腹痛、腹泻、黏液血便为主要临床症状,本组病理组织检查未发现癌变者,均有固有膜活动期非特异性炎症,治疗以内科用药治疗为主,2例并发穿孔转手术治疗,男性患者居多。结论溃疡性结肠炎以肠外表现相对较多,通过掌握临床特点,治疗主要以氨基水杨酸盐及皮质类固醇为主,强调患者定期复查肠镜,结肠镜及活检病理组织检查是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方法,发生穿孔、肠梗阻、癌变时需用紧急外科手术治疗,病变主要位于左半结肠、乙状结肠、直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特点、镜下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方法 回顾性地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患者64例UC患者进行内镜及临床分析.结果 64例住院病例中,男女之比为1.76:1,平均发病年龄44.7岁,高峰年龄段为20~60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粘液血便、腹痛.大肠镜检查以黏膜充血、糜烂、溃疡为主要表现.病变范围以侵犯直肠及乙状最多,主要予SASP/5-ASA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结论 UC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和结肠镜表现,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明确UC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直肠和结肠的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起病缓慢,病程迁延,症状轻度不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为多见。1临床资料 本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18~65岁,病程0.5~12年。6例仅有轻度腹痛,局限于下腹部,16例腹泻,便秘交替出现,8例腹泻、便秘、粘液脓血便。治疗前后均做结肠镜检查及血常规、便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9.
<正>溃疡性结肠炎是以黏液性血便、腹部疼痛、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疾病。其病程较长,病势缠绵,且反复发作,治疗棘手,目前尚无特效药物[1]。笔者应用“甘淡滋脾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满意,现举验案二则,以飨同道。案1患者,女,32岁,2021年6月7日,初诊。主诉:间断腹泻、腹痛1年余。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腹痛,大便每天5~8次,夹黏液及脓血,有里急后重感,查结肠镜提示溃疡性结肠炎考虑,送检组织病理支持溃疡性结肠炎诊断,  相似文献   

10.
柳氮磺吡啶治疗轻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柳氮磺吡啶 (SASP) 3g·d-1治疗轻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SASP 3次 d ,1g 次治疗 12 2例轻中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 ,6周后观察临床症状、结肠镜和病理组织学改变、总体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12 2例轻中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中 110例完成了整个疗程。 110例病人的临床、结肠镜和病理组织学缓解率分别为 71.8% ,2 1.8%和 16 .4 % ;临床缓解的 79例病人中 ,结肠镜和病理组织学 1级占 5 8.2 %和6 7.1%。 12 2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临床显效率为6 3.9% ,总有效率为 82 .0 %。共有 2 1例 (17.2 % )发生了 1次及以上的不良反应 ,其中 4例 (3.3% )出现皮疹和白细胞减少 ,其余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SASP 3g·d-1治疗轻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较好 ,尤以临床症状改善显著 ,但临床缓解的病人中一半以上仍有结肠黏膜的轻度炎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治疗和护理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途径.方法 收集我科2004年1月~2006年10月已确诊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并在我科分别采用珍黄液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和0.2%灭滴灵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的病例共67例进行回顾性研究,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观察组疗效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为78.13%,经统计学处理P<0.01.结论 结果提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珍黄液保留灌肠效果较好、价格低廉,是值得在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法.另外,优质的护理操作技巧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是提高疗效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顽固性溃疡性结肠炎应用硫唑嘌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硫唑嘌呤治疗的50例脑顽固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结果本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8%,缓解率为76%,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有明显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结论顽固性溃疡性结肠炎应用硫唑嘌呤治疗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芪连白术颗粒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芪连白术颗粒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方法 采用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形成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观察芪连白术颗粒3个不同剂量对小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芪连白术颗粒高、中剂量组症状不同程度地明显改善、高剂量组疾病活动指数(DAI)明显降低(P<0.05);动物的整体状况与结肠炎的病理状况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明显好转。结论 芪连白术颗粒对DSS诱导小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调查近5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发病状况及5-ASA制剂的疗效。方法调查2005年1月至2010年3月208例住院UC患者。观察UC发病率、年龄、性别、职业、临床表现、结肠镜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治疗药物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UC住院患者近5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平均年龄为(45.25±16.30)岁,发病高峰在40~49岁;男女比例:1.29∶1;临床表现以腹泻(92%)、血便(86%)、黏液便(71%)、腹痛(70%)表现为主;病变范围:以全结肠炎(45%)为主;病程以1~5年为主;住院患者接受结肠镜检查占80.2%,缓解期进行结肠镜检查占11.7%;使用5-ASA制剂治疗占93.5%;急性期平均服药时间(4.06±1.43)周;急性期服用5-ASA剂量以2~3g为主,占69.9%;缓解期服药时间与维持缓解时间呈正相关;缓解期服用5-ASA剂量:以大于2g为主,占69.2%;服药依从性与维持缓解呈正相关;6个月内复发者占51.48%。结论近5年住院UC患者呈上升趋势,5-ASA是维持治疗的有效药物,其有效剂量应大于2g/d,缓解期与维持治疗时间呈正相关,应大于6m。良好的服药依从性能明显延长缓解期,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5.
溃疡性结肠炎2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肠镜检查及活检在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22例溃疡性肠炎的临床表现、电子结肠镜检查及部分活检资料。结果溃疡性结肠炎以青、中年为主,男略多于女。病变侵犯直、结肠,呈连续性。固有膜内弥漫性炎性细胞浸润、黏膜结构异常和隐窝脓肿形式。结论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内镜联合活检,密切结合临床表现是及时、正确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日渐上升,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临床上也暂无得到广泛认可的生物标志物。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寻找生物标志物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发现了许多潜在标志物如CPS1、TRAP1、MMP10、CXCL9、CCL11、S100A8/9、TRANCE和OSM等。这些标志物经过更多验证后有望在临床进行推广,可应用于如通过不同标志物进行无创诊断、病程预测等情况,这也是未来临床发展的新趋势。本文对近年来使用该技术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与克罗恩病的区分以及监测疾病进展情况等方面找到的生物标志物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了外科手术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方法,及其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1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外科手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没有出现死亡的病例,且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其中有4例患者出现手术并发症,并发症率为25%。结论选择最适合的手术方式可以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还可以有效的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常廷民  韩宇  张超贤 《中国药房》2004,15(9):559-560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16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分别给予复方甘草酸苷和柳氮磺胺吡啶治疗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 38 % ,对照组为65 % (P<0 05) ;临床治愈率治疗组为63 80 % ,对照组为13 33 % (P<0 01)。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陈晓莉  彭洁  乔逸 《中国药师》2012,15(6):816-819
目的:探讨肠泻停胶囊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的影响.方法: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20只: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肠泻停胶囊高、中、低组.除正常对照组未行造模外,其余五组大鼠均采用TNBS造模.肠泻停胶囊高、中、低组分别灌胃给药(1.80,0.90,0.45 g /kg体质量)、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地塞米松剂量(0.2 mg/kg体质量)、其余组灌胃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连续3 周、4周;观察肠泻停胶囊对大鼠腹泻率、死亡率、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率、脾脏及胸腺重量、组织形态学评分、组织MPO活性的影响.结果:经肠泻停胶囊干预后各剂量组动物腹泻明显缓解,腹泻率降低,动物死亡率降低,外周血WBC、LYM值及组织MPO值降低,剖检可见结肠组织溃疡面积明显缩小,水肿缓解,坏死减轻,未见肠壁增厚.结论:肠泻停胶囊连续给药,对实验性结肠炎治疗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20.
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芳美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445-447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方法对当前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结果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可能与免疫因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药物主要有激素、磺胺类和免疫抑制等。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现在不明确,是多种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现阶段的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且生物制剂将会在治疗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