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与部分性脾栓塞(PSE)联合应用对肝癌患者脾功能亢进的治疗价值。方法:对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18例行肝动脉栓塞化疗并PSE治疗,PSE采用明胶海绵颗粒,超选择性对脾动脉主干远端的分支进行栓塞。随访观察PSE术后反应及外周血象、CT、内镜所见,并经统计学处理。结果:18例行PSE28例次,栓塞范围40%~70%。术后2周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P<0.05),末次栓塞6个月后白细胞维持在正常值12例,血小板维持在正常值15例。术后内镜所见胃底食管静脉曲张明显减轻,患者食欲及体能有不同程度改善。28例次行PSE后均出现发热,27例次出现左上腹痛,4例次呃逆,2例次少量胸腔积液,均经保守治疗消失。结论:PSE能有效改善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外周血象,增强体能和免疫力,预防上消化道出血,与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应用,能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季晓春  袁谊 《现代实用医学》2005,17(6):342-343,356
目的 探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在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22例,采用经皮穿刺肝动脉插管栓塞(TACE)及脾动脉部分栓塞(PSE),随访观察PSE术后反应及外周血象并经作计学处理。结果 22例经PSE治疗46次,栓塞范围40%~60%,术后2周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P〈0.01),术后反应及并发症有发热、疼痛、呕吐、胸腹腔积液,均经保守治疗后消失。结论 PSE能有效改善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的外周血象,预防上消化道出血,与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应用,能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张永山  潘光明 《吉林医学》2011,32(28):5922-5923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部分脾动脉栓塞(PS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肝癌伴脾亢患者64例,按抽签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研究组行TACE同时行PSE。选择置管于脾脏中、下级,栓塞面积控制在40%~70%。对照组单纯为患者行TACE。观察患者术后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肿瘤缩小等情况和术后反应,判断治疗效果。结果:TACE联合PSE治疗肝癌合并脾亢可明显改善患者外周血象,术后48 h、1周、2周及4周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较栓塞前明显提高,肝脏肿瘤及脾脏亦明显缩小。对照组术后各项化验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对于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在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同时行部分性脾栓塞术,安全可靠,又能有效改善患者血象,提高机体免疫力,为肝癌介入治疗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术在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聚乙烯醇(PVA)颗粒及碘化油对29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实行部分脾栓塞术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随访术后疗效、患者血象变化及对患者的影响.结果 29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均成功实施了部分脾脏栓塞术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消除了脾亢症状,白细胞和血小板术后24 h即有明显提高(P<0.05),延长了生存时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6~21个月,脾功能亢进症状未见复发.结论部分性脾栓塞术简便、微创、安全,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和分析部分性脾动脉栓塞(PSE)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及并发症.材料和方法对20例(男16例;女4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PSE治疗,观察术后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及红细胞计数以及术后各种不良反应.结果术后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术后各期计数有明显升高,红细胞计数无明显变化.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PSE)是治疗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肝癌患者合并脾功能亢进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肝动脉栓塞灌注化疗和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肝癌患者脾功能亢进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高压患者85例,经导管行肝动脉栓塞灌注化疗同时行部分性脾栓塞,术前患者周围血细胞计数均低,以白细胞、血小板降低为显著.结果肝动脉,脾动脉分别插管成功率100.0%.术后24 h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开始升高(P<0.01).1月后,65例(76.4%)达正常水平,18例(21.2%)部分缓解,2例(2.4%)无效,术后食欲、体能及胃底静脉曲张均有所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肝癌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在行肝动脉栓塞灌注化疗同时行部分性脾栓塞术,安全可靠,既能有效控制肿瘤发展,又能有效改善血象,提高机体免疫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与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联合治疗对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的血象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原发性肝癌合并脾亢32例,采用经皮穿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治疗前后测定血细胞数量。结果:双介入术后24h、1周、4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均较栓塞前明显升高(P<0.01),术前与术后比较患者的TBIL、ALT及Child-Pugh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介入治疗是治疗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介入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和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26例,进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同时行部分性脾栓塞。结果:肝动脉、脾动脉插管成功率均为100%。术后24h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开始升高,1月后,12例(46.15%)达到正常水平,13例(50%)部分缓解,1例(3.85%)无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在肝动脉栓塞的同时行部分性脾栓塞术安全可靠,既可有效控制肿瘤发展,又有效改善外周血象、提高免疫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骆佳  凌云志  郝风华 《广东医学》2005,26(3):384-385
目的 评价经肝动脉栓塞化疗同时结合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临床价值。方法  32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肝动脉内灌注化疗栓塞 ,同时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 (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决定脾脏栓塞的范围 ,脾脏栓塞最大范围不超过 70 % )。结果  32例患者共进行 5 0例次栓塞 ,其中 4 8例次出现发热 ,持续 3~ 5d ,4 6例次术后上腹部不同程度疼痛 ,4例次出现胸腔反应性积液 ;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 ;术后 2 4h外周白细胞、血小板均回升 ;术后 1个月临床症状改善 ,肿瘤体积有不同程度缩小。结论 经肝动脉栓塞化疗结合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方法 ,它能提高患者外周血细胞计数及免疫功能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部分脾栓塞在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脾亢)患者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对91例肝癌伴脾亢的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及部分脾栓塞,脾栓塞面积控制在50%~70%,栓塞前后测定血细胞数量.结果 脾栓术后4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均较栓塞前明显升高.结论 部分脾栓塞能有效治疗脾功能亢进,使肝癌伴脾亢患者获得进一步肝动脉化疗的治疗机会.  相似文献   

11.
肝动脉栓塞对射频热毁损治疗肝癌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目的 观察用碘化油行肝动脉栓塞对集束电极射频治疗 (RFA)肝癌疗效的影响 .方法  1将猪随机分为两组 ,A组用碘化油行肝动脉栓塞后行集束电极热毁治疗 ,B组未行肝动脉栓塞直接行集束电极热毁治疗 ;2临床患者 ,将行肝动脉栓塞治疗者 (C组 )及未行肝动脉栓塞治疗者 (D组 )行集束电极射频热毁损治疗后分别统计 .结果  1离体猪肝的治疗时间为 (6 .0± 1.4) min,坏死直径 (5 .5± 0 .7) cm;2 A组的治疗时间为 (8.0± 1.3) m in,坏死直径 (4 .7± 0 .9) cm,B组的治疗时间为 (12 .0± 1.8) m in,坏死直径 (4 .0± 0 .6 ) cm(P<0 .0 1) ;3 C组的治疗时间 (9.0± 2 .1) min,坏死直径(5 .3± 1.4) cm,D组的治疗时间为 (16 .0± 4.6 ) min,坏死直径 (3.5± 1.8) cm(P<0 .0 1) .结论 肝动脉栓塞对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肝癌具有安全和增效作用 .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超选择性动脉插管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年50例肝血管瘤经股动脉插管、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后,采用超液化碘油加平阳霉素超选择性栓塞治疗肝血管瘤,最后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供血动脉;术后定期复查.结果所有病历1次手术成功,术后并发症少,术后3~6mo复查所有瘤体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未见复发.结论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超选择动脉插管栓塞是治疗肝血管瘤的是理想的方法,其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3.
海澡酸钠微球栓塞治疗肝血管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超选性肝动脉插管及海澡酸钠微球(KMG)栓塞对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3例肝血管瘤男31例,女22例,年龄(25岁~56岁,平均年龄41.8岁)均通过超声、CT、MRI、DSA发现病灶,36例经术前影像学确诊,17例经DSA确诊,53例在术中均行DSA。确诊后行海澡酸钠微球11ml~30ml栓塞治疗。观察术后疗效、症状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53例患者均经DSA明确诊断,17例术前未确诊者行DSA后,可见"早出晚归"、"挂果样"、"爆米花样"、或"棉花团状"改变等特征性征象。53例于栓塞后1个月~12个月超声、CT或MRI随诊,瘤体缩小〉50%者37例,〉30%者14例,〉10%者2例,有效率100%,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选性肝动脉插管及KMG栓塞对肝血管瘤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肝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共15例经CT增强扫描及血管造影确诊的肝海绵状血管瘤,选择供血动脉插管成功后,注入平阳霉素与碘油制成的乳剂栓塞。结果介入治疗1-2次后所有患者肝内海绵状血管瘤均明显缩小,症状明显改善。结论经肝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张龙  邓元明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9):66-67,70
目的回顾性分析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行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肝血管瘤患者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进行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1年患者临床症状、瘤体变化及并发症。结果 68例肝血管瘤患者术后3、6个月、1年复查彩超或CT,见瘤体供血消失,其内碘油沉积良好,瘤体明显缩小。术前瘤体最大截面积为(8.24±7.12)cm^2;术后3、6个月、1年平均分别为(7.36±6.92)cm^2、(6.11±5.89)cm^2、(4.15±3.89)cm^2。术前术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疗效满意。结论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是治疗肝血管瘤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肝癌化疗栓塞术后肝损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E)术后肝功能损害的情况。方法:针对我院50例接受TAE术治疗的病人,根据胆红素、转氯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血清白蛋白测定的结果,分析肝癌TAE术对肝储备功能的影响。对照组50例,仅行肝动脉灌注化疗(TAI)。结果:全部病人术后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某些肝功能指标高达治前水平的4—5倍,大部分肝功能在保肝治疗2w后恢复至治疗前水平。TAE组治疗后有5例2w后未恢复,其中3例肝功能持续恶化,直至肝衰竭死亡;而TAI组治疗后无一例出现肝衰。结论:肝癌介入治疗对肝功能有一定影响,而TAE组对肝功能的损害较TAI组严重,虽然大部分为暂时的,短时期能恢复,但要注意部分患者肝衰的存在,以便及早防治。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experiment, 27 dogs underwent hepatic arterial embolization (HAE) with 99% ethanol in 10 (group A), 75% ethanol in 10 (group B) and 60% ethanol in 7 (group C). By the laparotomy, catheter was inserted into hepatic artery and ethanol at dose of 0.3 ml/kg was injected within 20 seconds. Arterial angiography was taken before and after HAE. The dogs were sacrificed in 1, 2, 4, 8 weeks. Liver specimens were examined grossly and microscopically. Both A and B group showed satisfactory results of embolization, but 99% ethanol caused severe damage to hepatocytes, perisinusoidal area and bile ducts. Eight of 10 dogs died of hepatic failure and infection within two weeks. 75% ethanol mainly occluded the smaller arterial branches. Hepatocellular and biliary tract lesions were slight and reversible. All the animals survived normally except two. Group C had some mild and limited liver damage and scattering thrombosis which might result from intima lesion. This article also discusses the clinical availability of ethanol HAE.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LE)经肝动脉栓塞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注入PLE栓塞肝海绵状血管瘤(CHL),术后6个月CT复查,判定疗效。结果术后6个月血管瘤体积明显缩小(P〈0.01),且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利用PLE经动脉介入栓塞治疗CHL,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肝海绵状血管瘤肝动脉栓塞所致胆道损毁性病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研究和探讨肝海绵状血管瘤肝动脉栓塞对胆道造成的损伤。方法 报告4例肝血管瘤肝动脉栓塞后引起黄疸、胆汁性肝脓肿及胆道损毁病变例,并用实验大鼠肝动脉内注射乙醇复制血管栓塞剂对肝脏的损伤。结果 其中3例胆汁性肝脓肿经皮引流后,进行肝内胆管U形管支撑及胆管内肠吻合,疗效较好。实验结果证实肝动脉注射血管栓塞剂无水乙醇后可以引起肝脏局部坏死,胆管坏死闭塞。结论 用血管硬化剂如鱼肝油酸钠等作肝动脉的非超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