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涂云飞 《中国医药科学》2014,(10):163-164,170
目的探讨食管裂孔疝的腹腔镜手术治疗配合抗反流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1月~2012年1月的50例食管裂孔疝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联合抗反流手术,采用视觉模拟积分的方法对患者胃食管反流症状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有专门人员进行调查记录。结果患者进行Toupet术的有13例、Nissen术11例以及Dor术26例,患者进行手术的平均时间为123min,手术后住院修养的平均时间为4d。在对患者进行6~24个月的术后调查时发现,有3例患者在术后病状复发。胃食管反流症状进行视觉模拟积分,术前以及术中得分为5分,术后得分为1分。结论食管裂孔疝的腹腔镜手术治疗配合抗反流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食管裂孔疝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4例。结果4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182min。术中出血10~30ml。术后住院3—6d。术后随访1年,无疝复发。结论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同时行胃底折叠术是食管裂孔疝治疗首选手术方法,这一术式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及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食管裂孔疝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并进行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和胃底折叠术微创治疗的11例食管裂孔疝患者,评价临床和预后。结果 11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微创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手术时间(61~184)min,平均(77±21.2)min;术中出血量70~130ml,平均(91±16.7)ml;住院时间3~19d,平均(6.7±3.1)d。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5例吞咽困难,4例进食后腹胀、排气不畅,1例腹泻,对症治疗1周内症状缓解;1例胸腔积液,经胸腔穿刺引流后痊愈。分别完成6个月至3年随访,无死亡病例,1例裂孔疝复发,手术满意率达90.09%。结论腹腔镜下微创治疗食管裂孔疝,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优点,临床高效可靠,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目前应用腹腔镜可进行各种腹腔手术。我们在近1年进行了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研究,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现将手术配合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胃食管反流病合并食管裂孔疝患者行腹腔镜手术之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胃食管反流病合并食管裂孔疝治疗的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观察两组围手术期的情况、胃肠道功能恢复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围手术期各项情况、胃肠道恢复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都要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胃食管反流病合并食管裂孔疝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方式,效果明显、安全,并发症发生概率低。  相似文献   

6.
吴骏  曹辛  洪伟  张鸿  高云鹏 《云南医药》2011,(2):174-175
我院自2000年~2010年行婴幼儿食道裂孔疝手术33例,现总结如下。婴幼儿食道裂孔疝(HH)系环绕食管的膈肌脚发育异常,腹内脏器经扩大的食道裂孔疝入胸腔所致。按Barratar法分为三型:滑疝、食管旁疝、混合疝。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腹腔镜手术治疗食管裂孔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于我院外科96例食管裂孔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时间为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指标来看,对照组指标变化幅度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明显,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指标来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18.75%及2.08%二者相比差异明显,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治疗食管裂孔疝患者的过程中,实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使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切口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而迅速得到推广,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几年将其应用于婴儿的手术越来越多.我院自2003年2月至2004年7月在腹腔镜下施行婴儿手术45例,麻醉均顺利,现将麻醉处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传统手术方式下和腹腔镜手术方式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与经验,为护理食管裂孔疝患者提供临床资料和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1例食管裂孔疝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其中传统手术方式10例,经腹腔镜手术21例。结果 31例患者均手术治愈,无术后相关并发症,经传统手术组患者平均出院时间为(7.2±2.1)d,腹腔镜手术组患者平均出院时间(4.5±2.7)d,27例随访3~18个月,随访期间无复发。结论对腹腔镜食管裂孔疝术后患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特别是术后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并发症的发生,这对提高食管裂孔疝手术的成功率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均得到随访,时间3个月-4年,无疝复发,进食无异常.结论 腹腔镜手术因图像放大、光照良好、可在狭小间隙内操作的突出优势而成为治疗食管裂孔疝修补术首选术式,精心护理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食道裂孔疝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宗凯  路平  郭志平  房志勤 《天津医药》2005,33(11):736-737
小儿先天性食道裂孔疝较少见,主要临床表现是引起病理性胃食道反流(GER),重症者需手术治疗,我院1999年1月-2003年12月手术治疗18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用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和胃底折术治疗食管裂孔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1999-08~2005-06治疗2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全部获得手术成功,仅一例发生纵隔气肿。术后随访0.5~5年,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无一例疝复发。结论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和胃底折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当今治疗食管裂孔疝手术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3.
胡传贤  黄苏  章镜平  陈胜 《江苏医药》2001,27(3):238-238
我院 1980年~ 1998年手术治疗婴幼儿食管裂孔疝 13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3例中男 8例 ,女 5例 ,年龄 5个月~ 4岁。本组病例均有反复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及黑便史 ,反复发作肺炎 7例 ,营养不良 10例。血红蛋白 <60g/L 6例 ,60~ 90g/L 5例 ,>90g/L 2例。全组病例均经上消化道造影明确诊断 ,同时排除幽门、十二指肠疾患。其中食管裂孔旁疝 3例 ,食管裂孔滑疝 8例 ,混合型疝 2例 ,疝入左侧胸腔 10例 ,疝入右侧胸腔 3例。13例确诊前均经 3个月~ 6个月的保守治疗 ,确诊后 11例急诊手术 ,2例择期手术。术前置胃管 ,择期手术前给予抗生…  相似文献   

14.
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成功实施日龄6 d、7 d早期新生儿腹腔镜手术3例,现将麻醉管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及传统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8月作为研究时段,选择此时间段内的126例子宫肌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甲、乙、丙三组各42例,甲组采用腹腔镜、乙组采用小切口手术、丙组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而后比较三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结果甲组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乙组和丙组,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丙组,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可减少手术时间,从而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患者的疾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新生儿及婴儿颅脑正常CT表现特点,为新生儿及婴儿颅内疾病的诊断提供正常CT解剖依据。方法头颅CT扫描后选择20例新生儿(包括15例足月儿和5例早产儿)和10例婴儿。结果发现新生儿及婴儿颅脑具有白质密度较低、灰白质分界模糊、硬膜窦密度高、基底部脑池和第四脑室宽大、存在透明隔间腔,颅骨内板下蛛网膜下腔增宽,颅骨骨缝不连,前囟未闭合等特点。结论新生儿及婴儿颅脑正常CT表现与成人明显不同,在新生儿及婴儿颅内疾病的CT诊断中,应避免将某些特殊的正常影像误为异常。  相似文献   

17.
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贲门失驰缓症及食管裂孔疝的外科治疗已从传统的胸腹联合切口手术发展到腹腔镜下的微创手术[1]。我院在完成经脐单孔腹腔胆囊切除、阑尾切除、肝囊肿去顶开窗等简单手术的经验基础上完成了7  相似文献   

18.
小儿食道裂孔疝是指胃的一部分或腹腔内脏器经食道裂孔疝及其旁人胸腔称为食道裂孔疝.本病为一种先天发育异常,引起呼吸循环及胃肠道症状[1],重者会影响肺和小儿气管发育.本文收集我院2012-2015年婴幼儿食道裂孔疝8例病例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辅助下新生儿及小婴儿巨结肠根治术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Soave巨结肠根治术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6年5月~2009年6月采用腹腔镜辅助下Soave巨结肠根治术28例。 结果 本组7例出现并发症,其中术中腹腔出血1例,小肠结肠炎2例,血尿1例,结肠部分回缩1例,便秘2例。 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Soave巨结肠根治术是目前公认的疗效满意的术式,但存在一定并发症,只要处理恰当,可以尽量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讨论食管裂孔疝患儿的治疗。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2例食管裂孔疝患儿为例,行经胸或腹修补手术。8例患儿加作Nissen术。通过回顾分析治疗过程,并结合随访结果,就食管裂孔疝患儿的治疗进行总结。结果手术成功治愈11例,死亡1例。死亡患儿为3月零幼儿,出生时伴有多发畸形,死亡原因为术中循环障碍。11例治愈出院的患儿,1例患儿因裂空大、膈肌发育差复发。其余10例患儿恢复良好,生长发育正常。X线及钡餐复查结果显示,患儿的食管通过情况良好,无食管反流。结论手术治疗食管裂孔疝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对于小儿食管裂孔疝需要及早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