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5'-侧翼区T-786→C突变与2型糖尿病(T2DM)并发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选择T2DM患者186例,其中65例并发CHD;选择正常人63例作为对照.采用PCR/ASO杂交技术检测T-786→C突变.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2DM伴CHD组T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增高(P<0.05).与T2DM不伴CHD组相比,T2DM伴CHD组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增高(P<0.05).在T2DM患者中,与TT组比较,TC组HbA1 c明显增高.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血压、病程、LDL-C、脂蛋白(a)、HbA1c、C等位基因与CHD呈正相关(P<0.01).结论eNOS基因5'-侧翼区T-786→C突变增高T2DM患者并发CHD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5′-侧翼区T-786→C突变与T2DM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D)关系。方法选择无血管并发症的男性T2DM患者162例。采用PCR/ASO探针杂交技术检测eNOS基因5′-侧翼区T-786→C突变。采用高分辨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EDD。结果T/C或C/C组EDD为3·73%±0·50%,明显低于T/T组(4·15%±0·49%)(P<0·01)。多元逐步分析结果显示,在所有T2DM患者中,EDD与C等位基因呈负相关(P=0·001)。在吸烟者中,T/C或C/C组EDD明显低于T/T组(P<0·05),在非吸烟者中则不然。多元逐步分析结果显示,在吸烟者中,C等位基因是EDD下降的独立危险因子(P<0·01),在非吸烟者中则不然。结论eNOS基因5′-侧翼区T-786→C突变是T2DM患者内皮功能异常的遗传危险因子,尤其是吸烟的T2DM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5'-侧翼区T-786→C突变与T2DM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D)关系.方法 选择无血管并发症的男性T2DM患者162例.采用PCR/ASO探针杂交技术检测eNOS基因5'-侧翼区T-786→C突变.采用高分辨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EDD.结果 T/C或C/C组EDD为3.73%±0.50%,明显低于T/T组(4.15%±0.49%)(P<0.01).多元逐步分析结果显示,在所有T2DM患者中,EDD与C等位基因呈负相关(P=0.001).在吸烟者中,T/C或C/C组EDD明显低于T/T组(P<0.05),在非吸烟者中则不然.多元逐步分析结果显示,在吸烟者中,C等位基因是EDD下降的独立危险因子(P<0.01),在非吸烟者中则不然.结论 eNOS基因5'-侧翼区T-786→C突变是T2DM患者内皮功能异常的遗传危险因子,尤其是吸烟的T2DM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内皮细胞型NO合酶(eNOS)基因第7外显子894G→T点突变与中国北方汉族人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肾病(DN)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结合DNA测序技术,检测了228例中国北方汉族人的eNOS基因第7外显子894G→T错义突变位点的基因型,其中T2DM患者143例(DN79例),健康成人85例,并对各组间的等位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进行了比较。结果 ①T2DM组的T等位基因及TG基因型频率与正常对照(N)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DN+组T等位基因及TG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糖尿病非肾病患者(P<0.05)。③SBP、HbA1c、TC、TG和eNOS基因第7外显子894G→T点突变均与糖尿病肾病有关(P<0.05)。结论 eNOS基因第7外显子894G→T点突变的T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人2型糖尿病易患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eNOS基因5'侧翼区T-786C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5’侧翼区T-786C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冠心病和冠状动脉狭窄支数的关系。方法依据eNOS基因5’侧翼区T-786C位点设计引物,应用多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检测13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冠心病组)和77例非冠心病(对照组)患者的eNOS基因T-786C多态性。结果(1)冠心病组TT+TC和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2.8%、25.7%、1.5%,对照组分别为92.2%、6.7%、0(χ^2=11.5,P〈0.01);(2)冠心病组C等位基因的频率高于对照组C等位基因的频率(14.3%比3.9%,χ^2=11.5,P〈0.01);(3)多元logistic回归显示eNOS T-786C基因多态性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5.261,95%CI:2.010~13.768);(4)在1、2、3支冠脉血管狭窄组中。TC+CC基因型频率分布分别为21.4%、25.0%和33.3%(χ^2=1.83,P〉0.05),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0.7%、12.5%、18.5%(χ^2=2.66,P〉0.05)。结论(1)eNOS T-786C基因多态性是冠心病的遗传危险因素,并独立于冠心病其它的经典危险因素;(2)eNOS T-786C基因多态性与冠脉狭窄的支数元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糖耐量正常(NGT)者中PPARδ基因+294T/C多态性与血脂和胰岛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346例南京地区汉族人群,其中新诊断T2DM患者236名,NGT者110名,用Touch-down PCR检测PPAR5+294T/C基因变异,并检测人选人群的临床指标。结果T2DM组中携带C等位基因(TC+CC)者HOMA-β水平低于TT型(P〈0.05);NGT人群中,携带C等位基因(TC+CC)者LDL-C/HDL-C比值高于TT型(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NGT组携带C等位基因与LDL-C、LDL-C/HDL—C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T2DM患者携带PPAR5+294C等位基因者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在NGT组中PPAR5+294T/C与脂代谢紊乱相关。  相似文献   

7.
E-选择素基因A561C多态性与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E 选择素基因A5 6 1C多态性与 2型糖尿病 (T2 DM)并发冠心病 (CHD)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方法探查E 选择素基因A5 6 1C多态性在对照组、CHD组、T2 DM组、T2 DM并发CHD组中的基因频率分布。结果 :CHD组、T2 DM并发CHD组E 选择素的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不同基因型间血浆E 选择素水平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E 选择素基因A5 6 1C多态性与CHD及T2 DM并发CHD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8.
应用PCR—RFLP技术及基因测序方法检测大连地区汉族人2型DM患者[动脉粥样硬化(AS)组110例,非AS组120例]线粒体DNA(mtDNA)16189位点变异。AS组mtDNA 16189T→C变异率高于非AS组(35.5%∥s20.0%,P〈0.01)。mtDNA 16189T→C变异组HOMA—IR和HbA1c高于非变异组(P〈0.05)。因此,mtDNA 16189 T→C变异可能与胰岛素抵抗、较高血糖水平和2型DM早期AS相关。  相似文献   

9.
Li C  Dong Y  Lü W 《中华内科杂志》2001,40(11):729-732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第7外显子894G→T点突变,及其第4内含子的1个27bp的插入/缺失(a/b)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DN)之间的关系。方法:894G→T点突变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27bp的a/b多态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4%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技术。比较各组间的等位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结果:(1)早期糖尿病肾病组(DN^ 组)T等位基因及TG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糖尿病非肾病患者(DN^-组,P<0.05)。(2)DN^ 组a等位基因及ab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DN^-组(P<0.05)。(3)DN^ 组的TGab基因型频率亦显著高于DN^-组(P<0.05)。(4)糖基化血红蛋白(GHbA1c),收缩压(SBP),总胆固醇(TC),eNOS基因第7外显子894G→T基因点突变及第4内含子a/b多态性均属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患者eNOS基因第7外显子T等位基因及第4内含子a等位基因与DN^ 的发生密切相关,两种等位基因同时存在者,DN^ 发病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10.
李雪侠  陈刚  王锋 《山东医药》2014,(45):28-3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发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T2DM患者84例(T2DM组)和健康体检者60例(对照组),收集两组年龄、性别、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SBP、DBP)、血糖(FPG、2 h PG)、C反应蛋白(CRP)、血脂(TC、TG、HDL-C、LDL-C)、尿酸(UA)、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等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2DM患者并发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2DM组IMT增厚、颈动脉内膜斑块检出率增高( P均<0.05)。两组BMI、HbA1c、FPG、2 h PG、TC、HDL-C、LDL-C、LDL/HD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bA1c、TC及LDL/HDL是T2DM患者并发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0.01)。结论年龄、HbA1c、TC和LDL/HDL是T2DM并发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及早干预、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对预防和控制T2 DM并发颈动脉硬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早期2型糖尿病(T2DM)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测定T2DM患者及对照组(NC)颈动脉IMT,分为糖尿病无内中膜增厚组(DM1)和糖尿病合并内中膜增厚组(DM2)。用PCR—RFLP检测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结果DM。组MTHFR C677T基因TT基因型频率与NC组比较明显增高(40.4% vs 17.3%,P〈0.01),与DM1组比较明显增高(40.4% vs 17.9%,P〈0.01),DM1组与N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17.9% vs 17.3%,P〉0.05)。T等位基因频率DMz组与NC组比较明显增高(57.0% vs 33.7%,P〈0.01),与DM1组比较明显增高(57.0% vs 42.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T等位基因是早期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危险因素之一,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α-内收蛋白基因变异(Gly460Trp)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G894T、T786C)变异与大动脉弹性相关性研究。方法 (1)采用Complior SP脉搏波速度测定仪测量股-颈动脉PWV(C—FPwV),共319例,其中C—FPWV异常组204例,对照组115例;(2)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酶切的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方法检测α-内收蛋白基因变异(Gly460Trp)及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变异(G894T、T786C)。结果 (1)C—FPWV升高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C—FPWV异常组WW、TG+TT基因型、W、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FPWV异常组T786C(CT、C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WW和TG+TT基因型与WG+GG、TT基因型比较C—FPWV、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有显著性(P〈0.05);(4)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α-内收蛋白460WW基因型(P=0.001,OR=3.234,95%CI1.655—6.320)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G894T多态性TT、TG基因型是动脉弹性减退的危险因素(P=0.025,OR=0.477,95%C10.249~0.911)结论 α-内收蛋白基因变异(Gly460Trp)及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变异(G894T)与大动脉弹性有密切相关性,WW、TT、TG型是大动脉弹性减退的敏感基因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人Caveolin-3基因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选择24例T2DM(T2DM组)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应用PCR法对两组广西壮族人Caveolin-3基因外显子SNP进行PCR扩增后测序。结果 Caveolin-3基因第2外显子非编码区有2个位点发生突变,分别是12842 A→G和12715 A→T。2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在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12842A→G和12715 A→T位点有三种联合基因型(AT、GT、GA),其中AT、GA型的分布频率在两组中比较P〈0.05。结论 Caveolin-3基因12842 A→G和12715 A→T位点突变可能与T2DM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N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位点、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G894T位点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关系。方法采用Sequenom系统检测内蒙古地区汉族健康对照组65人、2型糖尿病患者34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42例的MTHFR、eNOS基因型。结果(1)eNOS基因G894T位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组TT基因型频率、T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1);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组T等位基因频率与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MTHFR基因C677T位点的TT基因型与eNOS基因G894T位点的TT基因型在2型糖尿病人群患脑梗塞方面具有协同作用(P〈0.05)。结论MTHFR基因C677T位点和eNOS基因G894T位点变异增加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的危险性,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塞的遗传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基因5′端-82G/C突变与中国甘肃地区汉族人冠心病(CHD)、2型糖尿病(T2DM)合并CHD(T2DM+CHD)是否存在关联.方法 运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方法,对120例无亲缘关系之中国甘肃汉族人(正常对照组40例、CHD组40例、T2DM+CHD组40例)中对Cys C基因变异进行检测.结果 CHD组中GC、CC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8.24%、2.94%和58.82%;T2DM中GC、CC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4.12%、2.94%和52.94%;正常对照者组中GC、CC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0.0%、5.0%和65.0%;G等位基因频率在CHD组、T2DM+CHD组和正常对照者组中分别为77.94%、75.0%和80.0%.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中国甘肃汉族人群中存在Cys C基因5′端-82G/C变异的多态性,Cys C基因多肽位点可能不是中国甘肃汉族人CHD及T2DM的遗传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蒙族高血压患者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旨在探讨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G894T、T786C)多态性与中国蒙古族高血压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酶切的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方法检测蒙族高血压患者100例和健康人50例的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G894T、T786C)多态性。结果一氧化氮合酶基因T894G(GT、TT)、T786C(CT、CC)基因型及T、C等位基因频率在高血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同时具有eNOS894TT、786CC和894TG、786TC基因型者高血压组比对照组多,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一氧化氮合酶基因T894G、T786C基因多态性与蒙族高血压相关,但尚需在更大的人群中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 C(Cys C)检测在2型糖尿病(T2DM)伴冠心病(CH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16例单纯T2DM(DM组)和120例 T2DM伴 CHD患者(DM+CHD组)进行血清 Cys C、血压、血脂、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统计 DM+CHD组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支数。结果 DM+CHD组血清 Cys C水平较 DM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狭窄支数越多,血清 Cys C水平越高。结论 Cys C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HUM)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突变及高血糖、肥胖和高血压等的相关性。方法从青岛地区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库中,随机选取HUM+T2DM患者79例、HUM无T2DM患者(HUM组)90例、并选取T2DM无HUA患者(DM组)90例和健康对照(NC)91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MTHFR基因突变。结果HUM组和HUM+T2DM组MTHFR677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6.7%和51.3%,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3.3%和26.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等位基因和TT基因型频率在NC组和D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UM组和HUM+T2DM组MTHFR677T等位基因型频率和TT基因型频率均分别高于NC组和DM组(P〈0.005)。CT和TT基因型患者平均血尿酸水平(分别为394.2μmol/L和465.8μmol/L)明显高于CC基因型者(347.3μmol/L)(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调整BMI、SBP、TG、TC及饮酒等因素后显示,MTHFR基因型是HUM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THFR基因C677T突变是青岛地区人群发生HUM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脂酶(HL)基因启动子区-514C/T多态性与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CKD)的相关性。方法纳入T2DM患者(T2DM组)164例,根据UAlb水平再分为CKD亚组(CKD,n=108)和无CKD亚组(CKD0,n=56);另选健康对照者(NC组)91名。运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各组HL基因启动子区-514C/T多态性进行检测,并比较各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及相关资料。结果(1)CKD亚组C/T+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CKD0亚组(P〈0.05);(2)NC组与T2DM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T2DM组中C/T+T/T基因型患者TG水平高于C/C基因型患者(P〈0.05);(4)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HL基因启动子区514C/T基因多态性与CKD相关。结论HL基因启动子区=514T等位基因可能是CKD发生的遗传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20.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群  马增霞  邱书娟 《山东医药》2007,47(26):71-72
应用PCR技术检测144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并与67例健康人(对照组)比较,结果两组间ACE等位基因、基因型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T2DM组伴DN者(80例)DD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不伴DN者(64例)(P〈0.05);DN患者中肾功能不全者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肾功能稳定者(P〈0.05)。提示ACE基因I/D多态性与T2DM的易感性无关,与D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