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探讨家庭随访及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14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给予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72例,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和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73例,给予家庭随访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的生活质量、遵医行为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定期体检、按时服药、定期化验、门诊复诊、保持稳定情绪、做力所能及的事、参加社会活动)高于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QOL-100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6.85%,对照组患者为2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家庭随访及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并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前患者的焦虑状况及有效的干预方法。方法将125例存在焦虑(SAS≥50分)的手术前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65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腹式呼吸训练等多元化护理干预。手术前一天对两组患者再次进行SAS测评。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元化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手术前患者的焦虑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心理行为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依从性、心理健康、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将10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的心理行为干预,干预后6个月对2组患者依从性、心理状态、血压等情况进行随访分析。结果:心理行为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心理行为干预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提高患者依从性和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状态的作用.方法 将1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心理护理的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心理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有所改善,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律失常患者的行为护理与预后。方法:心律失常患者8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都急诊给予常规心律失常治疗与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积极的行为护理。结果:干预期间治疗组的栓塞、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总体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经过调查,治疗组的HAMA与HAMD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心律失常患者的行为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缓解心理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6.
孙芳 《中外医疗》2013,32(8):167-168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该科冠心病患者60例进行临床观察,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心血管内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采取同样护理方法的前提下,结合认知行为干预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消极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变化进行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心电图改善状况。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患者消极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心电图改善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采取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患者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消极心理状况,使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行为认知和放松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冲动行为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间收治的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观察组采取行为认知和放松疗法,对照组给予精神科传统护理,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8周后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和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MOAS评分、PAN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8周两量表的各因子分及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行为认知和放松疗法有助于缓解暴力冲动行为,促进科室和患者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8.
肖杰屏 《当代医学》2014,(26):65-66
目的:分析心理行为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3月湖南省脑科医院精神科接收的49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4)。对照组患者利用常规药物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利用心理行为干预进行康复治疗。分别对比2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和治疗3、6周后的精神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后康复效果(有效率96.0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康复效果(有效率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BPRS评分分别为(31.7±2.9)分、(34.5±3.8)分,治疗6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BPRS评分分别为(25.6±2.1)分、(33.7±3.2)分,观察组精神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行为干预,对精神疾病康复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胡婷 《中国乡村医生》2022,(6):148-150+153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安全护理中暴力风险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8月荆州市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医院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208例,按照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化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暴力风险评分联合安全指导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综合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危险行为有所改善,临床指标恢复良好,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运用安全护理中暴力风险评估,可提升护理效果,降低患者的危险行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68例符合精神分裂症患者有焦虑、抑郁的配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精神科对配偶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常规精神科健康宣教基础上对配偶采用心理干预措施,观察6周。于心理护理前及心理护理后6周,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心理干预6周末,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同组治疗前评分(P〈O.01),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焦虑抑郁,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系统康复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6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前组给予系统康复护理,后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3个月。在实施护理干预前后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进行评定。结果实施干预措施后两组SANS、NOSIE总分及各因子分差异显著(p〈0.01);结论系统康复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康复作用更积极,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刘金秋 《中外医疗》2016,(2):167-169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多元化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方法 整群选择该院于2013 年8月—2015 年3月期间收治的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两组患者均在该院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期间两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多元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治疗效果.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PAN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干预后,在日常生活自理、医嘱行为遵守、心理自我调节、社会生活能力方面,观察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SS评分:干预后,观察组(12.36±3.95)分,对照组(24.48±5.74)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多元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颅磁刺激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在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合并睡眠紊乱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茂名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合并睡眠紊乱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1例。2组患者均予以经颅磁刺激,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均干预8周。比较2组睡眠质量、总体幸福感及焦虑、抑郁情绪。结果 干预前,2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总体幸福感量表(GWB)、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PSQI、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GWB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颅磁刺激联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合并睡眠紊乱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提升总体幸福感,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痛风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将85例痛风致慢性关节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及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分析2组患者干预前后依从性、心理状况及疼痛程度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干预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减轻(P〈0.01)。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改善慢性痛风患者负性情绪,缓解患者疼痛感,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张鸿  纪红玉  苏宗霞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7):2280-2282
目的:探讨以患者为中心的社区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康复的影响。方法:将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患者及其家属、社区居民实施群体护理干预和个别指导,对照组只给予一般健康指导,共干预1年。采用家庭社会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干预效果进行评定。结果: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程度明显降低,与干预前及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患者得到较多的家庭、社会支持,家庭社会关怀度显著提高(P〈0.05)。患者生活质量与家庭社会支持度的相关性分析,除物质生活维度,其余3个维度即躯体功能(r=0.37,P〈0.01)、心理功能(r=0.35,P〈0.01)、社会功能(r=0.27,P〈0.05)均与家庭社会关怀度呈正相关。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5或P〈0.01)。结论:及时的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心理干预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焦虑、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行腹膜透析维持治疗的87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施行不同护理干预措施随机分对照组(41例,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46例,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强调心理干预),对两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有效护理干预6周后,观察组SAS评分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1);观察组患者经心理干预后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3个领域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腹膜透析患者施行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状态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王凤梅 《中外医疗》2014,(36):149-15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5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措施,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价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简明精神病量表得分均降低,与护理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简明精神病量表得分比对照组相比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于我院进行糖尿病治疗的18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则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所有患者均在出院半年后进行遵医行为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血糖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组患者的遵医率(91.1%)显著高于对照组(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遵医率,有效改善患者的糖尿病病情,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析社会交往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大同市第六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完成分组,将应用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社会交往技能训练的4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的PANSS评分、SDSS评分、生活质量、负性情绪与治疗依从性。结果 干预前2组PANSS评分相当(P>0.05),干预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SDSS评分相当(P>0.05),干预后观察组(P<0.05);干预前2组SQLS各项评分(心理社会、动力与精力、症状与副作用)相差不明显(P>0.05),干预后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SAS、SDS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饮食、睡眠、运动与用药依从性评分对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社会交往技能训练,能够有效改善症状、社会功能,缓解负性情绪,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精神病患者抑郁、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精神病患者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以及临床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心理护理干预前与对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评分为(18.12±5.23)分,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心理干预治疗后的依从率为97.00%,对照组传统治疗的依从率为62.5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有效消除精神病患者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